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一天工作十七个小时

【一天工作十七个小时】

今天六点起来干活,一直干到现在。相当于工作了十七个小时,说下感受。

早上效率很高,一般上班出发时间是九点。那我就比平常多出三个小时。也就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在不被打扰的世界里,很享受的完成了一个 PPT。

上午就正常上班。正常上班的节奏就是要有抗中断的能力。嘈杂的环境并发做好几件事,有次同时接了三个电话。

下午时间比较集中,可以写写代码,开开会。

吃个早饭,和下班的金融从业者擦肩而过后,继续工作。不知不觉就到九点领夜宵的时候了。

拿一份水果,干到 11 点,就考虑撤了。

基本每天,意外总比计划多。因此安排的事情总做不完,于是开始少安排事情了。只捡核心的事情重点做。

200512:关于晋升

【关于晋升】

晋升报告写什么?

晋升要回答几个事情,你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你怎么总结这个问题的;你总结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总结出来之后,你是怎么做的;做了之后,效果是怎么样的;以后还要做什么。

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望未来 这么一个架构。

如何评价核心技术的突破?

平衡好技术和实现商业/客户价值这两者的关系。

不同 p 级承担怎样的角色?

晋升看三个能力。第一个是管理能力,到高P还是要带团队的;第二个是专业能力,技术还是要讲专业的;第三是业务能力。三样东西很精通,可能会带一个很大的BU或者带一个很大的产品。大多时候要有两样。

从技术上来讲,P6、P7、P8是核心。P5、P6、P7,关键是要完成这个工作。P8 要求这套方法能够复制,在一个地方成功,在第二个地方也能够成功。

M4/P9是总监(Director),在英文里面就是导演,要导演一些东西,要做一些作品出来,一定是在一个产品链上有创新,能够 Hold 住这个产品,不断的创新。

P10了,这个作品是一个卖座的作品。不能说导演一部电影,就说你是导演了。你导演了一个电影,票房非常好,那是比较合格的P10。

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在哪?

候选人角色定位要清晰,评委要针对不同角色不同的能力要求来做评价。

你是一个Leader型的人,还是技术型的架构师,这两种人是不一样的。对于面试官来讲,如果完全是一种评价方法,基本上很多人会挂的。

在面试过程当中,要有一个清晰判断,包括他是做基础技术还是做业务(技术)的。

从价值层面上判断,做业务的人,重视对于业务的贡献;做基础技术,重视你在一个技术层面看到对于全公司的影响,这是完全两回事。

200513:晋升答辩七个小技巧

【晋升答辩七个小技巧】

  1. 展示你的核心能力,而不是罗列项目。(show your core competency,through projects)

a. 问自己:你想要展示哪些核心能力。
b. 通过对自己核心能力的展示,让通道面试官相信你具备下一个级别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c. 而且,你的能力是稳定保持在下一个级别上的。
d. 跳出项目,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有哪些提升,如何展现。

  1. 展示你的领导力。(show leadership in small wins)

a. 领导力:主动承担,积极推动
b. 让面试官相信:你可以承担更大更重要的责任。
c. 不一定需要 title 才去发挥,平常工作就可以展现:比如开发同学没等着产品经理来催进度,协调资源,主动和相关负责的同学解决。目标是在系分领域做到业界第一,这就是领导力。

  1. 深入思考。(think twice on why)

a. 项目的深入思考:
ⅰ. 同样一个项目,只记得完成了什么功能 or 清晰的分析架构设计,容错性,可扩展性,不同实现框架的对比
b. 深入思考的同学,比单纯执行的同学能承担更复杂和更重要的项目。
c. 产品经理要做开拓性工作,跳出功能和场景,考虑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如何挖掘价值,传递价值。产品创新要站在整个行业生态的角度去考虑和布局。
d. 站在更高的角度和格局上去思考和提高: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head above the cloud

  1. 强调数据度量(Emphasize more on metrics,less on idea)

a. 项目中,如何采集数据,建立度量,分析数据,是表现科学思考的重要手段。
b. 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c. 推荐书籍: how to measure anything,帮助你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体系。

  1. 知行合一。(Walk the talk,talk the walk)

a. 只是知道是不够的,要去做,不断的做,不断的思考。
b. 类比做投资的复利,积累的力量惊人。
c. 评审是对能力的检验,但能力的提高是在平时。
d. walk the talk,实践你所知道的。
e. talk the walk,讲你实践过的。
f. 平时walk the talk,评审时 talk the walk,一切就容易了
g. 平时walk the talk,评审时 talk the walk,一切就容易了。

  1. 陈述要简洁。(KISS:keep it Simple,stupid)

形式的东西:简洁

网络接口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 KISS:KISS:keep it Simple,stupid

PPT 要简洁,无关项目去掉,只突出核心能力。整个PPT都是围绕你的核心能力组织和展开,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这一个目标。

