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师,或者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学生或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自以为在谆谆教诲,可实际上,对方却根本不愿去听。为什么呢?
1. 道理派的窘境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上去讲道理、摆事实,而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导向行动,解决对方的问题。对方不会去关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因为这些他们心里肯定是非常清楚的,不需要你来讲。那么,一个可能的应对办法是需要我们从道理派,转变为行动派。
陈海贤老师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他在《了不起的我》一书和得到课程中,都分享了自己做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和感悟,那就是做一个实践派。
很多时候,我们把知识和经验看得太权威,认为他们不容置疑。这会妨碍我们的实践,让我们在实践中丧失灵活性。
陈老师在刚做咨询时,碰到一对夫妻,在咨询室就吵起来了。陈老师就跟他们讲道理,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和道理讲给他们听。结果很意外,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火上浇油,来了一句:就你这水平,也来做咨询!
惨痛的教训带来了深刻的领悟,
知识是清晰、简洁、确定的,而现实是模糊、复杂、多变的,如果你抓着知识不放,就容易看不见眼前的人,改变自然很难发生。(陈海贤)
2. 实践派的发展
道理派和实践派的区别在哪儿?
理论派,关心的问题是“是什么”。
例如,知道一位同学得了抑郁症,你会想到什么呢?
若你想到它是一种心理疾病,去安慰说,没事,这个病不可怕,可防可治。那你还是理论派。那实践派是什么样子呢?
实践派逻辑是“”怎么办?去哪里?通过思考怎么办,转变观点,赋予意义,促进行动。
有时候,现实是一个严酷的老师,它让你伤痕累累。可是,当你把头脑中的知识转变成亲眼所见的现实,当你用行动推动事情往你想要的现实发展。你会发现,自己像一个手持魔法棒的魔法师,在不断创造一个属你的、更美好的故事。
每一个实践者,都在现实的泥泞中摸爬滚打的英雄。这个世界最生动、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样子,就是一个又一个实践者,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
让我们躬身如今,一起创造作为实践者的骄傲!
Mingxian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