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些个人收获

  • 最好的陪伴孩子的方式 是 共情 和同理心。真正站在她的角度理解她。其实,与其他人共处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全书总结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的是:要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幸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这是幸福的奠基之石;我们要发现和保护孩子发自内心的兴趣,那是幸福的源泉;我们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那是幸福的学习;我们要让孩子拥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存的能力,那是幸福真正的保障;我们要让孩子拥有使别人幸福的能力,那是孩子获得幸福的途径。

教育

现有的教育体系,并不能培养孩子真正面对未来的竞争能力;你花费大量的,几乎是全部的精力和金钱,去迎合这个体系,最终浪费的是孩子最宝贵的时间和潜力。考试这种形式,本身没有错;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本身也没有错。错的是,考试被异化为“教育圣经”,导致了教学方法严重偏离,最终影响了孩子掌握知识、塑造性格、健康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

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根本不是阶段性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考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因为“应试”却损害了孩子的思维。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以考试为目标,那么,就会在就业时以入职为目标,在深造时以考证为目标,在创业时以上市为目标,就算去旅行,也会以景点为目标——这就是应试思维带来的全面危害。

刷题,学习技术知识点 以 面试为目标。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和丸子爸爸慎重商量后,决定:什么也不做。也就是说,我们不想采用一些训练方法,让孩子的成绩迅速得到提高。我们认为,这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不给孩子补习,不写作业,时间用来干什么呢?答案是:用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作为家长,在孩子考68分的时候不着急,在孩子考100分的时候不得意,在孩子没有成绩的时候不慌乱,这要求你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心定了,孩子也就有了应对考试这种形式的能力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价值,那么,上哪所大学,甚至上不上大学,真的没那么重要。如果家长从根源上理解了考试、分数、学校对于孩子成长的最终意义,也就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了。

所以说,关键不在于外界环境,而在于家长的内心。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坚定,在任何学校里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就算学校的环境再不理想,你的孩子也可以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别人的孩子学奥数,上补习班,你顶不顶得住?别人的孩子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你焦不焦虑?别人考100分,你的孩子考68分,你着不着急?别人的孩子考级拿证,你的孩子只会乱写乱画,你操不操心?这些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遇到的问题,家长如果没有看透,我觉得就不用讨论城市、学校、老师之类的区别。

一、家长做好家长的角色,不要越界。家长不是投资人。有家长经常给孩子算账,上幼儿园花了多少万,上兴趣班和补习班花了多少万,买玩具衣服花了多少万,去旅行度假花了多少万……然后,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呢”。我想,家长不应该给孩子算这个账。因为你对孩子的“投资”,并没有征求孩子的同意。这样说,或许显得有些不知好歹。

我一直都认为,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付出,是做好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时期,把时间和精力偏重在孩子身上无可厚非,但父母完全有可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和进步。过度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或者,超出能力范围地去成全孩子,结果往往造成了不平等的家庭关系。

但是,我一直都认为我不是教育专家,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分享的,往往是我自己的经历和心得。我认为,每对父母,都应该先弄清自己和孩子的性格特点,依照实际情况来思考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并且,相对“家庭教育”,我更为强调的是“家庭生活”。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家庭生活。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亲情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品格和个性、习惯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再次是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最后才是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生活环境。切不要本末倒置了!

成长

你是在帮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于是,我们就会在儿童游乐场里,更能看到许多不同的家长。有的家长坐在长椅上,喝着咖啡看着书,孩子则上蹿下跳,一个跟斗从秋千上翻下来,拍拍身上的土,又去玩了;有的家长跟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在梯子上爬,一边护着孩子,一边指导着,“对的,先伸左脚,然后再跟上右脚”,孩子则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爬着;更有一些家长,拉着想进入游乐场的孩子,说“这些秋千、蹦床很危险,咱们不玩”,而孩子则根本连自己走过去的机会都没有。

如何陪伴?

