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内容:云原生、SaaS、APP 作者:小步 篇幅:全文约 2303字 阅读时长:约8分钟 提示:以下内容仅为个人分享,有兴趣交流的伙伴可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知识库首页

产品API:进阶全栈PM手册

提示:上方链接属于全手册首页,伙伴们打开后可以关注或收藏,用于日常工作查看,其中关注后,可以实时收到文档更新通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手引导

我是小步,欢迎小伙伴的访问,如果这是你的首次访问,请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文档写作逻辑,才有更好的体验。

序言 用小步迭代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内容导读 如何使用这个手册

正文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术语不断出现,产品分类也是五花八门,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

如果有人问从业者是负责什么产品的时候,相信很多同学即便是在同一个岗位上,也会有不一样的解答

  • 比如有从客户类型出发的回答:做ToC端产品、ToB端产品、ToG产品
  • 比如有从部署类型出发的回答:做SaaS产品、PaaS产品、IaaS产品
  • 比如有从产品形态出发的回答:做APP、PC端、设备端
  • …..

以上内容不胜枚举,那么这些内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明明是同一个岗位,为啥会有不一样的描述。

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认知,将通过两个示意图,来给大家结构化普及一下描述互联网领域内的产品范畴的术语,各自的分类层级关系,希望对大家在工作中能够更立体的了解自己的产品工作范畴,有所帮助。

注:其中各个术语的定义,不做展开,有兴趣者可自行利用搜索引擎解读,不在本文分享

必须了解的互联网产品基本结构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必须了解互联网产品结构必备的三个基本元素:硬件、系统、应用
🔥互联网领域产品术语层级关系(总结) - 图1

如何理解硬件、系统、应用的关系?

应用:基于系统环境开发服务于用户的产品描述单元,这里为方便理解,先笼统泛指大众人们熟悉运行在手机上的APP,当然内容肯定不止这些,具体见下文
系统:基于硬件设计服务于应用的运行环境。应用与硬件通讯的枢纽,应用运行的环境,它负责解决与硬件设备的通讯,以及承接上层应用的调度
硬件:基于电路原理、机械原理等组建而成的基础设施,即支撑系统运行的硬件设施,包含CPU/GPU/显示屏等等

互联网产品范畴结构图

以下内容仅为笔者个人抽象分层,可能会存在部分理解有偏差,内容若有不恰当的地方,敬请指出,只要目标是加深从业者对产品范畴的理解即可

构建逻辑,基于互联网产品基本结构,自下而上划分常见的产品范畴术语,读者可按个人理解解读

🔥互联网领域产品术语层级关系(总结) - 图2

以下为内容解读部分
为方便解读,笔者自下而上将内容分为:技术开发范畴、产品形态范畴、行业领域范畴

技术开发范畴

image.png
如图所示,此部分更多为偏技术领域的术语知识,因此定义为技术开发范畴,基本内容是从服务器开始向上结构描述,具体内容说明如下

搭建硬件类型

本地服务器和云端服务器,主要用于区别传统软件领域和云计算时代的服务器特点
本地服务器:泛指硬件性能明确,不支持伸缩、扩展且服务运行在本地的硬件设施,偏封闭和独立,不对外提供服务
云端服务器:指当前互联网领域,各大厂商,在各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并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硬件基本设施

技术本质

这里主要描述的是计算机时代,本质是建立在计算之上衍生出来的生态,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统称云计算,即云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计算服务

技术基础能力

在云计算的基础之上,所谓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才得以出现,而通过他们可以往上层输出能力,因此当人们提到大数据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而是云计算时代一直存在的数据,产生了量变的结果

技术语言

我们常常口中说的C、Java、Python等统一叫高级程序语言,当然最原始的汇编语言目前较少,基本理解就是越高级离直接控制硬件越远,这一层的内容目标是让人们可以基于相关语言规则,并结合对应的运行环境,调度下层硬件设施资源,实现业务内容,也就是代码编程。程序员基本上会以此部分做分类

服务部署方式

这一层是大多数技术维度人员相对熟悉的,指当代码开发完成后,选择怎样部署而演变出来的内容,云计算时代,即SaaS、PaaS、IaaS类的术语,基本理解
image.png

技术开发思维

笔者将云原生未出现之前的开发思维,统一叫非原生思维,这里重点需要理解的云原生就是云计算为开发者带来了新的技术开发思维,即利用云计算时代带来的高分布、高伸缩等特点进行技术架构的设计,因此而衍生出了列入微服务、容器化、持续交付等等的术语内容,思维引导技术设计,因此这部分算是未来的一个技术领域趋势

开发难度

此部分主要区分为实现同样的业务场景,开发者可以选择的搭建方法,互联网前期基本上是全栈搭建,直至近期低代码和免开发的开发模式开始流行,基本目标就是让开发越来越亲民,让普通人也能利用工具开发互联网产品

产品形态范畴

以下内容是大部分人精彩接触的概念,基本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手机、电脑、设备这里面互联网产品的表现形态,承接底层技术范畴可以理解为:底层的技术实现都能表现为以下的所有产品形态
image.png
这里重点讲一下,APP、小程序、H5的关系,此部分大家常常统称为移动端,而小程序是基于APP架构里生长出来的界面技术框架,H5是Web领域的技术框架。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方便在某些业务场景

行业领域范畴

此部分则不关注产品的形态,而主要介绍产品是基于怎样的行业范围,而进行设计的
image.png
这里主要解读一下细分客户类型,如图所示,ToB由于市场竞争关系,更多行业进入者,开始选择从细分市场入场,因此细分客户便有了细化拆分,会演变出更细的划分,其中个人经营者便是未来很重要的类别,这部分的服务体量将远超当前任一一个市场,因为每一个人都能参与为经营者。

此外针对行业领域,笔者有个笼统认知,即所有的行业领域都建立在泛电商之上,因为所有的产品都少不了交易环节,因此泛电商是最大的互联网行业

小结

OK,综上所述,笔者总结了从业而来遇到的大多数术语的结构关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相关说明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