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权利 | 自由不等于免费
      • 第046讲 | 权利 right 有别于能力 might资源的占有|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 权利是文明的产物和特征
        • 迂回竞争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 【财产权利】property rights——阿尔钦
          •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 A property right is a socially enforced right to select uses of an economic good.
        • 权利是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是别人授予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认为有就有,而是别人认为我们有才有;要别人愿意出来保护我们行使的自由,才能叫权利。这是权利的特征
        • 能力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而权利则取决于社会上其他人愿意给你多少。
      • 第047讲 | 权利是人赋的而非天赋的
        • 【天赋人权论】是自启蒙运动以来就在全世界流行的一种理论和学说。
        • 权利不来自神、自然以及逻辑和法律逻辑是自洽的,要知道一个自洽的逻辑是永远正确的。而法律则是有了权利以后对权利的一种体现。
        • 权利来自人类的经验教训!尤其是那些惨痛的经验、那些巨大的错误。Rights from Wrong
        • 德肖维茨指出,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权利之间,本来就是有冲突的,怎么找到相冲突的权利之间的平衡点,才是我们要处理的关键问题。胎儿的生存权就跟母亲选择堕胎的权利产生冲突
        • 看得再广一点,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我们能够想象出来的权利,历史上不曾存在过相反的权利。
        • 权利需要社会上其他人的共同认可和执行
      • 第048讲 | 自由不等于免费 Free
        • Political freedom is not economically free.
        • 【财产权利】与【政治权利】同样重要果脯园购物中心来了一群中学生,他们要抗议联合国的一个决议,想在购物中心里征集顾客的签名。但是,购物中心是人们买东西的地方,不是征集政治签名的地方,购物中心觉得这群学生侵犯了顾客安静购物的权利,于是对学生提起了诉讼。
        • 行使权利所要动用的经济资源并不免费
        • 通过侵犯别人的私人财产来宣泄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一种侵权行为。
        • 阿尔钦——私有产权与人权并不冲突,它们都是人权。私有产权是人们使用和交换特定物品的人权。如果产权的行使受到抑制,那权利就会朝其他方向倾斜(也就是说,那些受权力机关恩准的个人特征,就会取代那些平等的非个人特征)。这是产权为什么那么重要的原因:产权保护个人自由。
      • 第049讲 | 产权的兴起产权界定|保护与限制
        • 人类社会需要产权安排
        • 产权的兴起有两个动力,一个是外部性,一个是人口的集聚。
          • 打猎的人越多,动物的数量就越少。这时就产生了所谓的“外部性”,我们多打一只,别人就少打一只。因此,社会就逐步产生了对产权保护的需求。
          • 人可以密集地居住在一起,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也就越来越多,于是便产生了对产权,也就是对“排他性权利安排”的需求。
        • 人与人之间是有爱心的,但是人跟陌生人之间需要讲规则。这时候规则就取代了过去熟人之间常用的那些礼尚往来。
      • 第050讲 | 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 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冲突体现在:如果一件物品的所有权归一个人,使用权归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拥有使用权,那这个人的所有权又该如何体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在英国,土地的所有权归英国女王,使用权归个人。意思是在平时不打仗时,土地怎么用归个人;而在打仗时,女王可以征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分指的是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权。
        • 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实际上代表了一块土地、一份资源在不同环节、不同侧面的使用和分工。
        • 从产权的角度看,人们是不是真正拥有某件物品,最有效的试金石就是看他有没有权利把它卖出去。
      • 第051讲 | 产权保护之一:财产原则
        • 产权保护有三个基本原则——财产原则、责任原则和不可转让原则。
        • 【财产原则】
          • 一个人想要剥夺别人的产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这个人付费,付到他愿意放弃为止。
        • 在财产原则下,政府只对产权进行了一次干预,那就是确权。
        • 【责任原则】
          • 当一个人侵害了别人的产权以后,侵害者就要向产权所有者赔偿,但是赔偿的金额不是由所有者确定,而是由第三方确定。
        • 在实施责任原则时,政府往往做了两次干预:第一次是确权,第二次是当发生侵权行为时,由政府来决定赔偿的金额。
        • 【不可转让原则】
          • 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禁止所有权人把他所拥有的资产卖给别人。
        • 在不可转让原则下,政府对产权的保护进行了三重干预:第一,确权;第二,如果发生侵权行为,由政府决定侵权的赔偿金额;第三,政府禁止原来的产权所有者出让他的产权。
        • 这三种原则哪种更好?政府干预越少越好?现实生活中混合使用
        • 在交易费用非常高的情况下,在没办法进行事前议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责任原则交通事故赔偿
        •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大量的产权不能通过财产原则进行保护,而只能通过责任原则来进行保护。
        • 我们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如果过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过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可能会想,如果有人侵权构成刑事犯罪后,不被投到监狱里,而是在外面继续工作,赚了钱赔给受害者,不就能减少无谓的损失吗?但事实上,没有哪个社会会这样做。原因是犯罪分子犯了两重罪:第一,他伤害了别人;第二,他改变了规则,把原来明明可以根据财产原则进行保护的资产,变成只能通过责任原则来保护。我们惩罚刑事犯罪分子时,其实惩罚的是两宗罪。
      • 第052讲 | 产权保护之二:责任原则
        • 1908年的“码头紧急避险案”案情是这样的,原告带着妻子、孩子,在湖上开船玩儿,忽然遇到风暴,原告就把船绑到了被告的码头。这时被告的仆人发现有人侵入了自家的领地,就把这条船给解开了。结果船被风浪打翻,不仅船被摧毁,原告的妻子、孩子也受了伤,于是原告就起诉这个码头的所有者及其仆人,说他们导致了家人和财物的损伤。
        • 两种财产权之间的冲突,一个是码头的财产权,一个是船的财产权,到底应该保护哪一个呢?
