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1. 诱饵效应。
    2. 比较心理。
    3. 价值错觉。
    • 我们心里并没有一个内部价值计量器,来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的真正价值是多少。相反,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我们不但喜欢将事物与事物比较,而且喜欢比较容易比较的,避免不容易比较的。

    • 多数人只有到了具体情境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经济学人》杂志购买,电子版59元,印刷版125元,电子+印刷套餐125元,人们通常会通过对比选择出电子+印刷套餐(P4)

    • 菜单上主菜的高标价能给餐馆增加盈利,即时没有人来点。因为尽管人们一般不会点菜单上标价最高的菜,但很可能点排位第二的菜。(P6)

    • 选择房子的时候,给出三个选项,一个是现代式,一个是传统式但设施老旧,一个是传统式同时设施优质,人们通常会选择最后者。第二个选项是个诱饵。(P10)

    • 选择旅游地点的时候,给出三个选项,一个是巴黎,一个是含早餐的意大利,一个是不含早餐的意大利,人们通常会选择含早餐的意大利。(P12)

    • 烤面包机的销售。公司一开始推出一款新型小体积烤面包机,买的人较少,后来推出同样功能但是体积更大的烤面包机,后来大家都开始买小体积烤面包机(P16)

    • 钢笔与西装。同样是步行2公里,节省15块,人们愿意去买钢笔(30块降价15块),而不是买西服(600块降价到585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