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成长:不确定时代下的职业发展和商业通关策略
推荐语
不放过自己,不放过机会,不放弃行动,不放弃思考与总结。
如何快速找到立足于世界的生存技能、如何提升自我的认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如何提升自我的心力去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只有跳出职场看职场,才能获得非线性成长;只有超越自我看自我,才能实现非常规发展。
“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面对更大的场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做出更艰难重大的决策。在每一次经历类似的压力和场面后都进行复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努力让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这是唯一的应对之道,全无捷径。”
自序
他们的成长会逐渐从技能转向认知或是系统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他们会开始思考和理解,什么是商业竞争,这个世界遵循怎样的规律运转,不同行业、职业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在一类问题上把各种元素、信息关联起来,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全面和系统。
如何在看到更大的世界后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赢得更大的荣耀和认可,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他选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决定了这个世界会对他拥有怎样的期待和要求,也决定了他将有机会获得怎样的荣耀和认可。
职业环境中,普通人与高手的一大区别,就在于系统思考和制定高质量竞争策略的能力
每一个成年人都会经历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在旅途中,你需要经历生存考验,变得强大,然后遭遇方向迷茫和内心归属的困扰,最后再返璞归真,满血归来。
前言
线性成长模式是指一种相信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是由单一维度的要素来驱动的,只要在单一维度下持续地努力,随着时间推移就一定能够持续获得成长,且成长速度较为稳定可控的成长模式。
01 我的非线性成长之路
之所以把我的职业生涯划分为这样5个阶段,是因为我在后来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而你所在的行业、公司、你的工作内容、你所接触的人群和圈子,都构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当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入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去,你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1.4 第四阶段(2012—2014年):第一次创业——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转折
在强化自己的绝对硬实力和单点破局能力的同时,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商业认知和系统思考决策体系。
我渐渐把自己关注的问题从“如何把一件事做好”变成了“这件事是否合理,是否真的需要做好”以及“是否存在更优的选择”。
在好几件事上,我真切和深刻地体会到了“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你在战略上的懒惰和无能”这句话的分量。
1.5 第五阶段(2015年—至今):以成熟创业者的身份加速成长
1 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而你所在的行业、公司、你的工作内容、你所接触的人群和圈子,都构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当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入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去,你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2 我总是能在合适的时候让自己投身到一个合适的环境和赛道中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本就有着“势能”的赛道中获得更大的成长加速度,最终让自己收获了远超他人的成长。
