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

在第一篇中,我们讨论了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文章的起点和终点。如果能做好这一步,有助于我们完成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

但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就像是拼一块巨大的拼图,想要完成这幅拼图,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素材的收集。想象一下,当你信心满满打开软件写得正欢,想引用一个素材来作证你的观点,却死活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例证,进而让写作卡在这一步,是不是像极了在满桌拼图块里大海捞针的样子。

在拼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按照颜色、图案和形状先对拼图进行分类。至少,你一定会先把边角找出来。文章素材的收集也一样,你需要先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里「捞」到需要的素材,然后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存放好,当你需要调用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习惯,本文提到的素材收集方法仅为作者本人的习惯,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素材收集方法。

怎么收集素材

素材管理的过程可以粗略分为三步:搜索、整理和使用

拿我们熟悉的快递来举例,就是「揽收 > 中转 > 派件」的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素材分为文字素材多媒体素材两类,其中文字素材通常是链接、参考文章等内容,这一类素材也是我们最常打交道的素材,如何把散落在互联网上的零散文字收集起来,就是我们这一节要解决的问题。

从学会搜索开始

都说「万事开头难」,收集素材最基础的搜索,往往也会困住不少人。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景:当你想要搜 XX 的时候,直接打开搜索引擎搜索「XX」,出来的通常并不会是你想要的结果;又或者,当你在搜 XX 的时候,搜索引擎给你找到了一堆相似项,但你却很难找到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这样的搜索无异于沙里淘金,事倍功半。要解决搜索难题,我们需要先确定三个问题:

  • 我要搜什么:比如我要搜「iOS 15 更新内容」「macOS 命名历史」等;
  • 我要在哪搜:比如搜索 Apple 相关的资讯,我就不能去 Android 论坛搜;
  • 我要怎么搜:利用搜索引擎的语法,进行精准搜索。

我要搜什么

「我要搜什么」是难倒许多人的第一步。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对自己想要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概括,只能非常模糊的表述成「某件事怎么做」的句式。要知道搜索引擎是通过关键词搜索网页,这一类口语化的表达,会让搜索结果与自己设想的结果大相径庭。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我想知道「为什么 iOS 总是弹窗提示需要输入 Apple ID 密码」,如果直接搜索问句,得出来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如你所愿。而如果我们将句子里的「iOS」「弹窗」「Apple ID」作为关键词提取出来,并在搜索时用空格隔开,就可以找到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

我要在哪搜

如果能在搜索前就锁定搜索范围,会让搜索的结果更符合自己的期待,

一方面搜索引擎固然强大,但它的搜索范围是整个互联网的网站,可能会让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另一方面写作一些文章时,我不但需要搜集大量信息,还需要逐一找到它们的初始来源。因此,搜索过滤这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很可能会被一些「小道消息」带偏了。

例如要对 WWDC 21 的发布会进行预测,要归纳 WWDC21 已经泄露的消息,以及很可能会出现的新功能和新产品,就可以将搜索范围缩小到 MacRumors、9to5Mac 等知名苹果资讯网站,它们通常会有详细的归纳整理,并且会给出具体来源。

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无法精确地判断出自己应该在哪里搜索。如果你知道某一个网站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内容,那么不妨先通过 SimilarWeb 来看看有哪些相似的网站可以获得相关信息。

当然,如果你仍然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去哪搜也没关系。我们也可以跳过「我要在哪搜」这一步,直接在常用的搜索引擎里搜索,按照搜索引擎给出的排列来人工查询检索即可。虽然这样会多一些麻烦,但至少能够给你带来更加丰富的搜索结果。

我要怎么搜

当我们确定好自己要搜索的东西和方法后,还可以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语法来实现更加精准的内容检索。

举例来说,如果我想用 Google 在少数派搜索「iOS 15」,那么我就可以在 Google 输入iOS 15 site:sspai.com」。其中「site: + 域名」就是一种搜索语法,通过它进行搜索,只会展示特定域名下的结果。

除「site:」外,常用的搜索语法有下面这些:

  • 引号:强调引号里的整体内容,搜索结果中会完整包含。比如 iOS 15 "更新" 就可以筛选出 iOS 15 的「更新」内容,而不会显示「更多新功能」这样将关键词拆分开的结果。
  • 加减号:要求搜索结果体现 / 不体现符号后的内容,比如 iOS + macOS 就会同时搜索到两个系统的内容,而 iOS -“iPadOS” 则可以从结果中剔除掉 iPadOS 独占的内容。
  • intitle:在标题中检索,可以用于精确检索特定文章。比如 iOS 辅助功能 intitle:不读可以先收藏 就可以找到少数派《不读可以先收藏 06》中的 iOS 辅助功能相关内容。
  • filetype:筛选文件种类,后面通常可以接文件后缀名,比如 iPhone User Guide filetype:PDF 就可以找到 PDF 版的 iPhone 用户指南。

所有搜索语法都可以相互搭配使用,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搜索。比如你想找到少数派本站的《不读可以先收藏 06》中「我的阅读工作流(2021 版)」相关的内容,就可以用这个语法:阅读工作流 intitle:不读可以先收藏 site:sspai.com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与搜索引擎语法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少数派的 这篇文章

简单来说,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尽量少用自然语言与机器沟通,而要使用搜索引擎更好理解的机器语言

如何整理素材

从互联网搜集素材已经很麻烦了,你一定不想在整理时再麻烦一次吧?因此,懂得整理素材也同样重要。我在整理素材时,通常会用 Drafts 的 Tags 标签功能对内容进行分类。

