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 根据 遗忘曲线:如果没有记录和回顾,6天后便会忘记75%的内容
读书笔记正是帮助你记录和回顾的工具,不必拘泥于形式,其核心是:记录、翻看、思考
:::
书名 | 设计中的设计 |
---|---|
作者 | 原研哉 |
状态 | 阅读中 2022.07.16- |
简介 |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
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结构化记录本书的核心观点。
读后感
观点1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与说明…
观点2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与说明…
观点3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与说明…
书摘
1、RE-DESIGN: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
令平常未知
原研哉谈什么是“再设计”?
“再设计”指的是把平常物品的设计再做一下。你可以称之为一种实验,一种把熟悉的东西看作初次相见般的尝试。再设计是一种手段,让我们修正和更新对设计实质的感觉。这种实质隐藏在物的迷人环境中,因过于熟悉而使我们不再能看见它。
从零开始搞出新东西来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一种创造行为。
我们越是确信自己已非常了解某物,我们对它的理解也就越不准确。二十一世纪是发现的时代——发现令人惊异的好设计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以前只是在设计一些“刺激”,而现在我们要与那种过去分道扬镳,用明亮的眼睛看待平常,得出设计的新思路。
艺术与设计
原研哉谈设计与艺术的区别:
设计,就是通过做东西的过程对人类的生活与存在的意义进行阐释的行为;而艺术,则是发现一种新的人类精神的行为。设计和艺术都是对客体的某一操纵方式,它们采用塑造或表现等手段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知。
艺术说到底是个人意愿对社会的一种表达,其起源带有非常个人化的性质。所以只有艺术家自己才知道其作品的来源。这种玄虚性使得艺术“很酷”。当然,解读艺术家生成的表达有多种方式。非艺术家通过对艺术的有趣阐释与艺术互动,欣赏之,评论之,在展览中对艺术进行再创作,或把艺术当作一种智识资源使用。
而设计,则基本上不是一种自我表达,它源于社会。设计的实质在于发现一个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的过程。由于问题的根源在社会内部,除了能从设计师的视角看问题外,每个人都能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设计就是感染,因为其过程所创造的启发,是基于人类在普遍价值和精神上的共鸣。
再设计展
原研哉谈再设计展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设计帮助改善日常用品,而是借由该项目在设计理念的差异中探索设计的本质。
为避免误解,我想补充的是:再设计展从未想通过汇集顶尖设计师们的帮助对日常用品予以实际改善。日常用品出自长期培养出来的完全成熟的设计之手,即便身为名家,短期亦难超越。然而每位创作者的设计方案均有一个清晰的想法,且展示出其背后的理念与传统产品的明显区别。由此,我希望以此项目可以破解在这种差异中发现的设计本质。
2、 HAPTIC——五感的觉醒
感觉方式的设计
这段话可以看出原研哉的触觉展的展出目的,即对人类感官的创造性唤醒,这也是“感觉的设计”。
“触觉”[HAPTIC]这个词意为与触摸的感觉相关或是触感舒服的。作为展览名称,“触觉”被当做一个种类指示词使用。更直白地说,这个词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去思考我们如何以自己的感觉进行认知的态度。与形状、颜色、材料和质地打交道是设计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还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不是如何创造,而是如何让某人感觉某物。我们可以把这种对人类感官的创造性唤醒称为“感觉的设计”。
一个人就是一套努力认知世界的感觉系统。眼睛、耳朵、鼻子、皮肤以及其他称为感觉接收器的东西,但这些词语所携带的意象对于感觉器官来说太被动了。人类的感官是对世界大胆开放的。它们不是“接收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器官。从大脑中萌发的无限多无形的感觉触须探索着世界。让我们就用头脑中的这幅画面来思考人类吧。
HAPTIC展
区别于常规的设计构思流程,HAPTIC展要求参展者在设计颜色和形状之前,先从思考如何刺激和唤醒用户的感官开始。
当我们构思设计,不先去想颜色和形状就开始设计是很难的。例如咖啡杯,任何设计师都会禁不住先画个草图作为整个流程的第一步。对这个展览来说不行。我们所有的参展者在得出关于其形式或任何东西的图像之前,先从思考咖啡杯如何刺激和唤醒感觉这一点开始。
深泽直人 | 果汁的肌肤
整个展中我最喜欢的是深泽直人「果汁的肌肤」这幅作品,通过赋予饮品以其原材料的包装,唤醒了用户对于饮品“新鲜、好喝、诱人…”的感官印象。
设计就是在接收者头脑中用一种形象“建立”一个结构。在此,材料不只是外在的模仿,还有模仿所唤醒的大量记忆。设计者强调了记忆与现实之间微妙的差异。
发生在皮膜上的事
人类的认知来源于膜对物质的反应,即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的刺激,而设计则是对这些感知膜的作用。
