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思考专栏每周日更新,本期覆盖 20210315~20210321。

本期分享我这周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210315:低估做事难度,高估自己能力

人,往往会低估一件事的难度,而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在预估的时间内完成事情

那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降低预期,同时给做这件事的时间留一定比例的缓冲。

210316:多元化理解这个世界

老成在朋友圈说过这么一句话:

很多人根本的心结,就是摆脱不了对世界的唯一性理解。

我觉得很有道理,也深有体会。我们的很多选择和做事方式,都容易陷在自己固有认知里,即便有人告诉你一种新的认知,你也会执拗的抗拒,结果走在了死胡同里。

那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对新的观点和认知多一些包容度,对自己的未来探索更多可能性,多元化地理解这个世界。

210317:有些坚持没用,驱动力才重要

很多人做一些事会中途放弃,还有一些人做一些事看上去会很坚持,但实际上成果甚微,另外一些人做事非常持续,成长和成绩斐然。

我想表达的是,其实坚不坚持不重要,驱动力很重要。

有好的驱动,就不是那种被迫的坚持,而是主动自发润物无声就做的那种,别人眼里是坚持,自己而言像每天洗脸刷牙要做的事情一样。

我不是在否定坚持的重要性,我想说的是,稳定的驱动力比无脑的坚持更重要,单谈坚持,就比较单薄。

如果你的驱动力在于你真的想做这件事,你就能持续下去,暂时看不到结果不会打消你继续下去的念头,因为你认定了它长期的价值。

比如创作和输出,如果单单追求阅读量,寻求快速广告变现,你就会很怀疑自己的选择,会很快放弃,如果你是为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影响到更多的人,认定金钱只是我们做这些事情的附属品,获得回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你就会走的更坚定。

210318:立志,立项与立己

老成在朋友圈还说过这么一句话:

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未来可期。

达到这种状态需要什么,立志,立项,立己。

做完之后,焦虑烟消云散。

什么是立志?就是立下志愿,树定志向。这个志向应该是你非常渴望的,并愿意付出长期努力去做的。

什么是立项?就是基于你的志向,你的目标,起一个长期项目,甚至一些子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达成目标的路径以及效果评估。

什么是立己?就是树立自己的德才,影响别人。

简单讲,立志就是我要做什么事,立项就是我怎么做到这件事,立己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信誉

210319: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人生的差距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中拉开的。 ——张一鸣

自我感觉良好往往是成长的隐形杀手,舒适圈呆久了,往往看不到圈外更大的世界。

看到自己的成长空间,找到不足,才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210320:放大视角辅助判断

经验:在无法选择或判断的时候,离远一步,远到用更重要的原则和更长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就清楚了。——张一鸣

我们如果过于关注局部,是很难看到全貌的;我们如果过于关注单个节点,是不会理解它在系统中的作用的。

唯有放大视角,我们才能判定这些局部的东西,这些单个节点,究竟承担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我们做成事情有什么样的帮助。

210321:稀缺年代造就大师和名企

上周,磁带的发明者、飞利浦公司的荷兰工程师 Lou Ottens 去世了。

阮一峰老师在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0 期):当音乐还是稀缺的时候 发表了自己对伟大音乐家出现在过去那个年代的看法。


每日思考第 70 期:人,往往会低估一件事的难度,而高估自己的能力 - 图1

这让我想起了往事。这里的年轻读者,可能从没有听过磁带,但是20多年前,它是我们接触流行音乐的唯一渠道。

那时,电台的音乐频道会播歌,要想反复听,就必须录音,或者购买歌手的专辑。我记得,最早一盒是7元,后来涨到了10元。对于学生是很贵的东西,买一盒要下很久的决心,买来以后会反复听几百遍。

每日思考第 70 期:人,往往会低估一件事的难度,而高估自己的能力 - 图2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新专辑在网上发布,很少有人连着听几百遍吧,不知名歌手的专辑可能根本没人听。因为音乐实在太多了,随便一个流媒体网站,都是上百万的曲库,大家已经不会在一张专辑上花太多的时间了。

音乐家应该会怀念磁带的年代。那时,生活中缺乏音乐,人们才会那么投入地去听,歌手也会投入地创作。那时的歌曲真的会影响人生,甚至影响社会。

每日思考第 70 期:人,往往会低估一件事的难度,而高估自己的能力 - 图3

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因为他的歌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旅途,才能长大 / 一只鸽子要飞过多少海洋,才能看到沙滩 / 一门大炮要发射多少次,才有和平 / 我的朋友啊,答案就在风中飘荡”,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要是他生在现在,到处是快餐文化,这种歌即使写出来,也不会有太大反响,最多就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一阵子。

音乐的黄金年代,其实是它稀缺的年代。 现在的音乐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丰富到大家都不在乎了。歌手出一张专辑,跟发一条朋友圈差不多。

如果看得远一点,真正出大师的年代,是音乐更稀缺的时候。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年代,根本没有录音技术,想听音乐必须去现场。但是,偏偏那个年代出现了最伟大的音乐家,后世的技术提升了,却没人赶得上他们,这是为什么?

我猜想,原因可能跟稀缺有关系。稀缺意味着竞争少,所有问题都没有解决,你可以探索各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容易出大师,影响后世。顺便说一下,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更早以前没有出现著名音乐家?因为欧洲人在17世纪才掌握了成熟的炼钢技术,可以制作钢丝琴弦,能够确定准确的音高了。

稀缺年代不仅诞生大师,也会诞生大公司。 现在的科技大厂,都是新技术的早期诞生的。PC 的稀缺诞生了微软和苹果,互联网的稀缺诞生了 BAT,手机 App 的稀缺诞生了美团和字节跳动。等到不稀缺的时候,再想变成巨头就难了。

这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想做一番大事,就应该投入那些刚刚开始发展、供给还很稀缺的领域。否则,想要成功就好像在互联网年代当一个歌手。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