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

社会分工
一个职业能够诞生并留存下来,必然是因为它优化了企业分工,提高了企业收益,产品经理也不例外。

产品经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岗位:识别市场机会,诊断业务问题,通过软件产品帮助企业增加收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B端系统支撑着业务运转,B端产品经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和业务运作特点——>产品建设诉求,产品经理的类型、特点——>职业的选择、发展
职业选择时要了解的信息:产品经理岗位的发展历程、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分类(对应不同方向的产品经理)、互联网公司的常见盈利模式(从公司角度理解产品建设诉求),以及新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的诉求。

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演化出了很多细分领域和方向,不同方向产品经理的技能诉求、职业发展路径差别非常大。
不同产品方向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差别非常大,职业发展路径也大不相同。一名产品经理入行后,要在某个方向持续学习、发展、沉淀,成为某个领域的产品专家,这样才能保证很强的职场竞争力。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方向,并坚持做下去,是比较成熟稳健的职业发展思路。

发展历史

消费品时代的产品经理

20世纪30年代宝洁公司,Neil McElroy(麦克·艾尔洛埃)给管理团队建议设置一个新工作岗位Brand Man(品牌经理):公司的职能团队只负责各自的工作内容,并不能从公司整体的视角分析市场与客户需求,组织、实施完整的产品运作计划并占领市场,而这个创新的岗位要负责产品的全流程管理。(“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理念)
卡玫尔(Camay)的香皂和象牙牌(Ivory)香皂很相似,但销量一直不佳。(因为卡玫尔处在推广实验阶段,对每个团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影响不大,每个团队都把这个品牌放在较低优先级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较多的瓶颈,把它的优先级放得最低的职能部门就是最大的瓶颈。这么多职能部门都把它作为低优先级项目,它永远都不会成功。)
20世纪80年代,Scott Cook(宝洁前职员)将Brand Man的理念第一次应用于计算机软件领域,他认为计算机软件行业应该面向终端消费者。(面向消费者的计算机软件)
在快速消费品时代,香皂的产品质量无法拉开差距,香皂生产的技术也不会有显著性差异,想要和其他产品产生明显区别,主要靠市场驱动,但更主要的是做定位、做营销、做渠道。
公司从事商业活动的核心是售卖产品或服务,并产生利润。可见,最早的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聚焦公司售卖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公司分析市场,识别需求,负责产品的设计、包装、宣传、推广和持续改进,提升公司销售额和利润。

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传统IT信息化时代的产品经理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初期,是传统IT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商业化软件井喷式发展。
软件项目基本上由项目经理负责从整体上把握软件方案,由需求分析师负责识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输出软件设计文档。对于通用功能,会经过某个专家组或架构组评估,然后融入标准版软件。
小公司里则由软件工程师直接进行需求对接、方案设计和编码实现。
业务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BA)负责承接并管理软件开发项目。BA一般向业务部门汇报,会根据业务需求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然后由公司内部开发团队或外包开发团队编码实现。
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通常是和销售人员一起,到客户侧沟通,了解客户明确的需求,并将之转化为功能,推动开发工程师研发并上线客户需要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只要客户接受并购买了产品,大部分公司和产品经理就不会追求极致体验、极致逻辑和反复迭代,只需要保证产品不会经常出漏洞,完成更多客户的需求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所以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进行项目管理和推进,按照客户的要求准时上线产品。

一些比较大的软件公司为了企业效率的提升,它们的产品经理分化为三类岗位: 一类是产品市场经理(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也就是面向市场的产品经理,主要研究用户的需求。不过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手段,他们主要通过用户调研、访谈和小数据量级的分析做用户需求研究,对比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研究方式,效率比较低。 第二类是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负责产品功能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从产品市场经理处接收到的用户需求。 第三类是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主要负责各种项目的管理,通过团队管理和协调的方式,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Web 1.0时代,网络与电脑并未大范围普及,流量有限,靠售卖广告为生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方式。此时,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概念还未流行,互联网运营岗位也在萌芽期。
to B的需求相对容易明确,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迭代即可。即使有一些to C(面向个人)的产品,也因为市场稀缺性的缘故,用户选择较少,产品不愁卖。稀缺的是生产软件的合格工程师,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所以产品经理在管理生产上更能创造价值:沟通协调,版本控制,按时交付。因此,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在协调和生产上创造的价值更大。

