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产品经理到底要不要懂技术?

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因为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产品经理要经常和技术人员讨论细节,如果完全不懂技术,似乎很难沟通。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沟通的问题,标题中的“技术”换成“设计”、“运营”、“市场”等也是适用的。
第一,底线是可以和技术人员无障碍沟通,并不要求你会写代码。具体点说,技术人员可以直接用平时和同伴说话的方式与你交流,而不用刻意翻译。如果对话过程中经常出现听不懂甚至解释了还是不明白这类情况,很容易让彼此间失去信任,直至没法沟通。当然,和高水准的技术人员配合,会轻松很多,他们更会换位思考,尽量用通俗一点的语言进行沟通。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第二,多向技术伙伴请教,自学一些技术知识。如果你懂一些术语或者会说一些“黑话”,让技术人员觉得“你即使不会写代码,但也是懂的”,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一种自己人的信赖感,这在沟通、协作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于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这点确实是天生的优势,但他们要注意的是不要滥用技术,越俎代庖。一方面自身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思考产品层面的事情;另一方面也不应挫伤技术人员对产品的“责任感”与“参与感”。
第三,根据所负责的产品,决定要懂哪些技术,懂到什么程度。做技术驱动型的产品,比如Baidu搜索,那必须是特定方向的技术出身,否则很难胜任,而如果你要做一个导购类的App,就相对容易一些。所以,要补哪方面的“技术常识”,最好能先明确将来你要做什么产品,可能碰到哪些技术。
第四,要特别关注技术方案与业务场景的关联。有些技术方案的选择会反过来影响业务,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最好能给技术人员提出建议。举几个例子:你要知道iOS的开发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能根据业务需要建议数据更新的方案;你要能想到把一些静态素材做成配置文件以方便修改;你要能给出建议,将经常需要改动的那几个页面做成H5页面。

开发的Secret Toolbox

如果你不被技术人员认可,或者把他们逼得太紧,就容易逼出一系列可怕的大招——开发的Secret Toolbox,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 Copy&Paste:不假思索地“复用”,满足当前需求就好,不考虑逻辑的可扩展。比如,A和B现在1对1,不考虑将来有可能1对N,即使是业务上已经做出提示。
► Hardcode:写死代码,不用配置文件和变量。当你发现某个参数不妥,想要多改几次试试时,会发现工作量超乎想象,而且怎么改都改不干净。
► Less Testing:减少测试,或者不重视测试。听到一个很搞笑的故事,某位技术同学写完代码做单元测试,第一次没过,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再测一次看看,结果过了,再测,又过了。于是,就认为第一次是幻觉。
► Skip Error Handling:不考虑异常情况,直接假设用户都是正常使用(当然,在业务方认可时确实可以这样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输入框没有做安全上限的长度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过长的内容来直接使网站挂掉。
► Descope:偷摸减需求,只做主流程,不做分支流程。不用举例,真的会有,验收时产品经理发现了还好,但只验收主要场景是发现不了的。
► Less Review:减少设计评审、代码Review等。强技术的确可以少评审,但会动用Secret Toolbox的同学往往并不是很厉害的人。
► No Autotest:不提供测试自动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直不磨刀,整体效率就一直上不去。

测试

【测试是个专业活】
能否开除测试,转而让大众来测,找到一个Bug给100元?(100块够不够、给不给、怎么给。)
0.开发做单元测试和冒烟测试
1.很多Bug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也许产品就是这么设计的。这些内部的测试知道,但外部的大众不知道,他们用起来觉得不爽,当Bug提了,这钱是给还是不给?
2.专业的测试需要测试用例(Test Case),但常见的测试用例(临界值相关、内存会不会泄漏、特殊字符……专业测试人员分分钟把开发认为没问题的程序挂掉)在大众那里可做不到,TC评审也做不到。大众永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做黑盒测试,没有办法做白盒测试。
3.专业测试提的Bug是分级的(成熟的产品应该有Bug分级标准和规范)。研发流程里有相应规定,几级以上的Bug必须全部close才能发布;开发也会按照级别来确定修复顺序,并不是所有的Bug都需要马上修复。而大众提交上来的Bug,还得额外安排人去做分级Review。
4.专业测试会把Bug指定给特定的开发或产品经理,因为他们知道技术角度的模块划分,以及对应的负责人,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流程向下执行。而大众提交上来的Bug,还得安排人去做assign to。
5.专业测试懂得用开发明白的语言描述Bug,能说清楚是什么机器、什么系统、什么版本,特别是能说清楚“如何重现”(复现)。而大众提上来的Bug,出错环境不明确,Bug重现不了,急死你。
6.内部经常有针对Bug的讨论,部分Bug可以defer或reject。那么问题来了,谁来牵头组织讨论,以确定Bug状态的流转与控制?可不要指望大众会“跟进”自己提交的Bug。(defer-推迟; 延缓;reject-拒绝;)(遗留处理)
7.如果开发比较牛,能理解大众提的Bug,但改完后谁来确认是否修复,谁来close这个Bug,整体的回归测试谁来做?
8.以上只是狭义的功能测试,还有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怎么办?大众没法帮你模拟10万人同时做某个操作。还有,自动化测试谁来做?

设计

设计师的分工,主要有以下四种。
► 交互设计:关注的是产品与用户互动的过程,具体的输出为产品线框图、低保真原型等。
► 视觉设计:更加注重用户界面看上去的美观、好用,具体的输出为视觉稿、高保真原型等。
► 工业设计:主要对应产品里的硬件、实物、包装等的设计。
► 服务设计:更加关注线上、线下的服务流程,以及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等。
在需求细化的环节中,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要并行作业,所以两者任务的界限有点模糊。如果用一句话来区分他们,就是产品经理负责结构化思维,设计师负责形象化表达。

运维

发布相关的概念属于运维的范畴。因为有了丰富的云服务,现在互联网业务的运维工作轻松很多。在团队不大时,甚至可以交给开发工程师代劳。
运维工作要负责维护并确保整个服务的高可用性,还要不断优化系统架构、提升部署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率以提高整体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目前大规模集群已司空见惯,如何管理好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的服务,成为运维工程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打包”“发包”,iOS怕审核,Android烦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