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简单的加法原则
2、最难的减法策略(少即是多)
获得财富最快捷方式:减少欲望。——皮特拉克
减法策略日本人最擅长了,特别是以深泽直人为代表的“性冷淡风格”设计师。
但是,这一原则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是太难了。中国人习惯了多,一切都有多功能的。手机要多功能的,衣服要两面穿的,包包要多用的,等等等等。这是在做加法,我们最在行。
正确运用这一原则的要点是“删除基本部件”。这些被删除的部件既不是最核心的,也不是最次要的,它一定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功能部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删除无关紧要的部件,或者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弄出一个低配版本,这些产品的减配或低配版我们不能也不会将其称之为创新。减法原则的目的是**实施后要达到“让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得到提升”,产生新的卖点。**
按照这样的理解,1979年索尼推出的随身听(删除了录音功能并用耳塞取代喇叭)、2007年横空出世的苹果智能手机(取代实体按键机),2008年左右上线的twitter(将发送的字符限定在140个字符)都算得上是运用减法原则的经典案例。
这几个案例是如此具有革命性,以至于我一直认为要正确实施这一条,真的要达到对产品、产业、技术、甚至市场需求了解非常深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好。
我们很难想象Dyson的设计师们是如何脑洞大开,把一个普通的风扇变成这个风靡全球、看起来就很酷的无叶风扇。
接下来我们给出了一个利用减法原则的步骤:
- 列举内部组成部分
- 选择一个基础部分,把它删除。一定是中间地带的功能
- 完全删除
- 部分删除
- 想象删除之后的结果
- 想象删除之后的好处
- 判断是否有创新,以及可行性
在我们应用减法原则来创新时,删除基本部件后会影响其余部件之间的连接,但是此时我们不能立即去寻找替代物,而要去思考在现有部件中有没有现成的部件可以通过优化和改进以期实现功能之间的连接。
另外,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低配并不是减法创新,这是我们应该尽量去避免的,除非能够通过低配实现完全相同的功能。
3、乘法策略(更多如何变成更有意义)
乘法法则:明确产品或服务所处的框架,然后将框架内的部分加以复制,同时对复制的部分做出改变,从而产生 1+1 >2 的效果。
注意点:
• 选择最显眼、最引人注目的那个部件
• 复制它,对它进行微小的改变
注意事项:
• 不要只是给产品或服务做简单的加法
• 运用乘法策略时,务必要对产品的某个部件做改动
• 不要针对某个属性运用乘法策略
• 运用乘法策略时多复制几份部件
Case:
• 电视机中的画中画
4、除法策略(化整为散,分解以致胜)
除法法则的关键是把一个产品或服务分解成多个部分,再将这些分解后的部分进行重组。
这可以产生两个作用:
- 产生一种全新的功能;
- 以全新的形式呈现某个已有的功能。
常见的三种除法策略:
- 功能型除法。挑出某个功能,改变其位置。——转移
- 物理型除法。把产品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若干部分。
- 保留型除法。把产品按原样缩小。——钟点房
关于这一条,不得不提一下近五年来,我最喜欢的一款母鸡(Muji)设计了:
Muji设计
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不刻意去掩藏令人生厌的电线,而是将电线变成拉绳,用来控制CD机的开关。
这一条策略,我们如何将它运用到专利挖掘去呢?
从实际经验出发,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一条策略适用于发明人极力想要通过加功能的方式来进行创新的情景。
所以每次,当我遇到发明人看起来无法抑止住想要加功能的冲动时,我就总是告诉他,等等,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功能整在现有设计中来,而不是直接加功能呀,哥们!
比如,我在2015年4月认识了开水哥。开水哥设计了一个智能加热服,通过USB外接电源,可以让衣服的加热片发热从而产生暖意。
开水哥冲动地想要加一个控制器来控制衣服的加热温度,而我建议他是不是不要直接在口袋里装一个笨重的控制器(一来没有新意,而且这样的专利申报也难以成功),可否考虑直接将控制器与拉链结合在一起,通过拉链的拉动来操作控制衣服的加热温度。开水哥一时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夹起的红烧肉悬在半空中,久久没有放下。
加热服
来源:
https://www.yuque.com/lyndon/daylesson/itlbc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38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