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 “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用来展现项目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通常由专业人员运用设计方法论来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

设计评审因人和目标,常用的设计评审方法有以下三种:

  • 启发式评估(Heuristic Evaluation) 启发式评估的标准是:设计方案需遵循一套设计原则,比如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 独立设计准则(Standalone Design Critique) 独立设计准则是(通常以群组对话的形式)对进行中的设计加以分析,以决策设计方案是否达成目标、体验友好的一种评估方法。
  • 专家评审(Expert Review) 专家评审是指由 UX 专家对网站 / 或网站部分功能、App 应用 / App 中部分功能进行可用性问题的精细检查。很多公司分不清专家评审和启发式评估两者的界限,把专家评审当做是比启发式评估更加通用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二、为什么需要 “设计评审”

_“ Your design isn’t a work of art. It’s a business solution.Practice being critiqued.”—_Matthew Smith

在很多非设计专业同事的眼中,设计评审的意义就是确认现有的设计是否为大家接受,给设计挑挑毛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这不仅是因为众口难调,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设计仅仅是为了让所有人普遍接受,那就不可避免地使设计陷入平庸和毫无个性。设计评审的真正价值在于:

  • 帮助设计师确认当前设计思路是否能够实现产品目标,是否存在设计思路与产品目标偏离状况。

  • 帮助设计师确认当前设计中哪些部分是非常有效的,哪些部分是有问题的和导致问题的原因。

  • 来自不同专业角度的反馈可以给设计师提供新的视野,帮助设计师发现更多更优的设计思路。

  • 帮助设计师充分了解自己做的设计方案在后续的设计过程还有那些潜力可以挖掘。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1

三、如何做 “设计评审”

1. 设计评审分类

设计评审有两大种,一种是设计师的评审 (参与人员全是设计师),另一种是项目组的设计评审。前者的评审人员因为拥有相同的知识背景,沟通起来一般不存在太多问题。本文重点讲项目组内的设计评审。在项目组设计评审中与会人员最好保持在 4-8 人左右,这是一个高效会议原则。人员背景最好来自不同专业,这样可以给项目评审带来更多不同的视野。至于如何进行设计评审,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2

2. 设计评审参与阶段

项目初期

在初期这个时间段的设计评审,探讨更多的应是多种设计方向思路去实现产品的战略层方针,通过更多了解业务方向人员的参与,理解清晰产品目标。并为后期达到产品目标,打下牢牢的基础。只有通过更多的设计思路,对比、碰撞、摩擦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设计方案。设计评审中应该抛开工程上的和设计上细节实现的种种限制,评审话题应该是启发式的,如 “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去实现”。通过来自不同专业视野的反馈,以便激发出更多的设计思路。因为没有哪一种设计方案是完美的,只有通过获取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才能评价哪一种设计方案在实现产品目标是最优的。

可用工具:启发式评估、专家评审

项目中期

项目中期一般是指项目到了开发阶段,在前端和后台完成了主要功能页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确认的设计方案,并按照这个设计方案实施了。所以,这一阶段的「设计审核」目标更多的重心是关于现有方案中的优点和欠缺(没有一个设计方案是完美无缺的)。最好,在优点的方向是否还有更多延伸性亮点,在欠缺方面虽然在定稿前就已经知晓,但是否在项目的建设中了解了更多现实开发情况下,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把欠缺解决。设计评审则更多的是讨论不同方案中优势的部分和劣势的部分,不仅要考虑方案当前优劣,还要指出方案在未来继续设计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潜力和优劣。通过权衡方案优劣后,确定出最有潜力的设计方案继续进行深化。

可用工具:启发式评估、系统可用性量表、基础标准评审、可用性测试

项目后期

设计评审的重点在于面向设计细节。需要以可用性原则去判断设计方案中的细节是否存在可用性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发现设计中细节比较粗糙的地方,留给后续打磨。

可用工具:专家评审、协作启发式评估

3. 设计评审的方法

启发式评估

启发式评估简单来说是专家评估方法的一种,有些时候也被叫做经验性评估。最早是由尼尔森博士团队提出的,启发式评估是一种简单的可用性评估方法,它使用一套相对简单、通用、有启发性的可用性原则,让几个评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评估。发现产品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从启发式评估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启发式评估其实是有两大重要的元素,一个是评估者,第二个是评估参照的原则

以下是十条尼尔森交互设计法则:

  • 系统状态是否可见
  • 系统是否符合现实世界的习惯
  • 用户是否能自由地控制系统
  • 统一与标准
  • 错误防范
  • 减轻低用户的记忆负担
  • 灵活性和效率
  • 美观简洁
  • 帮助用户认知、了解错误,并从错误中恢复
  • 帮助文档

优点:

1、相比于可用性测试来说,它的成本更低。它可以利用团队内部的一些设计师资源来进行评估,所以它的成本就会比较低。

2、效率比较高。一般来说,两到三天就可以完成,有些时候如果合作比较默契的话,一天也可以完成这个启发式评估。

3、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可用性问题。如果我们在这个启发式评估当中参与的这些评审人员经验比较丰富的话,它是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可用性问题的。

缺点:

1、不能代表真实用户,相对主观。他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评估过程。

2、启发式评估会发现比较多的问题,甚至这些问题在用户测试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的。

3、启发式评估对评估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要求较高。相对来说经验越丰富,知识背景越符合我们产品设计的话,那他能发现的问题就越多。

系统可用性量表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最初是 Brooke 于 1986 年编制,量表由 10 个题目组成,包括奇数项的正面陈述和偶数项的反面陈述,要求参与者在使用系统或产品后对每个题目进行 5 点评分。

为什么使用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

  • 量表公开免费。

  • 整个量表题目陈述简单,只需参与者打分,实施起来很快。

  • 测量结果是介于 0-100 之间的分数,容易理解。

  • 可测量多种用户界面,比如网页、手机、平板等。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3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分数

当参与者做完一系列任务后,就可以快速对 SUS 进行打分。然后就需要对每个题目的分值进行转换,奇数项计分采用「原始得分 - 1」,偶数项计分采用「5 - 原始得分」。由于是 5 点量表,每个题目的得分范围记为 0~4(最大值为 40),而 SUS 的范围在 0~100,故需要把所有项的转换分相加,最终再乘以 2.5,即可获得 SUS 分数。将 SUS 分数换算成百分等级来解释,百分等级的意思是指测量的产品或系统相对于总数据库里其他产品或系统的可用性程度。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4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评分达到 70 分左右,就可以比市面上一半产品可用性要好,也就是说这个产品的用户体验算是合格了。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5

注意,这里的总数据库是 Jeff Sauro(2011)通过 446 个研究,超过 5000 个用户的 SUS 反馈的数据库。如果从企业研究团队的角度来看,可以沉淀以往的研究,建立企业自己产品或系统的 SUS 数据库,从而获得自身的基准数据。当然,这个基准数据也有可能是内部团队制定。

协作启发式评估

启发式评估主要由几名交互专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完成设置的任务给出评估结果。优点是成本低、快捷,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交互专家团队中不一定有或者很少,二是可用性问题意见一致率很低,并不能很明确的指出为什么这是一个体验问题,有很多个人因素的主观见解。因此我们决定用协作的形式来进行评估,而且不需要交互专家,可以是用户、测试、设计、产品、运营、商务等等,只要愿意参与测试,就可以。协作启发式评估以小组为单位,能够很好的整合出更多的问题,而且更准确。你说他们也不是交互专家,能起到好的结果吗?竟然都整理出方法了,那答案当然是能啊。

为什么能,因为整个评估过程中,我们是有最新的可用性原则来给予启发的,有了这套可用性原则,一秒变专家。

说到可用性原则,了解用户体验的都知道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但是从 1995 年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互联网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明显有些不那么符合或者说不能给出针对现今产品太全面的启发,所以,我们重新整理了一套可用性原则,这套可用性原则更针对现今互联网产品,基本可以覆盖到所有出现的用户体验问题。

我们称之为最新 21 条可用性原则。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6

我们以协作启发式评估的方法,组织好调研小组(8 人以上,样本越多越好,反正最后还要去重),宣讲完流程方法和操作任务,就可以开始进行评估了。我们一般为了省时间,宣讲完就把表格发下去,让他们自己找时间完成表格,然后再收回来。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7

通过收集用户体验问题记录表,进行小组会议讨论,把问题总结归类,并对所有问题做一个统一的规范分类。(例可优化问题保留,不是体验问题的舍弃)。

当问题总结归类完成后,下一步需要引入「用户体验八阵图」来对应相应页面,让我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现有项目中精细到单个页面中所面临的用户体验设计问题,这样一来,可以快速发现体验问题最多是哪个页面?体验问题最严重的是哪个页面?体验问题中哪个模块的问题最多等。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8

中心向外为问题严重等级,依次为:小问题(1)、次要问题(2)、主要问题(3)、灾难性问题(4)

应对到「用户体验问题记录表」中的「问题严重等级」。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9

基础标准评审

「基础标准评审」内容更偏重于界面视觉设计,所以在项目设计方案 UI 视觉稿已经有关键页设计方案后进行,焦点专注于表现层设计较多。对产品的 UI 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希望设计方案能有更多的规范性、交互性、复用性、完整性。力争在界面视觉设计上做到尽善尽美。

【评审方法】设计评审(*) - 图10

专家评审

「专家评审」一般会作为在项目初期和项目后期中出现,经由各个专业方向(业务 / 产品 / 技术)组成,旨在通过专家丰富的专业领域的案例 & 技术经验,通过对项目的设计方案的评审,为项目带来启发性的引导。提供更多的设计延展思路,并能够简短的做出总结性的利弊说明。相比其他的方法,专家评审会更希望通过评审人员所在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行业前瞻性思维去带动项目在设计方案的多样性、项目开发中的优先级、与产品目标是否达成一致性、是否违反了常见的可用性原则 & 认知心理学等。所以,这一评审的方法才叫做「专家评审」。

总结

  • 通过系统可用性量表知道产品的整体体验水平和评级
  • 通过专家评审、启发式评估、协作启发式评估获取产品的用户体验问题和启发式引导和设计延展
  • 通过基础标准评审把关 UI 质量进行细致检查
    https://www.yuque.com/wangchi/readings/iyqq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