一个个情景被翻译为一组组的对象串,再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架构。设计信息架构是把这些对象们的关系组织好。
前面两篇通过分析,发现了两类特别的使用情景:流程、明确的诉求。不过,这两类必定不是全部,还有很多普通的情景,它们只对应着内容对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产品中很多这样的对象,不属于任何流程,也不是什么明确的诉求,应该怎样把它们组织起来?还需要一种更普适的关系,把这些没人管的对象们组织好,这种普适的关系是:层级关系。
这一篇我们就专门来看看,层级关系是怎么回事儿。
层级关系
也可以称为:从属关系、包含关系,是基于内容意义本身的归类。“我的淘宝”里有“我的订单、我的收藏”这是层级关系。App Store中,“App”和“游戏”分别是两个一级栏目,并排放在主菜单里,也是层级关系,它俩平级。
层级关系是信息架构时最常用、最通用的关系,以至于往往被过度使用,甚至将它作为信息架构的唯一依据。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设计好层级关系有什么要求。
要求1:符合内容逻辑
301房间后面是302,再后面一间是多少号?303。这是内容逻辑。
淘宝APP中,“我的订单”在“我的淘宝”栏目中,这是符合内容逻辑的。
人类的思维擅长按照逻辑来考虑问题,以至于“符合逻辑”几乎是不需要多解释的,理所应当的。“我的订单”是一堆属于我的内容,当然应该在“我的淘宝”里。
内容的组织应该符合逻辑,太理所应当了,以至于想找到哪个产品是不符合内容逻辑的,实在是不容易,不过还是有的:开心网,大概已经荒废了吧。我们借此来理解下“不合逻辑”。
不同栏目页面中,左侧栏显示的内容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在浏览这些栏目页时,用户也会努力的去理解这里到底是什么规律,这就是在寻求逻辑,但似乎并不容易。如果找不到规律,以后再用,还是吃力。
形成现在这样,显然不是设计者任意、随机的设计,他们可能会认为:
“个人主页”里,左侧栏应该是各种“我的”信息的入口;
“好友”栏目里,并没有特别需要左侧栏,那就给首页上用的左侧栏吧;
“应用”栏目里,需要用左侧栏当做二级分类;
……
这只是我的猜测,或许不对,但我相信,他们必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某些规律确定下这些左侧栏的。不过,这样的规律并不好理解,也不容易记忆。结果,如同没有规律。
所以我们要强调“内容逻辑”,基于内容的含义来组织信息。这是相对来说,最容易理解的规律。
淘宝的“消息”,它放在“我的淘宝”里,是符合内容逻辑的。它作为产品的一级栏目,和“我的淘宝”并列,也不违反内容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角度上看,“购物车”与“消息”很像。购物车里放的都是我要买的商品,是我的购物车。
把购物车、消息独立在外,“我的淘宝”的意思是,除了购物车、消息以外,其它那些与我的信息。
其实微信也是类似的:通讯录当然也是我的通讯录,甚至也可以说,首页里的聊天记录也是我与好友的。
内容逻辑有一定的冗余范围,这样的信息架构是符合内容逻辑的,那样的也是。
我们并不总能猜到用户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比如:收货地址,确认订单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修改收货地址,这可以猜到,但除此以外,其它时候,用户也有可能想要修改,什么时候?我们猜不到,用户自己也不见得能说明白,可能只是某时突然想起了。
对于众多的无法预测的使用,只能把对象们以符合内容逻辑的方式组织好,摆在那儿,等着用户来找。我们相信,以符合内容逻辑的组织,用户最容易找到。
要求2:又窄又浅
层级关系画出来就是信息树,类似这样:如果内容多,所以必定面临“是让分支更多,更宽些好?还是分支较少,更深些好?”
应该尽量窄,同时尽量浅。这实在是让人泄气的回答,但确实应该如此。因为,更宽、更深都让用户难以驾驭。
在PC网页时期,是否更宽,还是个问题。到了移动设备上,几乎就不是问题了。移动操作系统都限定导航菜单不能太多,iOS直接规定,底部的主菜单最多只能5项。设计者觉得不够用,于是尝试“抽屉式”导航,但最终也不成功。(在另外一个专辑《设计元素12篇》里,专门有一篇抽屉式导航。)
追求更多的菜单项,还有这样的横向滚动菜单:
这种样式,效果也有限,藏在右侧的更多项,很少被光顾。
除了展现上的局限,更重要的是:用户同时面对太多的菜单就是比较难以招架。
也不是说就应该是5项,5项是因为手机屏幕比较小。PC时代,曾经有过研究,用户能应付得了多少项选择,结论大概是7-9项。如果屏幕可以更大,多一两项或许也ok吧。不过,这个判断还与“用户对产品的熟悉程度”有关,就是前面的“生手与熟手”。
至少我们可以定性的说,不能太宽。层级深呢?也不好。尤其是在手机上,子栏目页面中通常只有“返回”箭头作为导航,太深了如同钻入井中,越深入越害怕。
不能宽,也不能深,那么能做的只是:牺牲掉次要的内容。
微信的“设置”,如果考虑内容逻辑,并不该是在“我”栏目中的。“设置”里的对象并不常用,即使底部主菜单还有一个位置,也不该给它用。归入哪个栏目比较合适呢?十分勉强的塞进了“我”栏目。
要符合内容逻辑,还要又窄又浅,有时会有冲突。只好抓大放小。
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认为:信息树的各个分支,内容量,深度应该近似。这恐怕价值不大。这种追求大概是出于审美上的,让整个信息树看上去是平衡的,和谐的。不过,用户在试图找到某个信息时,依据的内容逻辑,这是十分显著的。如果与“内容逻辑”、“又窄又浅”冲突,“追求平衡”应该让路。
微信-我-设置-通用… 这其中有最深5级的页面,远比“通讯录”深,但不能因为追求平衡而把“设置”作为第五个主菜单。而且,“我”与“通讯录”的信息如此不同,比较两者的层级深度,没有太大价值。
要更宽,往往是想把某个对象也放进这一层级,因为它的使用频率可能较高,怕用户找不到,或用起来不方便。要更深,把某个对象收进下一级中,通常是因为它的使用频率低,不希望它总是出现在用户眼前,干扰。
宽与深,经常对应着使用频率的高与低。
篇后语
层级关系的要求,源于人的认知特点、设备的局限。
设计好层级关系,还不止“符合内容逻辑”,“又窄又浅”这两条要求,还有常见的一些惯例,比如:“设置”可以放在“我的”里,“关于”可以放在“我的”里… 这些并不很对,但已和用户约定俗成的设计,也对信息架构的设计有帮助。不过,以我所知,前面这两条要求最为重要,最常出问题。
现在,有了由情景翻译出来的内容对象们,由有了普适的、打底的层级关系,可以将对象们组装起来了。
在组装过程中,“流程”、“明确的诉求”将于“层级关系”,尤其是层级关系中的内容逻辑,相互影响。
接下来两篇,我们就分别来分析组装过程中,这两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