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 第 1125 期

    【留美学子】**导语 **

    前两期我们发表了

    120 周年:怀念北大的嘘声

    美国大学为何重金砸向本科教育

    这期这里来谈谈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

    何谓批判性思维?

    为何如此重要?

    如何打开自己的认真边界?

    如何避免先入为主?

    如何说批判性思维

    是优质教育里最真正的精髓。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1

    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用一句话来概括:

    批判性思维就是

    把知识的表象和本质区分开来的能力。

    理清了这一点之后,

    才能探讨如何培养这项关键的能力。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2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3

    你的论点有什么支撑?

    对我而言,批判性思维的启蒙来自于我的大学第一堂人文通识课:“哲学视角下的人文学科”。

    6 年前的秋天,芝加哥大学 Wiebolt 教学楼的 103 教室里坐着 18 个刚刚入学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在安静地盯着眼前的书本,偷偷用余光打量未来的同学。教室里的气氛持续了几分钟,直到一个穿着黑色卫衣的年轻学者走进了教室,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带到了他的身上。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4

    年轻学者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走到了黑板前,用粉笔写下了一个问题:“强权是否就是真理?”

    反对的同学们纷纷开始抛出一些熟悉的词汇——人权、自由、平等——而支持的同学们则开始假设如果纳粹德国赢得二战之后,世界的价值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年轻学者耐心地听完每个同学的回答,把同学们的回答一个一个地用 “前提—结论” 的方式总结成三段论,写在黑板上。

    “这些前提条件可以保证结论的成立吗?”

    结果是,经历了仔细的检验之后,每个同学都没法在逻辑上自圆其说。我们尴尬地发现,虽然我们每个人心中有强烈的想要证明自己观点成立的欲望,但在证明自己观点上却无从下手。

    年轻学者笑了笑,“如果你的观点在逻辑上不能成立,怎么说服别人呢。”

    这是我大学生涯里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尽管我学到的道理回过头来看并不深奥:我开始理解观点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学会给自己的观点提供合理的支撑。在我的人文通识课上,这是一件持续整个学期的事情。

    整个学期,我们在课程里讨论了不同文学和哲学作品里面对 “公正” 这个概念的定义。对于我来讲,每一次开始阅读新的一本书都是一次兴奋的、触电般的体验。

    对我而言,“公正” 曾经是一个简单的、理所应当的概念,我从来没有想过这还是一个可以被思考的对象。但在这堂课里面,我才真正体会了这些被老师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传授下来的概念背后的复杂性。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5

    批判 = 反思

    回到国内后,我们在一直思考的问题是:西方传统里的博雅教育在中国有多少本土化和适龄化的空间。同时,作为博雅教育的核心,批判性思维的传授自然应是当务之急。但意识到如此流行的一个词语在基本概念上还没有得到厘清,实属可惜。

    在可追溯的历史视野内,世界上第一个定义 “批判性思维” 的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 · 杜威(JohnDewey)。杜威在《我们如何思考》中称之为“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ought)。他的定义如下:

    (反思性思维是)对观点和被认同的知识所采取的主动的、持续的、仔细的思考;其方式是探究知识具备什么样的支撑,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6

    约翰 · 杜威(John Dewey)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改革者

    杜威认为,人和物体的最重要区别在于,人可以自我革新,而物体一成不变。物体的改变只能受到外在的影响,而人自我革新的方式在于积极、主动的思考。但是,主动的思考不等于主动的知识学习。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如果不具有把自己和知识分离开来的能力,那么跟被动的物体没有任何区别。

    所谓反思性思维,就是一种能够把知识当做对象反复锤炼的思维模式。对于任何一个观点,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的第一反应不是 “我需要找到正确的理解方式”,而是 “作者的这个观点有什么支撑”、“这样的支撑是否合理”。能够问出第二种问题非常可贵,但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们普遍缺乏这种把文本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与之对话的能力。

