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

一、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基本分类

  1. 成本性态: 成本总额——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成本分类
    1. 变动成本:特定产量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2. 固定成本:特定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增加而降低。
    3. 混合成本: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关系。

image.png

(二)固定成本的分类

  1. 约束性固定成本(承担固定成本)
    1. 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
      • 约束性固定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是持续一定时间的生产经营能力。
    2. 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
    3. 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能从合理利用经营能力,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入手。
  • 典型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管理人员工资、取暖费、照明费等。
  1. 酌量性固定成本
    1. 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2. 酌量性固定成本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是一种提供生产“经营能力”的成本。
  • 典型项目:科研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三)变动成本的分类

  1. 技术性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2. 酌量性变动成本:发生额由经理人员决定的变动成本,称为酌量性变动成本。
  • 典型项目:按销售额一定百分比开支的佣金、新产品研制费、技术转让费、以及可按人的意愿投入的辅料。

    (四)混合成本的分类

  1. 半变动成本: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2. 阶梯式成本:指成本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也称为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3. 延期变动成本: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4. 非线性成本:包括变化率递减的成本和变化率递增的成本。

    (五)变动成本法

  5. 含义: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在此方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随生产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化。

    • 固定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全部作为期间费用。
  6.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作用

image.png

二、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

(一)相关假设

诸条假设的背后都有一条共同的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 相关范围假设
  2. 模型线性假设
  3. 产销平衡假设
  4.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二)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本量利的基本模型:
  • 息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 EBIT=P×Q-V×Q-F=(P-V)×Q-F

应注意的问题

  1. 这个方程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程式,要求给定其中4个,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2. 公式中的成本是广义的:既包括付现成本也包括非付现成本,既包括制造成本,也包括期间费用。

    (三)边际贡献方程式

  3. 基本概念

    1.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2.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边际贡献具体分为制造边际贡献(生产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总营业边际贡献)。
    •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
    • 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指收入减所有的变动成本费用)
  1. 两个率
    1.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2.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 应注意的问题:
    •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 多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要用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占总销售比重)

  • 注意影响因素:
    • 单一产品边际贡献率只受P、V的影响。
    • 多品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受P、V和Q的影响。

      三、保本分析

      (一)保本点(盈亏临界点)的含义

      保本点是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

      (二)单一产品保本点(盈亏临界点)与安全边际的确定

      image.png

      (三)多品种保本分析

  •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比重

  •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四、敏感分析

  1. 盈亏转折分析:找到使利润降为0的P、V、Q、F的临界值。
  2. 敏感系数的计算
    •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 参量对利润的敏感系数的绝对值 >1,此参量才是敏感因素。
    • 经营杠杆系数=销量对税前利润的敏感系数=1/安全边际率

**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

一、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方法

  1. 总额法:
    • 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利润
    • 选择相关利润最大的方案。
  2. 差量分析法:

    • 增加相关收入-增加的相关成本=增加的利润
    • 若增加利润大于0,可以改变方案。

      (二)相关成本

      image.png

      (三)不相关成本

      image.png

      二、生产决策方法的运用

      (一)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3. 决策指标:边际贡献

  4. 决策原则:

    1. 如果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就不应该立即停产
    2. 如果企业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亏损产品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剩余生产能力转移带来的相关利润,就不应该立即停产。

      (二)零部件自制与外购的决策

  5. 决策指标:相关成本

  6. 决策依据:因相关收入一样,故选择相关成本小的方案即可
  7. 相关成本

    1. 外购:外购成本
    2. 自制:需要分情况分析,相关成本包括自制的变动成本、转产的机会成本、专属成本以及租金等。

      (三)特殊订单是否接受的决策

  8. 决策指标:接受订单增加的相关损益=订单所提供的边际贡献-该订单所引起的相关成本

  9. 决策原则:增加的相关损益大于0,可接受订单。

    (四)约束资源最优利用决策

  10. 决策指标:单位约束资源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约束资源

  11. 决策原则:优先安排“单位约束资源的边际贡献”最大的方案

    (五)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

  12. 决策指标:差额利润=深加工的相关收入-深加工的相关成本

  13. 决策原则:差额利润>0,才可选择深加工

第三节 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的内容

  1. 按其涉及的预算期
    1. 长期预算:包括长期销售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有时还包括长期资金筹措预算和研究与开发预算。
    2. 短期预算:指年度预算,或者时间更短的季度或月度预算。
  2. 按其涉及的内容
    1. 专门预算:是指其他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的预算。
    2. 综合预算:是指利润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它们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是各种专门预算的综合。
  3. 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

