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编辑]

信息茧房下的微博群体极化现象形成原因

  (一)微博用户的个人差异形成的选择性心理
  个人差异论卡尔·霍夫兰于1946年首先提出,经梅尔文·德弗勒修正后形成。这个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面前,个人由于需要、习惯、信念价值观态度技能等的差异而对信息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这个理论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选择性和注意性理解”。微博上的信息量庞大,个人不可能做到全盘接收,用户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而在做出选择行为时,就必然受到选择性心理的影响,用户会依照个人的喜好对信息进行过滤和选择,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心理上的舒适感”。因此,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是形成“信息茧房”的原因之一,“它将用户束缚在由兴趣和先入之见所引导的狭隘的信息领域”。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则会强化用户的先入之见,加深用户固有的一些浅陋之见,最后走向极端,造成偏激的观点、言论或者行为,由此形成群体极化现象。
  (二)微博意见领袖营造群体压力形成群体“回音室效应”
  群体压力论是一种与社会关系论相关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群体压力能够影响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加入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团体,团体对这些意见的认同会加强个人关于此意见的信心。媒介的信息一旦不符合团体的利益和规范时,便会受到团体的抵制。在微博上,意见领袖对于群体压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博意见领袖通常是某些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大 V”或者公众账号,他们由于自身的职业或经常发表富有个性的言论吸引了大批认同其言论或者对其行业感兴趣甚至是同行业粉丝的关注。这些粉丝自发性地形成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认同意见领袖的言论,由此形成了一种“群体共识”。在评论中不符合群体共识的他人言论,几乎都会受到这个团体(包括意见领袖)的排斥和抵制。由此形成一种群体压力,以此来维护团体的共识。桑斯坦称之为“把自己归入他们设计的回音室(echo chambers)”。这种群体压力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在群体中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虽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意见、达成共识,但是共识也并不总是正确的意见,当意见领袖错误的意见受到群体压力的作用时,在相对封闭的“茧房”中这种错误的意见会不断得到重复,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并形成沉默的螺旋来抵制不同意见的人,由此形成“回音室效应”。
  相似的观点通过“信息茧房”内的“回音壁”进行发酵,非常容易导致群体意见的极化,甚至还会走向网络暴力和线下行动。
  (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成“网络巴尔干化”
  微博作为 Web2.0时代兴起的媒体平台,它为用户所提供的筛选关注功能、个性化定制功能以及协同过滤的技术成了“信息茧房”形成的温床.微博为用户所提供的功能实际上将微博上的不同领域的用户分化为一个个小群体,这些小群体的内部意见是统一的。这有其潜在的隐患——会造成“网络巴尔干化”。
  网络巴尔干(Cyber-balkanization)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教授马歇尔和埃里克提出。意指网络已分裂为有各怀利益心机的繁多群类,且一个子群的成员几乎总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或阅读仅可吸引本子群其他成员的信息或材料。在微博上,由于用户个人的喜好与习惯,驱使其选择了不同的关注者,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同时又以评论、转发、分享关注者的言论来吸引更多的意见趋同的用户,过滤持不同意见的其他个人或团体,由此形成了一个小团体,这个小团体因某种共识而积聚,同时抵制其他不认同该共识的用户,维护团体意识。同时作为信息推送主体的“大 V”、公众账号等又迎合这个团体,积极推送团体认同的信息和意见,协同过滤其他不同的意见和信息。在微博庞大的用户群中就形成了无数个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都有不同的共识,相互之间很难沟通,但内部意见是一致的。这些分裂开来的小团体如同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一样复杂多变,被称为“网络巴尔干化”。
  网络巴尔干化的形成如同在微博上有无数个相互对立的小部落,部落之间相互不认同,部落内部有一致的共识。部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就会越发凸显出来,出现群体极化行为是必然结果,如2012年的“7.6微博约架事件”。
[编辑]

信息茧房效应下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对策

  微博信息茧房形成造成的群体极化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频繁而不利的影响。在个人层面,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个人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失真;在社会层面,群体极化引发网络暴力,对公共秩序造成破坏,信息壁垒促使社会分化,社会黏性的丧失,社会关系变得紧张,导致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离散甚至缺失,妨碍现实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信息茧房造成的群体极化现象亟须得到有效控制
  (一)微博主流媒体积极推广主流价值观
  相对成熟的价值走向构成人们的意识中心,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确定每个人行为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称之为主流价值观。网络上主流价值观的彰显,能表现出网络社区的稳定和有序。
  微博上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权威媒体的公众账号,拥有数百万的粉丝群体,关注者中不乏许多社会精英人士。这些账号在宣传主流价值观方面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微博信息茧房的形成,自然而然地对主流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抵制,主流媒体必须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合理运用宣传报道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权威示范作用,在微博用户心中树立起价值取向的标杆,让微博用户明白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二)积极建设微博公共领域,增强信息聚合与共享微博媒体应形成“公共论坛”,增强信息聚合与共享。
  通过向用户提供“非计划”、“不想要”的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信息,接触到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观点,并让用户参与到公共领域中去交流、讨论,避免孤立,减少“偏于一端的误导”。
  特别要注重对一些持中立观点的用户提供多元的信息和观点的“热门微博评论”,利用微博媒体的权威性,积极获得这部分用户的认同,赋予他们新的认知和观念,并扩大影响,自上而下地拓展用户的信息面、知识面,增强“信息偶遇”,打破信息壁垒,将困于信息茧房中的群体解放出来,避免群体极化的形成。
  此外,通过微博官方技术的突破,加强公共议程设置。通过将正在发生的、引起高度关注的信息主动向用户界面推送,引起用户的兴趣,从而将公共议程纳入个人议程中,弥补个人因关注领域狭窄而没有机会参与到公共议题中去的缺陷,让个人从封闭的信息茧房中走出来。
  (三)注重微博意见领袖形象的培养
  意见领袖往往是信息茧房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群体极化行为的潜在推动者。在避免和控制群体极化行为的过程中,意见领袖同样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形象,可以在发生群体极化事件后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对群体极化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微博新闻媒体公众账号通常都在向用户报道新闻、推送信息。这就要求微博媒体在报道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各个阶层的真实声音,做到均衡性报道,以成为当前舆论的报道者和引领者,并在工作中积极应用媒体的监督职能,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的“探雷器”和“避雷针”功能,这是塑造媒体“群体领袖形象”的必由之路。
  对于微博“大 V”等微博个人用户而言,塑造意见领袖形象同样重要。作为微博上地位较高,拥有更为宽广的信息接触面的个人意见领袖,更应注重对群体内部多元信息的推送和分享,为自己塑造公正、客观的形象,合理引导粉丝群体意见聚合,让粉丝群体能够接触到外界更多的信息。这就如同在封闭的房间内打开一扇窗户,让房间内部的人能够呼吸到外界新鲜的空气。
  微博意见领袖应致力于不断扩大这扇窗户,让更多的信息透进来,也可以让内部群体接收到更多不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