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营

什么是运营:我眼中,运营就是业绩和用户中间的调度器,明确产品的业绩目标,通过一切可操作的方式合理地分配资源,通过技能吸引用户并引导用户完成指定的行为动作,以提升用户的留存率和活跃度,从而产生收益,完成企业的业绩。

运营大致分为几类:活动运营、渠道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

运营需要好的数据证明自己,所以就需要选择好的行业和公司。对行业的了解程度决定了运营人员是否出色。

运营技能

内容运营

高转化内容的写作技能

在写高转化内容时,运营人员一定要知己知彼。“知己”即非常熟悉自家产品,知道自家产品的卖点和缺点,知道同类型产品的优点和缺点;“知彼”即清楚地了解目标用户的痛点和兴奋点,洞察目标用户的日常行为并找到可以植入产品的场景,使用目标用户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

运营人员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对产品的优点和可提炼的卖点了如指掌。如果你对提炼产品的卖点没有思路,可以从原料、工艺、功效、价格、销售模式、服务、销量、专利、认证等方向切入。

运营人员有了卖点的切入方向,接下来就可以梳理产品的卖点。运营人员还需要把产品的优势卖点通过FABE法则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利益点。
F(Features):产品固有的属性,卖点切入的方向都属于F。
A(Advantages):与同类产品相比可以体现的优势,或产品独有的特点。
B(Benefits):产品优势能给用户带来的利益。
E(Evidence):产品优势的证明材料。

运营人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或数据采集工具获取竞争对手的内容并进行拆解,了解竞品页面呈现的优点、内容措辞及对用户心理的把控,然后改进卖点的表述方式。
梳理用户、产品和竞品内容之后,运营人员要使用目标用户熟悉的语言组织内容。对于下沉市场的用户,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对于技术人员,要使用专业术语,不然会被质疑技术能力;对于领导,需要罗列较多的流行名词,以此证明自己有真才实学。

对于文章标题的写法,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我常常采用“痛点+解决方案”的公式来写标题。
这类标题的打开率相对高一些。这里列举以下3种常用的标题写法:
(1)锦囊型标题:前面描写具体问题,后面给出解决方案;
(2)惊喜优惠型标题:写出产品的亮点和明确的低价;
(3)反转型标题:前面写糟糕的开局,后面是完美的结束。

对于转化类型的软文,我认为文章可以分为4个大的模块:吸引注意、制造需求、解决信任及催促下单
文章开头需要吸引读者注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而且是最难写的模块。我经常用场景化描述用户的痛点,使用户产生共鸣并有持续读下去的欲望。
从转化内容生产流程中可以看出,制造需求和解决信任之间是一个循环。制造需求是指将提炼的产品卖点贴合用户的生活场景,不断用场景化痛点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解决信任是指通过材料证明卖点可以在场景中解决用户的痛点,赢得用户的信任,为下单做铺垫。
催促下单常采用限时、限量或限时送礼品的方式。例如,今日下单送1000元礼包,折扣价一共200份,等等。
写出高转化的内容,除了要求运营人员具备对用户、产品和竞品做深度了解的硬性技能,还要求运营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平时多读书,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内容运营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积累素材,持续输出内容,不断地与用户进行互动。

渠道运营

运营人员要考虑渠道的规模和见效周期。如果企业短时间内需要获取大量用户,运营人员就要对渠道有合理的预期,清楚地知道通过渠道每天可以获取多少个用户,渠道的见效周期是多长,是否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最后,运营人员要考虑投入成本。投入成本根据企业或自己能够调配的资源进行估算,确保在当前的预算之内。

活动运营

无论是参考同行的活动形式,还是自己想出来的绝妙策划方案,这时运营人员有必要与上司、部门同事或产品经理一起讨论活动的可行性。如果大家一致认定活动形式可行,则要开始梳理活动流程,明确活动资源,之后便开始具体的策划工作,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形式、宣传渠道、活动文案、活动功能、活动规则、活动奖品及结束时间等。

