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内容:热情、终身学习、拥抱变化 作者:小步 篇幅:全文约5667字 阅读时长:约3分钟 提示:以下内容仅为个人分享,有兴趣交流的伙伴可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知识库首页

产品API:进阶全栈PM手册

提示:上方链接属于全手册首页,伙伴们打开后可以关注或收藏,用于日常工作查看,其中关注后,可以实时收到文档更新通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前文档处于创作中,内容随时出现变更,会存在FLASH记录的草稿,所以,慎看。。。。

正文

「产品API」系列已经断断续续更新了8个多月了,2020年的时间列车也慢慢驶向了终点,突然发现本系列前面四大部分都有了一定量的内容填充,唯独最后一个部分迟迟没有动笔。于是乎,出于脑袋里对完整性的强迫症,终于决定补充一下一直没有开篇更新的内容——产品生活篇,给即将到来的2021年一个完整的开端。

回想一下,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针对“产品生活”这个能力的设计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客观现实在于产品人的生活,其实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每个从事产品岗位的伙伴都来自于不同专业领域,每个人的人物性格不同、生活方式和经历也不同。

因此,如何将产品生活中的内容,提炼成一种通用有价值的能力,以供大家参考或学习,便是一个比较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不,试试“无用”

偶然的思路,让我觉得有一个论点可以支撑这样的论题,那就是“无用论”。

什么意思,产品人是一群围绕着解决需求而出发的工作者,很多时候难免会为了这个需求本身是否“有用”而展开讨论和思考,往深一点说就是价值,做这个事情有什么价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口中的“有用”常常会指功能性的、可见的,比如一个按钮按下就一定会触发一个事件,一次操作就一定会产生结果。

但是在客观的现实世界里,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围绕着类似这样的有用开展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见过一些神奇的产品设计,它的目标定位就是无用(无直接的功能作用),它虽然不满足功能性需求,但是它能满足某些特定维度的需求。比如一幅画可以缓解压力,一首歌可以治愈心灵,一次徒步旅行可以让你感受大好河山。而这一些在产品设计者维度,都是可以看到的需求点,也就意味着有同样存在在这个领域的产品设计者。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当中,越顶层的需求,其实越缥缈,更多上升到精神领域,而要涉及满足这一类的需求解决方案,不是单靠缜密的思维逻辑能够完成突破。
产品生活篇(上):学点“无用”的事情,结识一些“无用”的伙伴 - 图1
图:马斯洛需求层次

那么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帮助设计者能够聚焦这类的需求呢?

答案也许朴实无华,那就是回归生活,多去接触和尝试那些“无用”的事物。我的记忆中,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现象案例研究,就是很多灵感或者好的Idea往往是在人精神放松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而且场景都是千差万别,这样的感受大家肯定都深有体会,当你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陷入僵局,往往会尝试切换一些场景,而这样的场景有物理的也有意识方面的变化。

这些引导我们进行场景切换的原始素材,便是我们生活中不断经历的片段。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在跟人们偶然的交流中;在某个景区的观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还有在出差的路上,亦或是在看某些影视剧、书籍等等。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大佬给自己的儿子传授写诗的方法,曾有过这样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传达的概念,自然就是说,诗的创作是需要额外的养分去支撑,也就是我口中的所谓的“无用”的素材。

所以本系列强调的就是让我们一切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去挖掘支撑产品设计的要素,在这里我主要将他们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关于“事”,一个关于“人”。

关于事,慢下来重新认识当前的衣食住行

第一:衣的产品逻辑

我们先说说衣部分,衣其实就代表一个人的外表装饰部分,只能说真是一种风格一种状态。

服饰是流行时尚的风向标,什么样的服饰在市场上快速引领,刮起时尚风,这与当代人的审美意识有直接的关系。这部分作为理工男,可能在这部分的能力略显薄弱,在我印象中,大多数男生的服饰类,相对简单一些,它有时候跟年龄有关系、跟人性格有关系,有时候跟职业有关系,有时候甚至跟人生阶段也有关系。比如,格子衬衣、拖鞋、黑白灰T桖、牛仔裤感觉就是典型的IT男的标签;西装衬衣,不是保险就是中介,亦或是律师;奇装异服其实就是酒吧主唱或Tony;结了婚的男生更是千篇一律;潮牌风格的也是比比皆是等等。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今如此多的电商平台,早已经将服饰做了各类信息化标签分类,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分类,在这里面,其实如果以输出结果为目标的话,我倾向于以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我们这里不谈日常的常规随心着装,而是聚焦于有穿着意识的一群人。

为何有这样的切入点呢,当然还是跟需求有关系,就是生活中,当你重视你搭配的时候,说明你是遇到了某些特定的场景,你希望有一套合适的装束去面对接下来的场景。

举一些我观察到的一些场景,做一些些引入。

场景1:面试局

在职场中,面试肯定是少不了的,在面试前如果稍微看过或者了解过一些基本的面试细节,肯定都听过一些出于对面试官的尊重和对面试的基本态度,大部分都会建议你穿得稍微得体和符合场景一点。粗暴具象的定义就是请穿干净、整齐一点。

