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最近收到了很多工作1-3年的面粉们发来的求助,他们有的将简历和作品集发出去后就石沉了大海,有的好不容易找到了新工作却还没有过试用期就被辞退了,还有的说自己突然就感觉不会做设计了,被打击后开始自我怀疑,一度情绪失控崩溃到想哭。
后来有一位才工作了几天就被辞退的妹子跑来向我倾诉,说了一大堆自己的遭遇后,妹子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婷姐,你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也这么难吗?”
我心想:“难啊,当然难”,但我还是告诉她说:“我专门写一篇文章来给你们解答这个问题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其实,以设计师这个职业来说,刚出来参加工作的人,哪个不难呢?当然是各有各的难。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得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没有做好,才会导致自己陷入各种困难的境地。
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大家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1、步入社会的头三年,你会经历哪些苦难?
工作的头三年,以下这些苦难你至少是会遇到其中一个的,你也时常会感觉自己很无助很失败,因为:
关于工作:费劲了千幸万苦找工作,可是去入职了才发现,其实是没有人愿意带你的,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帮助你(如果有的话,请珍惜);
关于学习:知道自己应该多学习,但是想报班学习却没有钱,想自学但是不知到去哪学,找大神请教可是人家也没有义务指导你;
关于生活:除了你的父母以外,没有人会关心你住的好不好,你的钱够不够花,为了节省开支,这个阶段的你居住环境应该挺差的;
关于情感:已经谈了恋爱的会时常因为钱不够花、对方不够爱自己而争吵等,而没有恋爱的人,多半是因为你爱的人不爱你,而好不容易有个愿意爱你的人,你却又看不上;
关于人际关系和友谊:因为不善于交际,所以你其实并没有什么朋友,在公司里也没有什么说的上话的人,而同学们也都鲜少联系;
除此之外,你还会遭受一些小人的恶意诋毁,被人诬陷或讽刺,被人不理解,也没有人会真正的关注你,在乎你的感受等等。
总而言之,这些困境其实是工作头几年出身平凡的我们几乎都需要面临的现实。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2、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的根源是什么?
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先不要急着去抱怨和自暴自弃,因为接下来我想给你们一条条去分析,为什么你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你只有找到原因了,你才可能去解决这些问题,你的现状才会得到改善。
那么,我还是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2011年我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其实还算顺利的,找工作只花了三天时间,只跑了一家校园招聘会就顺利拿到了一家在当时来说很不错的公司offer,那家公司在杭州。
杭州这个城市我很早就听说过了,是一座很美的城市,所以虽然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去工作,但我还是带着美好的期待入职了,事实证明,杭州这座城市的风景确实挺美的。
可是入职一段时间后,我就感到迷茫了,我也感觉非常孤独。
因为后来我才发现,像我这样刚入职的新人其实是很难被委以重任的,只能一直负责打杂或者配合做一些小型的设计项目;
虽然每一个新入职的新人都会被分配师傅指导工作,但其实我根本就不敢找师傅请教,因为我害怕看别人的脸色和不被理睬;
尤其是一到了周末,本省的人基本都回家了,有男女朋友的基本都过二人世界去了,而我一个外地人,积蓄没有积蓄,对那里又人生地不熟的,所以周末基本就是窝在宿舍或者公司里。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这样的日子过一个月也许是没问题的,但是过了1年我其实就受不了了,因为我没有感受到成就感,我没有方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更没有钱。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太无趣了,关键是当时的我也不爱学习,因为我不知道该学习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我的脑袋是空白的。
后来我就筹备着回武汉发展,我想着也许回到离家人近一点的地方也许我的生活状况会有所改善吧。
可是当我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我居然没有一份像样的作品拿的出手,而这个现实还是我准备回武汉发展找工作的过程中别人给我的反馈:我的作品太少,又没什么含金量。
那时候的我才刚毕业一年。
后来我又投了好几份简历,全都没人要我,其中有一家专门做婚礼网站的公司我当时还是很想去的,所以在投了简历无人回应之后,我找到了他们的官网,加了客服的qq,我说:“我真的很想进入你们公司,可以把你们总监的联系方式发我一下吗,让我直接和他沟通一下好吗?我相信自己是有潜力的,给我一个机会吧”。
