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数学和科学知识会更难对付
- 为什么要有两种思考模式
- 拖延的前奏
- 创造力就是对自身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 两种模式间的切换帮你掌握新知识
- 避开思维定式(愚公移山未必是个好办法)**
-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 组块是什么?所罗门的组块难题
-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 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 常练不忘
- 穿插学习法,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 驾驭习惯(“小恶魔”),为你所用
-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思绪
-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 如何搭建强有力的组块
- 自我实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关键
- 终极小恶魔联盟:行动日志——你的个人实验记录册
- 科技小贴士:最好用的学习应用和程序
- 明智的等待
- 拖延问答
- 还记得餐桌在哪儿吗?你自带的超大视觉空间记忆
- 间隔重复有助于向记忆存储概念
- 记忆诀窍帮你更快成为高手
- 不必羡慕天才
- 改变思维,改变生活
- 搭建深层组块
- 提防智力“狙击手”
- 集思广益的价值
- 考前的最后把关
- 释放无限潜力
-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学习之道
芭芭拉·奥克利
74个笔记
{译者序}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提到过“连点成线”(connect the dots),大意就是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所学的知识会以某种方式运用到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第1章 开启大门
问题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那个只知道用一种方式去学习的我,结果必然一愁莫展。
为什么数学和科学知识会更难对付
思维的定式效应(类似一叶障目)。在这种效应里,你脑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
为什么要有两种思考模式
但学习本来就是从困惑中摸索问题答案的过程,能够描述出来问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发现了困扰你的东西是什么,那么你就离解答出来不远了。
拖延的前奏
我觉得你没法教人如何思考,那要靠个人摸索。但想要理解那些乍看上去复杂的、令人迷惑的概念,我倒是有几点建议。
1. 我会觉得阅读比听别人讲更好理解,所以我从来都会读教材。我会先快速翻阅,了解这一章大概在说什么,然后再去读细节。每一个章节我都会读上几遍,只是不按顺序而已。
2. 如果读过书之后还是弄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我会去谷歌搜索或者去看YouTube视频。这不是说书本或教授讲得不透彻,而是有时对概念稍有不同的表达阐释,可以让你的思维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火花。
3. 我开车时思维最清晰。有时我会休息一下,开车出去兜兜风,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我总是得忙点什么,因为如果仅仅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我很快就会因为无聊而走神了。
创造力就是对自身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两种模式间的切换帮你掌握新知识
在紧凑的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模式的方法奖励自己
激活发散模式的一般方法
● 去健身房
● 参加运动,如踢足球或打篮球
● 慢跑、散步或游泳
● 跳舞
● 开车兜风(或者搭个顺风车)
● 绘画或者涂鸦
● 淋个浴或是泡个澡
● 听音乐,尤其是纯音乐
● 用乐器演奏熟悉的歌曲
● 冥想或者祷告
● 睡觉(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法宝!)
避开思维定式(愚公移山未必是个好办法)**
这里有一条经验之谈,学新概念时,别扔上一天才回头复习。
下次当你对某些人或事感到挫败时,试着退后一步观察自己的行为。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就该随之出现,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牢固的神经结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别让发短信、上网或其他分心的事物上门打扰。
主要的记忆系统有两类:
■ 工作记忆——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同时,睡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会帮助你:
■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组块是什么?所罗门的组块难题
但就算所罗门读了同样的故事,他也没办法明白大陆板块漂移是怎么被发现的。尽管他能重复故事中的每个字,却很难理解大陆漂移的概念,因为他无法把自己的记忆痕迹连接在一起,创造出概念组块。
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已有解法的大部分细节都摆在面前,你的任务仅仅是弄明白它们存在的原因。这能帮你看清问题的关键特征和基本原理。
**
借鉴例题可不是让你一刀切地不动脑筋、“听话照做”,而更像是借助旅行向导开始陌生之地的旅程。在向导的陪伴下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独自探索。你甚至开始另辟蹊径,找到向导不曾告诉过你的路。
用心听,不照做
