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观测量计算

  • 独立观测量
    独立观测量指相互之间独立,不存在函数关系的几个观测量。
  • 总观测量
    多次观测能提高测量精度,总观测量指的是观测量总数,其中包含了必要的观测量和多余的观测量。
  • 必要观测量
    必要观测量必须是独立观测量,是能求解方程的最小观测数,当总观测数与必要观测数相等时,无法进行精度检核,也不需要平差。

3.4.2 多余观测量 - 图1

例如

  1. 上图中,要测量一个平面三角形,问必要观测量为多少?
  2. 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求各自的必要观测量。
  3. 1、只求形状
  4. 需要测量两个角。必要观测量为2
  5. 2、求形状和大小
  6. 需要测量两个角,加一条边。必要观测量为3
  7. 3、求形状和方向
  8. 需要测量两个角,加一个方位角。必要观测量为3
  9. 4、求形状、大小、方向
  10. 需要测量两个角,加一条边,以及一个方位角。必要观测量为4
  11. 5、求形状、大小、位置
  12. 需要测量两个角,加一条边,一个方位角,以及一个角点的坐标。必要观测量为6
  • 多余观测量
    每个多余观测量可以列出一个条件方程。多条条件方程的解不唯一,所以需要另外加入约束条件来求最或然值(最接近真值的估值)。多余观测量越多,观测控制网越可靠,检核条件越多,精度越高,费用越高。
  1. r=n-t
  2. 式中
  3. r——多余观测数;
  4. n——总观测数;
  5. t——必要观测数。

例如

  1. 等精度独立测量了三角形两个内角,则多余观测量r为多少?
  2. 解:
  3. r=n-t=2-2=0
  4. 另外一个角可以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故只需要测量三角形两个内角即可求得该三角形各角值,必要观测数t2
  5. 由于第三个角不是独立观测值,多余观测数为0,该三角形测量无法判断其精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