成功的活动一定是在合理的开支范围内完成业绩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新增用户,可能是付费转化率,也可能是收入等,总之契合业务的当前目标。

用户运营

用户分层RFM模型,AARRR

运营技能不重要

运营工作就是这样,无论你学了多么扎实的运营技能,看了多少本运营的书籍,构建了多么实用的方法论,也不管你以前做过多少成功的案例,有多么丰富的运营经验,如果不能将运营技能和方法论付诸实践,帮助企业提升业绩,就很容易被淘汰。
尽管本章在讲运营技能,但是运营人员要记住:运营技能服务于业绩,没有业绩,一切运营技能都是空谈!运营人员不要以为掌握了运营技能就可以成功。在工作中,运营人员首先需要梳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其次看透运营的本质,最后运用合理的运营方法调配资源,将运营技能付诸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所有运营技能只是运营人员达成业务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有时初级运营人员会错把技能当成追求的目标,反而耽误了运营计划的实施。运营人员要时刻牢记业务目标,通过拆解目标并确认哪些手段可以完成现阶段的业务目标。
运营人员需要探究运营工作的本质逻辑,用运营思维指导掌握的运营技能进行工作。
只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营技能并达成业务目标即可。

产品

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承接用户,即无论你运营的产品有多么丰富的功能,运营工作就是把产品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用户,吸引用户使用产品,拿到用户的数据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用户在生活或工作中对产品产生依赖。

产品运营人员应该为产品的生命周期负责,站在一定的高度做产品运营工作,知道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或用户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运营技能,也要清楚当前产品的业务目标,而且能够拆解业务目标,撰写运营方案、执行方案,并帮助企业完成业务目标。

在运营人员的眼里,任何物件都可以是产品,都能用来做运营工作。网站是产品,所以你不能只知道SEO和SEM,还要懂统计代码和数据分析;App是产品,所以你不能只知道ASO,还要理解埋点和用户行为分析;公众号是产品,所以你不能只知道写文章,还要懂引流技巧;微信群是产品,所以你不能只知道引流,还要懂刺激用户活跃度;人也是产品,所以你不能只知道工作,还要懂打造个人IP等。

做产品运营工作,又不可避免地需要了解竞品。所以,运营人员要对竞品分析有所了解;产品积累数据之后,运营人员还要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产品的不足和优势,通过运营技能弥补产品的不足,保持产品的优势。而企业推出产品都伴有商业目的,所以运营人员需要了解产品的盈利方向。不盈利的产品即使有强大的资本支持也很难坚持下去,所以运营人员需要了解商业的基本逻辑。
产品运营工作涉及庞杂的事务,运营人员需要对涉及的商业、用户、内容、渠道和竞品进行学习和深度思考,并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为方法论,从而将运营工作做的更好。既然产品运营能涵盖一切,运营人员就要学会掌控一切。
放弃调研,多做AB测试。调研数据少,流程长,容易得到错误的结果。

站在业务层面思考问题

做产品运营工作时,运营人员要站在业务层面思考问题。通过产品的业务逻辑或商业逻辑倒推运营逻辑,而不是通过运营逻辑推动产品的业务逻辑。
第一步,运营人员需要考虑产品的盈利模式。任何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产生利润,让企业更好地活下去。常见产品的盈利模式有卖会员、卖广告、卖商品或卖服务,通常是几种盈利模式的混合模式。
第二步,收集市面上的竞争对手信息。例如,他们的产品规模有多大,他们用哪些运营方式吸引用户,吸引用户的利益点是什么,在运营方式上是否存在较弱的地方,等等。
第三步,思考已有用户群体的画像是什么样的,前任运营人员都用过哪些运营技能,最终取得怎样的效果。
第四步,通过对以往信息的收集,运营人员需要综合思考自己应该通过哪些运营方式和手段实现业务目标,通过哪些运营方式的组合更少地投入资源并完成业务目标,哪些运营技能可以持续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哪些运营技能可以较轻松地完成阶段性的目标。
所以,在产品运营工作中,运营人员需要知道企业的业务目标。有些企业把用户数量定为业务目标,有些企业把收入定为业务目标。无论哪种目标,产品运营的整体流程是不变的。

