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碎片化的知识不好,那就把它们串起来、编织起来。你可能需要一门“整理术”,或者一个笔记/知识库工具。或者可以先读书,再看文章。
视觉动物;图形化思维;
产品萌新有很旺盛的求知欲,但不是很清楚产品经理要做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技能。

  • 不要被公司“同化”,保持独立思考:互联网公司的死亡率很高,公司里面的所有人,他们可能都在做错误的事情。要辩证地去对待一些信息,不要直接拿来就用。比如在原型图上标注需求的优点是产品写起来方便、开发看起来方便。作为交付文档而言,原型图上标注缺点有很多:容易漏需求、表达不清晰,导致过程中需要多次沟通、无法维护、一次性使用,无法继承、多次更新后,无法溯源等等。
  • 不要依赖标准答案,勇于思考新答案:产品行业是一个特别年轻的行业,才20多年的历史,现在所形成的的标准体系,远远无法支撑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不要依赖标准答案,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保持独立思考,勇于自己来定义新的标准。
  • 不要被执行上的勤奋欺骗,没有思考的勤奋一文不值:产品经理是重思考轻执行的,这句话贯穿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始终。

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

产品经理到底是做什么的?产品经理是解决问题的人吗?功能是开发实现的,设计图是设计师画的,产品的质量是测试来保证的,由产品经理的输出产物都是无法直接解决问题的。
发现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对于产品经理来讲,如果发现了问题,就可以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这个问题的当中,思考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最后,才是带领团队去解决这个问题。
产品「工具人」如何破局?(枯叶咖啡馆 2021-02-09)
https://www.sohu.com/a/449648645_454252
发现问题的八个常用方法:
image.png
1)问题的影响范围分析
这个问题能够有多大的影响范围,是影响一百人,一万人,还是影响了一亿人?
影响范围与问题被解决的价值成正比关系,范围越大,价值越高。
2)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这个问题我们有资格去解决它吗?我们有能力去解决它吗?我们有条件去解决它吗?
3)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我们一定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不可以不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有多大的损失,有什么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和损失是不是可以接受的?
4)问题的延展性分析
指的是,说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是否会带来衍生的一些其他问题,能不能从a到b从b到c,是不是有一个发展空间?
5)问题的时效性分析
是指问题是不是现在不解决以后就不用解决了?是不是当下必须要解决的。
6)问题的持续性分析
是指问题的存续时间有多长。
比如我们就餐的问题就是一个很持续的问题,我们从今天到10年或20年,我们都是要持续就餐的。
7)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指的是,这个问题和哪一些问题是相关的。
举个例子,租房和住房有一定关联性的,租房和物业的话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8)问题的真假分析
判断一个问题的真假,需要去判断是否存在被他所影响的用户,如果有用户被这个问题所影响,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如果没有用户被这样的问题影响,那就是一个假的问题。
这些“发现问题”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出价值更高的问题,让我们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image.png

产品思维地图(刘飞)

产品思维地图(刘飞)
image.png
用户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价值

1.认知用户(建立用户模型)

认知理论

用户心智(内在要素)
社会学: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消费心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经济行为学:用户不是理性人
思考快与慢(system1:感性、快速;system2:理性、缓慢)
心理学:常见的认知偏误有200多种,损失厌恶、框架效应、锚定效应、注意力偏误、主观验证、证实偏见、逆火效应、知识诅咒、峰终定律、宜家效应等等。
用户场景(外在要素)
考虑物理环境要素:尽可能覆盖全面完整的场景,如声音、画面、手势、社会、网络、紧急情况。
考虑外部场景造成的心理状态:逛街场景、旅游场景…不同心理状态下的需求与消费意愿有所差异。

认知方法

用户研究
名言:答案永远在现场
定性发现问题,定量衡量问题,行为揭示现象,观点显现原因。【定性、定量,行为、观点四象限图】
image.png
用户画像
名言:用户是一切的起源
要有代表性和独特性,要有真实性,有血有肉。
【用户研究得出用户画像,用户画像不断迭代指导用户研究;】

