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

设定目标的重要性

  • 设定目标,能让你释放自己,注重享受专注于目标的过程,而不是目标实现本身。
  • 走哪条路 并不重要,Talor说:即使选择某一条路你后悔了,那并不重要,对终极财富并不重要。即使你的目标三天变一次,也不重要。走哪条路你都可以开心的,只要你投入了,投入何事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本身 让你 更幸福,而非最终目标实现本身。目标实现只会让你高兴很短的时间,随后就回到基准水平

职业选择,何去何从等等都可以用以下方法

Talor毕业时候的老师告诉他:

  • 列出你能做什么
  • 从中找出你想做什么
  • 再找出你最想做什么

过犹不及

适当的压力是有好处的。那如果对待压力:学会适当的放松。

做很多你想做的事情,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想要得到很多,这都是「过犹不及」的表现。
专注于一件事,不要期待自己能高效的多任务并行。

拖延

克制拖延的方法

  • 最简单的方法:5分钟行动,给自己5分钟让自己行动起来,而不是空想,然后会正向循环
  • 适当的自我奖励
  • 让自己的行动公之于众,比如曾国藩提到的写日记的坚持
  • 和别人一起做
  • 允许自己适当拖延,permission to be human

完美主义

脱离完美主义,你可能更快乐。脱离完美主义,不是让你不需要有志向,而是更好的享受幸福。

学习失败,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学习,成功没有捷径

当我们是孩童时,我们会为学会某个东西而高兴,比如学走路,虽然经历了很多跌倒,那种高兴非常的单纯。当我们长大了,我们忘记了这种单纯的高兴,我们更在意别人的想法:“别人都很聪明,我就不献丑了”,“我失败了别人怎么看我”等等,我们逃避而不是应对。

Talor的祷文:

  • 即时失败了也没什么的,你可能会失落,但会又回到基准水平的。

完美主义者和追求卓越者的区别:

  • 完美主义者希望事情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不接受失败,不接受现实
  • 追求卓越者接受过程中必然的失败,接受现实,毅然前行

完美主义者的特征

  • 自卫性。不接受批评和不同的意见
  • 只关注目的,不关注过程
  • 不接受自我
  • 不允许自己休整。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要么不做,要么就付出100%的精力或努力,如果没有那就沮丧
  • 不允许自己偏离“完美路线”。

应用二八原则去 做事,而不是100%,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 找出你的高效时间,用者20%的时间段完成一天80%的工作

是什么造就了完美主义者

  • 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原因:比如到期末才会奖惩,到年末才会发奖金,大家都是关心结果,但其实过程很重要
    • 自助性的书:《思考致富》,只要思考就能致富?
  • 对孩子的赞美不总是好的。长期这样可能有害。这会导致她们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容易沮丧。
    • 比如是赞美孩子“努力认真”,而不应该赞美孩子“你真聪明伶俐”

那如何不那么“完美主义”呢?

  • 自我觉知,了解自己的弱点。然后接受

享受过程

Talor面对困难的时候一贯的处理方式

Peremission to be human

首先准许自己为人。允许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情绪等等
也就是接受

改变

然后就是改变,改变不了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看法。改变自己面对困难的态度,我能从失败中学习什么,这就是积极者。

分心

这个不代表不专心。而是转移注意力。比如跑跑步,听听音乐。不是逃避,而是短暂的「分心」,有时反反复复的思考是有害的,倒不如换个环境,继续前进

身心是一体的,不仅关注心理,还要关注身体

关注身体后,一些好处会自然发生。

  • 半小时锻炼,每周四次
  • 十五分钟的意念锻炼(冥想?),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