物理学家赫尔曼·路德维希·赫尔姆霍茨说:“一切都是皮肤上的事件。”我们来想一下,视觉的感觉是光在视网膜——一片直径微小的圆形薄膜——上的刺激反应。与此类似,听觉得感觉是耳鼓,一片位于耳朵深处、直径仅八毫米的薄膜察觉到的空气震动的反应。气味与味道的感觉则是鼻腔和舌表粘膜接触物质形成的反应。所以膜的认知并不限于皮肤上的那些。所有的人类认知都源于膜对物质的反应,即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的刺激。人就像包在一层极其刺激的膜里的像皮球,球面上的不同区域得出不同的感觉。我们关于世界的图景都是基于通过膜觉察到并传到球的核心——大脑的那些刺激。设计则是对这些感知膜的一种作用。
感觉的相互关联
听、摸、看是相互关联的,是同时得到结果的。 当被不止一种感官组合起来的感觉刺激汇聚到一起,在大脑中紧密结合时,一个图像便诞生了。神经科学家将这些感觉体验的质量称为“感质”。
体验与记忆提供了我们以感觉的背景基础,我们对于世界的解释并不是基于新信息的,而是依赖于新信息与丰富记忆的比对的,因而当外界刺激唤醒了内部的记忆时,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想象并解释新事物。
为什么无需真去做我们也能知道呢?因为从儿时起,我们就积累了大量的感觉体验,由此它们建立起相关关联。我们对这个世界舔、摸、嗅的体验与记忆,让我们对其赋予了意义,给了我们感觉的背景基础。
我曾认为设计是信息的建筑,且此建筑建立于信息接收者的大脑中。最近我又想到,虽然此建筑构造的材料确实是感官从外界带回来的信息,同时,某些非常重要的大厦单元却是被外界刺激唤醒的体验和记忆。当外界刺激唤醒了内部存储的记忆之山,人们才能想象世界并阐释之。
海量的信息通过感官传到大脑,而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却非仅基于新信息,而是新信息与丰富记忆的比对。我们的感觉认知持续不断地汇入大脑,混合,互联。
碎片中的信息量很小,通过脚底感性、快乐的体验得到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原研哉在十几年前的书中就深刻地阐释了信息过载,“我们通过脚底感性、快乐的体验得到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这不就是最近流行的“在地感和重建生活的附近性”的最佳解释吗?
虽然今天的世界据说处在一种信息过剩状态,实际上可能并不富裕。泛滥的只是媒介中零零碎碎的信息,每个碎片中的信息量实际上很小。在这种半生不熟的信息中,大脑怎么会不感到压抑呢?大脑的压力不是因为数量,而是因为有限的质量。
在媒介的进化及其对新闻材料和数据拼命收集的背景下,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都像草坪被割草机修剪一样,信息碎片如空中乱飞的草屑,在不同地方之间飞来飞去。这些破碎的信息附着在我们豆腐般的大脑上,像撒得大多的调料,把整个表面都搞得含糊不清了。一时间,我们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多,但大脑表面的那些信息当被你加到一起时却并没有多少。相反,我们通过脚底感性、快乐的体验得到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人类的大脑喜欢任何需要大量信息的东西,其扩展能力焦急地等待着感知世界,以充分消耗它巨大的接受力。而此潜在力量在今天处于一种被极度压制的状态,这是我们都遭遇到的信息压力的一个来源。
感觉驱动
这里对于技术驱动与感觉驱动做了一个思考,对我的启发在于人类真的需要将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云端”吗?所谓的“元宇宙”又是否是真需求呢?
对于一个技术已成为发展驱动力的时代来说,可能这就是设计的恰当形式。受益于我们的技术驱动型社会,我们已享用了大量很棒的设计。而如若我们要从感觉这一侧去重设物品制造的驱动力的话,我们的设计过程就不是始于技术,而是始于感觉认知,它是与各种科学法则平行进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可称为“感觉驱动”的世界。我们无法把我们的身体变得抽象,我们也不该忘记,大部分科学都是关于人类生存的这一事实。我们曾满脑子梦想着将一个虚拟的自己送到虚拟空间去生活来获得幸福,但我们已经明白,虚拟幸福是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的。到时候,尘土终将覆盖那些被设计得最具轻盈之美的现代结构,而新材料做成的产品亦将渐成古董。我们不知拿自己的肉身怎么办,它需要的按摩和它需要的信息一样多。
技术的进步与感觉的退化
达·芬奇创作了伟大的画作。今天绝对没人能这么画了。我们相信这是因为在其工作中如此明显的敏感性和智慧都丧失了。削苹果片或是手写书信也一样。必要的感官认知与接受力开始消失。
市场营销是对人们欲望的各方面进行扫描与分析的工作。这些不只是积极的欲望,也有潜意识中倾向于懒惰的欲望:偷懒。在便利店和超市,产品在不断竞争。只有能卖的产品才能生存下来。POS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这种趋势。不久前,人们还从一家商店买烘焙好的咖啡豆,在家用磨豆机磨成粉,用法兰线布袋渗滤。现在很难见得到了,都是电咖啡机闹的。甚至人们都懒得用这种东西做咖啡,直接喝速溶咖啡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基本上,消费者不自觉地朝任何能让他们偷懒的方向走。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任何方便的东西都不好,但的确人类偷懒的趋势昆然越来越强,这都是因为技术支持下的市场营销的结果。
在高科技开始驱动社会之前,在技术与感觉认知之间曾有一场势均力敌的拔河。我们曾以我们的感说认知为基础判断事物与现象。如果驱动世界的动机变成某种目标在于更高找术的东西,人类的感觉就可能像不活跃的肌肉失去力量一样退化。如果我们不放弃这个正在发生的进程,我们至少应该更努力地唤醒我们的感觉认知。如果高科技能以一种更精妙的方式进步,微妙地与感觉认知的范围相互联系就更好了。我用“触觉”这个词描述这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