        • 很重要的一个权衡标准,就是看交易费用。
        • 交替使用财产原则和责任原则假设有一家药厂花了很多钱、用很长时间研制出一款新药,另外一家药厂仿制了它的新药。这时法官通常会采用财产原则来保护被侵权的药厂,即对仿造的药厂颁布禁制令,禁止它继续仿造。这是财产原则假如苹果抄袭了微软的代码,这时法官通常会依照责任原则,勒令那些有侵权行为的公司对被侵权的公司进行赔偿,而赔偿的金额由第三方来决定。
        • 采用责任原则的一个核心理由是,采用财产原则来保护产权的成本太高,而伤害已经造成,这时只能由第三方对伤害做一个赔偿定价。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延伸到合同法当中的违约赔偿上。
      • 第053讲 | 产权保护之三:不可转让原则
        • 例如,一个人神志不清的时候,所签的协议是无效的
        • 原因在于
          • 为避免社会麻烦而禁止交易
          • 社会普遍认为一些买卖会威胁现存的道德观例如卖淫、买卖器官,政府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来禁止这种买卖。
          • 父爱主义与不可转让原则有很多学者认为,一旦农民把土地卖掉,就会变成失地者,成为游民,会给社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拓展:自我执行的父爱主义
        • 摩尔诉加州大学董事会案——核心在于病人是否对他的器官拥有所有权这个案子,我们的分析重点不是摩尔到底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器官,而是搞清楚一个人如果拥有自己器官买卖权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没有这个权利的话,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 There are in a civilized society some things that money can’t buy, be it labor, love or life.
        •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付费能够增加供给。
        • 如果市场存在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但法律却禁止人们买卖,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后果是否符合我们当初的良好愿望。
      • 第054讲 | 经济学家论道路拥堵公共服务|公用品与私用品
        • 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各大城市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道路拥堵。
        • 庇古的税收建议——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问题中,用征税的的办法,把一部分司机从这条路上赶走。庇古建议的这种税,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庇古税”。
        • 庇古说,最后这个人的选择,对快速通道上的每一辆车都造成了影响,因此,自由经济不好。当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就会伤害别人,所以政府应该管一管,要想办法阻止一些人进入这条比较窄的快速通道。
        • 弗兰克·奈特——以产权私有及道路收费解决拥堵问题庇古认为,人们争着选用那条狭窄的快速通道,说明放任的市场经济不好。奈特认为事实正相反,之所以那条路人们会争着使用,最后导致无序的现象发生,根本的原因是那条路没有主人,它缺乏私有产权的界定及相应的管理。一旦这条路有了产权、有了主人,这位主人就会善用这条道路,就会有积极性让这条道路保持畅通无阻,从而尽量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
      • 第055讲 | 拥堵费的实践
        • 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 无论拥堵费如何使用,征收拥堵费本身都有意义征收拥堵费与优化城市道路可双管齐下
        • 收拥堵费是为了让道路产生排他性的使用权,让这条道路不至沦为公地悲剧,
        • 征收拥堵费可以刺激道路供给我们在介绍需求定律时说过,供给和需求并没有截然的区分,只要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原来的需求者就会变成供给者。这个道理,用在治堵问题上也完全适合。拥堵费越高,人们就越乐意把道路让出来。
        • 征收拥堵费的目的就是调节需求
        • 征收拥堵费有益于穷人!公交车
      • 第056讲 | 公用品和私用品private goods,public goods。
        • 私用品最关键的含义是一个人用,别人就不能用;相反,一个人用的同时不影响别人使用的商品,叫公用品。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支铅笔是是私用品,道路也是私用品!旋律是公用品,我哼你也可以哼;老师上课还不完全是公用品,它也有一定的私用品的属性。
        • 我们要理解私用品和公用品的区别,关键要看它们的基本物理属性,一个人用别人还能不能用但是好多商品处于模糊地带,不是那么容易分辨,我们要看具体的情况。
        • 有没有竞争性,是区分公用品和私用品的一个关键标准。一个人能用,别人也能用,我们称之为“没有竞争性”;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我们称之为“有竞争性”。
        • 对公用品和私用品还有另外一个维度的区分,叫作“排他性”。所谓的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在实际使用时,物主能不能很方便地把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外。如果能比较方便地做到,就说它有排他性;不方便做到,就说它不具有排他性。
        • 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1
      • 第057讲 | 灯塔的故事
        • 萨缪尔森:灯塔是公用品,应由政府免费提供提供灯塔,边际成本为零,而如果限制别人使用,带来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因此灯塔应该由政府提供,而且应该免费提供。
        • 科斯:现实中灯塔不仅可以由私人建设,而且能够收费虽然灯塔发出来的光芒确实一个人用的同时不影响别人用,但建造灯塔以及维持灯塔运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我们不能因为灯塔在被使用时没有边际成本,就得出结论说它应该免费,毕竟修建和维持都是有成本的。
        • 商人乐于提供公用物品
        • 灯塔之争的两大启发
          • 第一,哪怕是公共设施,私人也有积极性提供,私人也能够从中收费。
          • 第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尤其是私用品服务时,可以选择免费,也可以选择收费。如果收费,能达到两个效果:(1)可以筛选需求。(2)能够进行经济核算。
    • 第6章 耐心 | 想象力决定生产力
      • 第058讲 | 易耗品与耐用品不确定性|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
        • 四种最基本的约束,那就是: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 当我们为一切事物——不管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利——引入时间的维度后,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商品就有了现货、期货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 费雪及其名著《利息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est , 1930)
        • 费雪认为,利息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现象之一,它起源于时间,起源于人的耐心。只要与时间有关的现象,都涉及利息。
        • 而根据时间的维度,世界上所有的产品、商品、资源,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易耗品,一种叫耐用品。
        • 耐用品是它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一棵苹果树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发挥出它所有功用的耐用品。
        • 一种耐用品,只有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功能。这是耐用品的含义。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者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
        • 人力资本是一种耐用品老板更愿意让员工加班
        • 加里·贝克尔——儿童也是一种可消费的耐用品如果儿童是耐用品的话,那么为什么比较贫穷的社会,人们生小孩生得比较多?比较富裕的社会,人们生小孩反而生得少呢?