    1. 投资预算:如资本预算。
    2. 营业预算:是关于采购、生产、销售业务的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等。
    3. 财务预算:是关于利润、现金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包括利润表预算、现金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按照其出发点特征不同的分类)

  4. 增量预算(调整预算)

    1. 定义: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2. 特点
      1. 优点:编制工作量小
      2. 缺点:当预算期的情况发生变化,预算数额会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可能导致预算的不准确,不利于调动各部门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
  5. 零基预算
    1. 定义:是指企业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2. 特点:
      1. 优点: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2. 缺点:编制工作量大
  • 零基预算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二)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的分类)

  1. 固定预算(静态预算)
    1. 定义: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2. 特点:(1)适应性差;(2)可比性差。
    3. 适用范围:经营业务稳定,生产产品产销量稳定,能准确预测产品需求及产品成本的企业,也可用于编制固定费用预算
  2. 弹性预算(动态预算)

    1. 定义: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联动关系,按照预算期内相关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工时等)水平计算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的预算编制方法。
      • 一般来说,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弹性预算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可靠性。
    2. 特点:(1)预算范围宽;(2)可比性强。
    3. 适用范围: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3. 定期预算:是以固定不变的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作为预算期间编制预算的方法。

    1. 优点:保证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在时期上配比,便于依据会计报告的数据与预算的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
    2. 缺点:不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
  4. 滚动预算: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逐期连续向后滚动推移,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期跨度。
    1. 优点: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预算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2. 缺点:编制工作量大。
  • 滚动预算的分类
    1. 逐月滚动
      1. 逐月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
      2. 编制的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比较大。
    2. 逐季滚动
      1.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
      2. 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精确度较差。
    3. 混合滚动
      1.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同时以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的方法。
      2. 这种预算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对近期的预计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

        三、营业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

        image.png

        (一)营业预算

  1. 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也是编制其他有关预算的基础。
  2. 生产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的,还要考虑预算期期初、期末的产品存货存量水平。
  3. 直接材料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还要考虑预算期期初、期末的原材料存量水平。
  4. 直接人工预算也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
  5. 变动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可按各期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然后求出全年数。
  6. 产品成本预算是预算期产品生产成本的预算。其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它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
  7. 销售费用是企业预算期有关产品销售费用的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8. 管理费用是企业一般管理费用的预算,多属于固定成本,所以,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二)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企业的综合性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利润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

  9. 现金预算由四部分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现金的筹措和运用。

  10. 财务报表预算主要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是控制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总量的重要手段。因其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一定期间企业经营的全局情况,通常称为企业的“总预算”。

第四节 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

一、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一)成本中心

  1. 成本中心的含义和特点
    1. 定义:成本中心是指只对其成本或费用承担经济责任并负责控制和报告成本或费用的责任中心。
    2. 特点
      1. 这个责任中心往往没有收入,或者有少量收入,但不成为主要的考核内容。
      2. 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大的成本中心可能是一个分公司、分厂,小的成本中心可以是车间、工段、班组。
  2. 成本中心的类型及特点
    1. 标准成本中心
      1. 产出物的特点:所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产出物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
      2. 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和产出之间有密切关系
      3. 适用情况:各行业都可能建立标准成本中心
    2. 费用中心
      1. 产出物的特点: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
      2. 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
      3. 适用情况:费用中心包括一般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开发部门、以及某些销售部门
  3.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1. 标准成本中心: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 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即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承担责任
    2. 费用中心: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其成本控制业绩。
      • 要结合费用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作出有根据的判断。