3 在我的每一份工作履历里,我都做出了显著的业绩。这些业绩,让我在同层级的公司同事之间,甚至整个行业内,总是能够成为Top 20%的人选。是否能够成为Top 20%,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下,很可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4 当你新进入一个行业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建立起几项自己在这个行业内的核心技能,它们可以成为你在这个行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石,甚至是将来你在行业内的安身立命之本。
5 当你有了一两项足以安身立命的核心技能之后,为了去带动自己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参与或负责一些可能涉及多部门协作的复杂项目的推进落地。
2.1 重塑自己的职业发展观
任何事物,如果能够穿透表象直达本质,你一定能够找到其底层的某些稳定不变、可依赖的规律。
而我们也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一种游戏都拥有它的规则,只有洞悉了那些稳定不变的规则,你才能知道如何在规则约定的范围内更好地“赢”,公司经营如是,个人职业成长亦如是。
我们有必要重新从更加本质的层面来理解职业成长到底是个怎样的游戏,以及在这场游戏中,通关的方式有哪些,从而探寻一些值得我们依赖且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规律。知晓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如何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1)你要能够具备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的能力。即便不谈财富自由,最起码,在物质生活上你完全不用为生计而焦虑。
(2)你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这样关于“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你才能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让更多时候,是需求和机会找到你,而不是你只能牢牢抓住某一个机会,生怕自己被抛弃。
我的答案是:你创造商业价值的能力或是深刻理解商业逻辑的能力要变得更强。
要想成功操盘一个业务,你必须清楚商业逻辑,必须非常清楚你所处的是个怎样的赛道,有着怎样的规律,你的业务的核心环节和流程是怎样的,整个产业格局又是怎样的,你该如何与其他人竞争,以及当下你所经营的业务价值要得到放大,需要满足哪些前提和要素,等等。
身为一个普通人,身处非常动荡和不确定的商业/职业环境下,要想在职业成长这个充满束缚的游戏下更好地通关,你的最佳选择是两种:要么,你依靠某种技能成为一个业内顶级的、位于Top 3%-Top 5%的专家;要么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业操盘手。
2.2 “S型曲线”与“第二曲线”出现的必然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型曲线”,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曲线”。
第一,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当你开启了一段新的职业经历时——无论是到一个新的岗位,更换了一个新的行业或来到了一家新的公司,你个人职业成长的最优选择,是需要在3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内,找到自己可依赖的“成功范式”,进入快速成长期,让自己在这段职业经历中画出一条美妙的“S型曲线”,而不是呈现出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为了追求最终的通关,我们也需要不断从原有的成长性较低的赛道中不断跃迁到成长性更高的赛道中去,否则,我们一定会遇到自己的增长边界。
2.3 头部效应——在每一段职业经历上跃迁的秘诀
头部效应就是你若在一个领域成为头部,就能够在该领域得到最高价值的回报,或是拥有该领域最高的势能。
相反,如果你无法在一个特定领域内成为头部,则你的整体竞争力将大幅削弱。
有些时候,当你面临残酷的竞争,或是受限于种种其他原因,无法在一个战场快速成为头部的时候,也许最佳的策略就是向回一步,先退回到二线战场,在二线战场内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头部选手,再携带自己在二线战场获得的头部势能,重返一线战场。
身为一个工作年限还不那么长的从业者,在单一一条职业竞争赛道中要想顺利通关,进入势能更高的职业轨道中的关键,在于你必须在当前赛道中努力成为Top 20%的“头部选手”。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从一条已经逐渐进入瓶颈的成长曲线中跨越“非连续性”的鸿沟,成功进入新的成长曲线中,需要两个基本前提——
» 你在原有曲线中的位置已经来到Top 20%这一头部区间。(往往只有你进入上一条曲线的末端,下一条曲线的成长才会开启)
» 你已经有了一条明确的新的成长曲线作为目标,且新的曲线带给你的成长和想象空间大于原有曲线。
2.4 成长赛道、线性竞争和非线性竞争
(1)当你身处一家公司中,可能同时受到多个不同层次成功范式的影响和制约。
(2)在通关之前的某个职业阶段里,你将依赖一类成功范式谋求自己的个人成长,并在前一个范式带来的成长逐渐放缓甚至衰退之后,进入一种新的成功范式,开启自己的“第二曲线”,乃至第三、第四、第五曲线。
(3)当你想要切换到新的成功范式,或者开启一个新的成长赛道的时候,更换现有的工作内容、更换职业、更换一家公司,又或是更换一个行业,其实都可以是一种选择——只要新的成长赛道比原有的赛道为你带来更大的成长性即可。
