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与信息,知识是对信息的提炼。从信息中抽取的可用的知识称为知识晶体,抽取提炼的过程称为知识结晶
- 收益半衰期四象限,不做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
- 收购一家公司的目的在哪呢,我想是摧毁竞争者,招揽人才,整合产品,也为了「抢地盘」(land grab) 和 「争取时间」。
胡思乱想
- 如果不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同一个城市工作,同一个地方生活,恐怕即便是友情也很难不会淡化,不会消失。
- 听到《离家不远》 ,一下就被歌词触动了。我想我能理解歌词。当初离开家乡一路向北去一千八百公里外的大学去读书,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因为心中有理想,心中有方向,有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就好像家就在身边一样。当我学有所成,找到好工作,回到家乡,发现与几年前相比,变化很大。世界在变,我们在变,乡愁亲情不变。我也相信爱拼搏有想法的人总会变得更好。
- 每天醒来,我心里,脑海里,眼睛里,每个细胞里都在诉说我爱你。
- 我说过不能拥有你,因为你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我害怕自己会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失去欲望与想象。你和我都是独立的,我们不可以彼此拥有,但是可以拥有属于我们的爱情,相互拥抱。爱情这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它萌芽在我们各自心中,却可以穿透肚皮进入对方的心中,还可以无限延伸,带来美好,衍生精彩,激发创意,赐予灵感。比起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我更想拥有你带给我的不一样的精神感受,因为它总能带给我欲望想象和信心。
- 我给你的其实和你给我的一样多,你从我身上得到的其实都来自你。
如果你不和我相遇,我怎么会认识你。
如果不是你吸引到我,我怎么会了解你。
如果不是你经常记录生活满足我了解感兴趣的人的好奇心,我怎么会从你的点滴感受到你的丰富并写成文字急于和你分享。
如果不是你有那么多话题,我怎么会天天期待与你的对话有时甚至冒出调皮的话。
如果不是你那么努力离自己想要的越来越近这激发着我的斗志,我怎么会想不断的给你本应属于你的红包和礼物。
如果不是你对我缺乏足够的了解而我希望我喜欢的人可以了解我,我怎么会写下让我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写下一封封情书。
如果不是你每天都来我心里奔跑,我怎么会充满相思的为你点赞和向你道晚安。
如果不是你和我愉悦的交流,我怎么会不仅有写诗的冲动,还拥有了写诗的能力。
我的很多话语,想法,创意,灵感都是因你而生的,最后我再换一种方式反馈给你。你像一件产品的原材料一样,我是代工厂,起加工作用,是中转站,而你同时也是这个产品的用户。
- 人要向植物学习,即便有刺,也只是防御。一棵树的一切,就是生长,安静持续的成长。
- 治愈系的游戏,之所以有治愈作用,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它们的故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但是最终它们提醒我们,在草丛中,夏日的微风中,安静的阳台上,与新朋友的交谈中以及与家人的餐桌上,都是非常美好的时间,值得珍惜。
喜欢和不喜欢很好辨认。你的表白带给它的是惊喜,那它就是喜欢你,如果是惊吓,那就是不喜欢。
2. 不喜欢能变得喜欢么?估计会很难,尤其是在表明心意以后,朦胧感已经消失,变得渐渐清晰。除非被前所未有正中下怀的特质吸引,否则再无机会。
文字的魅力就是它可以一直在,会被有心的人翻起,会引起共鸣,会产生吸引力,会触发链接。
认可和鼓励,或许就是把一件事持续做下去的意义。
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经常出乎意料,我们要做的事情也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所改变。所谓,转折。
20200707
十年前我参加了中考,七年前我参加了高考。越来越觉得大多数时候人都可以得过且过,但人生的关键节点都应该全力以赴。不求结果最佳,只求不留遗憾。人生不是一场冲刺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一次跌倒对冲线成绩影响不大,毕竟还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追回来。但不能跌的太惨,如果跌伤没办法继续跑,那就意味着已经和此条赛道无缘,需要换条赛道,也就走上不一样的人生。
选择大于努力。很多选择会正面影响未来,比如好的教育,好的圈子。在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就奔着这个方向去,慢慢会发现会拥有更多可能性,具备更多选择权。形成正循环。
很多东西,虽然会晚到,但不会缺席,比如今天的高考。祝顺利。
200706,特别的一天,入职三周年,理财单日收益破万。
聚散终有时。很多时候我们做事大都是跟着别人走,但不能只跟不思考,要得到渔而不只是鱼。
爱一个不爱你的人,值得么?
你爱的人不爱你,还值得你去爱它么?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的爱带给了它困扰,那不值得,因为你不仅耗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还伤害了它的感情,你没有让关系更进一步,反而让你在它心目中逐渐减分,距离逐渐拉远。如果你的爱带给了它帮助,那很值得,因为你不仅成就他人让自己的爱发挥了价值,而且还增进了它对你的感情,即便可能不会演化成爱情,却也让你在它心目中加分,距离逐渐拉近。
而距离低于一定程度,就是亲密关系的开端。距离超出一个阈值,就是一段关系的终结。距离处在一个范围,就是稳定关系的持续。
线上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往往是低效的?