      • 第059讲 | 不耐产生交易 impatience
        • 在消费的问题上,人有时间上的偏好,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因此只要其他情况不变,人们总是希望早一点消费,因为早一点消费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消费就是不确定的消费。所以有时经济学家也喜欢将“不耐”称为“确定性偏好”。
        • 什么因素决定了不耐的强弱
          • 年龄
          • 想象力
          • 时局
          • “传统”或“文化”
        • 这些偏好现货的人和那些偏好期货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也就是说不耐产生交易。而在这个交易当中,现货和期货的比价,就是我们所说的利息率,简称利率
        • 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消费推迟得越久,补偿也越大。不耐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接受期货的人所要索取的补偿就越大,这时候利率就越高。
      • 第060讲 | 利率管制及其后果
        • 正是因为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只要把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收取利息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大多数的宗教、法律和舆论,都对收取利息的行为采取了批评和谴责的态度。例如天主教长期认为收取利息是不道德、不公平的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而放贷者是这些社会里的反面人物。所有这些宗教的禁律、人们的舆论、学者的观点、戏剧的情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忽视了时间的维度。
        • 利息是对延迟消费的补偿。
        • 自古以来,人类的真实利息率是非常高的,高得令人觉得不正当,直到近代人们寿命普遍延长,真实利率才开始显著下降,人们才逐渐接受了收取利息的行为。
        • 利率管制产生不良后果短缺现象
          • 人们不愿意借钱给别人。
          • 黑社会会应运而生。
          • 人们会选用迂回的办法支付利息。
        • 不管怎样,社会越是谴责和限制收取利息的行为,人们借钱的方式就越曲折,借贷的交易费用就越高。
        • 贷款利息越低,穷人贷款越难?
      • 第061讲 | 利率变化支配资本现值
        • 不同利率对资本的现值(即今天资本的价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
        • 贴现率变化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这是因为不同国家、不同人的贴现率不一样,也就是他们对未来价值打折的程度不一样。在这里,我们把应用学科理解为近期的商品,把基础学科理解为远期的商品。
        • 贴现率决定项目盈利前景
        • 贴现率影响个人自律程度一个人越是能把未来看得远、看得重大、看得清楚,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
        • 贴现率选择与环境保护用通俗的话来讲,100年后的更美好环境,如果值100元钱,那么为了赢得这100年后的100元钱,今天做多大的牺牲才算值得?
        • 不切实际的斯通贴现率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2
        • 选择0.1%的贴现率,意味着人们对未来极其看重,人们有超强的耐心,把100年后的事情看成好像是明天要发生的事情一样。斯通整个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换取100年后更好的环境,我们今天要做出巨大的牺牲。而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一个超低的、不正常的贴现率。
      • 第062讲 | 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有效市场假说|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 年轻时的旅行是为年老时的回忆所做的投资
        • 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欧文·费雪《利息理论》
        • 人们追求收入总和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个瞬间的收入最大化,这个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
        • 市场力量决定石油产量和价格表面上看,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个卡特尔机构垄断了石油,它能控制石油的产量和价格。但实际上,它仍然遵守“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这个原理。它要追求的,是在一个长的时间维度里赚最多的钱。石油产量表面上是这个组织定的,但实际上它是被动的,它必须看着未来石油替代品出现的苗头,来确定今天石油产量的高低。
      • 第063讲 | 股价究竟能不能预测
        • 做学问有一个基本信念:相信凡事皆有规律
        • 预期收入流决定资产的现值,资产的现值就等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预期变了,现值就发生变化。预期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现值就什么时候发生变化。
        • 消息披露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
        • 只有意外的消息、想不到的消息,才会改变资产现有的价格。
        • 消息披露的过程本身是随机的,所以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说,尽管经历了信息的消化过程,但由于信息披露的节奏是随机的,所以价格的波动也仍然是随机的。
        • “随机漫步”的基本观点:股市对股票的定价非常有效,连被蒙住眼睛的猴子朝报纸股票行情版投掷飞镖,完全随机地选出的投资组合,也能获得和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一样的业绩。经过40年,这一观点一直颠扑不破。
      • 第064讲 | 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
        • 有很多所谓的“秘密”,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了,早就有人泄露出来,体现到资产的价格当中去了阿尔钦《股市告诉我们》(The Stock Market Speaks)成功从公司股票市值当中预测氢弹的原材料。
        • 尤金·法玛与【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 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所以它们的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价格。
            • (1)弱版本。市场上所有的关于价格和其他重要市场指标的数字,都已经被人们彻底消化了。这些数字已经没有研究价值了。这是它的弱版本
            • (2)半强版本。除了那些跟市场交易相关的数字以外,所有的公开信息,包括政府文件、各大公司年报、公告、新闻等内容,全都被人们消化了。人们不用再去研究了,今天资产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这些公开信息包含的内容。
            • (3)强版本。不仅跟市场交易相关的指标和公开的信息被消化了,连那些秘密的、私人的信息,其实也已经体现在资产现有的价格当中了。人们也不需要再做研究了。这是强版本。
        • 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要告诉我们的是,资本市场没有泡沫,资产价格的波动非常有效,已经准确反映了所有可得的信息。那么房产有泡沫吗???