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职业成长或商业世界中必然面对竞争,而在一个剧烈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面对的竞争也必然被分为线性竞争(同一赛道中的能力之争)和非线性竞争(模式、系统之争)两种。
一个人或组织要想追求成长和发展,需要持续在两个维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一个是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增加自己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另一个则是非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升级自己的认知或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组织系统、商业赛道等)。
试着在线性维度上变得更强,是不断给自己打补丁,而试着更换认知、组织形态等,在非线性维度上获得提升,则是给自己更换操作系统。
但是,同一个维度上的能力提升必定会遇到瓶颈和天花板,此时若不能找到新的突破点,你最初借由能力提升所取得的成绩,很可能反而会下滑。而那个潜在的新的突破点,往往就落在认知或操作系统的升级上。
一个好的操作系统,是需要强大的硬件能力支撑的。如果你还没有把自己的硬件做扎实,就贸然换一个看起来更高级的操作系统,装上这个操作系统后只能拿着它去显摆,到了真正想用它来做点事的时候,一跑就死机
(1)竞争是分不同层次的,成长也是。
(2)在同一个操作系统下,你的成长一定会遇到天花板和瓶颈,就像一条“S型曲线”一定会趋于平缓甚至下滑一样。
(3)到底是打补丁还是升级操作系统,在成长过程中,这注定是个问题。如果你的硬件基础尚不过硬,直接就装最新最复杂的系统,反而会走火入魔。
2.5 两条“一级成长曲线”与N条“次级成长曲线”
本质上,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其职业生涯的成长必将经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你的成长主要依赖技能驱动;而后一个阶段,你的成长更多地依赖于系统认知和决策质量驱动。
做一个顶级专家或一个优秀的商业操盘手,可能是一个人终极的职业选择。但无论你选择成为顶级专家还是优秀的商业操盘手,都同样需要开启你的第二条“一级成长曲线”,也就是“商业认知/系统思考成长曲线”——任何一名顶级专家,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内,一定拥有极为强大的系统思考能力。例如一位文案方面的顶级专家,当自己在文案上的技艺已经专精到某一程度后,一定能够借由文案看到一家公司的整个营销体系,乃至行业内不同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逻辑;而一位专精于手机芯片研发的技术专家,当其研发能力炉火纯青后,也一定能够借由芯片研发看到整个手机的硬件+软件系统架构,以及不同公司间的技术路线竞争会如何影响其商业能力和收益。
头部效应就是你若在一个领域成为头部,你就能够在该领域得到最高价值的回报,或是拥有该领域最高的势能。相反,如果你无法在一个特定领域内成为头部,则你的整体竞争力在该领域将大幅削弱。
3.1 职业生涯早期,如何应对“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第一,想要拥有一个让自己足够确信的答案,你得具备两个基本前提。(1)你已经有足够多的实践,尝试过很多事情,知道很多事情是如何发生的;(2)在你做过的很多尝试中,至少有1~2件事已经能够做到七八十分的水平,比大多数人做得好。
3.2 职业生涯早期,如何应对“转行难”
(1)如果业务技能还不扎实,直接进行大量“思维认知升级”的学习,很可能是没什么用的。
(2)要解决“技能习得”的问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训练,而不能仅仅看一堆东西。
(3)要解决“思维认知升级”的问题,关键可能在于你要进入一个高质量、高段位的圈子中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业务交流碰撞,而不是依靠“看书”“看干货”。
(1)自己尝试着刻意练习并依靠自我学习进行突破。比如试着做出个几千粉丝的微信公众号。
(2)尝试着参与到一个能给你提供实践机会的组织或团队中,义务为其劳动,并获得指导和反馈。
(3)参与某个能够给你提供大量真实实践机会和高质量反馈的课程。
3.3 工作0~5年,面对多个职业机会如何选择
如果以一个创业公司来看,处于A轮到B轮融资阶段的创业公司,大抵近似于成长型业务部门的状态。
你需要逐次通过“4个问题”来帮助自己决策。
问题1——
你是否真的追求远超于其他人的成长速度,并愿意为此承受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预期之下,你的短期现实生活压力如何,能承受的最低收入预期大抵处于什么水平线?
假设你接手了一个你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只有一个模糊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达成路径,也没有人系统地指导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能找到各种办法和途径去学习、借鉴、模仿,然后在推进这件事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把长板发挥到极致,你更有机会成为一个小领域的头部,从而为自己收获更多的红利。
