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就为你介绍一个三段分解法,带你把“10 年成为大牛”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在短期内达成的小目标。
第一段:分解“等级”
第一段分解,是在当前状态和最终的目标状态之间,分解出中间的等级。
以跨越式职级为例,从 P5 到 P9,你经历的等级包括以下这些:
- P5,职场新手,工作 1~3 年,需要别人带你完成任务。
- P6,项目能手,工作 3~5 年,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 P7,团队专家,工作 4~8 年,能够带领小团队实现目标。
- P8,领域专家,工作 8 年以上,能够带领多个团队实现目标。
- P9,业务导演,工作 10 年以上,能够导演成熟落地的作品。
评估自身能力进行学习.
第二段:分解“技能”
为了达到下一个等级的要求,你需要针对哪些技能做专项提升。
-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已经有成熟的职级体系,你可以参考第 5 讲的 COMD 能力模型,整理出当前级别和下一级别的能力要求矩阵,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具体的能力差距项有哪些了。
-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目前没有成熟的职级体系,或者你准备跳槽到某个心仪的公司,你也可以采取一个取巧的方式来明确能力项差别,这就是直接查看公司的招聘要求。
以阿里巴巴招聘网站上的“Java 开发专家”这个职位为例,招聘要求如下:
引自阿里巴巴集团招聘网站
可以看到,“Java 开发专家”(对标阿里 P7)要求的技能包括 Java、Spring、SOA、MySQL、Hibernate 和 Linux/Unix 等。多查看一些类似的职位描述(不同公司、不同业务线),你就能获得“Java 开发专家”的大概要求的技能范围。
但实际上,真实的技能要求会比职位描述更加细致,比如“熟练掌握 Java 编程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职位描述是不会写得特别清楚。我个人的习惯是将这些要求整理为一个思维导图,详细列出每个技术点。
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真正进行第二段分解了。分解的方法很简单,哪里不懂补哪里!比如你感觉自己现在的数据库水平很一般,只会写 CRUD 语句,其他的东西都不懂,那么你就专攻数据库这一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提升来拿下这个技能。
- 专项提升某个技能的持续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般建议在 6 个月左右。
第三段:分解“行动”
将技能提升目标分解为具体要做的事情,然后按照计划执行。
比如说你的二段目标是“提升 Linux 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呢?你可以上网搜索(知乎是个好地方),也可以去问有经验的朋友,把二段目标细化为 1~2 个月的三段目标。
当然,在具体落地的时候,你还需要进一步分解到周,比如下周看完某本书的哪几个章节。但是在做计划的时候,我建议你先分解到月就可以了,因为一开始就直接分解到周还是比较耗费时间的,而且如果出现计划之外的事情,调整计划本身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比较高。
小结
- 第一段是分解等级,参考专业领域的等级划分标准或公司的职级体系,在当前状态和大牛之间划分出 3~5 个中间等级,把 10 年的宏大目标分解成 2~3 年的一段目标。
- 第二段是分解技能,参考 COMD 能力模型和招聘网站的职位描述,整理下一个等级的技能需求,列出自己需要重点提升的 3~5 个技能点,把 2~3 年的一段目标分解成 6 个月左右的二段目标。
- 第三段是分解行动,参考同行在网上发布的经验和朋友的建议,确定提升单项技能的 3~5 个具体行动,把 6 个月左右的二段目标分解成 1~2 个月的三段目标。
- 虽然最终执行计划的时候要落实到周,但是制定计划的时候分解到月就行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计划调整起来更加方便灵活。