陪伴,从“看见孩子”开始
有很多家长会说:“我自己的孩子,还需要认识吗?这简直是笑话。”其实,还真不是笑话。孩子最喜欢哪本书,哪部电影,哪一次旅行,最好的朋友是谁,最喜欢什么课,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位,他的梦想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最讨厌的是什么,希望爸爸妈妈有哪些改变……考虑下这些问题你会发现,有很多时候,你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之后,陪伴才是有质量的。否则,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都恨不得越早分开越好。爱是什么?爱就是在一起。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满屋玩具、华服美食,而是父母的陪伴,他们最需要读故事的妈妈、一起玩游戏的爸爸。他们渴望和父母在一个空间里相处,但是不希望这些相处时间是“人在心不在”的“垃圾时间”——他们最讨厌父母打电话、对着电脑工作、逛淘宝、看电视剧。

如果你和孩子每天只有15分钟在一起,希望你能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故事能够提供给孩子巨大的享受,能够连接孩子的情感,能够传达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每天15分钟的故事,能够给孩子心灵最好的滋养。

如果你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就尝试一起去露营,一起去小区的花园看蚂蚁搬家、蜗牛慢吞吞地爬,一起躲猫猫,一起阅读,一起做手工,一起度过电影之夜……这些都会成为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记忆。无论你还是孩子,都会最爱这样的时光。

提倡家长教育的现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在《母育学校》中提出了一个智育计划,即父母可以在日常陪伴中给孩子进行学科启蒙,包括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家长们千万别被教育家的提议吓呆了,其实,这并不是需要家长是精通这些学科的学者,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带着孩子体验生活,使孩子热爱生活而已。因为这些所有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夸美纽斯劝父母们说:“要从真实的世界中学习知识。”“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儿童身上。”

睡前给孩子读什么书

对于3到6岁的孩子,父母可以将他们日常看的绘本,晚上读给他们听。注意要挑选一些节奏舒缓、文字优美、情节简单的“温情片”,避免那些幽默、生动、搞笑、搞怪的“喜剧片”,最好也不要过于悲伤的“悲情片”,更不要那些有妖怪巫师的“悬疑恐怖片”。

譬如,《奶奶的时钟》《地下花园》《妈妈,我要把世界送给你》《爱弹琴的安娜》《花婆婆》这类贴近生活的绘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我们就开始选一些孩子已经看过的绘本,读上面的文字,这样做效果不错,还能促使孩子晚上听了故事,白天自己主动找书看。但也有个小缺点,就是孩子总忍不住歪过头、睁开眼偷偷看图画。

后来,我们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挑选了一些篇幅短小、情节连贯、语言优美的系列故事作为睡前故事,没想到,孩子特别喜欢。我们陆续读过法国的《床边动物故事系列》《长袜子皮皮》《窗边的小豆豆》《贝贝熊》系列,最近读的则有法布尔的《昆虫记》《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柳林风声》《夏洛的网》等。我还买了《绿山墙的安妮》等书(这个适合比较大的孩子,我自己先看了,非常感动),作为之后的储备。

对于选书问题,除了类别要注意之外,还要考虑熟悉程度。在小丸子3岁左右的时候,我挑的睡前故事图书,大多是她已经读了很多遍的,甚至有些她自己听了太多遍,都可以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这样就避免了她进行提问题、看图画、猜结局等可能让头脑兴奋的活动。她经常一边听,嘴里一边轻轻地跟着复述,说着说着,就慢慢睡着了……

除了恐龙当家,我几乎不能讲出女儿还喜欢的动画片的故事,而且恐龙当家也只记得前半部分情节。 所以, 跟女儿一起看她喜欢的动画片,并尽量记住这些情节,很重要。

买什么玩具

益智玩具

  • 皮球
  • 蜡笔

自然玩具

  • 沙土、泥巴、石子、树枝、树叶

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视角比成人低很多。所以,孩子往往能发现成人会忽略的神奇的东西:一块好看的石子、一块红红的玻璃、一根可以做魔法棒的树枝、一颗不知哪儿来的绿珠子……家长通常的反应是:“好脏,不许在地上捡东西!”“危险,小心划伤手!”而孩子此时的所思所想,根本和家长不在一个频道上,他是在通过一个小小的东西,发现一个世界。如果家长长此以往地这样做,孩子就会失去他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好奇心。至于好奇心有多宝贵不必多言。

带孩子玩什么?

