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搞清正在解决的问题和服务的客户

  • Instagram创始人在白板上的头脑风暴:首先,弄清楚自己正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次,用最为简单的方式去解决他。这两点在日后也成为两人领导理念的基石。他们在白板上写下三个重要问题:

    1. 3G蜂窝网络上加载照片的时间太长
    2. 手机像素比数码相机像素差一大截,人们不好意思分享手机拍出来的照片
    3. 把照片分别上传到不同的平台很麻烦
  • Instagram创始人在3G iPhone时代做出的预判:“会有一个拐点,从某一刻起,人们不再带着相机去拍照了,这项功能有一天会被手机代替。” Instagram的员工开始更加坚持一个观点,这款应用应该是关于美与艺术的。

  • Instagram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创造力,因此他们需要利用伙伴关系以及社区建设团队所建立起来的联系,保证顶尖用户确实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时尚社区是将Instagram视觉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关键。时尚博主和模特已经在使用Instagram了,所以Instagram只需说服全世界的时尚主编人很对待这款应用即可。

  • 你发布的内容都只属于你,这才是创始人们想要的。Instagram的力量不在于发布的内容,而在于这些内容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因为Instagram上没有转发,所以重点不在于新闻和信息,而是关于个人,关于他们想要向世界展示什么。

  • 斯特罗姆告诉他的公共团队,他想向媒体承认,Stories是Instagram抄袭Snapchat,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有着相同的名字。这一直觉判断很准确,因为媒体对这一举动给出了好评。所有的主要新闻标题都使用了类似复制这样的词。斯特罗姆并不否认这一点,从而使批评都失去了动力。

  • Intagram每个月活跃用户数高达10亿。用户期待这些照片或影像可告诉别人自己是谁,或是自己期望成为什么样子。用户想通过和他人互动,用互相点赞留言这样的方式,来建立更深入的关系、拓宽自己的人脉,或建立自己的品牌。

深入考虑人与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 Intagram独特的运营范式,通过推荐优质用户来打造流行元素。在Instagram上,点赞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轻敲两下照片就可以完成,无须花时间去找一个特定的小按钮。而且与Twitter和FACEBOOK不同的是,这个应用不需要人们花心思去想文案。使用滤镜可以让Instagram的用户以一种更有趣、更美丽的形式去呈现自己原本没那么亮丽的生活,这也是Instagram能够走红的原因。Instagram借用了Gmail的小技巧,在用户还在决定用哪个滤镜的时候就开始上传照片。

  • 如果增加了转发的功能,那么Instagram推荐并展示优质内容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并且每个人都会变得只关心怎么让内容得到疯狂转发。Instagram的受众与FACEBOOK不同。FACEBOOK需要使用真实姓名,而Instagram允许匿名;FACEBOOK有转发和超链接,而Instagram没有;FACEBOOK需要互加好友,而Instagram则不需要回关。

  • 社区团队的职责就是每天在@Instagram上发布有趣的内容,这样,每个关注他的人都会有东西看,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使用新产品。社区团队成员帕拉梅专程飞往纽约教Lady Gaga如何使用stories。

  • Instagram上的所有内容都是以时间先后排序的,但这一方式无法让每天都使用应用的用户有足够的参与感。Instagram想出来的最佳方案就是打造一个算法来改变内容顺序。这个算法不再把最新发布的帖子放在最前面,而是会把用户的朋友和家人发布的内容放在公众人物发表的内容之前。他们不想让Instagram渐渐成为一场为了出名的竞赛。于是Instagram的员工删除了一项他们认为正在助长该问题的功能,基于算法的流行页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难被操控的探索页面。起初,页面上的所有分类,从美食到滑雪,都是由社区建设团队的成员亲自挑选的,而不是自动筛选。