但这里也有一种极端情况——如果你感觉自己好多事都能干但没有明确的长板技能,在职业方向和行业选择上也没有那么强的倾向,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回到我们在3.2中的建议:你可以优先考虑大量补齐自己的通用技能。
如果你的基本技能都已经提升修炼得差不多了,需要开启自己的“商业认知/系统思考成长曲线”,但又没有方向,面对多个选择,又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这个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是否有一个机会能让你在业务、商业的认知和理解上看得更多、更全,了解得更深。
我认为这样的“黄金”职业机会可能有3种——
(1)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你特别信赖和认可,无论在视野、技能各方面都远胜过于你的人,他还愿意手把手带你,那这类机会值得你选择。
(2)如果你有机会去一个很成熟、知名的商业组织,到它的核心业务部门中了解和学习其中非常有技术含量、非常复杂的一套工作方法和它的整个体系结构,这也是一个超级有价值的机会。
(3)如果有机会加入一家已经走入正轨、开始高速成长的公司或业务部门(类似2018年的抖音),即便你自己啥也没想清楚,也极大概率可以获得这家公司或这个业务快速成长带来的红利。
3.4 如何超越那些早期职业起点远高于你的人
第一种机会,是选择进入一个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而出现,短期发展还完全不确定、甚至有些混乱无序的全新行业里,只身承担各种不确定风险,去换取随着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在行业内接触到更多高质量信息来源、先进的工作方法而为自己带来的成长加速度。
3.5 成为一个顶级专家或优秀商业操盘手的具体路径
我们仍然应该回归到行业或是产业的层面去理解今天的商业版图,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所有借助互联网和技术手段进行商业经营和升级的公司都看作互联网公司。
不要把目光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岗位,而要聚焦于让自己成为顶级专家或是优秀的商业操盘手
一个商业操盘手,本质上就是知道如何经营一个生意,通过商业经营让一家公司或一个业务的商业价值持续得到放大,收益更大并且效率变得更高。
如果你想管理和操盘整个系统的运转,甚至重新定义和设计整个系统的结构,你得熟悉整个核心模块的逻辑、构成,知道它们是如何运转的
举例说明,如果我希望三节课这家公司内有一名员工成长为CEO,那理论上他需要充分理解教研、教学、营销,知道这3大模块彼此间的关系、每个模块管理的要点和难点,能够在每个模块出现问题时快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也能够在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下降的时候,知道从哪些地方思考和入手,更有可能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
如果奔着商业操盘手方向走,我们需要从某一个环节脱离出来,去看同一业务模块下的多个环节;乃至慢慢熟悉整个业务模块,能够管理和驱动整个业务模块;然后,慢慢了解和熟悉不同的业务模块;最后,当我们充分熟悉所有的核心业务模块时,也许就成为一个或一类公司的商业操盘手。
所以,一定要意识到,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商业操盘手,那你要选准一个行业,先从某个业务环节切入,在一家或多家同类公司通过轮岗、谋求新的职业机会等方式熟悉多个业务环节,慢慢成为一个业务模块的负责人,再然后,继续通过轮岗或参与重大项目等方式深度了解和熟悉多个业务模块的运转,进行更宏观和整体的思考,慢慢懂得如何经营一家公司。
这是
3.6 如果在某个职业成长赛道中“失败”
只要你真的在持续努力和行动,也不断积累着各种经验和大小成果,哪怕你原定的职业目标并未实现,也无须感到焦虑。事实上,纵使在一个成长赛道中“失败”,只要你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足够多,你就有机会换个维度,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通关路径。
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一名头部选手,一个人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你已经具备某些在该领域获得成功的独特能力或经验。注意,“独特”是指你身上的某些能力或经验,或者你创造的价值,是有点“稀缺”的——这个世界上,稀缺的东西才更有价值。
(2)你清晰地给自己定义了一个竞争赛道,在这个赛道充分发挥你的长板能力。
只要你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足够多,这些实践、经验和成果汇总到你身上后,必然凝结成为某些只属于你的独特优势和机会。你也必然伴随着实践和积累的增加找到某些你能干得比其他人更好的事情。