  • 亲密接触自然,而不是只看书本上的自然。

女儿快过生日了,给她买什么礼物呢? 要善于观察她的喜好:

  • 能吹的泡泡棒:玩这个时她很快乐
  • 小孩子能打的羽毛球:女儿自己说过喜欢羽毛球

再增加两个能动手的:

  • 皮球
  • 蜡笔:大大的纸张,不担心脏手

应该带孩子做什么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什么样的人。

  • 热爱生活
  • 强烈的好奇心
  • 高贵的品格
  • 有自己的精神食粮: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

可以 带孩子/为孩子 做什么(这些都不一定需要很多钱,关键是观念)

  • 运动
  • 图书馆
  • 旅行
  • 博物馆
  • 美术馆
  • 网络上的免费公开课: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
  • 让孩子体会到亲密关系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务、一起建设家庭的成就感,让孩子发现无论金钱多寡,都能过得更舒服一些,结交一些正直友善智慧的朋友以及他们的下一代

学习

不要太着急,要用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学习

我不倡导机械的背诵,哪怕背诵的是世界上最为经典的内容;我也不倡导灌输,哪怕灌输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
记得一个寒假,我们全家去欧洲度假。我想,这是一个难得的开眼界、学知识的机会,尤其是小丸子很喜欢画画,遵循不上培训班不考级的原则,我没有让她学任何专业美术课程,那么,这次来亲眼看看大师们的原作,总是不错的吧。
然而,第一次的尝试,在巴黎的奥赛美术馆,就以失败而告终。小丸子对满眼的艺术珍品完全无动于衷,我介绍的那些知识,与丸子爸爸的讲解,根本打动不了一个6岁孩子的心灵。

后来,我们任凭她随意乱逛,哪怕在铁质的楼梯上跑上跑下地玩耍。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孩子不主动打开心扉,灌输进去的东西,只能让孩子感到难受。
心态放松了之后,我们的旅程就变得轻松了,因为,这是在巴黎。每天去面包房买面包,去市集买蔬菜水果,去旧书店淘儿童书,在咖啡馆喝一杯热巧克力,在塞纳河边漫步,在埃菲尔铁塔下跑步,不都是艺术的感受和修养吗?
最后,我们在巴黎住了一周,路过卢浮宫好多次,每次都在那里喂鸽子、逗狗、玩飞盘,过其门而不入。结果等我们到了威尼斯的时候,在古根海姆夫人博物馆里,小丸子反而看得兴趣盎然,回酒店后还模仿某位大师的风格,自己画了一幅威尼斯风情画。

孩子的接受程度不同

除却孩子的天赋有高低,其实,有很多时候,原因是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不同。老师就像是一个洒水壶,浇给大家一样的水,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花盆,有深有浅,深的可以都装进去,浅的刚浇一点儿就溢出来了。因此,孩子爱不爱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孩子接受能力的强弱。

那么,哪些方式可以增强孩子的接受能力呢?● 去不同的地方旅行● 去户外接触自然● 一起阅读● 定期看电影● 一起做游戏● 变魔术做实验● 一起看展览● 参加聚会

那么,哪些行为会削弱孩子的接受能力呢?● 上各种考级的兴趣班● 上补习班● 大量死记硬背● 做习题册● 为考试进行的复习

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因为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预习、背诵、做练习题上,可能暂时成绩会不突出。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知识层面的拓宽,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接受能力时,不应太急切,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一点点地成长和进步。

不要过早、过度培养过度培养

有时会是一种伤害。我认为,如果孩子不是哭着喊着一定要学什么,就不要去刻意培养。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是一件好事,但不要马上就给孩子请老师、报培训班,耐心等等;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孩子一直都很喜欢,并且几乎每天都在画,很享受画画的快乐,再耐心等等;孩子在画画中自己学会了颜色、线条、轮廓,开始要求买更多的颜料、画笔和图书,要求去看美术馆,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买用具买书,带孩子看展览;然后再等等,等到孩子尝试了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画画方式之后,还想学习更多,这时,才是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继续深入学习的时候。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了。过早地对天赋进行人为的介入,也许就此扼杀了一个天才诞生的可能。当孩子自己思考“什么是时间”“水为什么会流动”“星星有多远”等问题的时候,如果家长给了他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那么,就阻止了孩子进行独立思考的可能,也就是截断了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开创性的伟大哲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的可能性了。

先有基本的素质,再说天赋的发挥

让孩子先有普通人的品质和才能,再说其他的天赋。在所谓的高度竞争时代,很多父母都极其焦虑,好像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特殊才能,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这真是本末倒置。就现有的教育体系来说,只要孩子在其中能够学习到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自我学习,那么掌握的知识就足够用了。真正较量的,反而是个人的性格、认真的态度、坚持的程度。一言蔽之,长远来看,“做人”的重要性大于“才能”的重要性。