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请求,可是最终被客服拒绝了,而我当时还很稚气地回了客服一句话:“总有一天会是我来挑选公司,而不是让公司来挑选我”。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哈哈哈哈,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幼稚也很可笑啊,同时也反映了我当时的情商和阅历都蛮低的
。
不过现在想一想,真的庆幸还好他们当时没有招我入职去这家公司上班,因为就在前几天有一个婚礼行业的人找我做海报,给我的报价是1500元一套,居然还说是行业内的最高报价了,一套有20多张照片要做成海报啊同志们。
也就是说,他们这所谓的行业最高报价平均下来他们一张海报的设计费才100元一张都不到,如果这是真的话,我只能说,看来我当初选择了电商设计真的是明智的,毕竟做电商设计还是有钱途得多
。
那啥,话题扯远了,至于后面的一系列的苦逼遭遇,因为篇幅所限,我就不细说了。
反正现在的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我了,我这些年的变化也的确非常大,你们从我的文章和朋友圈里应该就可以感受得到这种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心态和生活状态上的转变。
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我在遭受了一系列挫折后,我会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问题,然后去调整改变,比如毕业一年后我在求职受挫以后,我想了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其实当年跟我一起入职的小伙伴,我和她其实是被同一个师傅带,但是师傅却更愿意和她走得近,更愿意指导她,更愿意把好点的项目分给她做,而不是同样的对待我?”
“为什么同样是外地人,有的人却很受欢迎,很容易就结交到了朋友,而我却没有朋友?另外,我为什么要那么在意自己是不是受欢迎?”
“为什么看得上我的公司都是些很小很小的公司,而我看得上的公司,投了简历杳无音讯不说,就连我不要工资去想去入职人家都不愿意收我?”
“虽然我当时的情况应该算是很穷困了,可是为什么有一些看起来比我还穷困的人,却过的比我开心呢?”
等等等,我想了很多一系列的问题。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后来我想明白了,是因为那时候的我很自卑,没见识,情商低,所以导致我说出来的话总是不那么讨人喜欢;是因为我不够独立,总寄希望于别人,希望别人可帮助自己,但是自己又不够有价值,才导致自己每天都在失落中度过,活的不开心。
总接起来说,是因为我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的界限,不懂得合作交往的前提是价值对等和互利,也就是不懂得人性。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明白自己需要调整和改变的方面就太多太多了,这可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去改变和调整的话,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艰难,但是如果我从现在开始,就一点一点去改变和调整,那么1个月后、1年后、10年后会有什么改善呢?我不确定,但是我很想试一试。
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与其无聊发呆和自怨自艾,不如就干脆就把时间用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看书,比如去运动,比如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我当时是选择了培养摄影这份兴趣爱好),而我是认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设计师的,所以我选择了去逛设计论坛,然后私底下学着别人临摹和做练习。
而且这些事情其实都不需要花很多钱,只是需要花时间,反正,像我们这种接近一无所有的普通人,最不缺的其实就是时间了。
这就是我当时初入社会工作的头几年,从新鲜状态到迷茫状态到觉醒后的一种心态转变。
总之,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你现在所遭受的一切挫折其实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已,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能帮助你跨越这个阶段的,唯有学习、练习、多思考和坚持。
3、思维决定行为,所以下面这些思维误区是需要注意的
从迷茫到觉醒,有了思维觉醒你才会下决心去付出行动,这就是思维决定行为的一种表现。但是,即便是你已经知道了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可真要去做出改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并且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这时候,给自己树立一些正确的思维观念以及学会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会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很多,具体的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1)学会变通,不要一根筋