标签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只字片语将素材进行分类概括,而 Drafts 对标签和过滤支持很好。可以说,只要你有随手给文档打标签的习惯,Drafts 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帮你找到你需要的素材。

这里以 Drafts 为例,分享我是如何处理素材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流。

使用 Drafts 管理素材

首先,当我需要收集素材的时候,我会在 Drafts 里建立一个打上标签的空白文稿。这里的标签我通常会打上 项目名称处理中 两个。其中 项目名称可以让我快速定位这是哪个项目的素材,而 处理中 则表示了当前的收集状态。如果我的 Drafts 库中仍有「收集中」的文稿,就说明有些素材未收集完成,我只要过滤对应标签的文稿就可以检查并完善了。

与此同时,我还会点开 Drafts 的 Focus Mode(底部的小眼睛)。这样一来,在打开 Drafts 的时候就不会自动新建空白文档,而会保留在当前文档。

做好了标签Focus Mode 的准备后,就不用担心在素材收集过程中遇到找不到文稿Drafts 自动新建文稿 的问题。

使用 Keyboard Maestro 收集网页

我要收集的素材大多是网页内容,为了提高收集效率,我用 Keyboard Maestro 做了一个 Macro 实现自动收集。我只要在 Safari 中找到想要收集下来的网页,随后按下预设的快捷键便能以 网页标题:网页 URL 格式收录进 Drafts,非常方便。

收集文章所需的素材 - 少数派 - 图1

这个 Macro 需要引用另一个获取标题的 Macro 才能获取网页标题。在最终的 Macro 中引用这个获取标题的 Marco,随后引用 BrowserTitleBrowserURL 这两个变量即可获得标题和 URL。据 Macro 作者介绍,该 Macro 支持 Safari、Chrome 和 Firefox,我个人平时用 Safari 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不适配的现象。

之所以使用 Keyboard Maestro 而不用快捷指令,一方面是因为快捷指令的 Drafts 动作需要订阅 Drafts Pro 才能使用,另一方面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快捷指令偶尔会遇到快捷键无法触发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原因,我还是选择 Keyboard Maestro 作为一个更稳妥的方案。

及时整理,用好标签

当我将素材收集好后,我并不会立即删掉「处理中」的标签。因为我还需要在写作的过程中用到它们,但我会在最后加上一个用于表示「已经收集完成」的文字描述(具体内容会随缘决定)。只有在这些素材都已经被检查、使用过后,我才会将「处理中」的标签删除,同时还会将当前文稿保留在 Drafts 库中以便日后所需。

得益于 Drafts 同时支持筛选「显示某个标签」和「不显示某个标签」,我只需要根据需求勾选需要过滤的标签,就能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比如我要找「正在处理的素材,但不想看到公众号相关的文稿」,就可以选中「处理中」并排除掉「公众号」。

由于我对过滤筛选的需求比较简单,Drafts 自带的标签过滤就已经可以满足了。如果你有更复杂的筛选需求,也可以在 Drafts 的 官方文档 找到与检索过滤相关的详细内容。

如何更快找到素材

虽然标签已经能够帮我们过滤一部分文稿出来,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并不是 想到一个素材 - 这个素材在 XX 文稿 - 定位文稿 这样的思维,而是想到一个素材之后,要在茫茫文稿中将它搜索出来,通过标签定位往往事倍而功半。

这时候,就需要用上 Drafts 的搜索功能了。与前文提到的搜索引擎语法一样,Drafts 同样支持搜索语法,但与搜索引擎的语法略有异同。你可以在 Drafts 中使用前文提到的引号、减号的语法,使用方式和效果与搜索引擎相同,这里简单列举几个常用的 Drafts 搜索语法:

  • title:在标题中检索,Drafts 会默认把文稿首行内容作为标题,你可以通过 title 语法快速筛选出首行中含有某关键词的文稿。比如 title: 写作课 就可以筛选出首行是「# 写作课素材收集」的文稿。
  • tag:用于检索标签,用法与 title 相似,相比于前文提到的标签筛选,tag 语法更适合用于多语法搭配搜索。比如 iOS title:WWDC tag:公众号 就能快速定位到一篇标题为「WWDC 2021 回顾」并打上了「公众号」标签的文稿中关于 iOS 的部分。
  • AND / OR:Drafts 支持布尔表达式,但 AND 的用处不大,我通常会用空格来代替。OR 的用处则会更大,在记不清素材的具体内容时,可以用 OR 来串起多个关键词,方便检索。

不仅如此,Drafts 还支持通过正则表达式进行搜索。不过上面提到的搜索语法及功能就已经足够应对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了,如果你不了解正则表达式的话,我个人觉得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为此专门学习正则表达式。

小结

本文分享了如何通过搜索引擎和 Drafts 管理文章素材,其背后的逻辑是「精确搜索 - 标签分类 - 快速检索」。因此,尽管文中提到的都是文本素材,但对于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也可以参考这一逻辑打造对应的工作流。如果你曾花费大量时间在寻找文章素材上,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帮助。

面对收集好的众多素材,相信你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动笔,准备一鼓作气地完成文章。然而,不少作者会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迷失方向,发现自己写的内容前后不搭,于是删掉初稿从头再来,然后进入下一次「动笔 - 迷失 - 删稿重来」的循环。

所以《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系列的第三篇,我们就将讨论如何组织大纲,让你写作之旅少走一些弯路。

来自
https://sspai.com/post/7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