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业务数据分析 - 图1

1. 业务分析流程

1.1 业务分析与数据分析的区别

数据分析 业务分析
惯性思维:有框架、有模式、有指引
image.png
业务思维:无序的、混乱的、未知的
image.png
上帝视角
image.png
迷雾视角
image.png

1.2 业务分析的流程

image.png

  • 分析思路

“场景、需求、问题”三个关键词对应着“业务”,也就是说业务分析的第一步是将模糊的场景转化为具体需求,再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指标、结论、验证”三个关键词对应着“分析”,与数据分析是一致的,即根据问题建立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得到结论,再使用其他的数据去验证这个结论。

  • 分析过程

诊断现状:虽然场景是模糊的,但是可以用一些标准去衡量场景。
需求文档:即需求可行性文档(后面介绍)。
梳理问题:根据需求文档去梳理其中的问题。
指标体系: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
业务方案:也就是数据分析的流程,包括目标确定、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
落地实施:制定完业务方案后,并不是就结束了,还要关注方案的落地实施(后面介绍)。

撰写业务分析报告时,就可参考以上分析过程的6个步骤来成文。

1.3 诊断现状-需求文档-梳理问题

诊断现状:对场景的衡量,一般有3点,对象、关注点、目标。比如经营类的业务分析,对象是收入、毛利额、销量等,关注点是收入、毛利额、销量的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地区分布等,目标是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

需求文档:通过与业务的沟通确认,得到一些关键问题的答案,由此建立需求文档,评估需求的可行性。

类别 解释
核心目的 想实现什么目标?
定位问题 出现了什么问题?
逻辑关系 目的与问题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场景拆解 分析内容是什么?
效果验收 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预案时间 需要什么时候完成?
成本控制 需要花费多大的成本?
价值性 投入产出比多大?

1.4 建立指标-方案设计-落地实施

image.png
建立指标:有两种思路,点线面法和流程法(后面细说)。
方案设计:业务拿到分析方案时,基本上会问以下3个问题,所以设计方案时也要从这3个角度出发

  • how:怎么解决我的问题?
  • what:需要我做什么工作?
  • why:为什么A方案比B方案好?

落地实施:有时数据分析师做完方案后就抛给了业务,业务也可能将方案搁置了,或者业务看到方案时会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要帮助业务弄明白方案的真正意义。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测指标,发现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跟业务一起去迭代优化流程。

2. 指标体系建立

2.1 点线面体(OMTM)

image.png
点线面体法详见:https://www.yuque.com/mengxiangjiaharry/data_analytics/uqyxtz#VcN4H
点线面体法核心:拆解指标。详见https://www.yuque.com/mengxiangjiaharry/data_analytics/blyl6t#DGvuu

2.2 流程法:业务环节

第一步:梳理业务流程
以举办一次促销活动为例
image.png

  1. 流程层:先建立流程层,按照顺序梳理出业务的整体流程。比如一次活动的业务流程为:活动准备、宣传推广、现场管理、转化促销。
  2. 业务层:根据流程层,整理出每一个流程中所包含的业务动作,也就是业务层。比如,“活动准备”的业务包括商品准备、人员准备、奖品准备等;“宣传推广”的业务包括线上推广、线下推广等;“现场管理”的业务包括现场分工、活动流程等;“转化促销”的业务包括转化设计、销售等。
  3. 数据层:根据业务层,整理衡量业务的指标,即数据层。比如,“商品准备”时需要知道商品的成本、库存量;“奖品准备”时,需要知道奖品的预算成本;为了衡量“线上推广”,需要知道广告单价、广告成本、广告产出。

另一种拆解方式是按照公司架构进行拆解,适用于拆解KPI,如下所示
image.png

  1. 公司层:供应链 -> 市场 -> 销售 -> 运营
  2. 部门层:以“销售部门”为例,部门层的流程可拆解为销售团队、销售过程……完成交易
  3. 个人层:以“销售部门的销售过程”为例,个人层的流程可拆解为电话邀约、客户拜访……下单


第二步:量化业务流程**
一定要确保业务层的指标数据能够完全覆盖业务层的内容。这里也需要多跟业务沟通,了解他们的KPI,数据指标与KPI挂钩,帮助业务更好地完成KPI,才能让数据分析结果更好地落地。
image.png

3. 业务需求落地

3.1 为什么业务需求无法落地?

  1. 不切实际的需求

关键点在于业务人员和数据人员的思考方式不同。业务人员是从问题出发,追溯到现状,数据人员是从现状出发,回归到问题。
业务人员只关心问题能否被解决,没有考虑解决问题的投入产出比,所以有些需求可能会很离谱。数据人员要从实际出发,过滤掉投入很大,但产出很低的需求。什么样的需求可以做?什么样的需求无法做?什么样的需求现在不能做,后续可以做?需要与业务定义一个标准,明确需求的可行性。

  1. 需求模糊

如果不说清楚,那么最终的分析往往得不到业务的认同。
image.png
这时就需要用到“需求可行性文档”,与业务定义清楚可行性的标准。

3.2 需求可行性文档

跟业务人员一起填表,有些不切实际的需求在填表的过程中就会被过滤,而模糊的需求也会变得明确,最终的分析结果也更容易得到业务的认可。

类别 解释 内容
核心目的 想实现什么目标? 提高复购率
定位问题 出现了什么问题? 新客户的获客成本太大,增加了10%
逻辑关系 目的与问题是否存在逻辑关系? 复购率能否降低获客成本?
场景拆解 分析内容是什么? 复购率与会员体系、商品、活动等有关
效果验收 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将复购率提高10%
预案时间 需要什么时候完成? 月底之前
成本控制 需要花费多大成本? 优化成本在10w以内
价值性 投入产出比多大? 投入产出比较高

3.3 数据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

需求无法落地,还有一个问题是数据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行,常见的几种问题是:

  1. 结论满满当当,却根本不符合业务
  2. 徒有分析,半天写不出一条建议
  3. 分析过程不严谨,错误漏洞百出

针对这几种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

  1. 结论满满当当,却根本不符合业务
    1. 符合业务实际
    2. 梳理业务流程
    3. 业务知识学习
  2. 徒有分析,半天写不出一条建议
    1. 业务知识学习
    2. 目标思维导向
  3. 分析过程不严谨,错误漏洞百出
    1. 重推理,轻归纳
    2. 重逻辑关系
    3. 数据准确性
    4. 统计学基础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