很多人之所以感觉工作很难做,生活很难过,其实是因为没有学会变通,太一根筋了。
我举个例子几个例子。
有一次一位面粉向我抱怨说,有个甲方太难搞了,他们公司的设计师给那个甲方做了好几版菜单的设计稿,结果甲方都不满意,非要设计师按照他找的参考做个一模一样的出来,还被甲方diao了一顿说:“你们难道抄都不会抄吗?我不要你们自由发挥,我就要这个一模一样的”。
这位面粉非常苦恼,花了那么多时间认真对待设计,结果甲方爸爸并不领情,而他又不愿意按照甲方的要求来,就这么僵持着。
我后来给他说了一句话,我说:“你就按客户的要求做吧,快速搞定,不要跟钱过意不去,你自己私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一版设计稿当作作品就好了啊”。
结果他就豁然开朗了。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其实很多设计师都是这样的,恨不得要把每一个项目都当作自己的私人作品集来做,但如果客户那边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了,并且客户跟你其实并不熟,他也并没有太认可你,他又急着要用,那么你就不要再继续在他面前坚持自己的想法了啊,因为你改变不了的,还是赶紧把他伺候好完事儿吧。
因为客户的种类其实也是多种多样的,也并不是每一个客户都有好的审美、开明又前卫的思想、时间充裕可以让你不断的去尝试、钱给的多还好说话等等,但是,当你自身的能力确实很厉害了,相当的专业了,你遇到这种优质客户的可能性才会大一些。
否则的话,多半都是别人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而不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那么,提到专业性,这里还有一种不懂变通的现象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老板或客户要求你把字放大一点或者logo放大一点,那你首先不应该是有抵触情绪,觉得这样做会破坏你的画面美感,觉得他们审美low,而应该去想一想他们提这种要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某个视觉信息不够突出呢?还是因为页面的促销氛围不够浓烈呢?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改善的方法就多了去了,比如从色彩、字体粗细、间距比例、氛围点缀等等各个角度去调整其实都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然后你再去平衡这些点,让这个页面既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又不失美感啊,这其实是不矛盾的。
(2)你是设计师,就不要带着艺术家的唯心主义心态去做事。
有一次我安排我的助理做事,我叮嘱她说在确认交付之前一定要再三检查,我还开玩笑说:“如果出了差错你自己要负责的”。
结果她给我来了一句:“那可不行啊,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标准不一样,有的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但是你非要觉得这是问题,那怎么办呢?要不你给我制定一些标准吧,我按你说的标准来”。
嗯,她的提议很不错,我得制定一些标准才对,但是她前面这一段颇具艺术家心态的话我可就不认同了。
因为,什么叫“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标准不一样,有的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但有的人却觉得这是问题“?
首先,我举几个最基本的例子,做设计抠图要干净、画面要流畅、相同地位的信息文字不要有大小粗细或明暗的差别、设计稿里不要出现漏字或错别字的情况等等,这些都只能算是基本的设计常识,都称不上是什么标准,我指的不要出差错就是这些基本的常识。
其次,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你的确是可以抱着这种非常随意非常佛系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就像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活法一样,这种心态的确是可以减少很多烦恼让你生活的更加轻松是真的。
但是,如果你是要为老板服务,为顾客服务的话,那是千万千万不要用这种心态去处理事情的,而应该尽可能地多去为你所服务的 人着想,减少他们的麻烦,同时不要怕麻烦自己,要对自己要有高要求和标准,把越来越多的标准变成一种常识才对。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因为当你为他人服务的时候,你是要从别人那里获得报酬或其他其他等价的回报的,这可由就不得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因为,你可以想象一下以下这些场景:
想象一下你去网购,你在网上买了一条裤子,结果裤子破了一个小洞,你去找客服说裤子破了,需要换货,结果客服说以她的标准来看这个小洞并不影响穿着和美观,这不是质量问题,所以不换,那么,你觉得你会不会气炸?
再想象一下你去餐馆吃饭,你明明点了一份脆皮鸭,结果菜上来后你发现这脆皮鸭根本就不脆,而是软塌塌的,于是你去找服务员要求更换,结果服务员说每个人对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他觉得现在明明就是脆的呀,说不能换,那么,你是不是又要气炸?
