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

image.png
沟通同频
大多数设计师是右脑思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直觉情感;而大部分决策层却是左脑思维,擅长逻辑思维、归纳推理。
想要说服决策层,想在同一个事物产生认知共鸣,首先得建立“共同语言”,也就是双方都听得懂的语言。
如果设计师单纯跟决策层讲美、讲设计理念,那方案能通过吗?要打动人,就必须对科学、工程有深入的洞见和理解。
说白了,共同语言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尤其对用户体验设计来说,更贴近人,就要研究人的习惯,来设计和改进产品,做到“以人为本做设计”。
image.png
华为在 EMUI10.0 推出的深色模式。所有深色模式下,视觉元素的前景背景的对比度选择,都不是简单的反色,而是保证易读性的前提下,更强调舒适度,避免对比度过强,而增加人眼负担。
同时还兼顾了深色和浅色模式视觉感受的一致性。采用最优的文字/控件的前景与深色背景的对比度。并且所有的这些,不仅仅适用于华为自有应用,还通过色彩计算技术,自动运用到三方应用,真正做到全局生效的深色模式体验。

《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刘石,曾任华为用户体验设计系统部部长
image.png
预习篇:先看看设计中那些看似优美,但完全不符合人因学的设计。以及我们想象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使用者有哪些不同。分析产生这些体验差的设计,是在哪些人因学的考虑上有所欠缺。
基础篇:以人的感知觉入手,从视觉、听觉、触觉出发,到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再到人的交互反馈:手势、语音交互等。也会从人的个体谈到人的社会性,谈到无障碍的人因学知识。带你构建人因学做设计的基础知识体系。
高级篇:剖析更多、更具体深入剖析的如何运用人因学的设计案例。包括偏视觉的:动效设计、美学设计、深色模式;以及偏交互的:智能交互、汽车交互、触屏交互、多模态交互、空间交互和普世计算交互。

同构

(大型撞脸现场)

技术成熟度曲线

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曲线),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1995年所创,含义是新技术都要至少经历五个阶段才能真正广泛应用。
image.png
2021年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image.png

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础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行为者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雄心万丈,打算改变世界,很快碰到瓶颈,心灰意冷,怀疑自己,多数就此躺倒,少数坚定信念,迭代认知,秉承长期主义,终于在缓慢的爬坡之后取得圆满。

image.png
项目过程中的团队心境曲线
从自负(假自信)、自卑(没自信)到自信(真自信)的过程

用户接受度曲线(跨越鸿沟)
用比较新的说法就是“破圈”。
image.png

鸿沟图与Gartner曲线的关联

陆奇老师把鸿沟图与Gartner曲线做出过很好的关联。鸿沟之前也是个机会只不过机会窗口短、体量小,而后面是个潜在的更大机会,当然,也可能泡沫破裂之后就一蹶不振。
image.png

数据、信息、知识、洞见、智慧、阴谋论

数据、信息、知识、洞见、智慧、阴谋论
16052335239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