运营工作最终归结到渠道、内容和活动运营技能上,不同的产品类型有不同的侧重点,把握住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别,跨产品做运营工作就不是一件难事。在工作中,我不建议运营人员一直换行业、换产品地做运营工作。互联网的红利消失之后,已经显现行业互联网的价值。在行业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是精通行业规则的运营人员。我建议读者在未来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产品,在行业和产品中深耕,成为其中的专家

沟通

话要讲清楚
你在和同事交流想法或运营计划时,一定要向同事简单地说明其背景,让同事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件事对企业有什么价值或有什么帮助,让同事全面了解你的想法或计划。沟通过程中少用模糊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字表达的一定用具体数字,做到简明扼要、直击重点。
事要做清楚
运营人员找领导申请资源时,应在运营计划中罗列清楚需要的资源和人力、期望的到岗时间、最终的产出结果。所有事情都要有明确的截止时间和负责人。
而你所负责的模块一定要按照计划节点进行,千万不可因为你而耽溪进度,毕竟你是项目的发起人和负责人。
自己多做一点
在项目缺人时,你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才华,文案能够自己写,就不要推给其他同事帮你写。
在项目人员充足时,该谁负责的事情就谁负责,千万不要抢了别人的工作。虽然你多做了,但是别人也会不开心,这是对别人专业的不信任。
少点评一点
千万不要用自己业余的眼光评论别人的专业。特别是面对文案写作和图片设计这两个人人都能评论的工作时,你一定要收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还有两个小技巧:千万不要吝啬你的感谢和赞美,千万不要吝啬你的钱包。在工作中别人帮助了你,虽然是分内之事,你也要说声感谢;别人做完工作后,你要夸赞做得不错。在一场运营活动结束后,特别是打了一场硬仗,请同事喝杯咖啡或奶茶,这些都是你人际交往的加分项。当然,前提是要把以上四条基本要求做好。
如果外面的朋友帮了你,你可以趁着公司给客户送礼品时也申请给朋友这一份。如果在同一个城市,最好约出来吃个饭,增进一下感情。

做事

主人翁心态
运营工作应该是运营人员主导的事情,所以运营人员对事情都要上心并过问,切不可认为事情由其他同事分担就万事大吉。特别是时间排期比较紧张时,运营人员要勤过问过程的时间节点,避免在重要的关键节点掉链子。
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在运营工作中非常重要,完成目标或超额完成目标应该是运营人员的追求。有了它,运营人员可以很好地把控进度和实施计划,并把要点串联起来。运营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不要忘记工作目标,围绕目标制定运营计划并不折不扣地执行,职场才有前景。

增长 转化

拉新增长

拉新的核心还是渠道。

在运营产品时,首先分析产品功能和优缺点,其次构建目标用户画像,最后了解渠道的规则与操作技能。产品功能和优能结构和用户画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投放广告获取用户的过程中,可能会根据用户的建议更改产品的功能结构,也可能会根据数据分析修改目标人群和投放渠道。

根据筛选出的渠道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最小成本进行测试,拿到数据并分析,才能确定产品与渠道是否匹配;不要依靠投放过类似产品的经验,因为这种经验通常不靠谱。

存量增长

无论是拼多多的裂变活动,还是其他产品的裂变活动,只是在活动形式上有所不同,底层逻辑都是对人性的把控,通过利益刺激的方式实现用户分享。所以,要想做好裂变活动,运营人员需要洞察人性,懂点心理学知识。
做裂变活动一定要用企业搭建的流量池,而且要熟悉产品的用户。这样员才能知道用户的需求,在产品中提供对应的利益点。即使页面不管美,只要利益点符合用户的预期,裂变活动也能很好地打动用户,促使用户产生裂变行为。

