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大宝现在两岁多,经常乱发脾气,尤其是遇到不顺着自己的意愿或者没有人陪伴时,表现有:大声哭,摔东西,地上打滚。

缘由

下面只是就事论事的讲,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和脾气。

首先,这是孩子在两岁时一个正常的心理和发展,他个人期望可以掌握一切,别人都要顺从他,甚至是侍奉他。

其次是他的’作‘行为如果得到了正向的反馈,比如第一次发脾气,大哭,打滚的时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就去安慰他,满足他,那么很自然的他得到了反馈,这样做是好的,就会在之后不断的强化这种行为。

探讨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在19楼发了帖子,和广大的宝爸宝妈交流了想法和建议,至今已经有一万三千的观看和62条回帖。

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表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并认为这基本是惯出来的行为,需要管,严肃的管。占一半以上的家长表示冷处理是一种很不错的处理方式,具体做法就是无论他以何种方式发脾气,就在旁边看着,等他冷静了再和他讲道理。

专家建议

首先,书中提到了两点原因:
1 宝宝希望做一切事情,但又很多做不了,自己没有成就感,或者感觉很受限制,觉察到自己的无能;
2 希望掌控一切,具有一定的王子或者公主病

具体解决办法:首先看看他哭或者闹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可以在3-5句话内说通的,绝对要用教育的方式解决。如果说不通,也建议两种冷处理的方式。
1 静静的陪着他,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什么都不要说,不要做;
2 家长去做另外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当下的行为不会引起任何帮助或者注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所以父母才不会理;

专家建议的不现实

生活总归是现实的,现实中不会有那么乖巧的宝宝。而且我看很多书籍过来,养成一个习惯,千万不要以为一个专家给的一种方案肯定就是对的,有效的,全面的,符合的。

反而,我们应该相信,一万个孩子就有一万种教育方式。

如果经过上面专家的说教和冷处理无效怎么办?或者家里的长辈不同意怎么办?专家没说。

这时候就和我听广播的时候感觉一样,很多听众都讲到有些专家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家境好,自己做个调研出份数据就说怎样的教育方式是好的。可是到我们自己的时候,那些环境,那些教育方式我们根本用不起来。

比如说,爸妈说冷处理不用管,结果爷爷奶妈抱起来了,以为是虐待孩子。比如说给孩子讲道理,平和的心态处理,试问有些家长哪里去读哪些大道理,自己情绪都控制不好呢,怎么可能控制的好孩子的情绪。

我的办法

因此,我给大家出一套完整有效,简单易行的。

1,一定要和所有的家里人说明,如果哭闹,没有特别原因都不要理他。就什么都不要做。不做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不要求你讲道理,也不要求你心态平和,更不用担心下手轻了或者重了怎么办,或者留下啥阴影。

2,明确良好的习惯,行为模式,好的习惯一定要养成。好与坏,明确分辨。如果是他确实做错了,就算他哭了,也还要进行一定的惩罚。如果他做对了就要积极的表扬。两岁,我们需要培养他有是非观,有分辨正确是非的能力和习惯。不要觉得这是抬高对孩子的要求,现在多吃苦,要求严格一点,就会在心中有所敬畏,养成以后受益一生的习惯。试想,如果我们凡事都等着孩子去自发的成长,不是太高看他们了吗?比如日常的洗澡,吃饭尽管都有要求家长尽可能哄着,但可以的话就千万不要这样,不知道这样除了把他哄开心,对成长有什么帮助,反而会惯坏。

3 适当的惩罚也是允许的,包括严肃的批评,罚站,关禁闭,打戒尺。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尤其对于男孩子,几乎没有男孩可以通过完全说教能懂事成人。

4 道理尽可能简单,如果你不会说,你就讲第二条的习惯就好,或者买本三字经朱子家训,里面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当他发脾气或者犯错的时候,把道理一句话讲给他三遍,让他充分认知。

5 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你觉得有些行为不是一定要养成的,自己目前也是那样,就让孩子尽可能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过完童年。

6强化认识,在孩子比较乖巧懂事的时候,让他回顾一些好习惯,好行为。自己以前做的对不对,是否应该被奖励或者惩罚,从而让他在内心有更多的制约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