  1. 练习,练习,练习。(Practice,practice,practice)

再好的演讲者也需要不断练习。

乔布斯苹果发布会要练习几十次,精益求精。产品技术同学更要加倍练习。

200514:思考力

【思考力】

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

思考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人之思考是自己心智对意向(信息内容)的加工过程。任何思考的进行都是在联想,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

想清楚自己的优势,要表达的内容,目标群体想要听到的东西,主管师傅可以给你输入,可以帮你梳理,但是如果你本身的思考不够,自己没想清楚,无论怎么教你都无法准确的表达。

思考力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你是否能够真正的用心思考。

200515:言语激烈的对话

【言语激烈的对话】

当你和另外一个人因为方案上的分歧,而发生着一场言语激烈的对话,你会怎么做呢?

有人可能会选择这么干:我不听🙉我不认可,我觉得不应该那么干,我觉得这么干才对。这是拒绝沟通的态度。

有人可能会被对方的强势压倒,一直属于单向倾听的一方。这是过度倾斜的态度。

有人会认真听对方的讲话,也会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这是合作共赢的态度。

不同的态度也体现了各自的性格,并且会表现在方方面面。因此会渐渐形成性格适配式交往。也就是会对不同性格的人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把事情朝着聊成的方向靠,而不是朝着聊黄的方向走。

有时虽然看上去像吵架,只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也好过带着误解一起共事。

每个人性格都有所不同,并且到达一定年岁难以改变。所以趁着年轻养成稳重一点的性格,交流起来更舒服顺畅一些。

200516:同一件事为什么每个人看法不同

【同一件事为什么每个人看法不同】

人与人对于客观事实的看法不同,要么是对于事情的概念定义不同,要么由于信息获取的局限导致对于事实的认定存在差异,要么出于立场故意睁眼说瞎话。

所以如果一场对话要达成求同存异的目标,就要把概念统一,把信息对齐,把动机搞明白。

200517:我喜欢的方向

【我喜欢的方向】

先弄清楚什么是喜欢。

所谓的喜欢,是渗透到生活里的。比如上厕所会想,吃饭会想,甚至做梦都会想。当出现好点子,遇到好机会,会一点都不迟疑的展开行动。

虽说这里指工作中喜欢的方向,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如果一件事还不是你的正式工作,你只是纯粹喜欢它,你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你会把它当成自己必要的工作来做或者通过创业的方式让它变成真实的工作。

能让人持久的做一件事,一定来自真正的喜欢,也就是热爱。不论是做想做的事,还是陪想陪的人。

想陪的人还没遇到,想做的事我找到了吗?

什么时刻让我兴奋,让我充满成就感?

  1. 发现问题的时候【疑惑阶段,敏感的意识到异常,不符合常理】
    2. 问题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除的时候【追踪阶段,逼近真相】
    3. 洞察到问题本质的时候【锁定阶段,找到问题点】
    4. 产出设计方案的时候【解决阶段,对症下药】
    a. 产出一般性可落地的设计方案的时候【点对点解决问题,只适用于当前场景】
    b. 产出开创性高扩展的设计方案的时候【点对面解决问题,类似场景一并解决】
    5. 方案完美落地的时候【执行阶段,推动落地】
    6. 工作表现受到认可的时候【反馈阶段,闪光点持续升级,不足处反思改进】

从列表会发现这是一个问题解决的闭环,每个节点都有让我获得成就感的地方。这也比较契合我很早建立的一个观点,人生的本质就在于不断解决问题。

什么时刻让我觉得乏味,让我没有方向感?

  1. 简单重复的工作。【工具化或者外包】
    2. 产出投入比低的工作。【价值分析,及时止损】
    3. 偏执行缺乏自我意识引导的工作。【向决策层勇敢表达自己观点】
    4. 对自己职业燃料难以叠加的工作。【价值分析,及时止损】
    5. 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迷茫模糊的时候。【寻找牛人,理清思路】
    6. 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缺少资源支持的时候。【寻找资源,获得支持】
    7. 没有深度思考,只停留在聆听和浏览层面的时候。【问题驱动式思考和记录,输出倒逼输入】
    8. 没有落地成可复用的原理和方法论的时候。【提炼共性,抽象模型,实践SOP】
    9. 被繁琐的小事充斥,不能利用大块时间做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建立事情流入个人机制,等级划分】
    10. 孤单寡言,缺失陪伴。【寻找精神食粮,利用社交网络,丰富精神世界】

从列表会发现我们的工作生活,往往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但破罐子破摔以及一味地顺从忍耐并不会让事情得到改善,这时候需要有求变的勇气,走向不一样的层次。层次不同,看到的事情本质和享受的福利待遇自然有所差异。站在山底下和站在山顶上,看到的景色自然不同。

博主简介

个人介绍海报_不乱吗.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