裂变活动流程

image.png

增长黑客

增长黑客技能需要运营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留存和活跃的关键路经节点,并引导用户完成关键节点,实现用户的高留存率和高活跃度。

梳理转化漏斗至关重要。运营人员能看出在哪个节点上运用运营技能可以提高留存率,数据产生波动时也很容易排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品上线前,运营人员要构建转化漏斗,方便开展运营工作。

在对的阶段做对的事

在工作中,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和用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运营人员应该采取不同的运营技能,更好地帮助产品成长并完成业务目标。如果运营人员能够很好地判断产品和用户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采取正确的运营方式,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在产品的验证期采取了错误的运营方式,可能会给运营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甚至断送产品的前途。运营人员应该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貌,做出更精确的运营计划。

导入期

这个阶段以小规模的用户增长、精细化运营用户、打磨产品为中心,通过用户的缓慢增长验证最优渠道,通过反馈打磨产品,让产品更符合用户的预期。

成长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用户增长快速地占领市场,而不能考察产品的收益率。因为这个阶段各个渠道需要增大投入,而且增长类的活动只考察用户的增长,所以ROI一般不达标。企业也需要建立增长团队或数据分析团队,为运营工作保驾护航。
运营人员的压力会增大,工作重点考察用户的转化率,需要建立用户的增长模型并对用户进行分层设计,利用数据分析用户的关键性行为,更好地服务用户,并发现新的增长机会或转化机会。

成熟期

企业通过成熟期的产品变现或盈利,运营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应该偏向这个方向,重点考察产品的变现形式,可能是卖服务、卖会员、佣金提成、广告收人等,或者几种变现形式的综合体。运营工作的重点也应该随变现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渠道运营工作需要放缓,降低渠道的投入费用,优选ROI较高的渠道,以保证企业的业务收入。
内容运营方面侧重引导用户使用付费功能,或者引导用户购买产品或服务。
活动运营方面以收入为主要目标,通过打折、买赠和满减等活动刺激用户消费,提高业务收入。
用户运营方面提高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和精细化运营的权重,引导用户完成业务收入的关键行为,提高用户对业绩的贡献度。

衰退期

寻求减少用户流失的运营手段,以延长产品寿命。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新的兴趣点。打造新产品或增加产品功能实现用户再次增长。

数据指导运营

数据分析过程大致分为5个步骤:界定问题、细化问题、提出假设、分析验证和分析结论,提出假设和分析验证之间需要反复进行,一直到解决问题为止。而在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分层,梳理用户行为路径并建立指标监控。

image.png
选择哪个工具并不重要,运营人员应优先学习可以快速上手的分析工具,因为数据分析思想和数据分析流程是一致的。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工作锻炼自己的分析思维,熟悉数据分析流程,在上手其他工具时只需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即可。

运营的本质

运营是一种思维

在某个运营流程的节点上做出超过用户预期的工作,考察运营人员对生活、文案及用户心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学习文案写作、活动策划可以具备对流程节点的把控能力,在节点上需要用感性的内容调动用户的积极性;
在全局上做出超过预期的业务目标,考察运营人员对渠道和数据等理性运营流程的把控能力。
学习渠道运营、数据分析可以具备对流程的把控能力,运营人员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合理地分配资源。
运营工作需要理性的逻辑判断,把事情分解到可执行的节点,在可执行的节点上通过感性的内容打动用户。所以,运营人员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

基于运营工作的逻辑判断,合理分配现有资源,有节奏地解决运营工作遇到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运营的本质,总结为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可以叫作运营思维。而掌握了这种思维的人,即使没有接触过运营知识,也能做好运营工作。而不具备这种思维的运营人员,即使学习很多文案写作、活动策划、用户运营的基本知识,局部工作可能有亮点,真的承担整个产品的运营工作则难以出成绩,也无法突破个人成长的上限,难以晋升为部门的管理者或企业的决策者。

