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历史书目读的最多,张宏杰老师的书也读过几本,这本书慕名已久,在2022年的第一本书依旧是选了他这本代表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完之后还是深受触动的——张宏杰老师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人物,对人物心理、行事逻辑的描述与洞察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张面孔是开国之主朱元璋,所占篇幅最多,我对书中观点的提炼是:明朝的灭亡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朱重八“堂吉诃德式”的施政策略无法解决制度性的缺陷;朱元璋为了巩固专制统治将帝国固定化、原子化,而这也导致了官僚体系的主动性和自由度降至了历史最低点…书中对明太祖的刻画堪称完整,从公司角度来说,创始人的高度决定了公司的最终走向,对王朝来说亦是毫不夸张。
第二张面孔是「篡位者」朱棣,「篡位者往往是大有作为的君主。他们通常比那些名正言顺的帝王更勤劳、更努力、更自我节制,竭尽全力建功立业,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皇位。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都是如此。“篡位者”的名声像一杆鞭子,鞭策他们成为千古名君。」这是我这一章印象最深的一段,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篡位者的自证母题,这个思路有趣而又深刻。
第三张面孔是「清官」海瑞,海瑞的故事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早已熟知了,卫道者、儒道图腾式的海瑞,实际上与历史上的清官一样,只是官场的遮羞布,「是厕所窗台上的塑料花」。
第四张面孔是「太监」魏忠贤,明代宦官当道,从王振到魏忠贤,一方面显示了制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从魏忠贤的发迹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素质的劣化。
第五张面孔是「农民起义的代表、明朝的灭亡催化剂」张献忠,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对农民起义的作风和军纪问题的讨论——与固有印象不同,农民起义很难说是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只是专制主义释放矛盾的调节机制。另外从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屠杀中看到了人性的劣根性。
第六张面孔是「叛明投清」的吴三桂,这章读完我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有一个想法是,为什么明朝的殉道者看起来比历朝更少、叛投者众?某种程度上与社会原子化、官僚体系僵化不无关系,功利主义带来的是道义上的漠视。
第七张面孔是郑成功,书中的一个提法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少年心气」,郑成功的人生观是一种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人生观,荣誉重于生命、更重于物质,这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明朝来说难能可贵。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几千年的历史下来,看似进步了很多,但又好像是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