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益发展历史

image.png
精益起源于制造业。精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一位日本商人大野耐一(Taiichi Ohno)引入了所谓的丰田生产系统(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通过使用基于拉动系统(pull-based systems)来消除所有形式的浪费,为企业带来价值。这后来被称为精益制造,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建筑、金融服务、通信、快速消费品(FMCG)和软件服务等各个领域。有两个关键的观察结果。

  • 第一:七种对商业上没有任何价值的浪费,广泛适用于工作或生活中。
  • 第二:丰田作为汽车行业最大制造商之一的崛起,证明了这些原则所带来的价值。

在2003年Mary Poppendieck和Tom Poppendieck在一书《精益软件开发》中首次将精益原则应用到软件开发中。从那时起,精益及其原则就被敏捷联盟广泛采用。精益经常通过工作最小化来补充Scrum等其他实践。
通过消除所有形式的浪费来推进和最大化系统的流程。精益关注于业务用户、项目团队和管理层之间协调良好的工作,以可持续的速度和最佳的质量交付有价值的特性流(考虑到需求的优先级和紧迫性)。正如Mary Poppendieck总结的那样,“我们了解到,通过关注价值、流程和人员,你可以获得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交付”。


精益 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