一个人在职业成长路径上要想实现通关,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先设定某个目标,不断努力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检视和思考,经历反复多次的迭代,最终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并将其放大,
(1)与其竞争,不如不同。
(2)在一个不断演化的世界中,一个人过去的成功和成就,一定有其局限,甚至可能成为其未来沉重的包袱。
(3)在竞争特别充分的领域,更好的战术是:以点带面,单点爆破。赢得破局点,才更可能赢得整场战争。
假如你在某些维度下显著落后于对手,且经努力后还无法填补巨大差距,最明智的策略,并不是继续死磕,而是跳出来重新思考:是否存在一个不同的维度,能够战胜对手,而非在大幅落后的身位上线性努力——这就是所谓的“错维竞争”。
任何时候,当你有了一些还不错的独特能力,却又长期在某个战场中陷入困境时,要学会跳出来,给自己足够的思考空间,重新审视和规划你所处的战局。
若你已工作多年,在一条既定赛道中付出了大量努力,积累了许多经验成果却还是被各种障碍、瓶颈卡住,难以取得突破,你也完全无须感到焦虑。事实上,纵使在一个成长赛道中“失败”,只要你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足够多,你就有机会换个维度,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通关路径。
因此,一切困扰,都将被化解在你的持续行动、不断实践和提升中,只要你自己一直“On the way”,你就无所畏惧——这并非一句鸡汤,而是理性和逻辑的结晶。
1 如果你刚进入职场,又缺乏明确的职业方向,我对你最大的建议就是:不妨先聚焦在某一两件至少你不那么反感的事上,先不管不顾地努力让自己做到七八十分的水平,并在此期间尽量多尝试和接触一些新的工作内容,这样,你才能慢慢对自己形成更清晰的判断。
——
2 如果既没有职业目标,也不清楚职业方向,可以先让自己大量补充一些通用能力的缺口,增加自己身上的多面手特质。类似写作、结构化表达、PPT、Excel、演讲、高效召开会议、活动组织与执行等,应该算得上横跨绝大部分职业的通用能力。
——
3 珍惜和利用好职业生涯的前五六年,迅速完成一些基本积累,并谋求进入那些具备跃迁式成长机会的赛道中去打拼、努力和发展,而不是等到自己已经工作8~10年、陷入职业瓶颈和困境后再来感慨生活不易、人生艰难。
——
4 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商业操盘手,那你要选准一个行业,先从某个业务环节切入,在一家或多家同类公司通过轮岗、谋求新的职业机会等方式熟悉多个业务环节,慢慢成为一个业务模块的负责人,再然后,继续通过轮岗或参与重大项目等方式深度了解和熟悉多个业务模块的运转,进行更宏观和整体的思考,慢慢懂得如何经营一家公司。
04 向顶级高手学习商业认知/系统思考和竞争策略的制定
如果说,在技能曲线层面的成长,指向的是让你“如何把一件事做好做对”,那么在商业认知/系统思考层面上的成长,最终指向的就是“如何才能更多地去做‘对’的事”,让自己在出发时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4.1 系统思考能力的价值与习得
所谓“系统思考能力”,是一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要求你从一个系统的目标、整体结构和各种系统要素中思考,最终寻找到一个围绕实现目标的最优解
假如你是一个新媒体写作者,最初你依靠简单的追热点技巧、标题技巧、排版技巧,获得还不错的写作技能提升,但到了某个阶段后,你必须在脑海中建立各种常见的写作结构和写作元素之间的关系,又或者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流量和增长运营”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
当一个人的系统思考能力逐渐建立起来并持续得到完善和提升,那么他的决策能力和策略制定能力也就自然有了提升。
系统思考能力到底该如何提升?
我的个人经验和建议是——
首先,你在一个领域内要有足够丰富的实践,并能够熟练解决各类单点技能问题。
其次,在对应问题面前,你要能够看到并深刻理解一类已经被验证行之有效的系统模型,并用它理解和思考部分问题。
再次,你也需要在同一个领域或同一个问题下,看到更多相关的系统模型,或者是来自其他专家或高手理解的系统模型——在同一类问题面前,不同的高手有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思考体系。
4.2 商业世界中的两种高质量思考习惯
制定策略是为了赢得竞争,而在商业世界里,决定胜负的关键词,常常有两个,一是价值,二是效率
第一种思考习惯是:始终关注价值,而非具体问题的执行路径、难度和过往经验。
第二种思考习惯是:始终思考和关注现有工作流程及业务链条中效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的可能性和机会。
效率导向的思考逻辑是:看到一类成熟业务或产业链条,找到当前效率特别低下或者成本特别高昂的节点,思考你是否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整个业务链条的运转效率提高2倍以上,或者成本降低至原有水平的一半以下。
第一,当你面临一件事要不要做,或者遇到某个问题很难被解决的时候,要优先关注“事情被解决后的价值有多大”,而非具体问题的执行路径、难度和过往经验。
第二,要始终关注和思考现有工作流程和业务链条中各种效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的可能性和机会。
4.3 商业环境中的“竞争策略三级思考法”
而那些在特定问题上拥有系统思考能力的人,往往具备优质策略制定能力,依靠策略来赢得竞争,而不是拼执行。
你所在的行业/业务有哪些基本规律?