    与经典著作平等对话

    我们曾经在 Homer Project 里教过学生阅读《独立宣言》。这篇文献的观点人尽皆知:北美殖民地应当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但阅读《独立宣言》的目的并不是了解这个著名的结论,因为答案在初中历史书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同样地,阅读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并不是为了了解葛底斯堡战役;阅读马丁 · 路德 · 金的《我有一个梦》并不是为了了解 1963 年夏天的民权运动。

    它们用细小的假设和完整的逻辑构建了一个个著名的观点。而这些被假设和逻辑支撑起来的观点都是值得用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检验的对象。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7

    教学生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一段一段地分析出《独立宣言》里的段落。慢慢地,他们开始读懂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言自明: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对幸福的追求” 这一条著名的宣言是为了证明“一个践踏人的基本权利的政府应该被推翻”。

    而《宣言》不厌其烦地列举了 27 条英国国王的暴行——包括未经许可的增税、在殖民地驻兵、拒绝殖民地的司法独立——是为了证明 “英国政府的统治在践踏人的基本权利”。以上两个证明得出一个逻辑严密的推论:英国的殖民统治应当被推翻。

    用细读的方式去探究文本观点具备什么样的支撑,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就是从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我的学生开始思考和质疑:《独立宣言》所说的权利是否真的不可剥夺?作者的指控是否足以构成暴力革命的理由?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模式之后,他们开始学会对文本发问,去跟文本进行对话。

    大学课堂里的学习并不是 “学术观光”。进行任何方面的学术探索,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任何学术话题都发生在对话之中:一门学科的历史是由不断的知识颠覆组成的。寻找标准答案的学习思维在这种环境下并没有意义,我们也一贯反对这种思维。

    说到底,杜威 “反思性思维” 的概念点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即是教人思考。培养主动的思考、积极的反思比起单纯的知识传授来要重要得多。

    这其实代表了西方的教育思想传统里重要的一环:把 “育人” 当成教育的终极目的。早在 1867 年,英国哲学家约翰 · 密尔就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开学演讲上指出,大学的目的不应当是单纯的技能培训,而是培养“具备能力与涵养的人”(capable and cultivated human beings)。把一个人培养成能够面对任何知识挑战的思考者,这是严肃认真的教育应该具有的目标。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8

    怎样提高批判性思维?

    关于批判性思维,还有普遍的一个误区: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够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问题。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美国,很多学生也并不懂得批判性地检验复杂的观点。

    实际上,在良好的引导下,简单的文本阅读也可以做到很多提升。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一个让学生能够保持开放性思考但掌握正确思考模式的课堂。只要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开放但尖锐的互相质疑,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比较自然的。这件事并不神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课堂里实验性地教过学生一些思维工具,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观点的逻辑细分和细小观点是否成立的检验。就像之前提到的《独立宣言》细读一样,我让同学们从大观点细分为小观点入手,一点一点考察观点之间的支撑是否成立。做到这一点需要理解以下几个步骤:

    • 什么是前提假设和结论
    • 什么是逻辑上严密 (logically valid) 的观点
    • 什么是逻辑上可靠 (logically sound) 的观点
    • 该观点成立的前提下, 可衍生出何种逻辑推论

    学生学会这些基础分析方式之后,文本检验下的作者的意图自然变得清晰起来。只要明白了复杂观点的基本结构,就可以发掘出许多文本的字面意思之下的洞见。同时也正如预料中的一样,掌握批判性思维对同学们写作的深度也大有提升。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9

    事实证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分析指引,一个高中生也可以拆解亚当 · 斯密和尼采这样的思想家的复杂观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批判。在这层意义上,掌握批判性思维也是对著名作品去神秘化的过程。而这恰好也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关键一步。

    到最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的态度:不去害怕有名的作者,对知识进行无畏的探索和质疑。

    / 延伸阅读 /

    批判性思维最重要一课:

    在这个众说纷纭、**真假不分的时代,** 如何形成独立判断

    作者 | 严心

    来源 |“WE《我们》杂志”