1.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understanding)。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背景信息意味着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在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上反复推敲、练习,使你不仅能了解组块的用武之地,也能清楚它何时派不上用场。
从上至下的宏观学习,和从下至上的组块活动,在你成为数学家或科学家的道路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大多数学生不断重复阅读笔记或课本(撇开这种学习策略有限的优点不说),却很少有人在学习时进行自我测验或做提取练习。
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多了,学生因此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每次都得从头开始巩固概念。特别是对初次学到、还颇有挑战性的知识,最好是24小时内就和它们亲近一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教授建议,如果可能,要在听过课程的当晚再写一遍笔记。这样做有助于巩固新形成的组块,也能揭露自己理解上的漏洞。而教授最喜欢针对理解漏洞出试题。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是查漏补缺的第一步。
比尔·盖茨等各个业界的领军人物会整周地阅读,一次性处理大量不同方向的想法。让未及忘却的鲜活概念,彼此连接成网络,这强化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创意丰富的科学家与专业能力强但缺乏想象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关键就在于兴趣的广泛程度不同。
头脑中馆藏的组块思维越丰富,解决问题对于你来说就越容易,而且组块经验越丰富,你越会发现自己可以创造出更大规模的组块——丝带越来越长。
解题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顺序逐步推理;第二种,是更多跟随整体直觉。序列式思维是与跳跃式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小步骤都明确指向问题的答案,这也正是专注模式的用武之地。而直觉通常由看似不同的聚焦模式思维联结而成,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发散模式发挥作用。
常练不忘
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的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穿插学习法,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练习有助于构建强壮的神经模型——那就是,形成理解的概念组块。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做决定的该是你自己,而非那些好心好意但不过大脑的“小恶魔”——你的习惯。你会发现,克制拖延的方法并没有那么难,它们只是没那么显而易见而已。
驾驭习惯(“小恶魔”),为你所用
另外,在开始高难度任务前填饱肚子也挺有用。这样就可以确保你在开始工作那一瞬间就拥有足够的意志力,还能避免出现“我要去找点吃的……”这种可能干扰。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思绪
如果发现自己选择逃避是因为某些任务让你难受,有个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分享一个很有用的小建议:即刻开始行动。这个建议听起来相当简单,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喜欢去图书馆的安静楼层,因为在那儿常可以看到与我状态相同的人。学习的时候,最适合我的方法是让自己亲眼看到学习场景。如果我看到别人在努力做作业,那么我也会更想去做作业。
一个最重要建议就是无视干扰!当然,让自己置身于干扰最少的环境也是一个好办法。很多学生发现,在他们真正想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要么是宁静的空间,要么戴一副隔声耳机。
在让你感觉痛苦的事情上多努力一点,最终你得到的好处会很多。
如同拖延,习惯有四个组成部分:
■ 信号;
■ 反应程序;
■ 奖励机制;
■ 信念。
要改变习惯,可以改变对信号的反应,或者干脆回避信号。奖励和信念有助于促成习惯上的长久转变。
关注过程(如花费时间的方式),而不是结果(想要达成的目标)。
用25分钟的番茄时间在短时段内保持高效率。每次成功地专注工作了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确保规划一些自由时间,滋养你的发散模式。
“心理对照”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法——想想最糟糕的现状或者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将它们和乐观的未来做对比。
你会因为一心多用,让思维无法形成充分、丰富的联结,因为大脑中促成联结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巩固联结,就被拉去做别的事情了。
关键要专注于让自己走出能够把握的每一小步,并进行时间管理。
如何搭建强有力的组块
这里用到的原理就是生成效应。相比单纯重复阅读,生成(即回想)材料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学习。
相比纯粹的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法。
自我实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关键
我明白了两件事,外行都可以通过自我验证来了解:①专家的说法是否正确;②哪些事专家都不知道。
终极小恶魔联盟:行动日志——你的个人实验记录册
把学习和各项任务交错安排,似乎这一切更会让人乐在其中,而且你还可以避免长时间不健康的久坐。
科技小贴士:最好用的学习应用和程序
本章小结
思维技巧会是你强大的武器。以下罗列了一些最有效的技巧:
■ 让自己待在无干扰环境下克服拖延,比如图书馆;