双十一临近,今天参与了一次线上问题排查,莫名被拉到一个群里面,协助排查,却从一个支持者身份一跃成为问题排查的主导者,最后找到了问题原因。整个排查过程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一群陌生人在为同一个问题寻求答案时不可避免的低效。
首先,群里的一众人的知识体系不同,对事情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每个人可能知道一星半点,通过东拼西凑或许才能看到事情的全貌,一些相对了解的人能通过各方零碎的信息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但这个过程却是很漫长的。想要的信息不知道谁提供,所以不断拉人进群;提供的信息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反复沟通求证。时间就在这种大多数人愈发懵逼一小撮人逐渐清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过了很长时间。
其次,话需要反复说。有人不理解上下文,或者不理解你的表达,你就需要换着法子给他讲明白。而换一些人,他们不去翻聊天记录,而是直接问你,你是让他翻聊天记录还是再给他讲一遍?其实哪种都不太合适,看零零碎碎的聊天记录肯定比不上一针见血的几句结论。就好比我有时当面问人问题,我只需要他的口头回答,他却给我丢一个文档过来。这显然不是我的需求啊,一个口头回答几秒钟就能得到答案,你给我丢个文档过来,我要花十分钟才能看懂,而且理解还可能有偏差。这纯粹就是信息传输的问题了,要求表达者能说清楚,也要求接收者能听明白。大比例是表达者的责任,但接收者也要智商在线,知道对方要什么。
珍惜来之不易的喜欢
每天能有个你喜欢的姑娘同你说说话,也是幸福的。如果姑娘同时也喜欢你,那就要更加珍惜,让情谊更加深厚,让生命走向白头。
沟通效率
沟通效率#
目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这几种形式,当面,电话,通讯软件,邮件,书信。
当面沟通效率最高。不仅可以就一个主题放开讨论拍下很多事情,还能比较形象化的表达,比如当场在纸上或黑板上画图示意。也不容易被其他事情其他意外打断,沟通效率最高,还能混个脸熟。
电话沟通效率次之。有时候没办法当面沟通,事情又比较急,文字表达的话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打电话就是最好的方式了,但打电话前需要把自己要表达要提问的内容准备好,避免遗漏导致二次通话。
通讯软件的沟通效率取决于对方回复我们的速度和彼此的理解程度。对方回复快,可以快速你来我往对某件事达成共识。对方回复慢或者理解层次和你不在一个线上,可能把你耗的怀疑人生。
邮件属于官方性质的沟通。通过邮件来进行沟通的事情,一般都是决定性或是相对重要的。而任何一个决策,都应该有人来负责,相关人被知晓。邮件一定程度上是职责划定和信息同步。
书信的沟通和效率无关,可能和情怀有关。工作沟通不会用书信,人际交往可能会用,现代人更少用了。但仍然会有像我一样的人,会写纸质信,写下想写的内容,寄给友人。然后期待对方阅读,期待对方回复。往来的信件也会保存下来,留作纪念。
总结下,复杂重要的事情当面沟通,紧急事情电话沟通,一般咨询通讯软件文字沟通,重大结论邮件同步,情怀诉求书信沟通。
脆弱的高自尊
《脆弱的高自尊》
有的人很有能力很聪明,但也很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变得一蹶不振。
一帆风顺的时候,这些人会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无论他们怎么评价自己,都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特别关注别人会怎么看他们。
他们有很重的证明自己的心理包袱,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脆弱的高自尊」。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接受了太多的夸奖和赞美,高估自身能力,觉得努力可耻,把别人批评当做是负面评价而不是积极反馈,注意力不再是关注自我发展,而是关注如何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对自我的形象有固化的认识。
这其实就是「僵固型思维」的体现。
脱离「脆弱的高自尊」的方式,就是撇开「僵固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进发。从关注自我证明,转向关注能力成长。
空杯心态
清空你的杯子
编辑
一代武学宗师,功夫巨星李小龙也非常推崇这句话,他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空杯心态就是对过去荣耀、挫折的一种舍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舍得之后才能获得更多,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一个人应该舍弃的东西很多,懒惰、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思想自然是不行的、是最应舍弃的。
人生是一场盛宴,绝不只是一道好菜。不能因小小的成绩就得意忘形,或者甘于认命。尤其是当我们还是青年的时候,更要学会空杯,既不能因一时的失败或挫折而一蹶不振,更不能因小小的成绩而得意忘形,我们要时刻“空杯”,勇于放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怎么克服固执的毛病
第一,我们要承认固执是一种毛病,而且几乎人人多少都有一点,只是大部分人这个毛病不严重罢了。因此被别人认定为固执,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
第二,人在什么时候会表现出固执呢?常常是发生在别人干扰到自己的思想、破坏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习惯,让自己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这时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会表现出强烈的固执。了解了这一条,当我们想要对他人进行攻击性防范时,要问自己两句话:
是不是他的言行破坏了我的习惯?
我是否十分自信自己的行为在这个场合是合适的?
如果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就要特别小心了。因为你可能已经开始启动保护自己的模式,开始倾向于坚持自己的做法,这种模式在外人看来是固执的。因此,这时即便想要保护自己,也不要采用攻击性防范的方式。这样至少在外人看来就不那么固执。
第三,保持一个开放的、不断学习的心态,对新观点要像得到一件精美的礼物一样喜欢。我在留言区读到这样几句话,一句是ID叫做“武国一Andy”的同学写的,他说:“不要追求成功,去追求卓越,你做到了,成功就会尾随而来。”这句话说得很好。还有一句是ID叫做“俗人”的同学写的,他在讨论“成为亿万富翁等四件事情哪一件更容易”的那封信下面留言说:“巨大的商业财富取决于短板,而其它几项则是靠优势项取胜”。我觉得这些观点很新颖,是否完全正确,不知道,我需要验证,但是对于这样有新意的观点,我读了以后就会特别喜悦。
克服固执的第四个方法,就是少说不,多说是。很多人听到一点和自己固有认知不同的想法,第一反应就是说不,有人是口头说了出来,有人是在内心里说。人一辈子的成功,和说“不”的次数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可能是反比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