        (二)利润中心

  4. 利润中心的划分和类型

    1. 定义: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由于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或费用,所以利润中心是对收入成本或费用都要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
      • 并不是可以计量利润的组织单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从根本目的上看,利润中心是指管理人员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的单位
    2. 类型
      1. 自然的利润中心:指可以直接向企业外部出售产品,在市场上进行购销业务
      2. 人为的利润中心:在企业内部按内部转移价格出售产品
  5. 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 对于利润中心进行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利润。
  • 尽管利润指标具有综合性,但仍然需要一些非货币的衡量方法作为补充,包括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质量、职工态度、社会责任、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等。
    1.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以边际贡献作为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依据不够全面
    2.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以可控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是最好的,它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3.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以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公司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不适合于部门经理的评价
  1. 内部转移价格

    1. 制订转移价格的目的
      1. 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嫁,使每个利润中心都能作为单独的组织单位进行业绩评价;
      2. 作为一种价格引导下级部门采取明智的决策,生产部门据此确定提供产品的数量,购买部门据此确定所需要的产品数量。
    2. 内部转移价格的种类及特点
      1. 价格型内部转移价格
        •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成本和毛利构成的内部转移价格
        • 一般适用于内部利润中心。
      2. 成本型内部转移价格
        • 指以标准成本等相对稳定的成本数据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 一般适用于内部成本中心。
      3. 协商型内部转移价格
        • 是指企业内部供求双方为使双方利益相对均衡,通过协商机制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 协商价格的取值范围通常较宽,一般不高于市场价,不低于变动成本
        • 主要适用于分权程度较高的企业。
    3. 内部转移价格选择
      1. 外销价格或活跃市场报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经常外销且外销比例较大的,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外部活跃市场可靠报价的
      2. 参照外部市场或预测价格制定模拟市场价:一般不对外销售且外部市场没有可靠报价的产品(或服务),或企业管理层和有关各方认为不需要频繁变动价格时
      3. 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一定比例毛利:责任中心没有外部市场但企业出于管理需要设置为模拟利润中心的

        (三)投资中心

  2. 含义: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

  3. 考核指标

    1.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1. 优点
        1. 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
        2. 相对数指标,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3. 部门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税前经营利润率两者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
      2. 缺点:部门经理会放弃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伤害了公司整体的利益
    2. 剩余收益

      1.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应计报酬=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2. 优点
        1. 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资本成本的决策;
        2. 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3. 缺点:指标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之间的比较。

        二、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

        (一)财务业绩评价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3. 可以反映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果;

    4. 容易从会计系统中获得相应的数据,操作简便,易于理解。

缺点:

  1. 无法反映管理者在企业的长期业绩改善方面所作的努力:财务业绩体现的是企业当期的财务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短期业绩。
  2. 只注重最终的财务结果,而对达成该结果的改善过程则欠考虑:财务业绩是一种结果导向。
  3. 可能无法公允地反映管理层的真正业绩:财务业绩通过会计程序产生的会计数据进行考核,而会计数据则是根据公认的会计原则产生的,受到稳健性原则有偏估计的影响。
    (二)非财务业绩评价的优点与缺点
  1. 优点:可以避免财务业绩评价只侧重过去、比较短视的不足;非财务业绩评价更体现长远业绩,更体现外部对企业的整体评价
  2. 缺点:一些关键的非财务业绩指标往往比较主观,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评价指标数据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image.png

三、关键绩效指标

(一)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含义

  1. 含义:是指基于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将价值创造活动与战略规划目标有效联系,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2. 指标的选择: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关键成果领域的绩效特征分析,识别和提炼出的最能有效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指标。
  3. 应用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等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4. 应用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企业所属的单位(部门)和员工。