  • 建立instameet用户见面讨论社区。

Instagram发展自身矛盾带来的扭曲

  • Instagram将会超越他原本作为摄影师和工匠的创意空间的初衷,成为一种人们打造公众形象并以此谋利的工具。
  • Instagram用户的成功路径十分清晰,只要在某一标准上比别人做的更好。你要做的就是创建合适的内容,从视觉上吸引人,或者有一个发人深省但积极向上的标题,就可以引发一定程度的赞许。同时,这些活动渐渐渗透进实际生活和真实的商业决定中。创始人一开始想创建Instagram是能够激发艺术性和创造力的,并且能够开大一扇窗,让人们瞥见他人的生活,但这种愿望正在被Instagram推崇的标准所扭曲,并且把这个应用变成了一款争强好胜的游戏。

预加载策略

  • 只要一个用户打开Gmail.com并输入用户名的时候,Google就会在他输入密码的那段时间里下载他收件箱里的数据。那么在他点击登录的时候,就已经有几封邮件可以被查看了。这样,无需提高网速就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 Instagram借用了Gmail的小技巧,在用户还在决定用哪个滤镜的时候就开始上传照片

Instagram改变的用户和企业行为

  • Intagram的故事归根结底都是资本主义与自我意识的交汇:他讲述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了保持他人眼中自己光鲜亮丽的形象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
  • 在使用Instagram时,青少年的照片图库里通常有几十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他们会精心挑选最完美的一张,把不完美的地方修饰一下,然后才会发布出去。并且如果发布的照片得到的点赞数少于11的话,他们通常还会把照片删掉。用户希望每张照片能有超过11个点赞,这样照片下面的点赞数的名单就会变成一个数字。一些年轻人会定期删除所有或大多数照片。
  • Instagram已经不仅仅是社交生活了,他已经融入学生的职业规划。
  • 在Burberry的T台上,他们改变了以往的走秀方式。首次播放音乐,并邀请非专业摄影师,特别是Instagram上的街头风格摄影师,用苹果公司提供的新款IPHONE记录时装秀的全过程。
  • IPHONE首次推出了方形照片的选项,这样消费者在拍照后不用进行变形或编辑就能直接在Instagram上发布。
  • 世界各地新开的咖啡馆大部分根据Instagram上流行的风格进行了装饰。一些爱好者已经开始经营起小型的摄影事业,他们赚了足够多的钱,所以辞掉了原本的工作。
  • 一方面,这种需求让人们更多的走出家门,去探索新的地方;另一方面,照片上原本环境优美的地方因为过度使用以及游客留下的垃圾而遭到破坏。特洛尔腾是挪威境内一座特别适合拍照的悬崖,他的游客数量从200年的500人增加到了2014年的4万人。
  • 随着Instagram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他的病人对于如何拥有一个有趣的账号这件事就变得越来越焦虑。

FACEBOOK的策略

  • 扎克伯格: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出能够打败FACEBOOK的产品,那其他人迟早会做出来。

  • 最大限度的频繁使用目标FACEBOOK让尽可能多的人最大限度的频繁使用FACEBOOK。打造什么新功能、如何设计、放在应用的什么位置、如何推向用户。公司的每一个活动与决策都源于对发展近乎宗教般的狂热,这种狂热被当做道德使命一般灌输给了员工。

  • 监控用户一切行为FACEBOOK会自动记录用户每一个细微的操作,不仅是他们的评论和点击,而且包括他们输入却没有发送的文字,在浏览时停留了很久却没点开的内容,以及人们进行了搜索却没有添加好友的用户名字。

  • 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权访问整个FACEBOOK的代码库,并且可以在不受过多监管的情况下就对产品进行修改。他们唯一需要证明的就是自己的修改导致某些重要指标(如用户使用时间)的增长,不管这个增长有多少。

  • FACEBOOK能够获取并追踪人们在手机上使用其他产品的频率,这些数据形成了针对潜在竞争对手的早期预警系统。如果FACEBOOK可以打造一款类似的产品并且最终有可能拥有更多的用户,那么他们会立即尝试开发。如果这样行不通,他们就会尝试收购,正如他们收购Instagram那样。对于FACEBOOK来说,要么收购,要么竞争。

