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面一篇我讲到了批评,与批评相对的是赞美还有感谢。这里指的是真诚的赞美。

摘录

此生之事,我将走过;走过这一次,便再无法重来。所有力所能及的善行,所有充盈于心的善意,我将毫不吝惜,即刻倾予。我将不再拖延,再不淡漠,只因此生之路,再无法重来。 爱默生:我遇见的每个人都将必定在某一方面胜于我。正因为如此,我向每个人学习。

人们强烈渴望着被赞美

威廉-詹姆斯曾断言:人性根源之处,强烈渴望着他人的欣赏。
希望“感到自己重要”,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事务或者人获得较好的荣誉或者能力时,我们禁不住的把它宣扬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也正因为有着这种人性的期望,我们也强烈的渴望着一些荣誉,一批又一批的先哲或者英雄为之奋斗。
大家渴望被赞美,也会因为希望被赞美而愿意去付出、努力。

真诚的赞美可以给人自信、动力

施瓦布曾说:我发现无论对方成就有多么斐然,在被赞许时都会工作的更加尽力,而被批评时截然相反。 在若干年前的底特律,史蒂夫-莫里斯的老师请他帮忙在教师里找一只跑丢的小老鼠。这位老师相信上天一定给了史蒂夫更加敏锐的听觉,以弥补这个双目失明的男孩;上天的确给了他更加敏锐的听力。对于史蒂夫来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肯定他的价值。这么多年过去了,史蒂夫仍然记得,老师当年的肯定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从那天起,史蒂夫专注于自己听觉上的天赋,以史蒂夫-旺达为艺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七十年代当红的歌手和作曲家。 回想自己的童年,其实父母还有长辈都不看好自己读书以及上大学这件事。但唯独自己的小学班主任老师给了自己莫大的勇气,她说我可以的。当我在炎炎夏日学习,当我在积极的完成自己作业时,熟练的背诵课文时,都能得到她由衷的对我的认可和温暖的微笑。而那个时刻鼓励我一直走下去,这条求学之路是坚决的。 ps:大家如果对我的成长有兴趣,欢迎关注我的长篇回忆录。

赞美与奉承的区别

乔治-五世曾经在白汉金宫的书房墙上挂了六句格言。其中一句是这样说的:“澄明吾心,溢美之言,不受亦不予。”
溢美之言就是奉承的本质,那些奉承的话语往往是没有经过思考和内涵在出口之前,就被对方识破的语言。
大多数的人们都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想着自己,只要留出多一点时间,想想别人的见解,我们就不会诉诸虚妄的奉承话,而是真挚的对对方的优点、可取之处给与肯定和表扬。
赞美别人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美德。我们在说出每一句话时,要切实的大方的说出自己的赞扬;对于需要观察、了解才能给与观点的,要给出中肯的观点和表扬。
诚然,给孩子和给成人的赞美是不同的。孩子具有更天真的想法,更小的细节和内心,我们需要在他每个细节做好时给到一个善意的表扬;而对于成人,我们除了小的点,我们更需要对他为人做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去评价欣赏,这样接受的人才能接受你的表扬,否则可能则是奉承之词,词不达意。

中肯的赞美&&建议

虽然我们倡导赞美,但这和评价别人并不矛盾,对于任何一个赞美,我们出于本心或者自己的观点,都要给出赞扬的话语,和对其具体内容的肯定,还要给出可以做的更好的方式,以及做的不足的部分。
为他人想,为他人利,我们需要在别人做出成就时尽可能给出中肯的赞美与建议。
如果只是赞美,对于赞美对象的能力本身没有本质的帮助。如果你希望对方在本质上能补充哪方面的能力,可以给与建议;如果你认为赞美对象具有足够的能力自驱能力,那么作为我们只需要给与肯定和赞美即可。

由衷的感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帮助别人,帮的不到位就会变成被指责的对象。
无论什么时候,如果是自己的事情,去麻烦了别人,不管别人能不能做到,做到什么程度,都应该由衷的感谢别人,因为别人帮你是感情,不帮你是本分。
那怎么看待别人帮我,但可能有风险呢?如果你觉得这个人做事有风险就自己去做,或者交给靠谱的人。而不要把责任转给帮你做事的人。
当别人答应帮助你时,在帮助前,帮助后,无论结果如何,请保持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说声谢谢。如果对方做的不好,请说声没关系。如果对方做的好,请更加珍惜这个朋友,由衷的感谢下人家。

小结

真心实意的感谢他人,赞美他人。
如果你这样去做了,别人会更加主动的去做一件事,更加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