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思维(First principle),也称作第一性原理推理,它是用来解决复杂问题和想出原创解决方案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也是学习如何独立思考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亚里士多德

第一性原理VS类比思维

“我更倾向于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物理学教会我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去推理,而不是用类比的思维去推理。”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历史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很有可能是跳跃式的。
如果我们总是使用「比较思维」,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些浅薄的信息使我们看不到深层次的原因,看到的只是表象,甚至更严重的,信息本身开始塑造我们的神经结构——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中通过实验推演的结论。
「第一性原理」可以让我们在信息繁杂中,保持专注,直面事物的本质。
类比推理并不是因果推理。
类比思维可以作为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策略。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强调质疑,不轻易接受否定的答案。——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以前人们做不成的事,后来条件变化后可能做成。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强调实验,用实践去验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逻辑与想象力

人处理信息的过程可以简化为3步: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最重要的是「处理信息」——逻辑是基础,想象力是超越。
展开来讲,接收信息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信息需要的是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如输出统计报表、效果图等),处理信息需要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依靠逻辑学中的3种推理——演绎推理(deduction),归纳推理(induction),溯因推理(abduction),可以识别他人所犯的逻辑谬误:
1.形式逻辑谬误(否定前件谬误、肯定后件谬误、假两难推理);
2.非形式逻辑谬误(诉诸无知、循环论证、滑坡谬误、以偏概全、区群谬误、诉诸类比、诉诸公众、诉诸主观情感、诉诸权威、不相干谬误、后此谬误)
如何演绎未来?大多数人在展望未来时,会映射出对当前形式的递进,而不是抛弃当前形式去着眼于功能的改造。例如,在批评技术进步时,有些人问,“会飞的车在哪儿呢?”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有会飞的车,它们被称为飞机。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过于专注于形式(看起来像汽车的飞行物),而忽略了实际的功能(通过飞行来运输)。这就是埃隆·马斯克说的“人们通常用类比来生活”的所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6/17/7216066_458263876.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0%BB%E8%BE%91%E8%B0%AC%E8%AF%AF/10561229?fr=aladdin

个体学习OADI模型

个体学习的OADI模型(Kofman,1992)
个体的学习过程可描述为“见-解-思-行”的循环,简称OADI循环。
「见 Observe」是看到,是从外界或者经历中取得信息,在设计层面可以对应为「吸引性」
「解 Assess」是理解,是对得到的素材进行解释、评估,加以理解,在设计层面可以对应为「易理解性」
「思 Design」是吸收,是对理解的信息进行分析重构,在设计层面可以对应为「易用性」
「行 Implemen」是行动,是基于信息进行行动,在设计层面可以对应为行动的质量,即为「任务效率」

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
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公元 14 世纪,来自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他叫威廉,来自奥卡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神学,使科学、哲学从宗教中彻底分离出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最终使宗教世俗化,形成宗教哲学,完成世界性政教分离,成果表明无神论更为现实。同时,这把剃刀曾经使很多人感到威胁,也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反而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本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管理学意义;
【PS:有种神剑出鞘的感觉;】

简单与安全 安全感来自简单透明,用户知道它如何工作,所以相信它。复杂的东西让人搞不明白,不知道在需要它起作用时是否靠得住。

※※知识转化与知识管理

定期的工作复盘和自我总结
有些话与其烂在心里,不如找个更为开放的树洞倒出来,然后持续的激励自己去思考。

树洞来源于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意思是一个可以袒露心声的地方,是指可以将秘密告诉它而绝对不会担心会泄露出去的地方,对于我们人来说有秘密会显得很沉重,长久下去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有些秘密是不能为别人所知的。这个时候找一个树洞将秘密都说出来,人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了。树洞因为没有说话的功能,就永远不会将秘密说出来了。

写作是转化知识的一种方式,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途径之一。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诫我们,人的记忆不可靠也相当难操控,在适当的时机对这些所见所得所感进行回溯、归纳、转化、分享,于己于人都大有裨益。
image.png
image.png