    (二)构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5. 体系的构成

    1. 第一层次: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根据战略目标,结合价值创造模式,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等因素设定。
    2. 第二层次:所属单位(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根据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结合所属单位(部门)关键业务流程,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分解的程序,在沟通反馈的基础上设定
    3. 第三层次:岗位(员工)级关键绩效指标,根据所属单位(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结合员工岗位职责和关键工作价值贡献来设定
  6. 关键绩效指标的分类
    1. 结果类:反映企业绩效的价值指标,eg:投资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经济增加值、息税前利润、自由现金流量等综合指标
    2. 动因类:反映企业价值关键驱动因素的指标,eg:资本性支出、单位生产成本、产量、销量、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
  7.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权重
    1. 基本原则: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分配应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反映被评价对象对企业价值贡献或支持的程度,以及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水平。
    2. 具体原则
      1. 单项关键绩效指标权重一般设定在5%-30%之间。
      2. 特别重要的指标可适当提高权重。
      3. 对特别关键、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指标可设立“一票否决”制度,即如果某项关键绩效指标未完成,无论其他指标是否完成,均视为未完成绩效目标。
  8.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目标值

    1. 行业标准或参考竞争对手标准:参考国家有关部门或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或参考竞争对手标准,比如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编制并每年更新出版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2. 企业内部标准:包括企业战略目标、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目标、年度预算目标、历年指标水平等。
    3. 企业历史经验值:如果不能按照前面两种方法确定的,可以根据企业历史经验值确定。

      (三)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4. 使企业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5. 通过识别价值创造模式把握关键价值驱动因素,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标。
    6. 评价指标数量相对较少,易于理解和使用,实施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推广实施。

缺点

  1. 指标的选取需要透彻理解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和战略目标,有效识别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指标选取要求高)
  2. 指标体系设计不当将导致错误的价值导向和管理缺失。(体系设计不当后果很严重)

    四、经济增加值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1. 含义: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2. 基本公式: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平均资本占用
    1. 税后净营业利润与本教材第二章介绍的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中的“税后经营净利润”相同。
    2. 平均资本占用反映的是企业持续投入的各种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
    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应的是企业各种资本的平均成本率。
  3. 与剩余经营收益的区别

    1. 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税后净营业利润和平均资本占用。
    2. 需要根据资本市场的机会成本计算资本成本,以实现经济增加值与资本市场的衔接;而剩余收益是根据投资要求的报酬率来计算,该投资报酬率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作出不同选择,带有一定主观性。

      (二)不同含义的经济增加值

  4. 基本经济增加值

    1. 含义:基本经济增加值是根据未经调整的经营利润和总资产计算的经济增加值
    2. 公式:基本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报表总资产
    3. 评价
      1. 由于“经营利润”和“总资产”是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它们歪曲了公司的真实业绩。
      2. 相对于会计利润来说是个进步,它承认了股权资金的成本。
  5.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1. 含义: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是利用公开会计数据进行调整计算出来的。这种调整是根据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的数据进行的。
      • 通常对内部所有经营单位使用统一的资本成本。
    2. 公式: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平均资本占用
    3. 典型的调整项目:
      1. 研究与开发费用。经济增加值要求将其作为投资并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摊销。
      2. 战略性投资。会计将投资的利息(或部分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经济增加值要求将其在一个专门账户中资本化并在开始生产时逐步摊销。
      3. 为建立品牌、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费用。会计作为费用立即从利润中扣除,经济增加值要求把争取客户的营销费用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销。
      4. 折旧费用。会计大多使用直线折旧法处理,经济增加值要求对某些大量使用长期设备的公司,按照更接近经济现实的“沉淀资金折旧法”处理。前期折旧少,后期折旧多。

【提示】

  1. 上述调整,不仅涉及利润表而且还会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需要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例如,将研发费用从当期费用中减除,必须相应增加平均资本占用。
  2. 调整项目要调整税后的数额。
  3.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权重应为“平均资本占用”(扣除应付账款等经营负债)的权重。
    1. 特殊的经济增加值和真实的经济增加值
  4. 特殊的经济增加值:为了使经济增加值适合特定公司内部的业绩管理,还需要进行特殊的调整。这种调整要使用公司内部的有关数据,调整后的数值称为“特殊”的经济增加值。
    1. 它是特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定义的经济增加值,是“量身定做”的经济增加值。
    2. 这里的调整项目都是“可控制”的项目,即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数额的项目。
    3. 通常对公司内部所有经营单位使用统一的资本成本。
  5. 真实的经济增加值:真实的经济增加值是公司经济利润最正确和最准确的度量指标。
    1. 它要对会计数据做出所有必要的调整。
    2. 对公司中每一个经营单位都使用不同的更准确的资本成本。

