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思维。技能可以学习,但思维方式需要领悟和沉淀,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积累。

设计师需要具备的三种思维和九种能力

三种思维

分别是用户体验思维、设计价值思维、自我成长思维
用户体验思维:
“用户之上,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口号,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不能陷入惯性思维和惯性做事方式中。它不是包装设计的工具,而是一个严谨的设计思考流程。设计师要主动去深化对于业务的理解,根据对业务的理解明确产品的用户目标,梳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痛点,设计师要基于理解产品目标和用户痛点的基础上推导出设计目标,并给出合理的设计策略。即便公司的环境不允许做过多的思考,设计师自己也可以在做每一个设计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
设计价值思维:
设计不是一张漂亮的界面。设计价值思维能够让设计师更好的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为什么做这个界面设计。首先是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用户的哪些痛点?其次需要明确设计价值,需要明确衡量指标,通过数据的变化来量化设计价值。例如设计方案提升了详情页的转换率、增加了用户的停留时长等等。
自我成长思维:
成长规划,目标?自己想在下一份工作中做什么事情,学到什么东西?只有想通了这些,你才能回答“你为什么离职”“为什么想要加入我们公司”这样史诗级别的提问。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提问,更重要的是想想自己的未来,明白了自己的目标,才知道自己要走什么道路。

九个能力

沟通能力:互联网产品是一种团队的工作,沟通能力直接决定你的工作的推动能力和设计的影响力。如何去提升沟通能力呢?可以多在团队中分享和做项目复盘,多做Presentation,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突破自己的屏障,跳出自己默默撸图的舒适圈。
设计专业能力:简历和作品就是在传递你的专业能力、你对设计认知的专业性和你对业务的理解能力。例如每个系统的设计规范、交互规范,业务思考,使用场景分析,设计元素的构思,组件的归纳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产出证明你的专业能力。如何提升专业能力呢?设计师需要主动思考设计方案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在设计评审后结合团队成员的想法做出调整。
设计总结能力:对于项目的总结和思考能力,是看一个设计师对待每一个项目的态度和角度。如果你只是在作品集中罗列图片,那对于面试官而言,你只是一个撸图的,没有对项目建立一个Owner的意识。所以在项目前期做详细的沟通和了解,项目完成上线后,对整个项目做一个全面和完整的项目总结,并发现在项目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锻炼自己的总结能力,提升自己的薄弱环节。
团队协作能力:设计师如何与团队协作,业务方和设计师的协作关系,设计师时间配比分别是多少。这些都是面试官了解你的协作能力的不同途径。
逆向推动能力:在工作中主动推动项目,发起由设计驱动的体验升级迭代,提升自己的逆向推动能力。
抗压能力:类似于压力面试的情况,建议面试的时候穿一套新衣服,会间接提升你的自信心,从容面对遇到的奇葩问题。
逻辑思考能力:在平时的项目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对每一个设计元素都提出质疑和自我思考,明确自己的设计围绕设计目标,让自己的设计有理有据。
独立思考和规划能力:你对某个产品什么看法?你觉的哪里做的好哪里不好?你觉的哪个产品做的好?为什么好呢?你对某个产品有什么修改的意见呢?你觉的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呢?为什么呢?你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具体计划去达成自己的规划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考验的就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自己的规划能力,大部分设计师可能瞬间懵掉或者自己从来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平时工作中养成一个良好的思考习惯,从最低层的用户需求开始思考,同时在项目沟通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突破自己的内心障碍。同时要多和其他设计师沟通,并且以此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
管理和领导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考验的是设计师对于自己负责项目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团队成员一起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需要设计师对自己高度的要求和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责任心。所以做好自己负责项目的风险管理,及时同步项目的进度信息和问题,让大家了解项目的情况,同时做好领导和其他协作团队的预期管理,减少错误信息的传递,和合作团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减少合作团队的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