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内容:关注用户的认知、偏好 作者:小步 全文约2230字 阅读大约10分钟 提示:以下内容仅为个人分享,有兴趣交流的伙伴可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知识库首页

产品API:进阶全栈PM手册

提示:上方链接属于全手册首页,伙伴们打开后可以关注或收藏,用于日常工作查看,其中关注后,可以实时收到文档更新通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前文档处于创作中,内容随时出现变更,会存在FLASH记录的草稿,关注后可收到更新通知
表达一个态度:思维只是一种思考角度或工具,不要过度解读和神话,一切是为了找到遇到问题更优的解法

前言

有用户需求的地方,便有市场,挖掘用户需要什么,是每个产品人员不断思考的内容。

用户洞察作为一个高频且对产品有至关重要的模块,在大公司有专门部门来进行此部分的探索:用户研究部门,但是对于90%的中小型公司这部分的工作更多情况来源于高管组、产品组、市场组甚至销售组的伙伴。

用户研究,也许可以上升到人性、哲学、玄学等高度,但笔者认为我们其实可以简单点,围绕自身可以感知的生活路径进行探索,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本文主要分享笔者结合过往经验和书籍阅读的认知,总结对于用户思维的思考和实践的思考方法,希望尽可能的让用户思维和用户研究跟生活结合一起,很自然的一套思考逻辑,进行工作的开展,希望有一些启发性的帮助。

首先,我们抛开作为产品从业人员属性,我们本身也属于消费市场中的一类用户角色,虽然个体的偏好存在很多主观性的喜爱点,但不排除以个人特色的用户群体存在,也就是说我们自我提出的用户思考点,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

那么如何去思考和构建用户思维呢?

用户思维,即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思考。

行为心理学里面表达,行为是意识作用的结果,要了解用户在思考什么,则需要介入用户与产品互动的每一个环节,即思考用户伴随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所参与的内容。

通过个人思考的提炼,我将用户思考分为感知产品(认知和觉察)、选择产品(需求和偏好)、投入产品行动(学习和实践)、提高用户选择概率(奖励和吸引力)。

用户的感知

情绪
公共性
实用价值

用户的学习成本

用户的实践成本——排除障碍

实用价值

用户的选择成本

用户的偏好

投入

用户获得的奖励——吸引注意

多变的酬赏
社交货币

上瘾模型
触发
行动
多变的酬赏
投入

疯传模型
社交货币
诱因
情绪
公共性
实用价值
故事

image.png

推荐阅读

《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读后分享
🔥《上瘾》读后分享
🔥《疯传》读后分享
产品思维篇:行成于思毁于随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