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王莹发布了自己的第二篇原创文章《吃着喜之郎果冻,我也想当太空人》

    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二锅也从中立的角度表示: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还停留在你说好我说好 这样内部的互相666的阶段,而是真的能让普通人看得懂。不过这样应该确实很难吧 。

    庭榆表示: 这篇文章王莹是以大学生为读者,较活泼的语气来写的,目的在于与想创业的大学生产生同感、号召,所以没有从传递干货等方面出发。我们之后也会写各方面类型的文章,以求覆盖众多读者。

    王莹表示: 我想咱们的出发点不太一样,我是想向朋友圈里的路人宣传 Comunion,而您是想向已经开始关注Comunion的人,介绍,并尝试使用这个平台。

    我没有必要胡乱吹捧 Comunion,有理有据,随时来问我为什么觉得 Comunion 好,我可以立马列出理由。作为大学生和业外人士,我就是不懂干货,我就是凭着自己对 Comunion 的理解来写的。依我看,如果想宣传 Comunion,最好的方式就是大白话,让不感兴趣的人变得感兴趣,之后才有兴趣去读专业和干货的东西。

    目前我对运作机制掌握的也不够深刻,等我足够了解了,会尝试写出让业内人士都感兴趣的文章。


    站在中立的角度,其实每个人的表达都没有错误,出发点都是为了组织建设,没有孰是孰非。然而令我感慨的是:文字表达作为生产力工具,已被代码这种生产力工具远抛在身后。

    文字是面向人类的表达方式,代码是面向计算机的表达方式,两者共同点都是一种语言。如果作为生产力工具使用用的话,最值观的表现形式是收益获得。

    我从19年开始做自媒体,从20年写下第一行代码,如今已写下上千篇文章,同时能够对众多高级语言例如 Python、HTML、CSS、JavaScript、Node.js、Solidity 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范围内的使用,对两者间的认识可谓感慨颇深。

    媒体工作者最重要的收益来源是接广告,但想要达到能接广告的地步则需要有良好的阅读量,有良好的阅读量就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如果将自媒体作为一项工作的话,知识端的输入和输出已明显失衡,并且代码工作量有可控、可衡量的指标,而媒体工作量并没有。

    在数字经济到来的大势下,媒体工作者做的更多的工作其实是迎合,迎合来自读者和广告主的反馈,很难像一个技术极客那样三个月学习代码启动一个项目,再用两年时间实现收益上千万美元。从时间来说,相同的时间得到的反馈两者已远远失衡,我自身亦有同样的感慨。

    当然并不能说媒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不过已明显从高价值区跌入了低价值区。

    李善友教授描述未来的创业者将会是科学家、哲学家与企业家的结合,首当其冲的就是科学家。在如今社会,尤其是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创业者,不懂代码也许是可怕的。

    作为一名创业者,文字功底是基础,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对社会运行规则有深刻的理解,可以写出伟大的愿景和令人向往的白皮书。但仅仅如此也许是不够的,这也许是为什么 MVP 产品如此重要的原因。

    作为草根创业者,在资金、团队匮乏的情况下,仅依靠白皮书来冷启动创业项目无疑是困难的,虽然有 Comunion 的存在,但是一个能写出高质量白皮书,同时能开发 MVP 的创业者,无疑更能得到资本和劳动力的信服。

    有感而发,记录人: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