  • FACEBOOK不仅能够知道人们在使用什么应用,还能知道他们的使用时间,甚至是在不同页面的停留时间。举个例子来说,通过Onavo提取的数据,FACEBOOK就能知道stories是否比Snapchat中的其他一些功能更受欢迎。

  • FACEBOOK的发展秘诀在于:发送通知和提醒邮件,清除注册障碍,理解数据,以及防守。

  • Instagram的社区建设团队主要负责写博文推荐有趣的用户以及支持用户的活动,但这违反了FACEBOOK另一个核心原则,即FACEBOOK只专注于成规模的事情。FACEBOOK不会接触他们的超级用户,因为不管这个用户的影响力有多大,从战略上来说,与整体用户相比都不值一提。

  • 转发策略的弊端:内容低劣FACEBOOK的员工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分享是完成连接世界这一任务的关键,于是他们运用一定的策略使分享成为一种习惯。但是疯狂转发存在一个隐患,他会使FACEBOOK的用户沉迷于低质量的内容。

  • FACEBOOK已经变成了一个泥潭,里面充斥着由专业人士制作、诱导点击的视频内容,这些专业人士加剧了一个问题,普通人觉得他们已经不需要发帖了。而Instagram则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们不断优化程序,以求增加发帖数量。平均而言,每个人会漏掉内容推送中70%的帖子,新算法确保用户看到的那30%是最好的30%。当进行盲测时,用户更喜欢算法版的,当被告知这一版本使用过算法后,他们则说自己更喜欢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版本。

  • FACEBOOK通常会县发布尚未完成的产品,然后利用反馈实时进行调整。

  • 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的用户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他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让用户在FACEBOOK上花尽可能多的时间。

几个社交类产品的对比

  • 如果是FACEBOOK是关于友谊的,Twitter是关于意见的,Instagram则是关于体验的。FACEBOOK绝不会人为筛选新闻推送,但Instagram热衷于挑选最佳的内容。与FACEBOOK以数据为导向的决策不同,Instagram的选择完全是由员工的个人品味决定的。Twitter的根基在于现场直播预计疯狂转发,他们会希望明星去分享能够引起讨论或引起大量转发的话题。Snapchat已然成为每个人发布自制电视真人秀的一种方式。

  • 事实证明,在Instagram上展示完美生活的压力实际上不利于产品的成长。而对于如今强大的竞争随手Snapchat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 用衡量指标来定义产品会更容易,FACEBOOK是点赞数,YOUTUBE是浏览数,Twitter是转发数,Instagram是粉丝数。

其他经验

  • GOOGLE色彩测试实验GOOLGE搜索负责人进行了注明的色彩测试,通过测试41种不同的蓝色阴影从而找出能够使公司的超链接得到最多点击量的颜色。测试发现,相比偏绿色的蓝色阴影,使用偏紫色的蓝色阴影能够为公司带来每年2亿美元的增长。

  • 西格勒在TechCrunch撰写的产品打造方法:第一步获得大量用户,第二步让品牌充分利用你的服务,第三步让名人使用并推广你的服务,第四步成为主流。

  • 如果用户一旦在一个平台上开始形成社交网络,他们就没有理由去加入另一个更小的平台。只有在社交网络足够强大并且足够有价值,广告或其他手段都无法劝退用户的时候,才能考虑赚钱的事。

  • Instagram威胁到了FACEBOOK最想从用户那里得到的东西:时间。

  • 小有名气的人会在Instagram上假装自己很脆弱,这样他们就能借此去卖自己假装很喜爱的产品,这些产品维系着他们假装真实的生活方式。一连串刺激人们欲望的品牌帖子会操控人们的感受,让他们对自己的平凡生活感到不满。

  • 当人们可以将其他用户的内容转发到自己的页面后,他们就不再有动力去创造那些耗时耗力的创意作品了。几年之后,除了专业人士之外,Vine上几乎没有其他原创内容了,因此那些明星认为自己有了筹码。20名顶级用户联合起来和Vine进行谈判,他们要求Vine向每人支付100万美元,他们才会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每天发帖。Vine拒绝了这个提议,最终明星也不再使用这款应用了,因此Vine最后也被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