        • 罗伯特·希勒与【市场泡沫论】《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 ,2000)
        • 希勒指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股市泡沫,他证明市场并不是那么有效的,资产的定价有时候过高、有时候过低;人是非理性的,人们的反应有时候不足,有时候又过激。事实证明,很多时候他都说对了
        • 资产价格与博傻行为
        • 关于价格泡沫的讨论,最复杂的地方在于,人对自己的预期会产生预期,预期重重叠加,就会产生测不准现象。
        •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资产的价格最终是由资产本质的、内在固有的价值决定的。一个女孩儿最终能不能赢得选美大赛,取决于她本身是否漂亮。
        • 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关于股市价格的“选美理论”。他认为,资产的价格不取决于资产内在的价值,而仅仅取决于人们认为它是否有价值。一个女孩儿最终能不能赢得选美大赛,取决于人们觉得她能不能赢得选美大赛。《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1936)
        • 一只股票,哪怕它的业绩很差,不存在什么持续的盈利能力,但只要你相信有人在炒这只股票,有人愿意买这只股票,你就会继续增持这只股票。你知道这么做是傻的,但是你还这么做,因为你期待后面有人比你更傻,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接手你的股票。这就叫“博傻”。
        • 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颁给了尤金·法玛和罗伯特·希勒。可能评审委员会也实在分不出到底谁比谁更正确。
      • 第065讲 | 肥猪丸与回报率
        • 所有资产的回报率都会趋向于相等
        • 生产力增加是否会改变社会真实利率?
        • 在竞争之下,任何资源所能够获得的回报,会接近于这个资源本身所能带来的边际收入。
      • 第066讲 | 未雨绸缪:储蓄还是买保险预测未来|债券、保险与期货
        • 三种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一种叫风险厌恶,一种叫风险偏好,还有一种叫风险中性。
        • 一个人现在还年轻力壮,但将来年纪大了可能会生病,为了预备将来治病的钱,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现在就开始存钱,每个月拿出10%的收入存起来;另一种是每个月拿出10%的收入去买保险。通过储蓄来未雨绸缪,它的特点是未来的结局可变,是有风险的:要么保有原来的这份储蓄,要么这份储蓄被用掉。通过买保险来未雨绸缪,它的特点是未来不论生病还是健康,未来的收入都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性得花钱来购买。而保险公司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专门提供“未来收入一致性”服务的一种商业机构
        • 投保的事项必须符合三个基本前提条件:
          • 事件的概率性投保的事项一定要有概率性,不能是确定的。
          • 概率的不相关性每一个投保人所具有的风险概率是互不相关的。
          • 概率的独立性概率事件是独立于投保人意愿的
        • 商业保险公司,它们的功能究竟是能够减少社会上总的风险,还是不能够减少社会总的风险,而仅仅能够重新分摊社会上既有的风险?
      • 第067讲 | 保险的运作原理
        • 保险公司之间展开竞争、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办法:【细分】(segregation),把不同人的风险做精确的划分。人群划分越细,被占便宜的情况越少
        • 实施歧视符合保险运作原理现在新技术的发展——如基因技术——可以使保险公司比较准确地预测一个人将来得病的可能性。但这种基因技术,由于可能涉及歧视,未必可以推广。
        • 可见,保险到底是一种人人按偏好自愿购买的商业服务,还是一种对所有人公平开放的社会福利,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之中。
        • 除了细分,保险公司还会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加总】(aggregation),即在每一个细分的组里,增加每一个细分组成员的人数。同样风险的人越多,根据数学定律,他们之间产生风险的数学期望就越准确,离差就越小——这是大数定律的原理——这样的话,每一个小组所要交的保费也越低。
        • 既然买保险是一种个人的选择,是一种买卖商品的行为,为什么有些国家,比如美国,它们要强迫所有的人都买保险呢?理由是什么呢
      • 第068讲 | 那些不是保险的保险
        •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补贴失业和就业一样,都是人自愿的选择一个人在被解雇的一刹那,不是自愿的;但是紧接着他没有一看见工作就做,那就是自愿的了。
        • 失业保险金越高,失业率越高
        • 有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是,政府向什么征税,什么就会减少;而政府补贴什么,什么就会增加。
        • 养老保险为何不可持续?
        • 养老保险实际上也是一种政府补贴,一种转移支付,把财富和收入从一群人手中转移到另外一群人手中。政府在做转移支付——向那些正在工作的人征收一笔钱,直接把这笔钱给那些已经退休的人。这是一种在同一时期里、在不同的人群之间进行财富分配的办法。
        • 在很多国家的健康保险里面,都有所谓的扣除(deductible)和分担(copayment)部分,也就是说,低于多少钱的医药费保险公司不付;而高于多少钱的,病人和保险公司一起共同承担。很多健康保险都有这种安排。你认为,这种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 第069讲|当商品不被当作商品
        • 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用水、住房,究竟是否符合商品的基本特征?它们的生产需不需要耗费真实的资源?它们的品质有没有高低之分?人们会不会对它们展开争夺呢?