流量为王时代的产品经理

21世纪00年代中期,Web 2.0时代到来,网络与电脑开始普及,流量爆发式增长,互联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大量创新的用户产品(例如百度贴吧)全面流行,通过广告变现与虚拟商品售卖,互联网行业进入盈利模式清晰的快速增长期。人们发现虚拟世界的纯线上运作,就能实现盈利、支撑公司的发展。
流量就是氧气,变现就是生命。设计优秀的用户端产品,通过运营吸引流量,这成为公司发展的根基。不需要销售,很少需要客服,产品与研发团队成为公司的利润中心,决定了公司发展的好坏,决定了公司收入的高低。在线业务模式对“软件产品设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懂技术、懂商业、强执行力的人才,来负责软件产品的设计、运营、迭代和流量变现。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运而生。这时候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因为他们要承担经营压力:要全面负责商业分析、市场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实施、线上运营,还要对公司的核心经营指标负责。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模式相对变重,公司对客户管理、业务人员管理、进销存管理的诉求增强,早期的业务型产品经理开始出现。业务型产品经理要承担组织提效、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职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

2010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改善,人们的时间进一步被电子设备、线上生活占据,流量红利与人口红利进一步释放,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线下的边界变得模糊,传统企业开始全面“触网”,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向实体经济渗透。
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探索延伸到了各个领域,覆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随着业务模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流量获取和变现能力上,同时也更多地体现在业务模式创新、流程创新、精细化运营和效率提升上,这都对业务型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品经理的职责和工作方向更加清晰和细化,除了引流与变现,还需要负责公司业务管理软件的建设,对业务效率优化负责。

从上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行业发展早期,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公司经营发展的先锋,帮公司扛起业绩打江山;随着商业环境的复杂化和竞争的加剧,流量与人口红利耗尽,业务模式变重,管理复杂度提升,产品经理的工作性质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再是纯粹的线上业务引领者,还需要参与到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方方面面:流量拉新、流量留存、流量变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提效、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本质是什么?他们是一群聪明、创新、自驱、有激情、懂技术的人,通过软件与互联网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变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错误的对标”

2009年左右,周鸿祎首先开始强调他作为产品经理的角色(虽然他其实是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后来,马化腾也说自己是产品经理,乔布斯也在媒体上被强调为产品经理。这三个人重新定义了大众理解的产品经理。 随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王兴、傅盛、雷军、丁磊、王小川、张一鸣等多个知名企业创始人也都强调过自己的产品经理角色。 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重新定义了App(应用程序)产品经理。在市场上没有足够人才的情况下,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从其他职业转行的人,只要快速学习一些产品基础知识和会画App原型,就可以做产品经理。这也使得产品经理的门槛急剧降低,大量人员涌入这个领域。 一方面,在大众的认知里,周鸿祎、马化腾、乔布斯这类人是产品经理;另一方面,应届生都能做产品经理。无数刚入行的新人甚至行业内的老人只做着最简单的产品工作,却自我对标着乔布斯、张小龙等最光鲜的产品经理角色,一度让产品经理的职责定位非常混乱。

产品分类/产品方向

分类1

根据产品的属性和目标,业界习惯将互联网产品分为C端产品、B端产品、数据与策略产品、商业变现产品和AI产品。(后三个在实际中并不由普通的B端产品经理或C端产品经理负责)
image.png