业务才是王道

一切的问题都是为了最终的业务目标,因为运营工作最终考量对业务的贡献价值,过程中的数字都不重要,运营人员脱离了业务目标看问题就容易陷入数字陷阱。在运营工作的逻辑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业务目标。例如,产品导入期需要用户数,只要运营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增长就算成功;产品成熟期需要变现,只有运营工作带来较大的收益价值才算成功,多少参与人数、多少播放量都没有考量的意义。
从业务目标出发,运营人员更需要具备运营思维,在企业的预算内通过合理的资源配备,尽可能低成本地完成业务目标。

管理者需要看透运营本质

作为创业企业的管理者或团队的运营总监,必须看透运营的本质,准确地把握产品当前阶段的主要目标,用运营思维把目标拆解到人,并且给予对应的资源,辅助运营人员有节奏地推进运营计划。
看透运营本质的管理者在招聘运营人员时,更要注重运营人员是否看透了运营的本质,而不能片面地看过去的数据。如果运营人员只是有幸进入蓝海市场做出了一番成就,而没有看透运营的本质,那么他之前获得成绩是具有较大的运气,今后在新产品上则难以做出有效的成就。如果运营人员看透了运营的本质,由他做产品运营工作,管理者就可以省心不少。
总之,管理者看透了运营的本质,可以更好地把控产品运营工作,也不会对运营人员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运营人员也能做出一番成就。

避免陷入能力陷阱

技能辅助目标

运营工作的重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掌握最新的运营技能。即使学习了新的运营技能,运营人员也要把所学的技能应用到工作中,解决业务问题。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个道理在运营工作中也同样适用。为了完成用户的新增目标,运营人员可以采用存量裂变或渠道拉新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为了完成业务目标,运营人员应灵活地选用不同技能的组合。运营人员在运营过程中没有必要追求新技能、新理念,采取以往有成效的运营技能,先完成当前的业务目标,就不会因为背负太强的KPI而手忙脚乱。完成业务目标后,运营人员再利用数据分析在实验中寻求快速增长的方法。
如果你是运营专员,我希望你能在工作中熟练使用这些运营技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目标,切不可为了尝试新的运营方式而打乱已有的运营计划;如果你是运营经理,我希望你在工作中熟练地组合使用本书讲述的运营技能,有多余的精力或人力时可以组建增长团队实践增长黑客的理念。

思想比技能更重要

运营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先有运营思想,然后掌握必备的运营技能。很多运营人员只讲运营技能而不追求运营思想,感觉每天的工作很忙碌,却难以见到成效。资深的运营人员会利用运营思想梳理清楚工作流程,搭建运营体系,即使运营技能没有那么出色,依然可以做好运营工作。
有运营思想的运营人员会梳理当前的任务。根据对任务的梳理提炼每个节点需要注意的事项,按照节点需求解决业务问题。
在运营工作中具备运营思想比追求运营技能更重要,运营人员有运营思想可以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运营工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最新的运营技能。因此,从现在开始构建自己的运营思想,对以后的工作大有益处。

有转化才有一切

无论做何种运营工作,运营人员都要牢记:转化才有一切。转化率伴随着整个产品的成长过程;忽略了转化需求,要么导致资源的浪费,要么导致产品的衰亡。
运营人员首先要确定转化目标,然后明确转化流程,最终从运营思维上拆分转化流程,列出可能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持续优化转化因素,以完成业务目标。

支持本质的思维

1、目标思维

有目标思维的运营人员,做产品运营工作时,知道当前的业务目标,根据目标进行流程拆解,并匹配可以应用的运营技能;做内容运营时,知道如何产出高质量的文章,知道哪类文章受用户欢迎,也知道如何通过内容完成业务目标;做渠道运营时,知道每个渠道的获客单价,知道如何合理地分配资金可以低成本完成用户增长任务;做活动运营时,知道本次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申请哪些资源。

