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的第 19 篇原创文章,距离目标 48 篇还剩 29 篇~
1. 我什么时候开始写作
17 年的 5 月份,我入职了一个新的设计团队,新团队拥有完整的用户体验团队,一共 30 多个人,其中交互设计师有 10 个。
刚入职的时候,有一个视觉设计师每天六点起床写文章。开始一百天的写作挑战,100 天挑战结束后,他就开始写 UI 方面的文章,并发到公众号里面。
由于他的文章抓住了读者的痛点,很快就积累大量的粉丝,可以说是当时 UI 圈很出名的公众号。
我就想,我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写文章。我的交互专业不成体系,可以通过写文章输出的方式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他给我的建议就是先写的试试,别抱着多大希望,一步步写就好了,写的不好慢慢改正,如果抱太大希望写爆款文章,反而写不好。
做事情不能有太强的目的性,不然没起色的话,达不到预期就很容易放弃。
最开始我计划和朋友合作一起写,一起运营公众号,但是写文章这种事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
有的人工作专业技能很厉害,但是写文章能力可能就不好;有的人可能工作平平,但是就擅长写文章;当然也存在工作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很厉害的人。
所以后来我没有和别人合作一起写,独自运营现在这个号,坚持原创。
我在下定决心写文章时,就打算写一本书。我将一本书的大纲目录,都梳理完成。后面我就基于目录大纲开始写文章了。我将写好的文章放在公众号里发布,整体的反响还不错。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还将我不熟悉的功能点都学习的一遍。刚开始写设计规范系列,我还特意买了个安卓手机做主力机,并学习 Material Design 规范,几篇文章写完,加上工作中做移动端设计规范,使得我对设计规范的理解变得更深刻。
2. 写文章对好处
写文章可以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完成从输入 - 整理 - 输出的过程闭环。我们进入职场工作,大部分人的学习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弱,而写作是提升个人能力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写作除了可以提升专业技能,写作的实质好处还有三点:
- 创造更多可能性。通过写作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设计师,甚至彻底改变人生。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慢慢积累。我知道两个人通过文章让个人职场变得如同开挂一样顺利。
第一个人就是李楠,李楠在 09 年在 ifanr 上发布了一篇名为《iPhone 可有设计哲学?》的文章,后面被别人放在了魅族论坛上,被黄章看到并邀请来魅族,之后李楠先后成为魅族的高级总监、副总裁。
第二个是某 top10 的一个产品线的产品总监,毕业四年升为产品总监,简直不可思议。起源是他大学毕业写过一篇文章被大老板赏识,邀请面试并通过后就开始了晋升之旅。
出版书籍。当你文章慢慢被更多读者看到时,并且成体系化的时候,这时候就会有出版社编辑陆陆续续找你出版书籍。而出版一本书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愿望。
结识更多的人。当你的文章慢慢受欢迎,陆陆续续有读者加你,你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同行业的人,可以和他们更好的交流,提升个人眼界和交际圈子。
前面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写起来。当你要写作时,就要去坚持,写作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很难看到收获的效果。我写了两年了,才慢慢有点气色。所以大家如果要写文章最好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 如何做内容运营
当我准备写作,那么选择一个平台就很重要。目前来说有 6 个平台适合设计师 / PM 发布内容他们分别为:简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UI 中国、站酷、知乎和公众号。
简书可以作为一个写作工具,在写作方面,简书用起来是特别舒服的。当写完文章,要第一时间发布到公众号,不建议将简书作为第一发布平台,简书上面盗版太严重,文章版权得不到保障,相对而言公众号在保护原创方面就做的特别好。
我不建议将简书链接分享到朋友圈,这样的话,阅读得不到留存(关注)。公众号最适合发朋友圈和各种群,因为阅读者可以很好的留存关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可以作为一个为公众号引流的平台,因为他上面的生态是开放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得到比较大的曝光和展现。适合粉丝为 0 的作者在上面发文章,并可以在文章最后附上自己的公众号完成公众号早期的冷启动。
UI 中国和站酷更适合视觉设计师在上面发作品。吸引粉丝,并引流到公众号上。
知乎如果只发专栏文章的话,涨粉和阅读量的效果会很差,只有回答一些热门问题,才能回得到比较大的流量,整体来说,知乎上面的粉丝活性很差。
有段时间我尝试玩了下知乎,并积累了快三千粉丝,但是感觉依旧是个小透明。发出去都东西得不到任何互动和阅读量,知乎的粉丝价值远不如公众号。
以上五个渠道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公众号导流。公众号的个人空间更大,没有任何限制,同时很方便各种操作,发文章不受任何限制。
4. 我如何运营公众号
如果开始从事写作,那么前期的冷启动是比较艰难的,我运营公众号的时候为了提升公众号的阅读量和粉丝量,一共做了以下 5 件事情。
- 多人互推
多人互推应该是效果最好的,但是有个前提是达到一定的粉丝量,这样的话,才会有同等量级的号主愿意合作互推。
如果是写交互或者 ui 的内容文章的话,粉丝量达到 1w 则可以参加这种互推活动,一般会涨粉到 1000 左右。这种涨粉可以快速提升活跃粉丝和阅读量。
我参加过两次互推活动,涨粉数量是我过去一年自然涨粉数量。
- 投稿
向一些转载的大号投稿,我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会主动找微交互、交互设计学堂和优设投稿,他们转载后可以获得几十上百的粉丝。这对于从 0 开始的公众号来说是最有效的途径。
- 多平台发布,统一品牌。
多平台发布同样的文章内容,使得内容多渠道曝光,并引流到公众号。
- 制作行业内稀缺资源
例如我做的元件库,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资源,我会在元件库上面放上我的公众号二维码,当元件库传播越来越广,则我的公众号也流传的越来越广。
5. 强化个人 ip
多讲自己的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一般而言平台性的公众号不如个人性的公众号粘性强,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个人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容易产生感情和亲切感。
以后我也会多讲讲自己的故事,让读者更加了解我和信任我。
以上是我关于个人写作和运营公众号的故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推荐文章:
光音移动端设计规范 1.0【源文件】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NEewr3l0-R4K3VAhofA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