记得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在川大的一次面试,可能是因为我是理工男的标签,当时我是一身运动装备,一方面是个性原因我排斥穿正装,另一方面是我没重视这个,当时也说不会去穿正装的公司上班。结果群面的时候,10个人,9个人都是正装。我当时内心OS是我真特别(迷之自信)。结果肯定是没有面试通过,当然这跟着装没关系。

只不过由此你可以发现一个细节点:即当你重视的时候,很多视野和行为动作都会发生改变,其中一种情况是自己处于未知的时候,你会按你认为最符合的内容准备,另一种情况,就是你有经验后,你会按场景挑选内容进行准备。

不过我们其实可以抛开所谓太过于做作的要求,面试装除非特殊职业要求,我认为简单大方是最基本的准备,我因为工作也接触过面试他人的机会,因此,我就产品岗位还做过基本面试关注点的整理。当时的第一点就是个人形象,形象其实一定程度表达一个人当时的状态。因为这里不是说面试技巧或者方法,我就不扩展开讲了。

下面是当时个人面试人的思路的一部分,有兴趣的伙伴可以看看。每个问题其实背后想得到的内容是有目标的。

考察项 关注点 评估
个人信息
个人形象 第一感干练/细心/逻辑清晰
自我介绍 自我信息的介绍,表达能力
公司背景的了解 你目前的团队背景组成是什么?
上家公司的离职原因
- 个人原因(个人发展、家庭方面)
- 公司原因(晋升机制)
对未来的发展 未来的规划是什么,阶段化目标是什么
专业能力
方法论建设 对岗位的认知
1 对你当前产品场景化方案应用的介绍
2 如何设计一个新的产品思路

对行业的认知
1 如何看待这个行业
2 有哪些你日常常涉猎的内容
3 你目前关注那些相关行业
团队协作 沟通协调的人数、涉及的团队范围
供应商沟通 沟通的经验、沟通的方法
商务沟通 是否有过商务谈判,有过哪些谈判方式、商务合作有哪些经验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方式是什么、节奏、时间点
技术知识 编程语言、电子电器
常用的工具 原型工具、分析工具、分享工具、管理工具等
非专业能力
执行力 交代一件事情,处理机制是什么
自我驱动能力 哪些事件和行为,是从事件本身出发主动去做的,甚至超越了工作范围
抗压能力 1 如果项目无法按时交付,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a 沟通——触达给团队,事件重要性和传达一些主人翁方面的思想
b 向上进行沟通获得激励机制
c 自我驱动,进行压力的下移
2 面对方案被团队成员质疑,怎么处理
3 个人与BOSS方案发生冲突了,怎么处理
情绪控制能力 工作沟通中,情绪方面如何把控
沟通协调能力 同一个方案,你的直属leader和boss发生冲突的你会怎么办?
耐挫能力 遇到棘手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面对团队的否认是怎么调节的,可增加一下压力测试问题,比如方案被全盘否决,被指能力不足,等等
学习能力 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产品的思考维度

场景2:相亲局

相亲,是单身狗们的狂欢,是单身狗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其实我们口中的相亲,只是接触异性的一种方式,就是家里人和好朋友,以你跟某异性为谈对象为目标而策划的破冰局(破冰就是相互认识的意思)。这部分,其实从产品思维来看这样的解决方案,会发现它属于低风险的解决方案,但不一定的高效的方案,但却是传统沉淀下来的经典方案。它核心点就是双方的背景,对应的伙伴都比较了解,所以“靠谱”是里面的代名词。

不过,崇尚自由恋爱的意识流单身狗们,则不屑于参加这样的安排,甚至参与双方都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其实,咱们可以转换一下大家的偏见和误区,相亲也是一种遇见缘分的渠道,只不过前面的初筛是由朋友或者亲人筛选的。

ok,那么回到相亲上,请问这个时候,你如果是重视这个事件,你会怎样进行服饰搭配呢?

