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聊到大学如何度过的话题,他说他当时很努力的在学计算机知识,在Java上属于系里面top的学生,大二的时候就把Thinking Java上的程序敲完了,同学遇到问题也都会找他请教。

    回想我当时,大学四年基本没有投入时间在计算机知识上。这有环境的因素(非科班专业,旁边同学能专注学计算机的没几个),也有个人的因素(如果不考虑考研,那种大学毕业面临找工作的紧迫感也许更能逼自己一把)。

    这就是差距。原来我从一开始基础就没有打好,你和别人的差距不是现在在产生的,而是在一开始就产生了。也就不难理解,你现在仍然有时纠结在技术能力上,而别人已经在关心更高维度的问题。

    所以,大学是个很重要的阶段,更应该关注专业知识的培养,包括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兴趣和能力决定了你以后的路能走多远,能走地顺利或艰难。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可借鉴。


    晚上花了近两个小时读《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好书,不仅指导工作,还指导生活,个人成长。https://www.yuque.com/antone/zv3ypu/imqugz。座位上读书不能静下心来,找了个无人的休闲区。只求自我认同,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