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但做事的方法很重要,而且做事的结果也重要。在晋升答辩的时候,评委除了考察规划和执行相关的“为什么”之外,还会考察和做事结果相关的“为什么”,比如:
- 你认为这个结果怎么样?
- 你怎么评价这个结果?
- 为什么你认为这个结果不好?
- 为什么你的方法挺好但是结果不好?
- 你从这个结果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
你认为这个结果怎么样?你怎么评价这个结果?为什么你认为这个结果不好?为什么你的方法挺好但是结果不好?你从这个结果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
- 讲的贡献是团队的总贡献,没有讲清楚自己对结果的贡献,或者拔高了自己对结果的贡献。
- 只讲自己的做事方法多么高大上,却不提最终的效果,比如说自己引入了某某算法,但却不说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
- 虽然提了一下效果,但都是比较虚的描述,比如高可用、高性能、用户转化率大大提升之类的话,评委听完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高、有多大提升。
- 虽然描述效果的时候列出了数据(能列出数据已经超出了 60% 的人了),但仅仅是把从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那里要的数据贴过来,对于数据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评委针对数据问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这就要用到 4D 总结法了,也就是从结果、数据、技术和成长这 4 个维度(Dimension)来整理自己的做事收获,从而涵盖事情的重点难点核心点,有效地应对晋升答辩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维度一:结果
结果这个维度重点关注的是事情带来的价值
维度二:数据
通过数据来描述结果的时候,你不但要列出相关的数据,而且对于这些数据背后的含义也要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数据的评价以及评价的标准。通过评价数据的方式,你可以培养自己的业务思维和理解力。
维度三:技术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做完一个项目或者方案之后,技术上有哪些提升、学到了什么新的技术、对哪些技术有了更深或者更全面的理解等,都可以在总结的时候系统地梳理一下。
- 如果某项技术你还没有按照“链式学习法”和“比较学习法”来学习,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你可以按照这两种方法画出领域分层图、细节分层图和方案对比的思维导图等。
- 如果某项技术你之前已经按照“链式学习法”和“比较学习法”学习过,那么你可以结合实践经验,完善领域分层图、细节分层图和方案对比的思维导图。随着你积累的越多,这三个图会越来越完善。
维度四:成长
除了关注技术上的提升之外,你还需要关注个人综合能力成长,也就是软实力提升,比如对业务的理解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做事方法等。
以业务理解能力为例,做完一个项目后,你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总结:
- 业务的适应场景是什么?
- 目标用户是谁?
- 目标用户有什么特点?
- 解决了目标用户的什么问题?
- 实际的效果如何?
- 用户为什么喜欢 / 不喜欢这个功能?
小结
- 汇报工作成果时有四个常见的误区:只有结果没有效果;效果只有很虚的描述,没有具体数据;对给出来的数据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 4D 总结法就是从结果、数据、技术和成长这 4 个维度(Dimension)来整理自己的做事收获,展示工作上的亮点。
- 当总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可以再系统地整理一下,写成文章发表或者拿去给团队做培训,那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