C端产品

C端产品也叫2C(to Customer)产品,是面向终端用户或消费者的产品,承担着流量获取和转化的重任。
对于业务模式复杂的公司,企业内部的运营服务体系可能最终被包装在一个易用的App中,让客户获得爽快的体验,例如,客户在电商App中购买商品的操作很简单,但其背后有复杂的供应链与仓储配送体系做支撑。对于业务模式简单的公司,一个日活巨大的App可能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例如,墨迹天气App背后并没有复杂的业务运作体系,但巨大的流量可以吸引广告,获取收入。
用户通过C端产品体验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C端产品是企业和客户接触的重要媒介之一,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端产品有如下特点:
● 用户是个体:使用C端产品的是独立的个人,而不是一个组织或机构。
● 强调交互体验:C端用户要求低的使用成本和学习成本,他们可能会因为体验上的一点不满意而轻易离开App。因而,C端产品非常重视交互设计,对每一个按钮的位置、大小,每一张图片的设计、配色,每一句话或短语的字数、用语,都要做到充分思考、论证、测试,以提供极致的交互体验。
● 数据驱动设计:C端产品对每一个按钮、组件、页面都要进行全面、精确的数据监控,通过数据分析来调整方案并持续优化,最终达成目标。
● 收益容易量化:C端产品关注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日活、UV、PV、转化率等,任何功能的设计都可以确定明确的考核指标,项目收益容易量化和评判。
● 运营决定存亡:对于C端产品来说,产品运营和产品设计同样重要,共同决定了产品的成败。设计一般的产品加卓越的运营,很可能取得成功;设计优秀的产品加糟糕的运营,很可能走向失败。

C端产品按照运行的设备可分为:
● PC端产品:包括Web版的官网、主站,以及运行在PC上的安装软件包,例如迅雷、360助手。
● 移动端产品:包括运行在所有手机、移动设备上的原生App或H5应用。
● 其他设备端产品:包括智能硬件、车载环境下运行的软件。
C端产品按照所实现的功能可分为:
● 工具类产品:提供独立功能解决某一类具体需求,例如墨迹天气、随手记、美图秀秀等。
● 内容类产品:为原创或聚合内容提供分享平台,内容产生形式包括OGC(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和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例如今日头条、喜马拉雅FM等。
● 社交类产品:实现陌生人、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微信、陌陌、脉脉等。
● 平台类产品:作为双边市场平台服务方,帮助买卖双方实现交易撮合,例如淘宝、滴滴、Airbnb等。
(很多软件在向着多元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可能不单纯属于某一类)
C端产品给传统企业带来的变化:互联网对传统企业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线上渠道。通过线上渠道的C端产品,企业能够轻松触达更多更广的受众,获得的商业机会也大幅增多。同时,线上渠道也给传统企业的流程设计和操作层面带来很大变化。

B端产品

B端产品也叫2B(to Business)产品,使用对象是企业或组织。B端产品帮助企业或组织通过协同办公,解决某类经营管理问题,承担着为企业或组织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重任。
C端产品是企业与客户在互联网渠道接触的桥头堡,但在C端产品极简体验的背后,可能有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业务支撑体系,需要多个业务团队、业务单元协同配合。

B端产品有如下特点:
● 目标用户是一个群体:B端产品用户群体是某个业务团队或组织,这一群人需要共同协作来完成工作,所以需要B端产品来帮助他们实现分工协作。
● 效能第一体验第二:B端产品的目标是解决组织的某类业务问题,因此聚焦于流程,提升业务效能是最重要的,打磨交互体验则处于次要地位。(即便某个功能的交互设计不太符合常理,业务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也还是会使用软件)
● 强调抽象和逻辑:B端产品背后的业务复杂度高,人员、分工、协作、流程、规则随时可能调整,这就需要产品经理有非常强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将看似散乱无章的业务抽象出共性,进行合理建模和设计。
● 收益难以量化:B端产品要支持、解决业务问题,但业务成效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很多时候并非取决于B端产品设计的好坏。例如,采购部门的核心绩效是找到更多优质低价供应商,但这并不取决于采购软件设计的好坏,而更多地依赖于采购员的人脉和专业技能,以及管理考核体系(不过,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的服务如何,则可以通过B端产品进行监督和评价)。我们很难直接衡量B端产品上线的新功能对业务价值的贡献。

B端产品的部署方式可分为:
● 私有化部署:将软件部署在公司自己的IDC以及专门配置的主机与存储设备中,与外部网络隔离,安全性强,网络稳定。
● 云部署:将软件部署在第三方云服务商(或企业自建IDC实现云管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省数据中心成本。业务系统一般采用私有云部署,安全性相对较高。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基础上,IDC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等)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场地的租用服务、域名系统服务、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服务等)。

B端产品的技术架构可分为:
● B/S(Browser/Server)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目前市面上的B端产品基本都采用B/S架构实现产品设计。
● C/S(Client/Server)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这是早期的PC软件普遍采用的架构模式,用户需要安装客户端来使用软件,每次软件升级都需要进行客户端更新。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很少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原生代码编写的移动端App,也属于C/S架构。

