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看惯了,也听腻了别人要求我们做什么,也非常厌恶公司或者他人以完全非员工的角度去动员员工做什么事情。

因鱼下饵

相信大家都钓过鱼,请问大家钓鱼的时候会在鱼饵上放上蛋糕、牛肉、或者草莓么?显然不会,因为我们要考虑鱼想要什么。

因鱼下饵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也是每个人都不懂的道理。

请记住其他人对公司或者你的欲望可能毫无兴趣,他们和你一样,只在乎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们能影响的,能做的方式,就是找出他们想要什么,教他们如何做,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己的需求。

小牛的诉求

爱默生和他的儿子再把小牛赶到农舍,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可是无论如何,小牛都不愿进去。此时,小牛的诉求是吃草。这时,他家的爱尔兰女仆来了,她写不出动人的文章,但她更有常识—知道小牛想要什么。她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小牛的嘴里,然后小牛顺利的被引到了农舍。

由此联想到小孩子,我们经常会教导小孩子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然后告诉他做或者不做的理由。这里有这两个问题:

  • 小孩子对你讲的这些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自己关心的事情
  • 小孩子认识不到你讲的这些道理有什么用。
    小朋友都喜欢吃糖,但不能吃多,吃多了会蛀牙。与其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导,说多吃糖的危害。不如说:你每天吃一个,以后还可以吃;但如果今天吃多了,以后就会有蛀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吃糖,也不能吃很多好吃的零食了。那些好吃的就归爸爸妈妈了。

一封诚恳的求职信

安德森在纽约的银行工作,为了儿子的健康,举家搬迁到另外一个州的凤凰城。她运用学到的原则,写了这样一封求职信:

尊敬的先生: 本人有十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相信能在贵行腾飞之际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纽约银行的工作经历使得自己对银行运营颇有心得。作为xx经理,在xx等方面具备丰厚的实战经验。 xx时间我将在凤凰城逗留,如果有机会面试,我将进一步阐述如何为贵行达到既定目标, 您诚挚的, 安德森 其实哪怕是我们在求职时,我们也要关注公司岗位的JD,在没拿到offer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其中的每条,尤其是公司有明确提出希望这个人来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的,看自己是否在这个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在面试中重点讲出自己能为公司付出的部分,能做的积极贡献。 当你拿到offer以及对方认可之后,再去谈自己想要的薪资范围、想要的福利等等。

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

说了那么多,那我们不能只满足对方的需求,而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点没做吧?

这其实不是一个对立面,而是一个建议角度的问题。

如果你的员工能和你价值观一致,都能积极认真的以公司目标、团队目标为首要原则,其实不用太多或者每次都去激发别人的需求来达到目的。

如果员工对公司价值不认可,公司对员工的关怀不到位,那么这时候更多的是需要将员工诉求与我们想要的目标进行有益的结合。引导员工,你完成这个事情,对你的帮助和发展有什么好处,做成之后公司会如何奖励。

激发需求,引导员工 != ‘妈宝’

在90后和00后的一些求职和工作现象了,出现了一些妈宝男还有妈宝女。就是这些人工作需要别人哄着,需要别人讲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诚然,我们这里讲的激发需求并不倡导这种妈宝的职业性格的人。而是指诱发员工的需求本身,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做这件事。

每个人都需要引导么?

其实我们发现,越是企业高管,或者资深的专家,越不需要激发需求。不是他们高尚,而是他们已经能很好的认识到,只要团队或者公司做的好,那么自己的需求就会实现的好。或者有些人通过工作,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能自己达成一个较好的个人需求与公司需求的平衡点和转换关系。这些人都不需要做额外的个人激发需求的引导。

我们需要引导的是,按部就班,不会积极贡献的人;从公司的运转中得不到红利的人;不被公司重视、发现的人。
以上这些员工可能在工作中更多的只是做一些例常的事务,当公司需要做什么时,不会积极主动的触动自己做的更好或者更快,因为这些事无关自己,自己只是一份日常工作而已。

结语

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强烈的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