常规操作,平时穿啥就是啥;进阶操作,在现有里面进行服装搭配;高级操作,直接采购新的搭配组合。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出发点,其实缺一个聚焦点,就是你相亲其实目标是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所以有一定程度的包装状态,但是从另一方面你需要展示自我真实的状态,毕竟包装下的外表是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何况是奔着结婚去的。

因此当你有这个思想的时候,你发现你大概率会进行常规操作,一切出于自然。只不过常规操作中,你可能需要做一些细节的补充,比如颜色平易近人一些,内容简单一些,让双方不会有太大的压力,美靠衣装。

第二:民以食为天,吃货们的产品逻辑

说到饮食,那绝对是吃货们最爱谈论的话题,我虽然算不上吃货,但是也建议在吃饭的时候不妨好好看看面前这道菜,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才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试着模拟抽象一下,它的定位是如何得来的,它的制作流程是如何,哪些角色充当怎样的作用。说到这里,产品伙伴中,如果涉及过对后厨流程设计的经验就会发现,其实这里就是餐饮后台系统的思考的切入口。

饮食当中的酸甜苦辣,在系统里不同的标签字段,但是在每个人口中便是不同的口感。

比如吃火锅,我们印象中都是辣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客户都能吃辣,因此就出现了鸳鸯锅,让不同口味的人能够在一个锅里面进行美味的探索;紧接着发现一个辣的定义无法满足不同吃辣的能力的人。这个记得我在重庆出差的时候,团队伙伴们一起去吃的火锅,当时发现的分类就是微微辣、微辣、中辣、超级辣、变态辣。我们一群人低调的选择了微辣,因为有伙伴是上海、安徽地方,当时的状态就超级搞笑,因为微辣就让伙伴们起飞了,不过好的状态是,后期因为一直浸泡在辣的环境里,便慢慢适应了。后面竟然开始嚣张的上中辣等级的牛肉,后果可想而知~~~,哈哈,真香。

那么这个时候,咱们想一下,后厨厨师作为火锅的产品经理,它是怎么进行辣的程度分类的。

同时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火锅店都叫客人自己找调料进行处理,当时你可知道我这个吃了无数次火锅的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特定会调的蘸料。

这里其实暴露出了一种中台系统的思考,餐厅的产品经理,认为每个用户的需求是不固定的,所以他们做的就是准备原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蘸料的调配。但是我经历过有一家火锅店,它更近了一步,它给出了调蘸料的清单。虽然最终我按照它给的方法,也没有弄出自己想要的味道,但是当时我觉得这家火锅店的老板是有所用心。如果能再进一步,将会更好。

这里我就联想到,如果一顿饭吃完以后,能够让用户记忆点什么,以及能够学会点什么,会不会增加黏性。当然这样的思考,其实可以继续发散。

第三:房子,几代人的岁月沉淀

我们再来说说房地产,我们这里抛开房价等要素,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房屋落地建设的开发商,他们从逐利思维,切换到打造社区时的思考。

近些年,智能化的设施已经开始陆续进入房地产市场,从原始品类来看,有一部分智能化的产品,起到了升级替代作用,另一部分则是技术发展创造出来的产品,比如扫地机器人,它想让人们从家务中释放出来,但真相是它只是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试验而已。很多情况,它充当的只是一个玩具而已,它往往只是给了人一种偷懒的感受,但目前的技术水平,人们还是会进行二次清扫,但心里上的感受还是会有一定的价值。

再说房价,关注房价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变化呢?最基本的就是金融杠杆,这是普通人群常规不会去学习的内容,但是只要你购房以后,你就会感受到房价变化,便直接影响个人资产的变化,你开始理解到说,购房是一种投资行为的存在,它能带来我们常常说的“睡后收益”的概念。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房地产商们,他们做房地产设计的时候,其实是需要与金融系统一起进行方案输出,这就出现我们几代人都在背负房贷的产品。从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一环一环的设计,不就是产品设计当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吗。

第四:行,马车变汽车的世纪变化

出行的变化,当下最热的肯定就是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圈。中国的就是小鹏汽车、蔚来、理想等等。我们往往看到了所谓的环保节能的一面,但是也会忽视一些藏在便利背后的危机。

我曾经看过一个不同角度的看法。那就是电能的推广,只不过把石油能源的压力转移到了各种发电行业,如果全行业实现转型,那么意味着风能、水能等发电的负担将大幅加大,那么消耗的自然资源依旧会大幅度变化,同步人们因为电能的便宜便会加大对使用的投入,那么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各行各业为此将付出更多的成本。当然说明这个只是表达事物表面上的正向发展其实是有两面性,只是权衡过后,设计者做的决策而已。

另外生活出行之前比较火的还有摩拜和ofo也有类似的问题状态,我们只知道人们可以便捷的骑行,但是随处乱停或者单车入小区等造成的出行环境的复杂性,也让交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那么作为产品设计者,在前期定义产品核心价值时,是否也曾考虑过在这个价值的背后,成本转移到了何处。

有没有发现,光回归生活的衣食住行的话题,都足够我们有很多产品生活的讨论,而这些讨论看起来就像是一些现状表述,似乎是无用的,但是却让生活的内容,因此而有了更多的视角。更别说,还有那么多花花草草,山川湖畔,这都只是看,更何况,如果我们再去学习一些新的领域,岂不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呀。

好,关于事的部分,先暂时讨论于此,下一篇好好聊聊关于人
产品生活篇:学点“无用”的事情,结识一些“无用”的伙伴(下)

推荐阅读

《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分享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分享

相关说明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