        • 明明是商品,又不准人们以商品来对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 看病难为什么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宠物到医院里看病、接受先进的治疗不用等,人到医院里要等——因为动物享用的是市场化的服务
        • 追求绝对公平不如实行“双轨制”
        • 政府提供廉价医疗,将产生庞大管制和管理费用在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一端,会形成事无巨细的开支管制,以及庞大的行政管理费用。
        • 我们知道,每当有免费午餐出现,资源就会被滥用
      • 第070讲|用期货合约来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的风险
        • 除了保险,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未来不确定性的产品,那就是【期货合约】和【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满足人们对确定性的需求
        • 期货的全称是期货合约,它是这样一种安排:其中一方被称为期货合约的买方,他答应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向期货合同的卖方购买规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 期货合约的签约人,必须包括三方,不仅包括买方和卖方,还包括期货市场,后者是中间方。
        • 交易者通过期货市场表达对未来的不同看法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割日越来越近,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就会越来越小,交割日产品的价格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稳定,期货合同买卖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就会慢慢地收窄。
        • 期货市场的本质:分配风险期货合同本身并不能够减少风险。风险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特有的,没有人能够彻底消除风险。期货合同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重新分配风险。有些人喜欢风险,让他们承担风险;有些人不喜欢风险,让他们少担风险。在这种重新分配当中各得其所,他们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
        • 期货市场不是赌博,它只是重新分配了本来就不可避免的风险。而赌博是制造了本来并不存在的风险,期货市场跟赌博是有本质区别的。期货市场不是一个零和游戏——所谓零和游戏,意思是整个社会总的幸福程度没有提高。相反,期货市场是一个正和游戏——人们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重新分配风险以后,每个人的幸福感都得到了提高。
        • 期货市场鼓励人们对未来做更准确的预测
    • 第7章 供应 | 好钢用在刀刃上
      • 第071讲 | 比较优势原理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
        • 含义: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政治经济及赋税原理》,1817
          • 第一,它指的个体可以是个人,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地区,甚至可以是国家。
          • 第二,它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每个个体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 第三,比较优势来自自己跟自己的比较。
          • 第四,如果每个个体都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整个社会总产量就会达到最大
        • 分工与合作给人们带来更大财富
          • 分工可以减少工作之间往返的成本
          • 分工促进“熟能生巧”
          • 分工使机器替代成为可能
        • 两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两个人的情况完全一样呢?亚当·斯密来回答。他说:即使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随机掷骰子各自选择一个职业,全力以赴专注地干下去,然后进行交换,也会比他们两种工作都做会更好。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讲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总有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的生产项目,专注这种生产项目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整个社会的财富就能够增加,而个人的财富也能够增加
        • 亚当·斯密的分工协作原理的核心是:哪怕是天生禀赋一样的人,只要专注某个细分领域的生产,就能够减少在工作当中切换往返的成本,能够熟能生巧,能够让机器的替代成为可能
      • 第072讲 | 顺差逆差,孰优孰劣
        • 贸易顺差或逆差都不重要
        • 特定的两个国家之间,如果产生并且长期存在贸易逆差或者顺差,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吗?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3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4
        • 既然分工合作能使所有国家都受益,为什么每个国家还有那么多声音反对自由贸易、反对分工合作呢?
        • 原因在于,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铁板一块,都存在一个抽象的国家利益。所谓的国家利益,最终都会落实到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集体,最后是每一个个人
        • 任何一宗国际贸易,至少涉及三方人士:本国的消费者、本国的生产者、国外的生产者。
        • 每个国家都能保持收支平衡。
        •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对谁都保持贸易顺差,也就是说他不可能长期只工作不消费。国家也一样。
      • 第073讲 | 贸易对等和贸易报复
        • 打开国门,欢迎自由贸易,解除贸易壁垒,解除我们国家对外国进口货物的限制,这永远都是对的。
        • 贸易报复将伤害国内消费者,解除贸易壁垒不是让步愈让步,愈进步
        • 既然打开国门解除贸易壁垒本身就是好的,我们单方面就可以这么做,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谈判,去加入世贸组织呢?
        • 确实,我们只要自己开放就可以了,不需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我们就能够从中获益。但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倒过来根据一个国际协议逼迫国内的保守势力进行改革。
      • 第074讲 | 贸易保护理由辨析
        • (1)反对自由贸易的第一个常见理由是国家安全按理说,要论国家安全,最应该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军事领域。但我们看到在军事上,很多国家的军队往往使用的是外国人生产的武器和通信设备。那为什么到了平民使用的电脑产品、通信设施或者是老百姓吃的粮食,反而不能依靠外国的供应呢?