  • 个人知识集体化,把个人脑中的知识变成集体的公共知识。
  • 隐性知识显性化,把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规范、标准化成一个模式,该模式是流动的、可复制的。
  • 建立共享知识系统,个人或集体通过系统的知识共享平台,让每个人的能力都通过共享得到放大。

    知识必须不断地被整理、改进、挑战和提升,否则就会消失。——彼得·德鲁克 “你整理的不是房间,而是人生。”——近藤麻理惠“日本收纳女王” 超级整理术-佐藤可士和

知识管理的定义

对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就是要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
碎片化信息——吸收转化——萃取经验——构建知识体系

DIKW

DIKW《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IT Press)》
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收到不计其数的碎片化数据,这些数据是离散的,无法在脑中形成体系,几乎是过目即忘。
信息(Information)是什么?它为数据提供上下文,通常存储在半结构化的内容中,便于查询、重用。
“干货”式的伪学习,大脑偷懒、附会旧知,只关注核心观点,却忽视观点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被知识付费惯坏了,不该以消费者的心态去汲取信息。
当你接收到加工过的信息时,试着多问自己几句:

  • 这个信息的上下文是什么?
  • 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这个信息的假设?
  • 跳出这个信息,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 其他的观点和这个信息的区别是什么?
  • 这个信息的适用界限在哪里?
  • 如果按照这个信息去做,对我的效用是什么?如果不按照这个信息去做,又会有什么后果?

知识(Knowledge):在信息的基础上,结构化地进行组织,便形成了知识。
知识是由个人的隐性经验、洞察力和判断组成的。它并非是基于目前你的储备,而是从以往你看过、听过、亲历过的所有经验,对最近周边发生的故事和预期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的认识去做的整理。

#知识体系构建

首先要搜集充分的信息,其次是学会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再结合经验积累,搭建结构化知识体系。

1)信息搜集

打个比方,给你出道题:请选择短视频行业的标杆公司,分析其成功原因。(行业分析报告)
首先要定需求,明确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再来分别搜集对应的信息。
短视频行业:短视频行业的定义是什么?分哪几种类型?为什么兴起?现状如何?行业格局如何?
标杆公司:标杆的标准是什么?最终你选择了哪些标杆企业?
成功原因:判断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市场营收、用户规模、影响力、口碑)分析的切入点是什么(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组织架构管理?)等等。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解,明确问题的优先级,更有针对性地搜集对应的(足够的)信息。

定需求
1.解决什么问题;
2.需要什么问题;
界定问题 分解问题 优先排序
持续追踪

2)信息提炼整合

信息处于无序的、混乱的状态——跳出信息本身,从外向里看,将信息有效地组装起来。
信息的提炼方式:

  • 5W1H 六何分析法

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一般使用ECRS分析原则: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ify)。5W2H分析法多一个how much;

  • PEST

PEST 是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即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PS:未必是外部环境)

  • SWOT

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image.png

  • AARRR

AARRR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这个五个单词的缩写,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获取-激活-留存-变现-推荐。获取用户(Acquisition),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率(Retention),获取收入(Revenue),自传播(Refer)。

  • 4P

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4大营销组合策略。另外有4C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是营销理念和标准,4P是营销的策略和手段,属于不同的概念和范畴。

4P理论 4C理论
产品 解决顾客需求
价格 顾客愿意支付成本
渠道 顾客便利
促销 与顾客沟通交流
  • 商业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优点在于让讨论商业模式的会议变得更高效、可执行,同时产生多套方案,提供更多的产品可能性。

目的 1.平衡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的关系
2.提供更多灵活多变的计划,满足用户的需求
3.将商业模式中的元素标准化,并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时长 2天/1人力
渠道 商业模式画布
类型 模型工具

