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慢查询
MySQL 提供了慢查询日志帮助定位系统存在的慢操作,同样在 Redis 里面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所谓慢查询日志就是系统记录那些执行时间超过预设阀值的命令,包括发生时间、耗时、命令的详细信息等相关信息都记录下来。
慢查询的作用:通过慢查询分析,找到有问题的命令进行优化。
Redis 执行命令分为四个步骤:发送命令、命令排队、执行命令、返回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慢查询只统计步骤 3 的时间,所以没有慢查询并不代表客户端没有超时问题。
Redis 慢查询有两个参数需要配置:
slowlog-log-slower-than
:设置慢查询预设的超时阈值,单位是微秒-
slowlog-log-slower-than
slowlog-log-slower-than
表示的是慢查询预设的超时阈值。它所阐述的意思是如果某条命令(如key*
) 执行“很慢”,执行时间超过了设置的阈值,那么这条命令将会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 若设置
slowlog-log-slower-than=0
,则会记录所有命令若设置
slowlog-log-slower-than<0
,则不会记录任何命令
slowlog-max-len
Redis 会记录慢查询日志, Redis 会使用一个列表来存储慢查询日志,
slowlog-max-len
就是该列表的最大长度。一个命令如果满足慢查询阈值条件则会加入到该列表来,但是如果该列表已经处于最大长度时,那么会删除最开始的一条记录,然后将最新的命令插入到末尾,所以慢查询日志列表是一个有限的先进先出列表。
在 Redis 中有两种修改配置的方法,一种是修改配置文件,另一种是使用configset
命令动态修改。下面将利用configset
命令对这两个命令配置下。config set slowlog-log-slower-than 0
config set slowlog-max-len 1024
config rewrite
slowlog-log-slower-than
设置为 0 ,slowlog-max-len
设置为 1024,config rewrite
表示将配置持久化到配置文件中。获取慢查询日志
slowlog get[n]
参数 n 表示展示的条数,如下:
127.0.0.1:6379> slowlog get1
1) 1) (integer) 3
2) (integer) 1582721437
3) (integer) 888
4) 1) "set"
2) "key1"
3) "value1"
5) "127.0.0.1:55842"
6) ""
可以看出返回的慢查询日志由 4 个属性组成:
1)日志的标识 id 2)发生的时间戳 3)命令耗时 4)执行的命令和参数获取慢查询列表长度
slowlog len
清空日志列表
# 如果慢查询设置的阀值是0,那么再查询len的时候为1。
slowlog reset
最佳实践
慢查询功能可以有效地找到 Redis 可能存在的瓶颈,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slowlog-log-slower-than
:默认是 10 毫秒,需要根据 Redis 的并发量调整该值。若采用默认,那么命令的执行时间要超过 10 毫米才会记录,如果命令的执行时间超过 10 毫秒,那么 Redis 的 QPS 连 100 都不到,因此对于高并发场景,建议将该值设置较小。slowlog-max-len
:线上建议调大慢查询列表,记录慢查询时Redis会对长命令做阶段操作,并不会占用大量内存.增大慢查询列表可以减缓慢查询被剔除的可能,例如线上可设置为1000以上。- 慢查询只记录命令的执行时间,并不包括命令排队和网络传输时间.因此客户端执行命令的时间会大于命令的实际执行时间.因为命令执行排队机制,慢查询会导致其他命令级联阻塞,因此客户端出现请求超时时,需要检查该时间点是否有对应的慢查询,从而分析是否为慢查询导致的命令级联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