        • (2)国家必须扶持它的“幼年工业”(infant industry)然而,很多国家也有不少这样的经验教训:那些经过扶持的幼年工业,越扶持就越长不大,最后变成年迈的幼年工业。
        • (3)把钱留给自己人赚,别让外人给赚了
        • (4)长期不练会生疏以农业为例。农民长期不种地,都跑到工厂里工作,都到城市里经商,对种地确实会生疏,但并不要紧,这是值得的。农民需要重新回去种地的时候,头一两个月是有点生疏,但很快就熟能生巧了
        • (5)工作会流失到外国去工作是一种机会,人们只会选择那些有价值的工作来做。曼昆——而对于美国工人而言,在新的国际分工和合作的格局当中,他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断地学习,进一步突破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限制,这才是他们提高竞争力的正确方向
        • (6)加剧贫富分化
        • 你不找竞争,竞争会来找你。不断迭代,不断学习,才是长久之道。
      • 第075讲 | 受价者和觅价者价格歧视|定价和竞争的策略
        • 【完全竞争状态】(perfect competition)和【不完全竞争状态】(imperfect competition)
        • 市场里有数不清的买家和卖家,交易的都是同一种商品,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不能通过控制买卖量来影响价格,因为他个人的买卖量跟整个市场的买卖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与此同时,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可以随时进出市场;市场的信息也是完全自由流通的,大家都知道他们要买卖的商品是什么,价格是多少。整个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很低,没有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过程。
          • 在现实生活中,小农经济体中的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这个状态。由于农产品市场上农民数量相当多,而农产品的质量差距非常小,农民自己的产量跟整个市场的产量相比也微不足道,所以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这时农民就是“受价者”(price taker)。所谓受价,就是接受价格的意思。
        • 后者是指市场上每一位卖家所卖的产品,在品质上都不一样。当然,我们也假定,在这样的市场里,信息不完全流通、不完全对称,交易费用是正的,存在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现象。
          • 在这种市场里,卖家具备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他们对价格和产量具有一定的操控权。换句话说,卖家面对的是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我们把这种卖家称为“不完全竞争者”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5追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化
        • 怎么定价、怎么定产量,才能使得销售的总收入达到最大,需要卖家不断地寻找和摸索。正因为这样,我们把这种卖家称为“觅价者”(price searcher)。所谓觅价是寻找价格的意思。
        • 不完全竞争才是市场常态
        • 完全竞争状态对应着受价者,不完全竞争状态对应着觅价者。
        • 事实上,那种所谓的完全竞争状态,所有的厂家都生产同样的产品的状态,是一个静止的、僵化的,也是落后的状态,并不值得向往。
        • 哈耶克《竞争的含义》(The Meaning of Competition, 1948)
          • 竞争的本质就是动态的过程,但这个本质却被经济学家们——那些追求静态分析的经济学家们——完全忽略了。大多数人似乎认为,判断真实生活中的效率标准,就是所谓的完全竞争状态。如果现实中的市场不符合完全竞争状态,那我们就说这是不理想的。这种看法不仅不可取,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应该用完全竞争状态来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标准。
      • 第076讲 | 价格歧视能给觅价者脱罪
        • 觅价者的原罪——觅价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使得产量变得过低、价格变得过高。而他们有一部分生产能力,本来可以发挥,却没有发挥,结果被白白浪费掉了,成为经济学家所说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6
        • 价格歧视可消除无谓损失
          • 经济学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假定,就是商家卖东西必须卖统一的价格。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有一部分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的现象。
          • 实际情况是只要我们抛弃这个假定,允许生产者对不同单位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顺着需求曲线一级一级地走下来,经济学教科书里那个无谓损失的区域就会消失
          • 价格歧视是好事,它能够帮助生产者根据买家需求量的递减规律,尽量地生产、尽量地销售,同时帮助消费者尽量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 第077讲 | 价格歧视的策略
        • 【价格歧视】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意义,能够促进生产、减少浪费、增加消费者满足感的商业行为。但同时它也是被深深误解的。
        • 价格歧视的三种方法
          • 第一种叫完美的价格歧视,也就是卖家对消费者所消费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都分别收取最高价格。在这里,完美的价格歧视,卖家把交易剩余全占有了、全夺走了。
          • 二级价格歧视,也就是对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多买就便宜一点,多买多送
          • 三级价格歧视,就是对不同的人群或不同地域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
        • 要成功实施价格歧视,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消费者之间对同样的产品进行转售。越是难以阻止消费者转售的产品,就越难实施价格歧视。
        • 不同行业的价格歧视
          • 我们坐飞机时环顾四周,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付的机票价格跟我们的是完全一样的,虽然我们获得的服务完全一样。
          • 游乐园不用排队的门票,这种门票的价格是普通门票的一倍如果演唱会门票价格过低,歌迷就不得不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那就是排队等候。什么人更愿意排队等候呢?是那些时间成本比较低的人,通常是年轻人。这样做的结果,是能够把那些更年轻、更热情、更奔放的歌迷吸引到演唱会现场,这样演唱会的现场就会更加火爆。
      • 第078讲 | 行业竞争程度不看企业个数
        • 企业合并是为了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 企业规模大小由企业家摸索确定
        • 很多时候,企业的数量取决于市场的规模。
        • 在市场中,竞争程度到底激烈不激烈,不看企业的数量,只看行业入口有没有人为设置的障碍
        • 竞争激烈程度的衡量标准:市场准入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7
    • 第8章 信息不对称 | 谁的话语权更大
      • 第079讲 | 柠檬市场的故事信任的建立|直面信息不对称
        •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 欺骗(cheating)
          • 偷懒(shirking)
          •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tion)例如,银行把贷款利率提高,本来是要吸引那些有还款能力的人,结果跑来借钱的,可能是那些根本就不打算还钱的人。
          •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例如,保险公司卖保险本来是要冲抵掉意外所产生的成本,但人们买了保险以后,做事情掉以轻心,反而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机会。
          • 敲竹杠(hold–up)
        • 乔治·阿克罗夫(George A. Akerlof)【柠檬市场理论】柠檬就是我们吃的水果柠檬,它在美国也是个俚语,是指那些成交以后买家才发现有问题的汽车。
        • 市场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买家不知道每一件商品具体的品质。
        • 人际互信并不天然存在
        • 人和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互信的,高品质的产品要把自己彰显出来,与低品质的产品区分开来,需要很大的成本,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因此,一个卖假冒伪劣商品的人,伤害的不仅仅是那些买了他商品的消费者。他的这种行为,还有严重的外部性,那就是他也伤害了那些本来在卖优质产品的商人。因而商品质量有高低之分不要紧,问题是怎么把商品的品质准确地体现出来,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
      • 第080讲 | 何谓优质
        • 品质稳定才是优质在经济学里,优质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匀质
        • 性价比相当才是优质当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我们说它达到了优质的标准。
          • 弗里德曼答迈克尔·摩尔问——驾驶坦克可以避免你说的事故,但显然你并不主张汽车公司停止生产汽车,而只向市场提供坦克。为什么?因为坦克太贵了。只要你承认这个事实,那么你就和汽车公司一样,是在“成本”和“生命”之间权衡和取舍。你们都在进行计算,而只是计算的结果未必相同而已,可见你也并不认可“生命无价”的说法
          • 弗里德曼强调的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优质的第二层含义。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价格和品质要相当,成本和收益要相当。这才是他们最看中的品质。
      • 第081讲 | 重复交易与第三方背书制度的对策|缔约自由比自由更重要
        • 现实生活中,人们是通过哪些办法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的呢?
