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的是如何以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良方,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

一、一分为二

1.一分为二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思维本能
2.为什么人们会下意识的将事物一分为二呢?
(情绪化本能/一分为二暗示矛盾冲突,人们习惯于将事物引向一分为二)

这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很强烈的、情绪化的本能,把世界一分为二是简单、直观而且情绪化的方法。因为这种一分为二的方法,暗示了矛盾冲突。所以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采用这种方法。

3.如何防范一分为二的本能?
警惕以下三种情况:

  • 只比较平均数(无法看到重合的部分)
  • 只比较极端情况(多数处在中间状态)
  • 只俯视不仰视(容易产生错觉)

    所以对你而言,要想建立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最大的挑战就是认识到你自己绝大多数的第一手经验是来自第四级以上的生活,而几乎所有的二手经验则经过了大众媒体过滤,大众媒体基本上只会关心那些极端的案例,却并不真正反映现实。

仅有数据是不够的,只有当你拥有简单并且正确的思维方式时,错误的观念才会被替代,而后消失。
坚持寻找大多数

二、负面思维

1.统计是一剂良药:当人们长时间拥有一种负面的世界观的时候,纯粹的统计数据往往能使他们更清楚地认清事实,从而更加正面地思考问题
2.负面思维的本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对过去错误的记忆;
第二,媒体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负面新闻的选择性报道;
第三,感性而非理性:我们总是觉得,只要有坏的事情发生,就不应该认为世界是在变好。
可能主义者:这意味着不抱有无缘由的希望,也不抱有无缘由的恐惧,更持续地对抗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

3.如何控制负面思维本能?

  • 说服自己,在脑中保留两套思维:事情,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时也在变得更好。不好和更好可以是同时存在的。
  • 对坏消息有思想准备:正面的改变虽然更普遍,但是通常很少被报道,需要自己去发现(好消息不是新闻/循序渐进的进步不是新闻/更多的坏消息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坏事情)
  • 不要过分美化历史

在读完前两章后,我去国家统计局官网上查了下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报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高收入国家及地区平均水平低5岁左右)
  • 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比2000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呈下降区域,且下降趋势加快)

三、直线思维

1.人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口是会一直保持增长的,这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人类的重大误解

  • “一直保持”这个词是误解的根源

我们都有一种直线思维的本能,这种本能使得我们假设,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直线的规律来发展的。

2.未来的儿童人数是关于全球人口预测的最重要指标。所以它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如果我们连这个指标都弄错的话,我们基于此推导出来的一切结论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读到此处,我觉得作为少儿编程从业者,是十分有必要知道目标用户的规模的,查阅了下《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一段提到:

普通小学招生1867.3万人,在校生10339.3万人,毕业生1616.5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56.4万人。

也就是说小学在校生约为1亿人,在园幼儿为4656.4万人。随后对2000年-2018年的幼儿园在园人数找出绘制了如下趋势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在园人数的增加可以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的节点在2010之前,坡度较缓;而在2010年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1世界的前十年。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