■ 练习无视分心的想法,让它们成为眼前浮云;
■ 如果自己态度不端正,就要改造自己的关注点,让注意力从负面转移到正面看法上;
■ 意识到刚坐下开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小情绪是特别正常的现象。
让“开心一刻”成为你生活计划的一部分,是预防拖延的最关键要务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能让你避免拖延的最重要原因。
预防拖延的核心就是拥有合情合理的日计划和每周一次的周计划,它们可以保证你在宏观上保持前进步伐。
在前一天晚上写好第二天的计划。
先从最困难的事做起。
明智的等待
驻足与回顾不仅在克服拖延方面是关键,在解决数学和科学的问题时也是。
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人们都会情绪激动,尝试迅速解决事件的努力常常会导致灾难。面对情感挑衅,如果能克制想做出过激反应的本能需求,就可以给情绪一些时间渐渐消散。如此造就的冷静头脑可以拯救生命。
在过去几十年里,盲目地跟随自己的激情,而非理性地分析职业选择是否明智的人,比起那些结合理性与激情选择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工作选择感到更不开心。
我们通常会对擅长的事情产生激情。与之相伴的错误想法则是,如果我们不擅长做某事,我们就不会具
有对它的激情,也永远不会培养对它的激情。
**
拖延问答
- 拖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篇总结里涵盖了本书所有章节里提到的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 记行程日志。这样当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就可以回头追踪并了解哪些是有效的方法,哪些是无效的方法。
- 每天都对自己承诺要完成一定的惯常事务和任务。
- 在晚上睡觉前写下你计划的任务,这样你的大脑就有时间详细考虑你的目标,从而帮助你确保能够成功。
- 把你的工作细化成一系列小挑战。总是确保你(和你的小恶魔)得到足够的回馈。花几分钟时间尽情地享受幸福和胜利的快感。
- 要慎重选择时间,直到你完成了这个任务才能奖励自己。
- 小心拖延的信号。
- 让自己身处少有拖延信号干扰的新环境中,比如安静的图书馆。
- 障碍总会出现,但不要把你自己的问题全都归咎于外部因素。如果每件事都是别人的错,那就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
- 相信自己的新时间系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就要努力工作,该休息的时候要足够相信自己去休息,不要有负罪感。
- 如果仍然无法摆脱拖延,要有后备计划。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
-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享受做小白鼠的时光!
还记得餐桌在哪儿吗?你自带的超大视觉空间记忆
但因为有了重点概念,充满创造力的组块过程才能开花结果,所以记住重点非常重要。从中可得到的重要经验,是要不断揣摩推敲记住的知识,才能构建组块。
间隔重复有助于向记忆存储概念
学习中,如果你除了想记住概念,还想理解概念,一个上策就是为它量身打造一个比喻或类比,而且,通常这个类比越形象,效果越好。
记忆诀窍帮你更快成为高手
不用文字而用思维图像来记忆事物,你能更轻松地达到专家水平。换句话说,学会用视觉化方法处理数学和科学概念是达到大师境界强有力的手段,同时运用其他记忆窍门也会大幅增强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比喻可以帮你更快地学会难懂的概念。
- 重复是在记忆消退前对其进行巩固的必要动作。
- 意群和口诀可以帮你简化学习内容,构成组块,这样就能更轻松地存储记忆了。
- 编故事,哪怕故事听起来会有点笨拙,但它也会让学习内容更好记。
- 写和说在一定上都有加强记忆的作用。
- 体育锻炼对新的神经元生长、新联结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不必羡慕天才
生活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活中无奇迹;另一种是生活中事事皆奇迹。
一定时候,在能熟练运用组块资料之后,你应尽量不再去纠结于每一个小细节,而是自然而然地去解决问题。
- 有些学生能快速掌握材料,和他们一起学习确实会给人不小的打击。但是“平均水平”的学生常常在主动性上、做好事情的能力上以及创造力上都有优势。
- 把握创造力的一部分关键是要能从专注模式转换到更放松的、白日梦一般的发散模式。
- 太过专注会阻碍你发现真正要找的答案——就像用锤子钉一颗螺钉,因为你已经认定了那是一颗钉子。当你卡在一个问题上,有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下,转而解决其他问题,或者干脆小睡一会儿。
改变思维,改变生活
通过改变自身的思考方式,我们也能让大脑内部发生显著变化。
搭建深层组块
在科学、数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的专业人士,逐渐习得的一个特质,就是学会如何组块——提炼关键思想。
- 比喻或实体类比也能构造组块,这些组块能使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的概念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
- 无论你当前或今后有怎样的职业道路,要有开放心态,保证自己的学习宝库中常备数学和科学知识。你能因此储存更多的组块,从而更精明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提防智力“狙击手”
自主学习是一种最深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 自主学习能够提高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 有时它会帮你解答出老师的奇怪考题。
在学习中,毅力往往比智力更重要。
- 《锻炼自己去接触那些你敬仰的人。你会结识学识渊博的新导师,往往他们的一席话可能会改变你的未来。但是请爱惜他们的时间。
- 如果你没能快速掌握学习材料的重点,不要灰心。常让人惊讶的是,“学得慢”的学生会抓住根本问题,而这些部分通常为进度较快的学生所遗漏。真正了解前因后果能让你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