          • 重复交易
          • 第三方背书推荐人、推荐信
          • 通过增加附加成本发信号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只有那些品质更高的产品,才配得上更高的附加值。倒过来,人们也会根据一件产品所配置的附加值高低来判断这件产品质量的高低。
        • 互联网技术有没有减少信息不对称?它又有没有增加信息不对称?为什么?
      • 第082讲 | 担保、延保与共享合同
        • 实施质量保证,以品质三包替代品质检验产品合格率提高的同时,质检的成本也在急速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厂家就不值得再花钱去找那么一两件次品了。这时,它就会把产品先卖出去,实施三包,让广大用户自己来发现那些次品,只要承诺一旦发现次品包退包换就可以了。
        • 有意思的是,信息不对称是双向的。顾客不了解厂家的产品,厂家对顾客也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而,克服信息不对称也是双向的。
        • 以延保(延长保质期)合约甄别用户从厂家的角度看,延保的选项,巧妙地把这类“重度用户”甄别出来了,既然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那就给他们更久的服务。甄别出这些顾客,厂家就不需要生产出要求过高的产品了
        • 这就是经济学中“优质”的含义:哪怕是为了提高质量,也不应该做无止境的投入。当边际成本上升到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时候,就应该停止了。
        • 以共享合约保障品质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 报纸杂志向作者付稿酬时,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按篇付费,一种是按字付费,还有一种是按收入分成来付费。这三种不同付费方式下的文章,哪一种质量高一点,哪一种普通一点?
        • 通过质保,我们可以让消费者帮助发现质量问题,有效降低质检成本;通过延保,商人也可以把那些对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消费者甄别出来,让他们承担更高费用,从而让产品的生产成本与收益更加接近;而收入共享合同,则可以鼓励合作各方尽力保证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 第083讲 | 沉没成本、人质与抵押
        • 以沉没成本取信于人
        • 如果我们故意付出一些不必要的沉没成本,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们打算长期干下去,不会事情做到一半就走人,就能够取信于人。恋爱的人,如果在身上文上一些特定的符号,甚至是对方的名字,如果分手了再和其他人谈恋爱,不容易解释,这也是沉没成本。
        • 喝酒也是获取信任的办法感情深一口闷
        • 以人质与付出抵押取信于人
      • 第084讲 | 广告代言与形象打扮
        • 明星是否应该为其代言的产品质量负责?规定的代言责任,不能转化为产品质量的提高
        • 作为顾客,消费者基本上只有两种办法欺负厂商,那就是不付钱或者付假钞。相比之下,矿泉水厂商有无数的办法操纵和欺骗消费者。
        • 巨额广告这些被挥霍掉的钱,最后是由消费者支付的,但它买来了厂家的商誉,买来了厂家持续监督产品质量的积极性,买来了消费者的安心,钱没白花。
        • 表面上的强者,那些被尊称为上帝的顾客,其实是弱者;表面上的弱者,那些殷勤而周到的厨师和侍者,其实是强者
        • 在市场交易中,商家需要做出种种示弱姿态,要花大量工夫来打扮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本事,来表明自己不会欺负消费者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 第085讲 | 特许经营合同中的强者和弱者多家独立的店铺(加盟店)参与经营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提供统一标准服务的商业模式
        • 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每一家违规的加盟店都对其他的加盟店具有很强的“负的外部性”。也就是说,这家加盟店短斤缺两,会让自己得点好处,但其他加盟店就得一道背黑锅。
        • 以“不平等合约”保护真正的弱者由此看来,强弱关系是正好颠倒过来的。加盟店才是真正的强者,它们随随便便就能把总店的牌子砸了;总店才是真正的弱者,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监督成千上万家加盟店日常经营的每个细节,而这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 这种“随意终止合同”(termination at will)的条款,经常出现在各种商业合同中,它往往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专门制定的。
        • 每当我们看到一种合约形式不公平,但是它却很持久、存在很广泛时,我们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我们要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去解释它背后的原因。它背后的原因是:合同表面看上去是不公平的,但它的目的很可能是要去纠正现实社会中的另一种不公平。
      • 第086讲 | 如何保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质量
        • 【零部件产品】VS【管道产品】
        • 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手机,它们都是零部件构成的产品,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可追溯的
        • 一瓶牛奶有问题,可能是包装盒造成的,可能是运送的过程造成的,可能是加工的过程造成的,可能是挤奶的过程有问题,可能是牛本身有问题,还可能是牛吃的草有问题……而一旦一桶有问题的牛奶倒进了奶罐车里,人们就几乎不可能再追溯问题的出处了。生产的不可追溯性,提高了质检的难度,降低了品质的可靠性。三聚氰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奶农那里来的。因为加工厂每天要向许多奶农收集牛奶,而从那么多的奶农处收集到的牛奶,一旦倒进奶罐车,追溯就很难了。这位工厂的负责人跟我们说,工厂跟奶农收集牛奶,这些年来一直在跟他们斗智斗勇。奶农一开始掺水,后来掺盐水、掺淀粉,还掺其他杂质,工厂只能见招拆招。就连开奶罐车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有时他们会把车开到非指定地点收集牛奶,于是工厂只好给奶罐车装上GPS,跟踪车的走向。
        • 以垂直整合保障管道产品的品质
          • 办托牛所,通过试管里的样本来追根溯源
          • 产品的垂直链条越完整,企业和企业之间换手的环节就越少,品质检验的成本就越低,品质就越有保障。这时,有意思的结论就来了。从斯密和李嘉图开始,我们就知道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分工越细,人们就越能够集中生产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进行交换,这样人们的整体福利就能得以提高。
        •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分工,什么时候应该垂直整合呢?