大家可不要小看我这里指出来的这个认知方面的问题啊同志们,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普遍的。
总而言之,为人处事方面,你随性一点,对别人的要求和标准低一点是好事;但是如果是为别人做事的话,麻烦还是多换位思考一下,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高一点才对。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3)不要一受到点挫折就去怀疑行业,而应该读去反省一下自身
很多人都说做设计做不下去了,觉得看不到头,所以想转行,然后我就会问他:“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在这一行做不好,去另一行你就能做好呢?”
结果他们大多数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些人转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更爱想要转的那一行,而多半是因为想要逃避正在从事的这一行所遇到的麻烦罢了,以为转行就可以逃避这些困难和麻烦,以为转行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殊不知,逃避是没有用的,有些困难你不跨过去,你不坚持下去,你是永远都吸取不到经验教训从而成长起来的,而一旦你跨过去了,这些经验和经历就会成为你的财富,你可以运用到其他很多地方的,所以到时即便是转行了你也同样容易取得成绩。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所以我发现了一些现象个,比如很多年过30岁了换了四五个行业,每一份工作只做了一年不到的人,换来换去还是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还有一类人,他们就是一门心思去专门研究某一行,不断底去学习积累和充盈自己,结果就成为了这一行里的佼佼者,而且在研究这一行的同时,因为学习需要,他会自然而然的扩展到其他的行业里去,从而不自觉地就把自己变成了专于某一行但同时又精通其他行业知识的人。
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啊:一行行,行行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下次当你想转行的时候,可以先问自己2个问题:转行是因为确实不爱目前的职业,感觉太痛苦了吗?还是想找捷径想逃避呢?
如果是前者的话,我觉得你是可以换个更喜欢的行业试一试的,毕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做出成绩,而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因为逃避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坚持下去才是正解。
(4)好高骛远和深谋远虑还是有区别的
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其实是混淆了好高骛远和深谋远虑的概念的,前者是是指眼前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就不切实际的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后者是指计划的很周密,考虑的很长远。
这2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虽然有目标,但是却没有计划和方向,只能盲目的焦虑,而后者是有计划有方向的一步步去为了这个目标作准备,意志非常坚定。
那么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这位面粉的情况,你们觉得他这是好高骛远还是深谋远虑呢?
很明显,他其实是属于前者的,明明是好高骛远,却认为自己是具有长远的眼光。
那么,当你混淆了这2者的概念之后,这就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
你会陷入无心的焦虑之中,而忘了脚踏实地的去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眼前该做的事。
因为你要想在秋天能收获果实,那么你就得在春天去播下种子,这个例子是很老套,但道理就是这么回事。
曾经的我其实也有过这样一个迷糊的阶段,在我工作第5年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我以后肯定是要自己创业当老板或当设计总监的,我一想:“诶,到那时候我根本就不需要做执行啊,那么我现在何必继续花时间去做练习做项目呢?我还是多花些时间去学一学如何当管理吧”。
嗯,后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怎么去做练习,也不太把手上的项目当回事儿,结果呢?结果手生了,做出来的东西狗屎一样,却养成了到处给人提意见的臭毛病。
但是没人愿意听你的意见啊,因为你本身的作品就没有说服力,领导也不会给你重要的项目做,因为觉得你无法胜任。
到头来人际关系搞差了,锻炼的机会也弄丢了。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多少人都是正在犯着一样的错误却不自知啊,因为你连一个小小的员工都当不好,连最基本的项目都做不好,你还谈什么去创业,去当管理者啊。
你一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没有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到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三没有让人愿意死心塌地跟随你的理由,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你也意识到了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不妨就赶紧重新调整一下了自己的心态吧,眼光放长远的同时,手上功夫也是不能丢的,踏踏实实的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做个靠谱的人,其他的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就像《时间之书》里有一句话说的:“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5)不要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待,你能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
很多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其实就是因为凡事都对别人抱有过高的期待了,而一旦别人没有满足这种期待,ta就会陷入无尽的苦恼、失落当中。
比如你去找工作,你以为你投了很多简历,就一定会有企业要你;你以为你上班很卖力,老板就一定会给你加薪;你以为今天是情人节,你的男朋友就一定会给你惊喜;你以为你对喜欢的人表白了,ta就一定会回应你;你以为你问了别人问题,别人就必须回答你;你以为你找人寻求帮助,别人就一定会帮你等等。
事实是如此吗?并不是的。
所有的这些期待,都是你自己假想出来的,你寄希望于别人能满足你自己的欲望,可是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人家压根就没有义务非得要满足你的期待,明白了吗?