在竞争当中,也存在这样的逻辑——与其选择绝大多数人趋之若鹜但你并没有那么擅长的竞争方式,不如找到你擅长并特别认同的方式,深扎其中,把自己的长板和优势放大到极致。
4.4 如何向顶尖高手学习,提升制定策略的能力
提升系统思考能力的方法,在于你要在一类问题下先拥有某个稳定的“系统模型”,然后不断吸收更多专家或高手们对于同一问题的思考,将其与你已有的模型进行对比,并不断进行重新归纳和总结。
其次,在关于如何制定竞争策略方面,先为自己锁定一个聚焦的范围,更精准地找到想要学习的对象,才能在具体问题面前具备讨论的基础,否则你很容易陷入一种无从下手的状态。
,试着把“竞争策略三级思考法”当作一种工具,对高手的答案进行解构和剖析,最终加深自己对“竞争策略三级思考法”的理解,并以此看到更多行业、业务层面的基本规律和竞争法则,提升自己的思考决策质量。
我经常采用的策略有两种。第一种叫作对标型策略,一般在你所在的品类和赛道中有一个比你强一些的竞争对手时比较适用。
这个策略的基本逻辑是,锁定比你强的竞争对手“往死里打”,好比我和其他店铺卖同一个品牌的榨汁机,我会很细致地研究竞争对手的商品介绍、服务、文案、价格变化规律等,总是找到空间比对方做得更好或更有差异化。同时在推广投放上,也一定会抢关键词,抢入口,跟对方拼点击率,直到全面压过对方。这就是“对标进攻”。现在电商的流量红利时期已经过去了,平台上商家的竞争更加激烈,流量和销量经常是此消彼长,只要能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到更多的流量和销量,我们自身的竞争力就能得以提升,就跟游戏打怪升级是一个道理。
第二种策略叫作上新型策略,一般在女装、零食这样的品类经常使用。
这种策略的核心,就是保持稳定的上新频率,比如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一次,在这些品类,新品的购买转化率往往更高,且每一次上新你都有机会获得一些平台的宣发资源和流量。因此,只要选品没问题,定期做好上新,并且配合每一轮上新把平台流量的运营和面向店铺老用户的推广运营都执行到位,那每一轮上新都能为你带来不错的增长。
站在学习和成长的角度,只有在一类问题面前,看到更多系统思考模型,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并用它指导你的决策和实践时,你的系统思考能力才更容易得到提升。
假如你希望向一些顶尖高手学习,提升自己的系统思考和策略制定能力,首先,你应该掌握一类关于如何制定竞争策略的系统思考模型,比如“竞争策略三级思考法”。
其次,为自己锁定一个聚焦的范围,精准地找到想要学习的对象,否则你很容易无从下手。
最后,在得到高手的反馈后,试着用你已有的思考模型,对高手的答案进行解构和剖析,加深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并看到更多行业、业务层面的基本规律和竞争法则,提升自己的思考决策质量。
4.5 如何预见未来,面对极度激烈的竞争环境做出高质量决策
傅盛的哲学是,越是身处绝路,越要不断向外看,获取更先进、更前沿、更具有差异化的认知。因为既然已是绝路,很可能内部已经无解。
第一,可能只有5%的人能进入“通过比拼认知来进行竞争”的状态,绝大部分人的执行能力之差,可能根本谈不上拼认知。甚至如果你的执行能力不到位,认知越升级,你可能越焦虑,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消化和践行这些认知,于是认知就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认知往往意味着对一个复杂事物的全面理解。一个人的高质量认知,很可能来源于充分的实践。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在教育行业里认真做过2~3年营销、课程研发和服务,很难彻底理解教育这项业务的一些本质。
第三,即便一个人进入认知升级的轨道,真正的升级也必须依赖“优质的信息输入和思考沉淀”、“不断面对和解决大量复杂问题,践行和验证新认知”二者的结合,缺一不可。
» 认知升级的前提是知行合一,如果你尚无法做到,必须优先补充行动能力。
» 在未建立起较为全面、能够让你看到一些规律和未来的认知之前,优先补充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及经验,并不断反思,之后再更多地关注先进优质的认知。
另外,还有一个补充。
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预见未来”,那些“无法预见未来”的人该怎么办?
答案是:找到一个能“预见未来”的人,相信并跟随他,在他已有明确的判断和决策时,执行这个决策,在局部定义好目标,找到路径和配置资源,确保目标达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相信这个人拥有比你更全面宏观和先进的认知,即便无法理解他定义的方向和目标,也要做好执行。要知道,在执行中理解往往是比先理解清楚再执行更优的方案。
4.6 顶级高手进行复杂思考和决策背后的简单法则
对于顶尖高手来说,很多复杂的决策、思考和工作方法,都是基于一些特别简单的价值判断及基本规律推演出来的。
你得具备能从一个简单原则推演出无数具体决策逻辑,或从一个人的一堆行为中归纳出来一些极简单的原则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高手脑海中的简单价值判断原则及基本规律,否则,你会觉得单看高手讲简单原则是烂鸡汤、大道理。
» 稳定的需求、稳定的解决方案、可预期的收益空间,才能支撑一个新行业或一个新模式的持续存在。
»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产品价值成立,一个产品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4]
» 任何一个商业组织或商业产品,必然存在追求更大收益回报的动力。商业能力不够强大的组织,将很可能被其他组织吞并。
4.7 通过系统思考“向外”寻求成长
首先,一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现,你的成长与某个系统或环境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以系统化的视角看待成长,你和你的外部环境、其他相关人都是这个系统的要素之一。
5.1 解读所谓“心性成长曲线”
»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你一定能够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 若整个世界像一艘船一样沉下去,你最大的责任,是要先救起自己;
» 对于一片哺育滋养了你的土地,如果你尚未切实地回馈过它,何来资格唾弃它?