B端产品按业务方向可分为:
● 对企业内部的B端产品,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业务支撑类产品:支持企业经营管理或核心业务的开展,例如仓配系统、CRM系统。
办公协同类产品:支持企业内部办公协同,例如OA系统、HRM系统。
● 对企业外部的B端产品,主要是指商家端的产品,即平台型企业给卖家提供运营管理支持的系统,例如淘宝的卖家管理系统、美团的商家管理后台。商家端虽然属于给客户使用的对外系统,但这类客户一般都是机构或小微型企业(而不是个人),所以在设计这类产品时,所采用的核心思路和方法与设计其他B端产品是一致的。
B端产品中还有很独特的一类,叫SaaS产品。严格来讲,SaaS只是软件的部署方式,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和软件公司都会设计、开发云端部署的业务系统,例如CRM、HRM等,并对中小企业客户售卖。

数据与策略产品

数据类产品是对企业内外部所有数据进行挖掘并利用的产品,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深层次信息来有效提升对应业务的绩效。因为策略类产品同样是基于数据的应用,所以我们把数据产品和策略产品放在一起讨论,统称数据与策略产品。

数据与策略产品经理有以下工作方向:
● 数据仓库建设:设计公司底层数据仓库,包括业务数据模型、指标体系等。通过对业务的理解,设计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识别业务的过去和现状、趋势和变化,协助诊断业务。
● 报表设计:将成熟的数据分析体系和思路,通过操作简便、易于理解的可视化工具呈现出来,让阅读者能够轻松、快速地通过图表解读数据。
● 算法策略输出:结合业务诉求,对数据进行探查与挖掘,设计出各种策略算法(包括画像标签的建设),并应用在不同产品方向。例如,基于价格敏感度分析的优惠券投放策略、外卖系统的派单与路径规划策略、电商首页的千人千面以及商品推荐策略。
● 数据监控:设计并持续优化监控工具,向客户售卖监控工具并提供相关服务。埋点产品(例如神策、Growing IO),以及网站统计分析产品(例如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往往也属于数据产品的范畴。

基于使用对象,还可以将数据与策略产品分为:
● 对内产品:可视化报表或策略算法输出都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给企业赋能。
● 对外产品:将企业的数据或算法或报表工具提供给外部客户使用,可以是免费的(例如百度指数、阿里指数),也可以是收费的(例如阿里云Quick BI等)。

从事数据与策略产品建设,一定要认识到数据的挖掘、探查、分析和价值输出才是产品的“灵魂”,而报表、可视化工具只是产品的“表面”。例如,一套BI产品设计的好坏,并不在于其可视化效果是否炫酷,而在于其呈现的指标体系、内在逻辑是否合理,以及能否对业务做到全面的解读和诊断。

商业变现产品

商业变现类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互联网企业将流量转化为收入的产品。互联网企业往往手握巨大的流量,最常见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售卖,具体产品形态包括搜索引擎营销、广告投放平台、在线广告联盟,除此以外,有些公司会把提供增值服务的产品也归为商业变现产品,具体介绍如下。
● 搜索引擎营销(Search Engine Marketing,SEM):最古老、最有效的互联网商业变现手段,对于百度、谷歌来说,SEM是其核心主营业务收入;很多其他互联网平台也开通了这项业务,例如淘宝、京东、58同城,都会售卖搜索关键词,实现按点击付费(CPC,Cost per Click)的广告投放,也就是常说的竞价排名。
● 广告投放平台:拥有研发实力的流量型互联网公司,往往会设计适合自己平台的创意广告形式,以及投放管理后台,从而方便广告主管理广告投放。例如,抖音会设计符合自己App风格的广告素材与投放管理后台。
● 在线广告联盟(Ad Network):拥有流量的中小网站和App可以通过AdNetwork实现广告变现。Ad Network是一套完整的广告交易平台,在AdNetwork中,广告主发布广告内容,中小网站和App承接广告,将自身的流量变现。Ad Network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生态和产业。有很多互联网巨头实现了自己的Ad Network产品生态,例如谷歌Ad Sense、百度网盟、阿里妈妈等。
● 增值服务:给消费者提供的比基础服务更高层次的服务,一般都是收费的。例如,QQ虚拟道具的设计和售卖、会员权益售卖等。