    我们需要共同思索的是:究竟如何对一个现象形成独立的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真假不分的时代里。

    这将成为最需要当代中国人,尤其是教育界深刻反思的批判性思维难题。

    回顾那些曾经被广为接受的 “失实表述”,不难发现它们背后其实隐藏着同样的认知陷阱:缺乏实证的事实陈述以及远离真相的情绪表达。

    那么,对这个问题唯一的解,便是每一个人都学会——警惕任何先入为主的情绪;基于调查,有理有据地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意见。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10

    任何先入为主的情绪,都值得警惕

    柴静回顾自己的记者生涯,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细节:

    在新闻调查一期职业病鉴定的节目中,同事老赫有几次在片中以音乐对那些受疾病所苦而不能得到公正鉴定机会的工人们致以同情,领导审片的时候,却说:“把音乐拿掉。” 老赫不服,偷偷留了两段,在她的心里,有对人的关怀。

    直到看完这个片子,柴静才认同领导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具有带有强烈倾向和看法的音乐,可能使事件的因果和逻辑都来不及宕实,就带观众直接进入了情绪。她说:“同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但先入为主的悲情是需要我们共同警惕的。”

    这个细节想要说明的是:每条新闻背后都有一条冗长的逻辑链,而情绪是对人们建立逻辑链、通往真相最大的干扰。

    它不仅容易上瘾,让人在唤起他人情绪或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满足感,还容易被人操控利用。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11

    区分事实表述 & 观点表述

    保持对情绪的警惕并有所察觉,首先要认清的就是,在我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会面对两种表述,一种是事实表述,一种是观点表述。

    • 事实表述:是指对事实的陈述。由于陈述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情绪偏向。
    • 观点表述:则是对信仰、看法的陈述,会体现强烈的个人情绪。

    西方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在西方国家,培养批判性思维往往以学会区分 Facts and Opinions 为第一课。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会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教小朋友们分辨何为事实陈述,何为观点陈述。这是对世界形成清晰、客观认识的基础。

    而据南方周末不久前的报道,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一家名为 “学生每日新闻”(Student News Daily)的非营利性网络媒体,经常选择各家媒体的重大报道给学生,并附上需要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辨能力。

    其中一个栏目(Wednesday’s Example of Media Bias),就是提供 “媒体偏向报道” 的例子让学生去思考。这是因为,即使各方媒体报道的是同一事件,且都在陈述事实,却可能出现 “故意忽略的偏向”、“消息来源的偏向”、“事件选择的偏向”、“报道安排的偏向”、标签化的偏向”、以及“内容阐释的偏向” 几种常见的媒体立场偏向的表现形式。

    报道偏向是受情绪干扰的体现(背后可能夹杂各种目的),导致即使是事实报道也无法完全做到 “真实”、“客观”、“公正” 和“中立”。一些美国高中以此作为一门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清醒、独立、批判性地接受新闻报道的习惯。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12

    这些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对不同论述的警惕与思考,让他们明白:要对一件事情形成判断,需要有所过滤,需要有情绪的沉淀,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偏见的附庸。

    基于调查,有理有据地表达和传播意见

    由于了解世界的局限,我们总是特别容易对事物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而不加辨别,甚至被这种观念禁锢而不自知。失实表述得到广泛传播,利用的正是我们这种形成观念的过程中,不善质疑、不重求证的思维习惯。

    虽然说,想要冲破固有观念、纠正信息偏差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各方表述流通起来,让事实去揭露事实,让意见去碰撞意见。但是如果每个人陈述或转述的都是未经调查的事实言论,轻而易举就会对谣言起到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作用,甚至延长了谣言的生命力。

    因此,想要对抗 “失实表述”,我们每个人还应该秉持同一原则,那就是——

    对所有人云亦云、缺乏实证支撑的表述保持高度警惕;力求准确,基于调查,有理有据地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意见。

    对人云亦云、缺乏实证支撑的表述保持警惕,我们便会发现许多值得重大怀疑的表述:

    中国留学生在美被枪杀,是宝马车惹的祸——是谁给他们贴上了宝马的标签?报道中有确切证据表明身亡的留学生是富二代吗?