目标思维可以理解为从业务目标出发,知道完成目标的路径、需要哪些资源、应该做哪些事情、完成目标需要多长时间,清楚地知道运营工作中的每一步应该怎样做。有目标思维的运营人员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而且清楚地知道需要多少资源才可以完成业务目标,找领导申请或想办法解决缺少的资源,最终可以做出不错的效果。

2、分析思维

具备分析思维的运营人员可以从繁杂的事物中推导出清晰的逻辑关系,有条理地完成运营工作。

下面以电商商品运营为例,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分析思维。
假如最近的产品销售额下降不少,没有分析思维的运营人员会说:“我发现直通车和钻展的流量下降得厉害,导致我们的产品销量不好。我还发现市面上出现了竞品,他们抄我们的产品,价格比我们的还低。而且,我们的产品质量也不好,你可能没发现,店铺的评价平均分低于市场平均分,首页还有差评。”有分析思维的运营人员会说:“产品的销售额降低,首先是因为竞争加剧,其次是进店流量减少和老用户流失。竞争加剧是因为出现了竞品A和B;新用户减少是因为直通车和钻展展示次数减少;老用户流失主要是因为对快递服务不满意,评价页面关于快递的差评较多。因此,我建议:第一,采取促销活动,价格略低于竞争对手,并且打出销量优势;第二,提高直通车和钻展的出价;第三,更换快递企业。”
有分析思维的运营人员注重逻辑推导,而且在汇报中按照“总-分-再分”的结构进行汇报,让听众可以抓住重点。

金字塔原理和MECE法则

3、实验思维

实验思维可以理解为A/B实验,指运营工作中保持唯一变量原则,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结果的最大因素,持续优化影响因素以提升最终的业绩目标。
实验思维需要从样本、指标和维度三个方面考虑。样本是指实验中被随机划分的等量用户组,把每个活动随机匹配一组用户,而没有做任何改变的一组用户为对照组。指标是根据实验目的设定的对比数据,可以是用户组的总指标或人均指标,例如,电商类产品经常用销售额或客单价进行对比。维度是指时间因素。本次实验持续了多长时间,可以是一天、一周或一个月,一般大流量的产品选取一天,小流量的产品选取一周。
实验思维需要秉持唯一变量原则,最忌讳同时有多个变量。例如,更换了渠道和落地页,无法判断是渠道的效果好,还是落地页的效果好。如果有两个变量需要测试,可以先更换落地页,并分析数据从中选出转化较好的落地页,再进行渠道测试,通过时间维度筛选效果较好的渠道。最后,匹配最优落地页和最优渠道,得到最优效果。

4、最小化思维

MVP
最小化思维是谨慎开展运营工作的方式。通过最小的代价测试市场,并获取用户对产品的态度;通过最小的代价测试最优的素材或渠道,切记不要大而广地做运营工作。而且,运营人员具备最小化思维,可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较容易做出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的业绩。

5、流程思维

流程思维是指拿到具体问题后,按照从开始到结束的操作行为进行先后顺序的梳理,从梳理中获得关键节点的用户行为,找出潜在问题并逐一解决。通过流程思维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image.png

6、拆解思维

拆解思维是把较大的业务目标拆解为节点小目标,选择适合的运营技能,并针对节点小目标匹配相应的资源,完成业务目标。这样可以把看似不能完成的业务目标,转化为可以完成的阶段性的小目标。
经过拆解后,大目标就被拆分为每天的业务目标,而每天的业务目标可以通过付费渠道和免费渠道完成。运营人员发现领导提出这个月产品的总用户数达到10万个的目标就可以完成,而不是听到数字后不知如何是好。
运营人员要根据已有渠道的历史数据、活动的历史数据、掌握的运营技能等综合考虑如何采用拆解思维。如果刚接手的产品没有积累的数据,运营人员不能直接获得拆解的思路,就可以结合流程思维,根据已经掌握的运营技能梳理用户漏斗的转化流程,根据漏斗流程收集数据并展开分析,得到结论后再拆分总目标。
运营人员可以根据匹配的资源反推管理层提出的目标是否合理。总之,运营人员通过拆解思维可以更理智地做运营决定,而不是在网上看了两篇零预算完成拉新超过10万用户的文章,头脑一热,不申请任何预算就开始工作。