(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暂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内容是指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或者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 “增值服务”是超前的、个性的服务体验,所以在大多数都开始使用后,便成为一种必须具备的普通的服务流程,便不是再具有所谓“增值”的功能。 增值业务是运营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比基础业务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因此,它必须提供更好更周到更多样的服务,符合不同消费群的个性化要求。 增值业务自身特性决定其必然是一种多元化、综合性的捆绑式业务,而不同于语音业务,增值业务是集语音、图片、文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是多种业务的集成体。增值业务提供的是一系列的业务组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2018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度过了快速发展期之后,不再疯狂地产出一大堆新产品,少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出现。而产品经理如果不负责一个产品,称之为产品经理总是有点别扭。所以,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开始了,工作五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在能学习的部分经验、知识、能力上都差不多,之后比的就是真正的天赋、性格等综合实力和机遇了。

AI产品

AI是当下比较火热的话题,市场对AI产品经理的诉求也逐渐强烈。凡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都属于AI产品。AI技术使产品更智能,更迎合新时代的需求。AI产品体系包罗万象,包括操作系统、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无人驾驶等。AI产品的核心是数据、算法和应用场景的结合。
AI产品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算法的优化、应用场景的设计和策略的落地。

互联网时代特性

来源:俞军产品方法论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一: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和用户量巨大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效率非常高。
多生产、多供给一份信息的边际成本极低,信息传输速度极快,信息产品还经常是免费的,这又使得可转化用户群极大地扩展。于是,只要产品确实有用户价值,在线信息产品很容易呈爆发性增长,很多产品都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达到用户数过亿,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传统的消费品和计算机软件中,只有凤毛麟角的产品能达到一个较大的用户数量级,且要通过很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做到。再加上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和沟通更高效,用户更容易搜寻、度量、比较不同产品,使得市场竞争更激烈,出现马太效应,用户容易往头部产品集中,加剧了互联网产品用户量大的现象。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二:快速迭代、数据和AB测试

消费品从生产者分发到消费者路径复杂,以前的计算机软件也至少要通过渠道销售一张光盘,它们要迭代一次新产品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迭代时长的差异就是一个关键点。而在线信息产品是能快速迭代的:通过在线方式收集市场反馈的过程很快;更新代码和交互的新版产品生产起来也很快;分发更是远远快于消费品和光盘,有连接就能即时触达。
社会科学的重点是实证性,产品也是。产品获得市场验证是重点,现在的创业术语把这叫作PMF(product marketing fit,产品市场匹配)。传统产品要找经验丰富的人去做产品经理,就是因为产品迭代成本高,不能轻易试错,提高新产品预判准确率的边际收益大。而快速迭代本身,已经能降低试错成本,也就已经能降低产品经理的入行门槛了,于是多年的行业经验或商业经验不再是必需的,懂技术也不再是必需的。
无论是AB测试还是“千人千面”,都是因为信息分发效率和数据可反馈性的提升,让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产品本身可以进行快速的迭代,也需要产品经理具有快速迭代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三: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影响力这么大,是因为需求、体验碰撞到一起,形成了双击效应(double-killing effect)。
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非常高频、主动。用户的发言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都变强了,贴吧、博客、微博、微信培养了人们发声的习惯,再加上消费品从物质扩展为软件和服务,而且具有7×24小时在线、数据交互、大规模、充满竞争、用户发声容易、负面评价容易被传播的特点,用户的切换相对容易,用户的选择权大大增加。
怎么让用户选择某一个产品呢?极致的用户体验开始有了价值。而且当一项服务经常有上千万、上亿用户时,体验每改进一点,其价值就增加千万倍,但如果一个软件只有1万人使用,花同样的成本去提升用户体验,获得的收益就非常有限。又因为体验带来的口碑效应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传播,很多传统行业都逐渐意识到了体验的重要性,不管是开餐馆,还是开公司招人,声誉和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体验带来的口碑,会直接影响别人的选择,追求极致的体验开始变得有了更大的商业价值。所以传统领域现在开始强调“互联网思维”和“产品思维”,其本质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