如果父母过多地强调孩子的天赋,忽略了诸如独立、专注、坚韧、认真、勤奋等品质的培养,那么,孩子的天赋很快就会耗尽。我们要承认,天才其实很少;我们的社会,绝大多数普通人,靠着认真、勤奋和坚持,就已经能够成功了。当一个孩子拥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生活习惯时,天赋也就会发挥得更好。而且,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不正是天赋本应该发挥的最大作用吗?

敏感期

比如,孩子总爱往地上扔东西,扔了又捡起来,捡起来又扔,我们不但不抱怨孩子太调皮、太不体贴父母、太奇怪,反而含笑待之。当父母明白孩子反复表现出来的奇怪行为是正常的,是由于敏感期,他们就能放下焦虑,让孩子从容地成长。

过了敏感期 就永远不会再来了?

不得不承认,蒙氏的敏感期理论有点像“一把了解儿童心智成长的金钥匙”,是孩子的生命说明书。
但是,我也为关于敏感期的一些危言耸听的说法感到不安。比如,几岁是孩子哪个方面的敏感期,孩子学起来特别容易,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就永不再来。
这样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成立的。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错过了,都不会再来。比如,对于我来说,大学本科那四年最美好的时光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但是,把孩子某个时期热爱涂鸦、某个时期对语言的敏感,上升到错过了就永不再来、决定一生的地步,我认为是过于危言耸听了。
是的,对于数学、画画、音乐、语言等领域的学习,儿童时代会更具有敏感性,但对于一个人今后在这方面的才华并不起决定作用。

关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

我知道,很多家长会说:“我哪敢耽误孩子的未来,恨不得每样儿都给他试一下。”但是,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每一项兴趣,都功利化地与实际的结果联系起来。孩子喜欢画画,长大了就要当画家;孩子喜欢弹琴,长大了就要当音乐家;孩子喜欢体育,长大了就要当奥运冠军……无论是哪个孩子,都会被父母和老师的这些期望吓坏和压垮的。内在动机刚刚萌芽,就被耀眼的阳光给晒枯萎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孩子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所有的大人不加以刻意的辅导和拔高;让孩子自己去尽情地享受他在这项爱好中得到的乐趣,耐心地等待这项爱好渐渐地成长为天赋?

具体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在学校、在家里,每周可以给孩子一节课的时间来自由活动。这段时间,孩子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画画也好,讲故事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都可以。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结果——不爱发言的在发表演讲,害怕美术课的在创作漫画,数学差的在绘制汽车结构图……总之,只有让孩子处于自由的状态下,不按照固有的标准要求他,才能发现孩子真正的内在动机在哪里。

就算孩子今天喜欢画画,明天喜欢音乐,后天又去游泳,大后天都不喜欢了,去看漫画书,家长也不应干涉,而应当静静地等待孩子找到自己特别且长久喜欢的。而且,只要孩子没有自己提出要家长帮忙,没有提出问题,那么,父母就静静地营造适合孩子享受乐趣的环境就好了。

就算孩子每天画一幅画,也不要着急让他上什么美术班学素描;就算孩子每天看一本书,也不要让他写作文记日记;就算孩子在纸板上弹钢琴,也别着急去报钢琴班买钢琴。你所要做的,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就足够了。

怎样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

第一,要给孩子提供自由的环境。
家长不要去限定孩子的生活,也不要强调大人的需求和期

第二,要注重感官的开启。孩子的天性,是蕴藏在他自己的感官里的。当他听到音乐的时候,会不会安静下来,并随着旋律的变化有表情的变化;当他看到一幅画,会不会表现出喜欢或者厌恶,

第三,要为孩子提供资源。不要让孩子同一时间开展过多的兴趣活动。

胡适先生对自己学习生涯的回顾

考试前夕,努力学习,我对这些苹果还是可以勉强分类和应付考试的;但是我深知考试之后,不出三两天——至多一周,我会把那些当时记住的四百多种苹果的分类,还是要忘记得一干二净。我认为学农实在是违背了我个人的兴趣。勉强去学,对我说来实在是浪费,甚至愚蠢。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禀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