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人巴巴拉·明托提出的一种关于思考逻辑的方法论。
核心思想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可由三至七个论点支持,每个论点可以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撑,这样延伸下去,形状像一个金字塔,所以才叫金字塔原理。它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结论先行
如果你想向别人输出信息(文章、汇报、报告、演讲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抛出结论,也就是你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自顶向下
用下层的信息来支撑上层的结论。
下图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金字塔原理案例:
归类分组
下层的数量几个比较合适呢?
- 你需要将类似的论点或者论据抽象、归纳、提炼、总结成一组,最后形成 5 个左右的分组。
- 神奇的数字7±2: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
逻辑递进
光通过归类分组来控制数量还是不够的,必须保证同级别的内容具备逻辑关联,主要是一致性和顺序性。
- 一致性是指,同级别的内容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围。比如苹果、香蕉、葡萄、菠萝都属于“水果”范围,而牛奶就不属于“水果”。
- 顺序性是指,同级别的内容是按照某种顺序排列的,比如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既可以按照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序,也可以按照 GDP 从大到小排序,如下图所示:
金字塔汇报法
标准的汇报内容包括总体结论、具体分析、关键事项、总结改进四部分。
总体结论
从全局概括整体的工作或者项目情况,得出关键性的结论,让听众整体上知道做得怎么样,形成做得好、做的一般、不达预期或遇到很大困难等直观印象。
具体分析
对总体结论中的论据进一步阐述和分析,让别人相信论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个部分同样按照金字塔原理来拆解,需要提供具体的数据和证据。
对团队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对团队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做原因分析:
关键事项
介绍做过的关键事项的情况,比如某某项目的执行过程或者某某业务的推广行动和效果等。这部分不需要使用金字塔原理,一般是通过全局大图、演进路径和时间轴等技巧来汇报。
总结改进
总结经验教训和后续改进措施,注意不要随便拍脑袋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措施本身也要求有理有据。要注意,列出来的改进措施,一定是你接下来真的准备去做的,不要为了凑数而加上去,因为下次汇报的时候,领导很可能会想先了解一下你上次汇报时列出的改进措施到底落实得怎么样。
关键事项汇报技巧
通过全局大图、演进路径和时间轴等技巧来汇报。
全局大图:展示整体情况
常见的类型有业务大图、技术大图和组织大图等。
全局大图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层面:
- 整体结构:汇报涉及的领域整体上包含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关系或者层级是怎样的,和其他领域的边界和关系是什么。整体结构是领域的完整形态,已经实现的和还没有实现的部分都要展示出来。通常情况下,业务大图和技术大图用分层结构展示,组织大图用组织结构展示。
- 个体状态:各个组成部分当前的状态,或者取得了什么成就。通常情况下,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状态。
下面是一个业务大图的例子,供你参考。
演进路径:展示个体情况
这里的个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个业务,或者一个领域。
演进路径的核心内容就是各个演进阶段,每个阶段要能够用一个词加一句话高度概括,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同阶段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演进路径一般用阶梯式的图来表达,寓意步步提升,越来越好。
时间轴:展示过程
时间轴的核心内容是时间维度相关的里程碑以及每个里程碑的关键事项或者进展,换句话说,时间轴中的节点应该都是里程碑式的,不要事无巨细地全部列上去。
- 通常情况下,如果关键里程碑数量不多,那么时间轴用横向或者纵向的直线就行了;而如果关键里程碑数量比较多,时间轴可以考虑用折线的形式来展示更多的内容。
下面展示的MongoDB 编年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供你参考。
小结
- 金字塔汇报法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可由 3~7 个论点支持,每个论点可以由 3~7 个论据支撑。
- 金字塔汇报法基于金字塔原理,包括 4 条基本原则:结论先行,自顶向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 金字塔汇报法的标准汇报内容包括 4 个部分:总体结论,具体分析,关键事项和总结改进。
- 关键事项一般使用全局大图、演进路径和时间轴等技巧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