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一个人转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法被单一的因素决定的。
所以,当别人没有满足你的期待,那你也不必耿耿于怀,放平常心一点。但是,如果人家真的满足了你的期待呢?你应该感激才对。
另外一个重要的的事实是,如果你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你的期待被满足的概率可能会高一点,同时,因为人心是复杂的,所以即便是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但依然没人可以保证你的期待就一定能得到满足。
所以与其期待他人,不如还是靠自己吧,省心一点。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还有啊,我发现很多人不管付出了多少,都期待着立马就有一个结果,比如看了一本书,就期待着自己立马就能变得博学多才;比如才做了一个月的练习,就希望自己立马能变成大神;报了一个班学习,就期待着自己立马就能升职加薪等等。
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这种结果,他们立马就会选择放弃,甚至会得出“读书是无用的”、“努力是徒劳的”、“做设计是没前途的”、“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被这个社会抛弃了的人”等等这样消极的结论。
同志们啊,这是不对的,有时候你期待的结果没有来,仅仅只是说明你付出的还不够多,或者你的方法不对而已,别搞错了概念啊。
(6)搜集那么多字体和素材,到头来其实都是没用的
我发现很多初入行的设计师,搜集了满满一堆的素材、学习视频、电子书、字体包等等资源。
但是我想问,大家搜集这么多资料真的都有去看吗?还是都放着落灰了呢?
反正当年我也是跟你们一样的,图片搜集有好几百个文件夹,字体安装了好几千个,结果是那些图片我其实搜集完就很少翻出来看了,而安装的那些字体我也基本都很少用到,因为作为一个困难选择症患者来说,翻个字体和图片眼都花了都挑不出来想要的,太浪费时间了。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边搜集边思考研究,为什么人家做的设计有创意吸引到了你,然后临摹做练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去找能符合你要求的图片和字体,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字体运用起来。
日积月累地这么去做训练,去看,去思考,久而久之你的大脑里就会储存很多养料了,以后都会在某个合适的时机冒出来为你所用。
因为搜集资料的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你在这个搜集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学会思考,加深了印象,提升了审美,开阔了视野。
(这一期文章的插图干脆就用我家小面团的表情包好了,喵~)
写在最后
看完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要想做好设计可不是光会做图就够了,因为教你做设计的免费教程多的是,教你学设计的培训班也多的是,但为什么你还是做不好设计,为什么你还是过得不快乐?
原因就在于,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光只知道学习技能方面的东西是不够的,你还得懂点人性,因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终究是要与人合作来完成的。
而这些道理是没有人会告诉你的,一方面ta没能力告诉你,一方面是有能力的ta不想告诉你。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我刚去深圳的时候,因为一个人太无聊了,也觉得自己有必要多出去见见世面,多结交一些朋友,所以有一段时间还蛮热衷于参加活动聚会什么的,结果过了很久之后,我内心的无聊和焦虑感觉依然没有任何减退,我并没有因为参加的活动多就变成了一个有学识和健谈的人,我也并没有遇到什么贵人朋友,因为比你厉害的不屑于跟你玩,比你差的你又看不上,步调一致的又太少了。
但是偶尔参加一下活动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跟别人交流之后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能够让自己始终保次学习的警惕性。
所以,不爱说话的咱们就暂且先不刻意去挤入人群了,在公司里没人和你聊天说话那也别放心上了,单身狗们也不要羡慕人家二人世界了,踏踏实实的多看几本书,多做几个练习,充实自己比什么都要强。
毕竟,花香蝶自来,提升自己可被利用的价值才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