2.需求分析

分析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用户的诉求不是需求(更快的马是诉求不是需求)
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乔布斯观点)(发掘更深层次人性需求)
需求边界
需求是有边界的
许多需求会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要谨慎衡量ROI
用户与需求
用户是需求的集合
产品覆盖的用户需求存在轻重多寡,越大范畴的需求越有价值。(社交、消费、信息、娱乐)。
需求的约束条件
不同的约束条件(场景)能够产生不同的需求,哪怕在同一个人身上;
出行:快车、拼车、专车、顺风车;
消费:品质、性价比、性能;

判断方法

需求优先级判断
KANO模型:先满足必要需求,持续发掘期待需求,最后考虑惊喜需求。期待性需求是必争之地。
image.png
考虑ROI,考虑需求的成本与可行性,熟悉需求完成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3.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

设计模型
战略层:战略定位、目标用户;
范围层:需求范围、价值定义;
结构层:结构模块、功能分布;
框架层:流程、交互设计;
表现层:视觉设计。
用户体验
功能顺序:可用性>易用性>惊喜体验
考虑完整性:不能遗漏重要的流程步骤、逻辑完整。
考虑体验异常:出现意外的概率,出现之后如何解决。
产品逻辑
如何让产品逻辑很好的运转起来?一切皆交易。
交易的几个要素:
是否创造了用户价值(需求)
能否提供内容,功能和服务(供给)
需求与供给如何匹配,效率如何。
五种商业模式:交换/销售,抽成,增值服务,广告,游戏

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
价值是主观的,价值是感知价值,用户感知不到,同样没有价值。
成本决定论是不对的。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所有产品都有旧体验。即使古代没有智能手机,但是同样有通讯和娱乐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迁移成本就是放弃的成本以及学习的成本。

4.项目迭代

MVP最小可用版本
minimum:最小,意味着剔除一切非必须的功能,甚至非产品化、做线下检验。
viable:可用,意味着不能是逻辑不完整的,无法使用的功能。
识别价值优胜劣汰
对于有问题的功能果断放弃,不能犹豫;
设置顺畅的退出机制,不为遗留的无价值功能买单。
市场反馈数据
通过A/B test和数据分析发现更好的方案。
数据认知存在多种常见偏误,如样本选择偏误/幸存者偏误等。
通过费米估算法推测检验。

5.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发掘用户、行业的核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落地实践。
产品经理的职业变化
过去专注于信息为要素的产品,未来会向线下业务、精细化方向发展。
越来越非标化,越来越差异化,要深耕某个领域,不要成为通用型产品经理。

6.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

对产品的热情,产品心;
数据分析;
逻辑分析和深度思考;
批判思维、自我反思;
同理心、共情能力;
永不枯竭的好奇心;

7.交叉学科知识

各类书籍
image.png

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

闫荣《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60件事》
产品经理是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最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工作包括:用户需求与市场分析,提出差异化的需求解决方案,传递用户价值的市场渠道分析,成本和收入以及盈亏平衡点分析,需求分析与管理和产品交互设计,根据用户的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迭代调优产品,做好竞争壁垒分析,进行强有力的团队管理。
image.png

不断成长

入行门槛:无论是原型图绘制工具,还是流程图绘制工具,在生产工具里,都是比较粗糙,比较简易的,也是因为生产工具过于简单,才导致了行业无法构成入行门槛。
在新人阶段,我们在和企业交换的过程当中,时间是我们的筹码,我们卖给企业的是时间。
在工具人阶段,卖给企业的是技能,用来帮助企业解决特定的问题。
在幸运儿阶段,???
不要停止成长的脚步:没有继续成长,被新人反超,就会被淘汰出局。因为新人的成长更快,他们掌握的知识是最新的,学习的方法论是更高效,更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