        • 比较一下奶粉和鲜奶,午餐肉罐头和生鲜猪肉,其中的规律就是:如果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检验成本比较低,换手的次数就可以多些,就可以进行更细的分工;相反,如果品质检验的成本比较高,就需要更多地进行垂直整合,减少中间环节。
        • 生产链条的整合或拆分,不是无缘无故的,背后包含了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考虑和设计
        • 以“多样性损失”换取“产品可靠性”损失掉部分品牌的多样性,换来的是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么做可能是现代社会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的一种趋势。
      • 第087讲 | 婚姻经济学
        • 以风俗习惯替代婚姻合同条款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个侄子曾经给他写信,说要为了女朋友放弃事业,跟女朋友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因为这个女朋友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真爱。弗里德曼就回信说:当然,你可以做你自己的决定,但是如果你真的认为这女孩儿是你一生唯一真爱的话,那么我以一位统计学家的身份告诉你,世界上两个唯一真爱的人相遇的概率是零。茫茫人海,你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根本不可能遇见对方。
        • 早在1887年,就有一位美国法官说过:婚姻当然有它浪漫的一面,但是法官只看重它商业的一面
        • 男性跟女性的价值高峰期不一样
        • 一夫多妻要比一妻多夫更常见,原因是什么呢?
        • 子女的产权在一妻多夫制下并不确定,妈妈是谁当然是确定的,但爸爸是谁很难确定。实际的结果是,那些赞成一夫多妻制的男人——绝大部分是比较普通的男人,他们在一夫多妻制度下,情况反而变糟了;而女人,哪怕她们自己是反对一夫多妻的,但只要有别的女人进入了一夫多妻的婚姻状态,她们自己的选择范围就增加了,她们的处境也变好了。
        • 波斯纳法官在他的名著《法律的经济学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 2014)中清楚地指出,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成功男人限购的政策,它的效果是财富转移。它让女人的选择范围减少了,让成功的、更有吸引力的男人的选择减少了,而让那些年纪较轻、收入较低的男人处境变好了
      • 第088讲 | 汉德公式责任的分担|让防范的成本最小
        • 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光有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法院也参与进来。
        • 美国诉卡罗尔拖船公司案这个案子有趣的地方是,最早的肇事者是卡罗尔公司,他们没把绳绑紧让Anna C漂了出来;但对Anna C造成致命伤害的是那艘油船,是油船撞坏了Anna C;而这艘船被破坏以后,之所以造成了更大的伤害,是由于船上装满了美国政府的面粉。
        • 而船主在自己的船受到意外碰撞产生损失时,是否承担责任,则取决于这样三个因素:
          • (1)这艘船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 (2)这艘船发生意外的严重程度;
          • (3)他为了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成本。
        • 当船主避免意外所付的成本低于意外发生的概率乘以意外发生以后产生的损失(预计的损失)时,船主就应该承担责任。读书笔记摘要(5-8章) - 图8
        • 最后的判决是卡罗尔公司不需要做出全额赔偿,原告美国政府及其承运人Anna C的船主要承担相当一部分的责任有意思的是,在整个案件里,Anna C的船主或者美国政府本身似乎没做错什么事情,只是由于船上的面粉够值钱、潜在的损失够大,他们就被判定应该为自己的财富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要为避免潜在的损失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 邻居把墙打穿应该如何赔偿?如果墙上挂着的名画也被打穿了呢?
      • 第089讲 | 监管要看边际效应
        • 在实际的侵权法当中,责任的分摊不是黑白分明,而是有灰色过渡带的。针对责任的强弱不同,还存在一些典型的不同比例的责任分摊类型,包括疏忽责任、严格责任、连带责任等。
        • 生产商的严格责任
          • 一位法官认为只要产品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无需证据就可以判企业疏忽,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负有严格的责任,顾客不需要提供关于疏忽的证据就能够获得赔偿。这种无条件的责任叫“严格责任”。
        • 商家责任过大会事与愿违
          •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要盯住的,永远不是某一个指标的最大化,而是多个指标之间的平衡。
          • 换句话说,我们要盯住的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平衡。
          •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度,因为过分的安全、过大的责任也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
        • 如果责任人事实上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避免意外的,他会怎么办?
          • 买保险,将风险分摊给其他人
          • 提高产品的售价,把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重新分摊给所有顾客
          • 铤而走险,继续生产,一旦出了事就破产、坐牢
        • 政府监管产品安全的理由与成本
          • 药物滞后(drug lag),是FDA监管当中发生的一个事与愿违的严重社会后果。
      • 第090讲 | 监管本身也要引入竞争机制
        • 【强制披露】(mandated disclosure)
          • 是指政府命令厂家把产品的所有副作用清楚地列出来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来做决定。
        • 强制披露令为何失败?例如《软件安装使用协议》,简单地说,复杂性削弱了强制披露可能带来的好处。
          • 第一,很多人对文字和数字不敏感。
          • 第二,信息负担过重。
          • 第三,决策厌恶症。
        • 披露的信息过多,还会对消费者产生意想不到的误导作用。
        • 原因在于我们通过强制披露令想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不是要让每一个人都变成专家,而是通过分工、交易的办法,让那些专家来提供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服务。
        • 让监管机构之间也形成竞争的态势,让它们的专业判断成为一种商品,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互相比较,供消费者选择。这是让“专业知识”和“选择自由”得到协调的好办法。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很多年前就建议,要取消统一的、由官方发放的医师职业认证,改为由不同的医院发放职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