» 你内心是否有某些自己恪守的原则和信念?这些原则和信念是如何形成的,有多坚固、强大和经得起推敲?它们又能支撑你应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
» 你的自我认知有多清晰?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部分性格特点决定了你的某些思考和行为习惯,并从中发现自己当前的局限和特长?以及你也需要知道,如果一个人真的希望承担和迎接更大的挑战,则其性格中的一些基本缺失,必须得到修正和完善。
对一个人的长期成长而言,心性所起到的作用,是让你找到一个自己笃信的内在能量来源,使得你在应对许多极端挑战和压力、做出很多重要决策时,均可从中获得一些笃定的力量。
一个人的心性成长,底层依赖一个稳定的世界观,也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客观认知。
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对整个外部世界的认知要想趋于稳定,前提必然是要经历得足够多。也只有在足够多的压力、冲突、两难决策和世俗成就“冲刷”下形成的世界观,才更经得起推敲和挑战,更加趋于稳定。
5.2 一个人的内在成长——打破边界和建立边界
至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相比其他人,我打破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更多边界,选择去看到更大的世界。
一个人若已经看过了足够大的世界,也打破了诸多边界,到了自己身上已经具备N多可能的时候,必然会开启另一个阶段——为自己建立许多“边界”和需要恪守的原则,不断明确自己身上的使命和局限,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和平静,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外界的诱惑、变化和挑战。
5.3 心性成长曲线下的终极命题与3种修炼
这必然意味着你要选定一类角色,调整自己的思考、工作方法、沟通表达习惯甚至性格特征,以让自己由内而外胜任这一类角色。
甚至,在某个阶段,为了让自己胜任某一类角色的职责和要求,你可能需要舍弃你过去已经习惯了的某种角色,包括许多过去自己视之为骄傲的事物。
(1)不断增强自己的心力,让自己能够应对各种巨大的压力、挑战,做到内心从容,举重若轻,临危不乱。
(2)不断调整和强化自己的心性,更好地胜任和匹配对应的角色和责任要求。
(3)充分认识自己,在各种挑战中逐渐找到可以长期坚守的信念,历久弥坚。
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面对更大的场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做出更艰难重大的决策,并在每一次经历过类似的压力和场面后都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复盘,努力让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
第一,你需要充分认识自己,深刻知道自己的喜好、弱点和诸多内在特质。
第二,你需要找到某些自己相信的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
第三,你需要依赖自己相信的规律去持续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内在特质和外部世界给予的诸多反馈,最终形成自己的长期信条与决策行动原则。
5.4 我的心性曲线成长之路
假如要给年轻朋友们一些建议的话,我最大的建议就是:25岁以前,唯一重要的事,有且仅有一件,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多一些或美好或痛苦的深刻的体验和经历。因为能帮你决定之后人生方向和抉择的,全部都是那些体验和经历,是它们塑造了你。
举个例子,如果在三四年前,一本别人都在交口称赞的书我却死活看不进去的时候,我会倾向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开始玩命跟自己较劲。
然而,到了这一年,同样一本别人口中的“好书”,我尝试了两三次仍然发现自己无法吸收或消化其中的内容,会认为这本书不适合我——至少是现阶段不适合我,从而心安理得地把它扔到一边。
体现在工作中,在2013—2016年,我在很多时候总是关注自己身上有哪些短板,以及该如何补足它们;而到了这一年,我更加关注如何找到自己身上的长板,然后将其发挥到极致。
6.1 应对不确定性的两种武器
其一,向外看,付诸理性思考,发现这个不确定世界中的局部基本规律,通过系统思考和专业主义,让很多事情变得可控,让自己拥有依赖一些基本规律对复杂系统推演和预估的能力。
6.4 假如你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规划设计的意义是有限的,而追随内心去做一些你认为应当要做的事,有更大的意义。只要你做得足够多、足够丰富,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无法预计到的机会,让你把你生命中那些你已经画出的点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