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投资笔记定位
【投资笔记定位】
当今社会,生存要么靠别人施舍,要么靠自己赚钱。
别人是不可靠的,真正能信任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养活自己,甚至养活家人。
赚钱的核心逻辑就是投资。
投指投入时间或精力或金钱。
资指资源。比如人力资源,地产资源,金钱资源。
最常见最普遍的是人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所以打工赚稳定的工资居多,但这些都是主动收入,一旦停止打工,收入也就断了。
聪明的做法就是,在现金有一定积累的时候,买入其他资源,享受其他资源增值的红利,也就是钱生钱。
本模块比较记录后者的投资方式。
这里记录收集的以及原创的投资相关信息,知识,洞察和智慧。https://www.yuque.com/woniu666/tools_and_notes/egko3b
201013:被投诉的经历
【被投诉的经历】
上一次被投诉还是两年前,不记得是不是失恋那会儿,因为发布不积极,没有即时给到时间点,PM 就投诉到我老板那里。后来积极配合了一下。
今天业务侧有个需求,路子比较野,想和我对接,又不走正规流程提需求给我,就要直接和我调试。我就告诉对方,先对齐需求,给到我的 PD,我再统一对接。本以为很有原则,结果对方觉得这流程太长影响效率,给我老板讲了。导致我花了几分钟时间,和老板讨论了下效率和规范的问题。
无非是二者之间的妥协,好像大家希望效率可以更高一些,提升灵活度的同时,不免就牺牲了规范。
201014:架构的边界&情绪化的对话&不合拍的人
【架构的边界&情绪化的对话&不合拍的人】
做技术这么久,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定要划分好架构边界。所谓边界,就是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哪些事情是你的业务范畴,那你就要承接这些需求。哪些事情是其他团队的业务范畴,那你把这些需求交给他们会更加合适。
这是架构意识,不是工程能力。
很多技术人包括初进职场时候的我,不具备这种意识,如果没有师兄挡刀,明确告诉你这件事不该由我们做,给另一个人做会更好,那只会让自己负责的业务愈加分散。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刻都有这样的师兄,因此你需要养成自己的判断。
你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决定了你的核心职能。我的一个思路是,全局去看一个需求的实现路径,明确现状和目标,然后针对性的明确相关方,相关方可以从组织架构树中去找,然后去推动或者配合需求落地。
比如客户端上的首页的一个页面透出需求,我了解到现在一般的实现方式是客户端直接调用我负责的系统服务,然后返回结果。但在架构分工上,我是作为平台层,上接业务层或者说行业层。不直接对客户端,这是我的一个架构边界。因为过去架构简陋,新架构需要中间业务层。我就去组织架构树中去看,哪些团队可能和首页业务相关,然后去找负责人沟通。对方愿意承接,那整体的架构设计就很清晰,能够排期落地。
工作的边界,个人能力的边界,人际关系的边界都需要清晰化,模糊地带总容易猜坑里。
另外今天的一次会议里,有个同学的发言有很明显的情绪化。三个人的会议,另外两个人的对话,其中一个人说话明显很冲。我作为第三者明显感觉不适,还好另外一个人一直是以沟通的态度讲话,没有把要解决事情的会议演变成要解决人的争吵。
我还是觉得,不管个人遇到什么事,还是不要把由此引发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要抛给与之毫不相干的人身上。这也是一种尊重。
另外,和不合拍的人共事很难受,所以要珍惜那些与你合得来,让你办事超级顺利的同学。
201015:今天二十六
【今天二十六】
今天要不是我姐给我发红包,我都不知道自己刚好二十六。
二十二的时候大学毕业,转眼过去三年多。一座城,一间房,一个人,一份工作,一个公司,一个团队,好像一直没变。但也是这份专注,获得认可,三年两次晋升,从不愿开口讲话,到现在有底气的和高层谈方案谈边界。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但有得就有失,我也错过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二十六以后,我希望能有所突破,多追求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和人。
201016:如果给你1w月薪,你会放弃211的研究生offer吗?
【如果给你1w月薪,你会放弃211的研究生offer吗?】
知乎看到一个问题,简单回答了下,答案如下:
没有详细的背景,具体的情境的提问都不是好问题。
因为你做出一个选择,基本不会是单一因素的二选一,肯定是综合考量。你的问题大方向上看是工作和读研的选择。
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你选了其中一个,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另外一个。那做出选择的成本就是你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什么是好的选择,从收益角度上来看,是成本最低的选择,成本最低的选择就是要做到代价最小。
1w 月薪和 211 研究生 offer 哪个更值钱?抛开其他因素不谈,1w 月薪对于毕业生来说在三线城市每月除去开支富余很多,在一线城市基本刚够生存。211 研究生是教育学历,伴随终生的东西,会是未来工作的敲门砖,也是人际交往的门面,更重要的是学校带给你的资源会很丰富,尤其是能够链接更多的人。
我一直觉得,刚毕业,钱不是那么重要,成长更重要。能带给你成长的,是好的平台与导师。而这样的载体,是好的企业和学校。所以如果问题变成名企和名校如何选择,我还会犹豫。这个问题里,根本不具备吸引力的薪资和名校如何选择,毋庸置疑,肯定选后者。
201017:创业的凸函数和凹函数
【创业的凸函数和凹函数】
著名畅销书《黑天鹅》[4]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以前是纽约大学的数学教授,后来从事数理金融和风险管理。他写了很多科普文章,使用数学概念去分析各种现象。
他有一个说法[5],我觉得很新奇。 他说创业的时候,要考虑创业方向是凸函数还是凹函数。
简单说,凸函数(convex function)就是函数曲线开头向上(下图左),凹函数(concave function)就是函数曲线开口向下(下图右)。
塔勒布说,最好的创业方向是下面这种曲线。
上图的竖轴是收益(正向为盈利,负向为亏损),横轴是各种外部因素(正向为有利因素,负向为不利因素)。创业开始时,你的收益是零(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好的创业是这个样子:外部环境有利时,你的收益会快速上升,并且上升空间是巨大的;外部环境不利时,你的亏损会缓慢累积,并且最大损失是有限的。这种曲线正是凸函数,如果反过来,你的创业是凹函数,那就完了:盈利有天花板,上升缓慢,亏损则可能无限地快速上升。
举例来说,你的创业项目是一个开源软件,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你还辞职来干,那就属于凹函数创业。你会很辛苦,万一创业失败就会很惨。
有些年轻人“裸辞”,没找到下家就辞职,这种行为也属于凹函数。如果找到的还是同类工作,工资能高到哪里去,万一找不到,就会长期失业,处境更被动。
这种使用数学概念分析日常行为,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是我佩服西方学者的地方,他们似乎特别善于将各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模型化(modelization)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就叫“抽象化能力”,特别值得学习,能把具体的东西变抽象,也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具体。
201018:今天的失策
【今天的失策】
今天有点困,听演讲直犯困。
今天把拍一拍改了一下,避免秃头的诅咒一语成殇,结果小伙伴手机拍了下我后脑勺,确实感受到了趋势,护发我要赶紧排上日程。
今天做了个失误的决策,就是上了一个不该上的顺风车。让我提前十分钟上车,结果等下一波乘客就等了一个小时,接着还有下下一波乘客,这是一辆七座车,回上海,还是先送了她们,最后送我,绕路好久。
坐高铁三个小时的车程,非要选择五个小时的顺风车。等那几个女孩的时候我就应该果断下车,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我实践的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