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饮歌者:novelren)
在现实生活中,批判性的思维能带给我们很多优势,比如可以更好的理清楚自己所处的情况、看清问题的本质、识别谎言,同时让自己的行为更具有逻辑性与可行性,而国内的教育却缺乏必要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那么到底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呢?
(一)找到事情的目的或文章主题
做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写一篇文章都会有个主题,其他所有事情或者文章叙述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或主题来展开。那我们首先就是要确定这个目的及主题,搞清楚这个事情究竟是想干嘛或者这篇文章究竟在讲些什么;其次,就是找到一些事情的关键点或者文章中的关键词,这样可以增进我们对事件或文章的理解。
(二)找到结论、理由与假设
在确定了目的或主题之后,那么之后我们就需要找到结论、理由与假设。随后,我们就需要再来看理由或者假设是否支持结论的成立。如果支持,那么结论就是可信的;如果不支持,那么结论就是不可信的。这一步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步,也是比较难的一步,因为这需要自己对问题进行大量的思考与判断。
(三)小心谬误
- 人身攻击谬误:不谈事情的理由或者假设,直接进行人身攻击,进而给出结论。譬如,“汤姆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这个门肯定就是他砸的”,我们可以看到汤姆是混蛋这个理由并不能得到门是汤姆砸的这个结论。
- 滑坡谬误: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其他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的事件发生。
- 偷换概念:利用语言可能存在的歧义或者事件的不同理解来迷惑对方。
- 诉诸公众谬误:其实有时候,大众所认为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因而,公众的认可并不能作为有力理由或者的假设。
-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要搞明白这个权威是否具有专业知识来进行判断,如果没有,那这个权威就没有发言权。其次,需要看这个权威是否为利益相关者以保证其观点是否为客观的。因此,对于把权威话语当做理由或者假设的,我们也要保持这样的警惕!
- 光环效应谬误:对含义模糊,又能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美德词汇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因为这类词汇会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致检查其理由。
- 转移话题谬误:我们在谈论 A,结果他说了 B。
- 循环论证谬误:用自己的结论证明自己的结论,这个要注意识别!
- 强求确定性谬误:有些人会认为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其实人类的认知是螺旋上升的,很多事情的论证都并不是能保证百分百确定,要有容错性。
- 以偏概全谬误:由个体的特殊性是不能得到全体的普遍性的,除非给出强有力的理由。比如,某个人开饭店一个月赚了十万是无法推导出每个开饭店的人都能月入十万的。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很多事情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完美解决的。我们并不能因为事情不能完美解决,而就去否认或者不采用这个解决方案。而应该继续谨慎的思考。有很多杠精就是犯了这个谬误。
- 其他谬误:因果混淆谬误、事后归因谬误、错误类比谬误、过度简化谬误等等。
(四)其他
- 不要过分轻信别人的话,要保持怀疑的态度。
- 小心歧义。事件或者语言本身就充满了歧义,不同人对同一个事件或词语都能得到不同的解读,所以我们需要避免歧义的理解,追寻得到其本身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 不懂的地方不要自己想当然地给出答案。这一点是很多人都做不到,要积极主动地去询问别人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要过于羞涩。因为,自己给出的答案,不一定就是对的!
- 要看清楚他人的立场是否客观。利益相关者与不相关者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肯定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基本上是无法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这是人性所致。所以,在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点。
- 对花里胡哨而无实际意义的语言要小心。这类语言通常能够引发感情上的共鸣,但事实上却毫无意义,比如公司老板说的不知所言的美好词汇。记住,一定要警惕这类词汇!
只要大家在实际生活中多多思考,多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及看待问题,有意识地运用上面所说的步骤,规避上文提及的一些常见的思维谬误,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
发布了 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69
https://blog.csdn.net/qq_42618065/article/details/95880483?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OPENSEARCH-4&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OPENSEAR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