image.png

  1. 经济增加值与部门剩余收益的比较

    1. 部门剩余收益
      1. 评价目的: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
      2. 计算依据:通常使用税前部门经营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
      3. 资本成本:使用的部门要求的税前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
    2. 经济增加值
      1. 评价目的: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
      2. 计算依据:使用部门税后净营业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计算
      3. 资本成本: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三)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衡量(《暂行办法》的规定)

  2. 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 定义: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2. 计算公式: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3. 提示
      1.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损益调整项)×(1-25%)。
      2.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 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1.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下的“利息支出”
    2. 研究开发费用调整: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目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3. 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不含其他带息流动负债)”;对于“专项应付款”和“特种储备基金”,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
    4. 在建工程: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4. 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1. 中央企业:5.5%
    2. 军工等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4.1%
    3. 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5. 其他重大调整事项
    •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对于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产生重大影响时,国资委酌情予以调整:
      1. 重大政策变化;
      2. 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 企业重组、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
      4. 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

(四)经济增加值评价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应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2. 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3. 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展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4. 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5. 在经济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资人宣传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投资人也可以用经济增加值选择最有前景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还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便于投资人、公司和股票分析师之间的价值沟通)

缺点:

  1. 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2. EVA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 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 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公司进行业绩比较。(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1. 如何计算EVA尚存许多争议(净收益的调整、资本成本的确定等),这些争议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

**

五、平衡计分卡

(一)平衡计分卡框架

image.png

  1.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 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来源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这些目标和指标从四个维度来考察企业的业绩,即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框架。
  •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1. 财务维度: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eg投资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经济增加值、息税前利润、自由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2. 顾客维度:回答“顾客如何看待我们”的问题。eg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客户获得率、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利率、战略客户数量等。
    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eg交货及时率、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存货周转率、单位生产成本等。
    4. 学习和成长维度:解决“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问题。eg:新产品开发周期、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生产率、培训计划完成率等。
  1.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平衡

    1. 外部评价指标(如股东和客户的评价)和内部评价指标(如内部经营过程、新技术学习等)的平衡
    2. 成果评价指标(如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评价指标(如新产品投资开发等)的平衡
    3. 财务评价指标(如利润等)和非财务评价指标(如员工忠诚度、客户满意程度等)的平衡
    4. 短期评价指标(如利润指标等)和长期评价指标(如员工培训成本、研发费用等)的平衡

      (二)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管理

  2. 平衡计分卡和战略管理的关系

  • 一方面,战略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是平衡计分卡考核的一个基准;另一方面,平衡计分卡又是一个有效的战略执行系统,它通过引入四个程序,使得管理者能够把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联系在一起。
    1. 阐述并诠释愿景与战略:阐明愿景,达成共识;所谓愿景,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所要达到的远期目标。有效地说明愿景,可以使其成为企业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有助于达成共识
    2. 沟通与联系:使得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对战略上下沟通,并将它与部门及个人目标联系起来
    3. 计划与制定目标值:它使企业能够实现业务计划和财务计划一体化
    4. 战略反馈与学习:它使得企业以一个组织的形式获得战略型学习与改进的能力
  1. 平衡计分卡的要求

    1.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应互为因果,最终结果是实现企业的战略。一个有效的平衡计分卡,绝对不仅仅是业绩衡量指标的结合,而且各个指标之间应该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围绕企业战略所建立的因果关系链,应当贯穿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
    2. 平衡计分卡中不能只有具体的业绩衡量指标,还应包括这些具体衡量指标的驱动因素。否则无法说明怎样行动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也不能及时显示战略是否顺利实施。一套出色的平衡计分卡应该是把企业的战略结果同驱动因素结合起来
    3. 平衡计分卡应该最终和财务指标联系起来,因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良好的经济利润。平衡计分卡必须强调经营成果,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三)平衡计分卡与传统业绩评价系统的区别

