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
(1)定义: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2)共性: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3)功能:检测和转换。
(4)组成:
敏感元件 | 转换元件 |
---|---|
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信息 (非电量)的元件 |
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的感受(或响应) 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部分 |
2.传感器的分类
输入量(即被测参数) | 位移、速度、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
---|---|
输出量 | 模拟式和数字式 |
工作原理 | 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热电式传感器等 |
基本效应 | 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 |
构成 | 物性型和结构型 |
能量变换关系 | 有源(能量变换型)、无源(能量控制型) |
3.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性能的改善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传感器的集成化
传感器的智能化
传感器的网络化
传感器的微型化
4.传感器性能的改善
差动技术
平均技术
补偿与修正技术
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
稳定性处理
5.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6.传感器的集成化
具有同样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即将同一类型的单个传感元件用集成工艺在同一平面上排列起来,形成一维的线性传感器,从而使一个点的测量变成对一个面和空间的测量。
不同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即将具有不同功能的传感器与放大、运算以及温度补偿等环节一体化,组装成一个器件,从而使一个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种类的多个参数。
第二章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绝对误差:实测值与理想值之差; 2.相对误差:被测点的绝对误差与被测点的理想值之比; 3.引用误差:被测点的绝对误差与基准值〔童程)之比; 4.基本误差:在标准条件下,基准值(量程)范围内的引用误差; 5.线性误差:实测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
1.线性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一)
(1)定义:传感器的输入、输出间成线性关系的程度。
(2)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处理:
(3)非线性误差:
式中,——非线性误差(线性度); ——输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绝对
值;——满量程输出。
2.灵敏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二)
3.分辨率/分辨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三)
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感知或检测到的最小输入信号增量。分辨率可以用增量的绝对值或增量与满量程的百分比来表示。
4.迟滞/回程误差(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四)
(1)定义: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应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正、反行程的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的现象。
(2)产生原因:传感器机械部分存在摩擦、间隙、松动、积尘等。
(3)回程误差:
5.重复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五)
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一致的程度。
6.漂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六)
(1)定义:传感器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2)产生原因:①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老化
②测试过程中环境发生变化
7.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动态特性分析)
一阶传感器的微分方程为
它可改写为
式中——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具有时间量纲);——传感器的灵敏度。只起使输出量增加倍的作用,方便起见,令 = 1。
(1)传递函数
(2)频率响应特性
(3)幅频特性
(4)相频特性
8.一阶传感器的动态标定(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为
定义并整理后可得
或,即 和成线性关系,且有
因此,只要测量出一系列的对应值,就可以根据通过数据处理确定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9.二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动态特性分析)
典型的二阶传感器的微分方程为
因此有(1)传递函数
(2)频率响应特性
(3)幅频特性
(4)相频特性
式中(传感器的固有角频率);(传感器的阻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