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思考专栏每周日更新,本期覆盖 20210628~20210704。
本期分享我这周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210628:除代码能力外,高级工程师还需要什么技能
Camille Fournier 在他的博文中列了除写代码外,高级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技能清单:
- 如何主持会议。会议上说的最多和主持一个会议不是一件事。
- 如何在合理的时间内写出一个设计文档,获得反馈,并推动它解决问题。
- 如何指导处于职业早期的队友,职业中期的工程师以及需要技术建议的新经理。
- 如何满足那些想要谈论技术问题但他们不会真正理解的高级经理,同时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愚蠢。
- 如何向一个不理解某个技术概念的人解释这个概念。
- 如何影响其他团队使用你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采用他们自己的。
- 如何让另一个工程师以一种感激的心态向你寻求帮助,从而让他们为你做些事情。
- 如何领导一个项目,即使你并没有管理人。
- 如何让其他工程师倾听你的想法,而不让他们感到威胁。
- 如何听取其他工程师的想法,而不感到受到威胁。
- 如何放弃那个你建立起来的伟大事业,这样你就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 如何教导另一个工程师关心你真正关心的事情。
- 如何向利益相关者传达项目状态。
- 如何说服管理层,他们需要在一个重要的技术项目上投资。
- 如何构建软件,同时在过程中交付增量价值。
- 如何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将其社交化,并获得支持来执行它。
- 如何重复你说的话,直到人们开始倾听。
- 如何选择战斗。
- 如何帮助别人升职。
- 如何获得实际发生的信息。
- 如何找到有趣的工作,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你。
- 如何告诉别人他们错了但不会让他们感到羞耻。
- 如何优雅地接受负面反馈。
思考下,在工程师的岗位上,我们做到了哪些呢?
210629:写作的理解
写作是你对自己思想的研究和开发。 — David Perell
210630:医疗资源哪些地方最紧张?
衡量医疗资源紧张程度的一个指标就是 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这个指标越低,就意味着医疗资源越紧张。
一本杂志 做过全国城市医疗资源的排名,下面是2019年每千人医院床位数排名最高的30个城市。
你会发现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大城市都没出现在列表里,可见这些地方的医疗资源是有多紧张。这源自有太多的年轻人涌进大城市,但事实上,这些大城市很难有条件让大家都留下来。
因此,一线大城市更适合奋斗赚钱,列表中的城市更适合养老。
210701:全端 App 的时代
上周,微软发布了 Windows 11。最出人意料的是,它可以运行安卓 App!
仔细想想也不意外,苹果去年推出 M1 芯片,所有的 iPhone App 现在都能在 Mac 电脑上运行。
微软一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绝不能让 Windows 输给 Mac。所以,这次匆匆忙忙就支持了安卓。
他甚至来不及做自家的安卓应用商店,用户必须先安装亚马逊应用商店(下图),才能用上这个功能。微软就是急到这种程度,宁愿白白用自己的最新系统为别人引流。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手机 App 可以运行在桌面电脑,对于软件开发有什么影响呢?
显然,直接影响就是一条, 以后还有必要开发桌面版软件吗? 除了少数桌面专用软件,其他软件只要让手机 App 适配一下电脑,就不用发布专门的 Windows 版或 Mac 版了。
举例来说,Windows 运行微信,现在必须安装单独的 Windows 版,以后直接安装手机版可能就行了。对于用户来说,体验完全一致,不会有功能缺失;对于腾讯来说,可以少养一个团队,也不用操心跨平台移植的复杂性了。
以前,所谓的跨平台软件,指的是一套代码可以到处运行,但是必须每个平台单独编译一次,Java、 Go、Electron 都是这样。现在倒好了,连编译都省掉了,同一个程序不用修改,直接跑在手机、平板、桌面电脑上面,简直是软件开发者的终极梦想和福音。
所以,Windows 的这个新功能,使得手机 App 的市场一下子扩大到了桌面电脑,这尤其对于小团队是重大利好。
我的结论就是, App 开发将从多端并存,进入全端时代。 手机 App 会吃掉其他客户端,变得越来越重要;桌面 App 将会衰落,开发需求进一步变小。
不过,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报道,微软这一次采用了英特尔公司的桥接技术,让 x86 架构的 CPU 可以解释 ARM 指令,听上去很像是即时编译。但是那样的话,要是 App 用到了谷歌服务框架,应该怎么处理呢?另一方面,谷歌的 ChromeOS 系统,早就实现了在 x86 CPU 上运行安卓 App(通过一个虚拟层),性能挺差的,体验也不好(比如窗口无法放大,很多操作不支持鼠标)。
但是不管怎样,全端 App 肯定是未来的方向,上面这些问题,相信最终都可以解决,尤其对于苹果的设备,硬件的兼容问题是不存在的。
我建议,程序员朋友可以多关注这个方向,手机 App 如何适配桌面大屏幕,这可能是下一个热点领域。
摘自: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5 期):全端 App 的时代
210702:我为什么公开发表博客文章?
八年来,我在个人网站上发布了100多篇文章。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在写?
我想了想,写作博客其实对我有很多好处,所以我才会有动力。
(1)它使得我把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了,便于回过头查找,重新温习!
(2)当我写作时,为了理清思路,我经常会有新的疑问,从而去做一些额外的研究,这意味着写作博客让我在某个主题上学到了更多!
(3)认真花时间把自己的写法写出来,并放到互联网上,这迫使你思考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有意义,从而发现哪些题目是真的有价值。
(4)文章发布以后,会有很多读者反馈,通常可以帮助我改进写作,学习新知识。
(5)我的文章可以帮助其他人!我写文章通常是因为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经过探索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就把这个答案写出来,其他人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参考,这让我感觉很好。
来源:https://jvns.ca/blog/2021/05/24/blog-about-what-you-ve-struggled-with/
210703:互联网内容都是暂时的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删除了自己的博客。她在博客里面,记录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和二十多岁时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她现在可能觉得,这些看法很幼稚,不想再保存下去,就删除了自己的博客。
我觉得很可惜。多年以后,她如果再想看看自己年轻时的想法,就再也没机会了。
你把内容发布到互联网,跟写在纸上是不一样的。纸上的内容可以一直保存下去,但是互联网不行。虽然某些网上的内容可以持续存在数十年,那只是因为某些人或组织愿意为托管成本付费,服务器、电力和带宽都要花钱。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存在多久,完全取决于托管它的当事人的价值观。
与纸上的内容相比,互联网内容的存在期限都非常短。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你张贴到互联网的内容,不久以后就会永远消失。
虽然很多网上的内容毫无价值,但是有一些写得很好,发人深省,消失了十分可惜。这令人沮丧,那些消失的内容就像一个搬走的老朋友,等到你再想起他时,再也找不到他留下的任何踪迹了。
来源:https://cheapskatesguide.org/articles/transitory-internet.html
210704:2021 上半年,写给自己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就是每过半年,给自己写一封信,已经是第三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