  2. 传统的目标管理系统是从“制定目标——执行目标——实际业绩与目标值差异的计算与分析——采取纠正措施”,可见传统的业绩考核注重对员工执行过程的控制。平衡计分卡则强调目标制订的环节。设定业绩目标的目的不在于控制员工的行为,而在于使员工理解企业的战略使命并为之付出努力。

  3. 传统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的战略执行脱节。平衡计分卡把企业战略和业绩管理系统联系起来,是企业战略执行的基础架构。
  4. 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建立公司的战略目标。用来表达企业在生产能力竞争和技术革新竞争环境中所必须达到的、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
  5. 平衡计分卡帮助公司及时考评战略执行的情况,根据需要(每月或每季度)适时调整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
  6. 平衡计分卡能够帮助公司有效地建立跨部门团队合作,促进内部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五节 管理会计报告

一、管理会计报告的特征

  1. 管理会计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
  2. 管理会计报告遵循问题导向;
  3. 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仅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不仅仅包括内部信息,也可能包括外部信息;不仅仅包括结果信息,也可以包括过程信息,更应包括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信息
  4. 管理会计报告如果涉及会计业绩的报告,其主要的报告格式应该是边际贡献格式,不是财务会计准则中规范的对外财务报告格式。

    二、各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

    (一)成本中心业绩报告

  5. 业绩考核指标:成本中心的所有可控成本,即责任成本。

  • 每一级的业绩报告,除最基层只有本身的可控成本外,都应包括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属部门转来的责任成本。
  1. 业绩报告格式:通常是按成本中心可控成本的各明细项目列示其预算数,实际数和成本差异数三栏式表格。
  2. 编报形式:业绩报告也应自下而上,从最基层的成本中心逐级向上汇编,直至最高层次的成本中心。

    (二)利润中心业绩报告

  3. 业绩考核指标:通常为该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分部经理边际贡献和该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

  4. 业绩报告格式:分别列出指标的预算数、实际数及实际与预算的对比的差异数三栏式表格。
  5. 编报形式:自下而上逐级汇编的,直至整个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三)投资中心业绩报告

  6. 业绩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补充的指标是现金回收率和剩余现金流量。

    1. 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平均净经营资产
    2. 剩余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现金回收率
  7. 业绩报告格式:评价指标的预算数、实际数及实际与预算的对比的差异数三栏式表格。

    三、质量成本报告

    (一)质量的含义

    image.png

    (二)质量成本及其分类

  8. 含义: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这一概念联接了企业管理中的生产技术与经济效益两个层面。

  9. 分类(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时可控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时不可控成本)
    1. 预防成本:为了防止产量质量达不到预定标准而发生的成本
      1. 质量工作费用
      2. 标准制定费用
      3. 教育培训费用
      4. 质量奖励费用
    2. 鉴定成本: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预定标准而对产品进行检测所发生的成本
      1. 检测工作的费用
      2. 检测设备的费用
      3. 检测人员的费用
    3. 内部失败成本:指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由于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
      • 废料、返工、修复、重新检测、停工整修或变更设计等。
    4. 外部失败成本:指存在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以后发生的成本
      • 如产品因为存在缺陷而错失的销售机会,问题产品的退还,返修,处理顾客的不满和投诉发生的成本
  • 鉴定成本以及内部失败成本都是发生在产品未到达顾客之前的阶段;外部失败成本一般发生在产品被消费者接受以后的阶段。
  • 一般来说,企业能够控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支出,因此这两种成本属于可控质量成本;而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失败成本,企业往往无法预料其发生,并且一旦产生失败成本,其费用的多少往往不能在事前得到,因此失败成本属于不可控质量成本。

    (三)质量成本报告

  1. 含义:质量成本报告按质量成本的分类详细列示实际质量成本。
  2. 披露的信息
    1. 显示各类质量成本的支出情况以及财务影响;
    2. 显示各类质量成本的分布情况,以便企业组织的经理人判断各类质量成本的重要性。
  • 企业组织也可以采用绘制统计图(比如饼形图、柱形图)或文字陈述的方式编制质量成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