    西方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说法经过测试吗?还是只是大家以为?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中,自行下车的赵女士是因为与丈夫发生口角——这一点经过当事人证实了吗?是不明来源的爆料还是看视频的人自行揣测?

    力求准确,基于调查,有理有据地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意见,我们便会发现不少谬误都会在理性分析中土崩瓦解:

    当哈佛凌晨四点半的故事传来,如果我们可以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有疑之心,少一点不加辨别,多一点小心求证,轻易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实之处。

    当我们在网上读到 “唯美” 的文字进而倾慕推崇杨绛先生的时候,如果可以抽些时间,找一个版本的《杨绛文集》,坐下来好好读上一读,也许就能发现流传的《一百岁感言》,无论从行文风格还是语言习惯上,都与杨绛先生有诸多差异。

    只是,准确终究是门技术活,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存在局限,如何做到有理有据?

    唯有 “调查”。要成为准确的表达者和传播者,你要投入到广大的世界中去。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13

    留学生王诺诺在知乎上回答 “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时,曾经写过一段关于 “厕所” 的趣闻,她的经历也许能帮助我们阐释这个问题。

    上中学的时候从电视里看到个段子,说有个人去美国旅游,想上厕所了,到处问哪有 “WC”,居然没人能懂。主持人评论道,“WC” 其实是厕所极其土鳖的译法,现在国外没人知道 WC,就连 toilet 都是过时的翻译,应当用 bathroom 替代。说完他又摇摇头,北京奥运会要开了,我们基础设施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要在歪果友人面前丢脸呀。

    屏幕外的我深以为然。

    高中跟家人去美国玩儿,接受过 80 年代英语教育的我爸想找厕所,也是拉着人就问哪儿有 WC,果然人家一愣。我纠正他是 “bathroom.” 这才有人懂了。从此我深深地认为,在国外你问人 WC 在哪儿,就如同在中国问:“哪里是茅坑?” 是非常诡异的,是脑子不大正常的。

    后来我去了温哥华念大学,意识到 bathroom 并不是唯一的上厕所用语,使用 restroom,ladies’room, men’s room, 特别是加拿大流行的 washroom,都能表明你是一个正常的人类。从此我深深地以为,国外的厕所都应该以 room 结尾,WC 是外星人才会这样叫的吧。

    再后来我去剑桥念研究生,发现英国的厕所上印着 “toilet”。嗯?这好像跟我的认知不符…… 但我依旧深深得认为,就算“toilet” 可以凭借腐国人一如既往的特立独行勉强过关,WC 还是大逆不道的。

    再再后来,我去了欧洲玩耍。发现这里几乎每一块厕所的门牌都赫然印着 “W.C”。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字母的冲击是巨大的,数年来我自己构建的世界厕所观轰然倒塌。男女老少在印着“WC” 门里进进出出,形容仓促,正常无比,没有一个拥有外星人的特征。

    ——以上摘自知乎,版权属于网友王诺诺

    用她的话来说,打破认知,是那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为求得真理,只为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

    【留美学子】以为,也许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一点,人们不能为批判性思维而去简单的批判,质疑声必要,但是,无论正方还是反方,人们如何能海纳百川,包容不同质疑和观点,同时,有勇气,推翻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格局,而这些,才是打造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石。

    没有积累,就没有批判性思维。无论出没出国,多读一些书,多走一些路,多历一些事,亲身去体验一切,永远是认识世界、形成独立判断最好的方法。

    文章来源: Paideia, 德明教育体验 Acade Me、【留美学子】综合整编,如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教育里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读过最好的答案 - 图14

    美国大学系列参考 1-8/10 期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百余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 30 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 - 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125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https://www.sohu.com/a/230676508_63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