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Stage-Gate)和敏捷(Agile)

  • 门径(Stage-Gate)是全面、完整的体系,宏观规划,跨职能的(例如,涉及技术产品开发人员,以及市场、销售和运营)。它非常强调形成投资决策模型基础的“Gate”,提出关键问题:组织在做正确的项目吗?这个项目做得对吗?
  • 敏捷(Agile)最初是专门为快速开发可运行的软件而设的。在实践中,开发阶段由许多Sprint组成,其中每个Sprint或迭代产生一个可以向相关方(客户)演示的工作产品(可执行代码或工作的软件)。一个迭代可能没有足够的功能来保证市场发布,但是目标是在每个Sptint/迭代结束时拥有一个潜在可用的发布。发布产品或新特性通常需要多次迭代,冲刺阶段通常持续3-5周(不同敏捷实践时间盒不一样)。
  • 库珀认为:门径适用于传统硬件,敏捷适用于软件行业,两者无法相互替代。相反,敏捷是一种有效微观规划工具,可以用于门径管理中,加快某些阶段 | 特点 | 门径管理 | 敏捷 | | —- | —- | —- | | 方法类型 | 宏观计划 | 微观计划,项目管理 | | 范围 | 从创意到上市,端点到端点 | 旨在开发和测试阶段 | | 组织宽度 | 跨职能——技术、市场、制造 | 技术(码农、工程师、IT员工、测试、UX) | | 重点 | 在市场上发布一个新产品 | 开发和测试后的软件产品 | | 决策模型 | 投资模式:生杀模式,高层管理者参与 | 主要是战术性的,下一次冲刺所需的行动 |

image.png

精益(Lean)与敏捷(Agile)

  • 精益旨在减少浪费,常见于制造过程重复性任务,提升运营效率。他不是一个确定过程
  • 敏捷在于短时间执行任务,与客户频繁互动做好响应,迭代哲学
  • 本质上两者毫不相关


集成产品开发 IPD

  • IPD提供将产品开发中功能、角色和行为集成起来的框架,定义:系统地、综合地应用不同智能体系的成果和理念,有效高校开发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 学习和持续改进,是一种产品开发成熟度模型

    是否有最好的开发流程?

    Perhaps the problem is so complex, and each case so unique, that attempts to develop generalized solutions are in vain.
    —— Cooper, Journal of Marketing
    总结:
  1. 门径模型的宏观规划特性和决策基础
  2. 敏捷模型的微观规划和灵活性
  3. 精益对减少浪费的重视,
  4. 学习型组织对产品开发集成,是潜在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要将每个模型的元素融合为一个真正适合于产品开发流程的模型,以学习和持续改进为重点,才是真正先进的产品开发实践标志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