- 人人都是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意识。总是会有人批评或低估所有你付出的努力,你要学着对这些问题淡然处之。
集思广益的价值
本章小结
即使你自信一切没有任何问题,专注模式还是会让你不经意地犯下致命的错误。温故知新,不同的神经活动过程可以让你重新审视结果,抓出错误。
和愿意提出不同见解的伙伴一起讨论,可以:
■ 找出你想法中的错误;
■ 更容易学会随机应变,更好地应对有压力的处境;
■ 确保你真的理解了你想让别人解释的知识,巩固已有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
■ 建立起重要的职业关系,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学习中的批评,无论你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应该客观对待。
它们是在帮助你理解所处理的问题。
小心不要自欺欺人。
考前的最后把关
在考试过程中,也别忘了,大脑会蒙骗你,让你以为自己做的题就是对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这意味着,只要条件允许,你应该跳过它,转移一下注意力,然后从全局视角二次检查自己的答案,问自己:“这样解答真的合理吗?”通常来说,解题方法都不止一种,换个检查问题的视角会给你一个验证答案的绝好机会。
释放无限潜力
大脑的重塑由你掌握。重塑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明智地对待你大脑的优势和弱点。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运用回想。读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回想主要观点。少做标记,没记住之前不要画重点,要先回忆。在去教室的路上或不同于先前学习空间的室内,试着回忆要点。回忆的能力,即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标志之一。
自我测试。任何内容皆可测试。无论何时皆可测试。抽认卡片是你的良师益友。
对问题进行组块。搭建组块的过程就是理解问题、练习解题方法的过程,有了组块才能在脑中瞬间闪现答案。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要将其重新排演一遍。确保在许久没接触这道题后,你还能解答出问题的每个步骤。把问题当成一首歌,在心里学着一遍遍地唱,这样让信息合成为一个流畅的组块,任何时候都能任你提取使用。
间隔开重复动作。无论学哪门课,不要安排得太集中,要像运动员一样每天安排些练习量。你的大脑就像一块肌肉,它一次只能处理某学科上一定的练习量。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做任何练习的期间不要只用一种解题技巧,否则一段时间过后,你只是在模仿自己之前解题的老路子。解题方法要混合使用在不同的题型上。这么做会让你同时知道如何以及何时用一个解题方法。(书本一般都不会以这样的方式编写,所以你需要靠自己去这么做。)
每一门作业和考试之后,要回顾错题,确保理解自己的犯错原因,之后重新解答一遍。想要最高效地学习,就在抽认卡片的一面用手写(别用键盘打字)下问题,再在另一面写下答案。(用手书写比起打字时构建的神经结构更坚实。)如果你想把它上传到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里,你也许会把卡片拍下来。你可以用不同的题型随机测试自己。
另一个测试自己的方法,是随机翻开书本挑一个问题,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很久没碰这道题之后还能给出解答。
注意休息。有一种常见现象,是学数学或科学时,你会难以解答或理解一些初次遇到的问题或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每天学一点,比集中在一天学会好很多。当你对一道数学或科学上的难题灰心丧气时,可以休息一下,这样你大脑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后台接着工作。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无论何时遇到难懂概念的困扰,都要自己想一想,怎样解释才能让10岁小孩都明白这个概念?使用类比真的有用,比如电流就像水流。不要只想解释,要大声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凭着嘴上说手上写的功夫,你能把所学知识编译(将知识转换到神经记忆结构中)到更深的记忆中。
专注。关掉手机和电脑上所有会干扰你的提示音和闹铃,并在计时器上设定25分钟。你要在25分钟之内集中注意力,并尽可能勤奋工作。计时器的时间一到,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有趣的奖励。一天中安排几个这样的工作期间,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你的学习进度。试着规定学习时间和地点,不要瞄电脑和手机,让学习变得自然而然。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最清醒的时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难的事情。
心理对照。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在你的工作区域贴一张图或几句话来提醒自己的梦想。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你要避免这些方法,因为它们会浪费你的时间,甚至还会让你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
1. 被动重复阅读。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4.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5. 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6.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得足够深入。
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