商业画布

重要合伙人 催生价值的核心活动 价值定位 客户关系 客户细分
核心资源 用户获取渠道
成本架构 收益流

步骤
(1)邀请产品团队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头脑风暴
需要每个人对新的想法保持欢迎的态度,调整及改进这些想法
(2)绘制商业画布,画布图由9个方格组成,每个都代表着多种可能性和替代方案,通过对以下9个部分的内容描述,平衡用户需求与商业需求

客户细分:找出你的目标用户 价值定位: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用户获取渠道:分销路径及商铺 客户关系:同目标用户建立何种关系 收益流:获取什么收益 核心资源:资金、人才 催生价值的核心活动 重要合伙人:合作方 成本架构:付出成本

  • 销售漏斗管理

销售漏斗管理(也叫销售管线)是科学反映机会状态以及销售效率的一个重要的销售管理模型。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4%80%E5%94%AE%E6%BC%8F%E6%96%97%E7%AE%A1%E7%90%86

  • 波特五力分析

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PS:如何理解替代品?

  • 金字塔原理

对毫无逻辑关联的信息进行分类、排序,提炼出中心脉络,再从这个点发起辐射、延伸,将所有信息通过多条线逐一串起来,搭建金字塔模型。

3)内化和应用

当信息有了中心思想,并加强了信息间的逻辑关联之后,可以开始构建自己的信息网格。这时需要再往外跳一步,从具体的经验里观察和反思,开展联想式的复盘,并尝试提出具体的测试行动,以便对知识进行内化、应用和提升。

观察和反思 联想式复盘 内化和应用
追问信息
反思经验
回顾目标
评估结果
分析原因
总结规律
实践检验
行动测试
持续提升

智慧(Wisdom)赋予了物质的终极洞察力,具有应用和情景意识,提供强烈的意识判断。这个境界比较玄妙,不班门弄斧了。

布鲁姆分类(Bloom’s Taxonomy)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布鲁姆分类(Bloom’s Taxonomy))是教育学非常著名的理论,它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类。
1.记忆:记忆事实和基础概念
2.理解:解释想法和概念
3.应用:应用知识得到解决方案
4.分析: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
5.评价:判断标准和解决方案
6.创造:产生新的成果

学习技术知识的层级(以B端产品经理为例)

掌握程度 应用场景
记忆 能够了解基本的技术概念,如知道搭建B端产品需要使用哪些技术 培养对技术的兴趣;
减少对技术的恐惧;
理解 能够描述一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能够描述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与技术人员在相同的知识背景下进行合作;
将需求转化为产品方案时,会关注技术人员的关注点;
应用 能够通过技术解决问题,如能够写SQL(Structured Query Lan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查询数据 能够通过技术解决查询数据等问题;
能够向销售、设计团队解释技术问题;
分析 能够分析、识别技术的基本架构,如了解所在公司使用的技术架构和优势 在此层级或更高层级,技术基本上不会成为产品经理的障碍;
可以和技术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IT架构上,思考产品设计;
评价 能够判断技术趋势、把握技术选型,如能够了解公司使用技术的最新趋向 在此层级或更高层级,技术基本上不会成为产品经理的障碍;
能够理解公司的技术战略和规划,并思考产品战略;
创造 设计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如设计出新的架构和技术方案 在此层级,技术不会成为产品经理的障碍

达克效应(D-K effect)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础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行为者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image.png
深度好文 | 傅盛认知三部曲完整版: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
https://www.sohu.com/a/135414351_498139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Johari 窗格沟通理论

知识共享是指分享不同团队的领域知识,减少沟通的未知区域,从而避免在沟通中产生误解。Johari 窗格沟通理论专门提到沟通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在沟通中,大家应该通过扩大开放区来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精练的词语来形容沟通的方法,那就是“公则生明”。“公则生明”的意思是将信息公开透明,可以增加团队之间的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才会更有效率。公开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如使用在线文档,让与需求相关的同事都能看到需求的进度和细节,一起协作办公。

我知道 我不知道
你知道 开放区 盲目区
你不知殴打 隐秘区 未知区

参考

To B路上,除了服务管理,还要知识管理(2020-11-04)
https://www.sohu.com/a/429492677_45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