7、复盘思维

复盘思维是指通过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持续保持优点、优化不足,为接下来的运营工作做准备。

有复盘思维的运营人员可以持续地完善工作流程,把工作做到最优,自己也能从工作中获得成长。

可以从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4个关键步骤养成复盘思维。
回顾目标:在实施运营计划前,运营人员应回顾团队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可衡量?是否可实现?是否有具体的数值?是否有截止日期?如果发现目标不符合这4条标准,则需要在以后的运营工作中加以修正。
评估结果:评估取得的结果与制定的业务目标是否一致,认清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界定问题并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重新推演运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找到业务没有达标的原因。如果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可以借用鱼骨图或5W1H等工具。
分析原因:对于分析得到的原因,运营人员需要判断是否为影响业务目标的主要原因。因此,运营人员需要继续分析原因,找到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运用逻辑推理判断原因是否正确。运营人员可以应用丰田五问法探究影响结果的真实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总结规律:对于分析推导出来的解决方案,运营人员应形成规律和方法论,并在以后的运营工作中加以验证。随着经验和方法论的积累,运营人员可以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8、产品思维

像产品经理一样分析用户需求的本质,把运营工作中常用的功能产品化,便于以后开展运营工作。

具备产品思维的运营人员会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并深度思考此类问题有没有价值,要不要提给产品经理,还是按照重要等级进行排序,然后提交给产品经理。通过对用户需求的筛选和排序,运营人员也锻炼了业务思考能力和需求价值思考能力。
具备产品思维的运营人员在活动结束之后,确定以后的活动中还需要用到同样的功能和落地页,于是告诉产品经理或研发人员,把本次活动的功能做成工具,可以方便后续开展活动运营,减少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的工作量。
通过产品思维,运营人员既增强了对产品的理解,也方便了与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的沟通,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9、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即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产品经理具备用户思维,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让产品更符合用户的预期。运营人员具备用户思维,能有效提升关键节点的转化率。
在运营工作中,用户思维还有另一层意思,即用户在哪里,运营人员就应该把产品推向哪里。特别是寻找种子用户的过程中,种子用户在哪里,就在哪里把产品引爆。运营人员要清楚地知道用户的属性、聚集地、喜欢什么内容,如何把用户引入产品中。这一切流程都需要运营人员具备用户思维,围绕对用户的理解开展运营工作。
如果你不具备用户思维,在以后的运营工作中试着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运营技能,在精细化运营时代很难做出效果。

真正的用户思维需要调研用户,洞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的访谈数据,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点,在用户的真实需求上制定运营计划,实施运营技能。而且,运营人员在每次开展运营工作之前都要问自己:“这么做对用户真的有价值吗?”同时,运营人员也要清楚地知道竞争对手采取了哪种技能做同样的运营工作,他们是否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自己如何才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运营人的成长

我建议运营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别人的运营方法论,从不同的运营视角看待问题,多掌握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我也建议运营人员不要过多地迷恋运营技能,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运营工作中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运营人员在工作中掌握了必要的运营技能后,可以多研究别人的运营案例,分析他们的运营思路,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无论你处于运营工作的哪个阶段,都要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寻求工作之外的成长,让自己快速地成长为运营专家。

我希望你能把本书的思想与实战经验相结合,让它可以迸发出更大的威力,这有利于你的工作。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本书,辩证地看待我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